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平凡的世界心得體會

欄目: 平凡的世界 / 發佈於: / 人氣:7.38K

平凡的世界心得體會1

路遙,我因名字的相似而結識了這位書本中的巨人,走到了一本本“平凡”的書中。從《人生》到《在困難的日子裏》,從《驚心動魄的一幕》到《平凡的世界》,慢慢地,我走進了那個路遙筆下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心得體會

書裏講的大約是自己上一代以及再上一代的人們所經歷的日子,看到書中孫家兄弟在學校及社會上的種種窘迫,還有他們在困境中為了家庭而做出的巨大努力,不禁聯想到自己的父母與祖父母他們,想象不出那是怎樣的一段段青春歲月,是否就像書中的這樣,有着我們這一代所感受不到的艱辛與淚水。

一、孫少平——平凡世界的精神鬥士

有時會自己想像着那個高高瘦瘦的少年,在求學的日子裏,臉上少了那個年紀的光彩與朝氣,取而代之的是不健康的瘦與黃,他與自己強烈的自尊心對抗着,羞愧卻迫不及待地啃着兩個“非洲”黑麪饃,蓋着破爛的被褥,穿着令人臉紅的衣服,他無奈。而那雙眼睛中卻透露着堅定與懂事,他忍凍捱餓卻依然時常買書或借書來看,啃食着那璀璨的精神食糧,他無悔。物質上的缺乏並沒有連他的精神一同擊潰,那是苦中作樂吧,可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中,那份苦、那份樂,也非是常人所能真正瞭解的吧。

他,一個普通的農家少年,有着與生俱來的質樸與善良,先後救了曾深深傷害過自己的兩個女子侯玉英與郝紅梅,後來又為了救揹包工頭起伏的女孩小翠而不惜親手毀掉了來之不易的工作,與黑惡勢力對抗,以他的境況,這着實是難能可貴的。可見他有着明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觀,頗具“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大丈夫氣概,是的,礪練中,他已慢慢長大。

他的境況使我想起了《人生》中的高加林,他們都受了在當時看來的高等教育,都是當地農村的佼佼者,也都曾在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中煎熬、掙扎着。而兩人在性格上又存在很大差異。高加林性格陰鬱,面對生活中的不幸始終是被動的,他屈服於了命運的安排。而孫少平,相比之下,他樂觀、積極,面對困境始終表現出征服者的咄咄逼人的態度,突顯出了一種難得的捨我其誰的精神鬥士形象。正如他對自己與人生的認識:“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他已不僅僅將此看做是謀生活命——職業的高低與貴賤,不能説明一個人生活的價值。恰恰相反,他現在到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通過這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經歷潛心外庫爾醖釀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口中的這“關於苦難的學説”,的的確確值得我們深思。

二、孫少安——平凡世界的負重跋涉者

本書中,孫少安揹負的包袱可謂是最最沉重的,他是家中的長子,是高大的頂樑柱,堅實而充滿了韌性。在他的庇護下,弟弟妹妹才得以完成了學業,家裏的狀況才不至於太糟糕。他承受着來自家庭的巨大壓力,先是艱難的創業,後是在分家上與妻子的不和,他的矛盾與無奈、愧疚與不知所措,都顯示出了他善良的品性與強烈的責任意識,雖然最終家還是分了,但他卻時刻都關心着親人們的生活,已經發達的他並不把那個家當成累贅,相反的,在他心裏,那依舊是他所熱愛着的家,是他所可以停泊的温暖港灣。

不僅如此,政治上對他的種種壓迫也是不可小覷的。田福堂,也就是潤葉——他所深愛的人的父親,曾多次打着“階級鬥爭”的口號使其陷入困境,這也是他最終放棄那段情感,與陝西姑娘成家立業歸於平淡的十分重要的原因。他的思想是活的,曾很早就提起與“家庭聯產”、“包產到户”類似的觀點,卻屢屢碰釘遭反對,但最終結果還是證明了他的想法是正確的。他雖然只上到高小,但憑着本人的聰穎與生活的礪練,他早已被打造成一堵很難摧毀的城牆。

如若説孫少平是本書中的男主角,那麼他則是這書中主線的堅實後盾,可以説沒有孫少安便沒有這孫少平的.一切。

書中,一羣平凡的人們為了生活而打拼,演繹了一段段平凡的人生。那平凡,究竟是如何平凡,卻是描繪不出了。也許,越過平凡的人生才越有意義,才越值得我們去細細咀嚼,品味其中的那説不清楚的“平凡”。

書外,是平凡的我們,在另一個平凡的世界裏,也許比書中的世界更虛幻,也許比書中的世界更真實。那麼,也許還有些迷惘的我們,又會譜寫出怎樣的“平凡”呢?

平凡的世界心得體會2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説,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的長河來説,無非是些平凡事。對於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在這裏人性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苦難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不忍釋卷。 而書中最引人感動的,還是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

這一部偉大的鉅著,為我們解説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裏生活着一羣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是喜劇?悲劇?正劇?也許都有一點。在這本書裏,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我看了三遍,我看完第一遍的時候是上高二,我沒有任何感覺,這裏面的事情太平凡了,平凡得讓我感覺到他們都好像是發生在我的身邊。然而,當我在大學中又看了第二遍覺得這本書讓我在大學的生活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開始工作了面臨新環境新困難的時候我有些渺茫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勝任這時我再次第三遍讀起了這部書,直到這個時候我才真正的感覺到我懂了

書中主人公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為什麼依舊能勇於面對不屈不撓,他教會我了一個道理,一個要用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挫折的心態。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着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孫少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其實,他也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着更高層次追求的人。在寫給妹妹孫蘭香的信中充分表現了他對生活的認識:

“??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脱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

首先要自強自立,勇敢地面對我們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説過: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什麼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孫少平這樣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着更高追求的

人,又怎能稱之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偉大的平凡。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沒有經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們每一天過着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繹着一幕幕平凡的戲劇。

每當我們遇到困難,遇到挫折,遇到渺茫的時候請翻開《平凡的世界》他會讓我們知道原來我們還很幸福。

平凡的世界心得體會3

記得有一首《凡人歌》中唱道“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是的,你我皆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員,更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中學教師、班主任—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我們從事的是世間最最平凡的職業,所教的是一個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孩子,卻也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自參加班主任研修,學魏書生、張萬祥、任小艾等教育名家教育事蹟以來,對“平凡”一詞才有了不平凡的認識,甚至可以説更深刻的理解。

平凡不等於平庸。

與名師相比,自感愧對教師這個稱號。參加工作以來,也曾有過壯志滿懷,一心開創未來的凌雲壯志;也有過小有成就後,不安於現狀,不滿足教師低廉的收入與受人歧視的社會地位,滿腹牢騷的混日子的彷徨時期。

現在想來,對於教育這個概念,自己的認識曾經是多麼的淺薄,多麼的無知。作為教師,作為班主任, 我們肩負着祖國的未來,承擔着民族的希望,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的養成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不可以不慎言慎行,做到為人師表,社會的楷模。 “一個不迴歸教育原點理解教育的教師有辱師名,一個不把學生當作“人”來培育的教師愧為人師。”(王立華)“班主任因何而精彩。班主任因走進學生的心靈而精彩。”(張萬祥)

“甘於寂寞則不寂寞,安於平凡則不平凡”(張萬祥)。 “教師是一個職業,但教育卻是一項關係千家萬户、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

偉大事業。有人把自己的事業比作花的事業,有人把自己的事業比作葉的事業,教師所從事的是根的事業,教師是在塑民族之根,鑄民族之魂。所以,身為人民教師和班主任,就要有胸懷天下、為國育才的使命感。”正是張萬祥老師那激情似火的語言,老驥伏櫪,、壯志猶存的熱情,胸懷學生、心繫教育的壯舉重新點燃了自己心中那漸漸熄滅的烈火。 “如果你想飛黃騰達,如果你想富甲天下,如果你想轟轟烈烈,如果你想休閒從容,如果你想得到鮮花和掌聲,那麼,你就不要做教師,更不要做班主任。因為,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平淡,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平凡,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奉獻。所以,一個純粹的教師,一個純粹的班主任,應該做到無利、無己、無功、無名。”(張萬祥)張老師道出了一個真正的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與追求的最高思想境界:“春種一粒谷,秋收萬擔糧”,有辛勤的耕耘,真心的付出,才會有收穫的快樂。安心於平凡崗位,甘心於平凡工作,痴心於三尺講台,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也才會做出成績,走出平庸,才會於平凡中創造出不平凡,所以説,平凡不等於平庸,平凡即是偉大。

平凡是一種心境,也是一種心態。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擁有平凡的心境,才會克服浮躁的心理,才會以平常心投入到工作和教學中去,才會舍卻功利思想,找到最佳的精神狀態,工作狀態,才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光明之路。細細想來,自己曾經多麼慚愧,從教多年難捨功利與世俗的想法,距離成為名師差的太遠、太遠,甘心於平庸。難以從自己的教育教學中獲得快樂。當今社會,物慾橫流,功利思想與浮躁的精神充斥着整個

教育界,我們更應該懂得“捨得”一詞的涵義,捨去物質的貪慾,才會豐收精神的碩果;失去的必將會有回報。我們的勞動終將會得到孩子的信任,領導的中肯,社會的讚譽。

平凡是一種追求。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卻不可以推出:不想做校長的教師不是好教師。這樣的邏輯只會導致教育的急功近利,延誤教育,損害社會。試想一下,如果每個教師都想去做校長,怎會潛心於工作,認真地備課、批作業、搞好教研。誠然,我們的教育事業需要一個個精明能幹,能統攬全局的好校長,更需要千千萬萬投身於教學一線,以校為家,心繫學生的好教師、好班主任。如果沒有他們的工作,教育將只是空談。作為教師、班主任,我們應該將平凡看作自己的追求。不好高騖遠,不追名逐利,不譁眾取寵。“我們應該堅守這樣的信念:茫茫人海,悠悠古今,多少人的抱負在燈紅酒綠中沉沒,多少人的聰明才智在功名利祿的喧囂中消隱!而適時給自己一條冷板凳,其實就是看淡名利、遠離浮華,守住自己最初的夢想,守住創造的激情,守住靈魂深處的寧靜。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成就一番偉業,最低也不會虛度一生。”

在平凡中享受生活,在平凡中磨礪精神,在平凡中鍛鍊意志,在平凡中創造未來,在平凡中創造偉大。

平凡的世界心得體會4

——讀路遙《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的世界》作為一部百萬字的鉅著,給我的帶來的震撼和觸動太多也太深。由於我和作品中的孫少平的經歷所具有的太多的相似性,使我在一開始讀起它時,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並且對他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同樣出生於農村,同樣出生於一個貧困且多事的家庭,同樣不甘於沉淪而在生活的大潮流中奮勇掙扎,同樣由於內心的不屈而去外地打工,同樣對於苦難的渴望,同樣對於人生意義的不懈追求??正是這一個又一個“同樣”,使我對他的言行和思想可以有更加深切的理解和體會。

孫少平畢業之際曾對田曉霞説:“你不知道,我心裏很痛苦。不知道為什麼,我現在特別想到一個更艱苦的地方去。越遠越好。哪怕是在北極的冰天雪地裏;或者像傑克·倫敦小説中描寫的嚴酷的阿拉斯加??”。曾幾何時,我也有過這樣的感受。出於對苦難的嚮往,對磨練自己的渴望,在高考結束之際,我選擇了去工地打工。所以當我看到孫少平不顧父親孫玉厚和哥哥孫少安的反對,堅持出門獨自打拼時。我理解他的心情。當我看到他用他那沒有做過重活的身體背起一百多斤重的石頭一步步往上爬時,一個陌生而又熟悉、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縮影呈現再來我的腦海裏,這一刻,我的思想似乎已融入他的身體裏,隨他一起經受這生活的考驗!

當我讀到孫少平和田曉霞談戀愛時,我的心裏也喜滋滋的,彷彿自己在談戀愛似的。隨着情節的深入和發展,作者突然來了一個180o大轉彎——田曉霞在洪水中犧牲了。那一刻,我被震住了,甚至心裏都產生了一絲幻想和懷疑,希望在作者的筆下她可以“起死回生”。可“事實”就是如此殘酷,在“現實”面前,美好的幻想和希冀或許最終只會化為空白! 由於被作品深深地吸引,我只用了三天時間就把它讀完了。或許有點倉促,可讀過之餘,心裏總有一種感覺如迴音繞樑般久久揮之不去。於是,在今年剛開學時,我自己又特地買了一套,想從頭到尾再細細的看一遍。當我翻開第一頁,熟悉的文字再次映入眼簾,“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濛濛的雨絲夾着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淋淋的向大地飄散着??”,隨之而來的是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或許由於我言辭拙劣和不善表達,那種感覺我始終無法準確的表達出來。但每天我讀完過後,總有一種洶湧澎湃的感情在我的心裏湧動,促使我以昂揚的心態來面對生活;一種正能量充斥心間,或許這正是它對我的意義所在吧??

完《平凡的世界》也有一段時間了,現在重新審視一下這部作品,又有一些新的認識。如果説上面的內容是從感性角度出發的話,那麼下面我將從理性的角度來談一下我的理解和體會。

在這部作品中,孫少安和孫少平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兩個人物。孫少安身上具有傳統文化所賦予農民的堅韌品格和令人蕩氣迴腸的道德情操,但又不可避免的帶有一定的農民階級所固有的狹隘意識。而孫少平身上則別具一番思想價值和未來意義。而這應該也正是作者竭力想表達的主題。

如果説孫少安是全書的精神基石,孫少平則為全書的思想之魂。其實從這裏也可以發現在作者的思想深處,一方面,在情感上,他尊敬並推崇農業文化中的寬厚、温情和淳樸,農民身上的堅韌和刻苦;另一方面,在意識上,他對世世代代農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又持否定的態度,期待農民母體誕生新的分子,創造另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價值。希望其可以超越農民的精神藩籬,希望現代文明之光能夠普照黃土高原。於是便產生了這兩個人物:孫少安和孫少平。

在作者的筆下,作為主人公的孫少平從一個自卑的學生開始出現,然後歷經生活的種種磨難,一步步走了過來。如果説處理郝紅梅的“手帕事件”,拯救受辱的弱女,表現了他坦蕩寬厚的心胸,高貴的人格,那麼他的闖蕩世界,當攬工漢,最後成為優秀的煤礦工人,所藴含的人生意味就更加深邃。他的出走,並無發財的動機,完全是精神的渴求;他的自找苦吃,遍嘗苦難,含有焦灼地為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探尋人的發展前景的不凡意義。他竭力要超越自我,勘探新路。他最珍視精神上的收穫。對於“苦難”,他説:“痛苦難道是白忍受的嗎?他應該使我們偉大。”這個人物的生活目標,正如他在致妹妹蘭香的信中所説的:“我們出生於貧困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身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性中解脱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被判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這不正是我們現代人所普遍缺乏的精神意義和價值追求嗎?

除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之外,小説細膩的情節描寫也給了我很大觸動。正如作者在《早晨從中午開始》所説的:“真正有力的長篇小説不依靠情節取勝,驚心動魄的情節未必能寫成驚心動魄的小説。作家最大的才智是能夠在日常細碎的生活演繹出讓人心靈震顫的巨大內容。”而《平凡的世界》則很好的體現了作者的這一美學追求。在作品中,一幕又一幕感人至深的生活場景不斷上演。裏面不知藴含了多少愛和多少淚,不知給了讀者多少酸楚和激奮。而作者也正是在這一幕幕場景中把人間的至情至愛表現的淋漓盡致。

比如當孫玉厚一家因王滿銀勞改處於一片慌亂之際,小女兒蘭香不經大人指點,自己便悄悄地去餵豬,而後又去撿柴,儘自己所能來為父母分憂。正是蘭香這種在貧困條件下所表現出來的懂事的心性和對自己親人的情和愛,更具一番催人淚下的力量和感人至深的心靈觸動;而當蘭香考上大學,孫少平為妹妹準備各種生活用品時的細節描寫,也着實讓人為這種血濃於水的親情而感動。作者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日常瑣碎生活,把人間至善至美的真情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愛張揚到了極致。

《平凡的世界》自出版以來,讚揚者大有人在,批判者也不乏其人。有人説作者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而也有人説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太過理想,是中國傳統婦女的典型;有人説這部小説是“農村日常生活的百科全書”;也有人説作品裏人物關係設置失真,價值觀念陳舊??

在作者的寫作過程中,支持作者的唯一力量是讀者,“你之所以還能堅持,是因為你的寫作乾脆不面對文學界,不面對批評界,而直接面對讀者。只要讀者不遺棄你,就證明你能夠存在。其實,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讀者永遠是真正的上帝。”

對啊,讀者永遠是上帝。而《平凡的世界》自問世起,在讀者中間產生的巨大反響則很好地印證了作者的這一理念。正如一位讀者所説:“路遙能在平凡中揭示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所忽視的東西,能有一種感人至深的震撼。在平凡中告訴我的卻是不平凡。”《平凡的世界》以其不平凡的力量深深影響了我。我相信在它的陪伴下,我一定會以昂揚的姿態去面對生活,去追求屬於我的未來。《平凡的世界》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