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高二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5篇

欄目: 平凡的世界 / 發佈於: / 人氣:1.99W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二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5篇

高二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5篇1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説。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説,全書共三部。《平凡的世界》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人的成長過程,一個平凡家庭的成長過程。讀後不但深受教育外,還能激發我們積極向上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它深深地吸引我讀下去……

十年的時間(1975-1985)演繹了感人至深的生活畫卷,那裏有氣勢磅礴的“鬥爭”,有洶湧澎湃的激情,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有少年不羈的豪氣。那是一個交織着“情”的世界:暖人的親情、可貴的友情、真摯的愛情。孫少平,雖然是個農民出身的孩子,他卻有着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他學生時代的戀人,給了他精神上的支柱。從此讓他的生命有了意義,生活有了目標。他的戀人,一個省委高幹的女兒,從不以自己的身份引以為榮,相反,卻為認識少平而自豪,她在日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在那個偏遠地方,我有一個多麼偉大的挖煤丈夫”……可見少平在她心目中的位置有重要。他們曾有一個浪漫的兩年之約,那是在一個美麗的地方、一個夢幻的地方,兩年後無論對方在那裏?都要準時來到這個地方,可他的戀人卻永遠的失約了,葬身在那場洪水中,她的心就像雪蓮一樣潔白,她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那個年代的青年可歌可泣的壯舉。少平按相約的時間,來到那個美麗的地方,卻沒有了他的戀人,所有的景色,頓時在他眼裏都黯然失色,他佇立那棵傷心樹下,一步千徘徊,含淚離去,曉霞走了,而記憶在少平心裏,卻永遠不會風化。

我從少平身上學到了兩點:一是對生活的客觀認識,不放棄希望,有一份執着進取之心;二是他對書的愛好,是書讓他具有與眾不同的氣質,也是書讓他與田曉霞成為最親密的朋友。這兩點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高二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5篇2

暑假裏,我偶然發現書架頂層有一套我沒看過的書,厚厚的三卷本,書脊上寫着:平凡的世界,路遙著。

“這是什麼書?”我好奇地問爸爸。

“一部好書,你可以看看。”爸爸伸手幫我取下來。

我抱着翻翻看的想法打開第一卷,沒想到立刻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後二十天的時間裏,我一鼓作氣讀完了這部被稱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最受老師和學生喜愛的新課標必讀書”的長篇小説。

我發現自己被帶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原,貧窮的村落,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作的農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還有窮得上不起學的孩子……

我最喜歡的是主人公孫少安和孫少平。由於家庭貧困,成績突出的兄弟倆都沒能完成學業,而是早早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哥哥孫少安辦起了磚場,歷盡千辛萬苦使自己的家人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帶領全村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弟弟孫少平回到農村後也歷盡波折,從農民到鄉村教師,又到朝不保夕的攬工漢,再到煤礦成了一名礦工,由於表現突出當上了班長。他們經歷着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在困難面前從不認輸。他們一點一點、堅韌不拔地努力,終於獲得了成功。

看完這部書,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媽媽帶着我坐上火車又轉乘汽車,去看了爸爸小時候生活過的農村。走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站在已經很久沒有人居住的土坯房前,我的腦海中都浮現出小説裏的那些人們。在這之前,我瞭解的只有自己的生活、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從沒有想到過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大部分地方是農村,更沒有想象在貧窮落後的地方人們過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那裏的孩子怎樣成長。

這部書使我知道了什麼是平凡的生活,什麼是腳踏實地的努力。我想,自己以後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會想起這部書,想起書裏那些平凡而又偉大的人們。

高二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5篇3

路遙先生筆下的田福軍,無疑是個“好官”。早年畢業於人民大學,放棄了留在中央部委工作的機會,主動要求回到基層,先是在地區行署工作,後來提拔成原西縣的革委會副主任,也就是副縣長。

與哥哥福堂的稍顯“負面”的形象不同,福軍竟然是個“完人”:為人正直,有能力,經常深入基層,時刻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當然,身處官場,福軍在工作中自然也遇到了各種阻力,甚至被排擠。直到遇到了伯樂--新上任的省委書記喬伯年,福軍才被破格提拔為黃原地區行署專員,也就是地級市的市長,從而在波瀾壯闊的改革中突破層層阻力,大展身手。

福軍的政績和能力自然無需多談,讀者也往往為這樣的官員擊節叫好。只是如果我們從背後的邏輯看,還是有些東西值得思考。

一個體系不成熟的機制裏,往往人們會期待“青天”的出現,過去有包青天,海青天,現在出現了田青天。而百姓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寄託於某一個道德高尚,能力非凡的個人身上,無疑是一場賭博。而對於福軍而言也是這樣,他有幸遇到了“喬青天”,個人的政治生命也得到了超常規的發展。行文至此,我也很難下個論斷到底什麼才是社會法則的常態。提到體系建設,自然上下嘴脣一碰,很容易。但千百年的“青天文化”、“貴人文化”卻又活生生地存在着,並且必將長期甚至永久地存在下去。

另外,從個人角度看,即使有了青天有了外部環境,機會也還是留給那些像福軍一樣有準備的人。我們可以看到,福軍很正直,始終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甚至不惜為此與上司抗爭。同時,福軍也很務實,經常下到第一線,瞭解實際情況。真正做到了“不惟書,不惟上,只惟實”。比起那些只會看上司臉色行事或者只會按照書本誇誇其談的人,福軍無疑更靠譜。

只是,我們可愛的路遙先生是個從裏到外都極具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大師。而這兩點也恰恰是人們所向往而現實中卻不可得的東西。也造就了《平凡的世界》成為經典中的經典。基於此,路遙先生筆下的福軍的際遇也是在現實生活中超拔出來的場景。

實際上我們生存的世界,還是要有叢林法則,我們無法寄希望於外界,只能因勢利導,從而找到各自的生存狀態。從戰略層面,人生一世,對我們幸福與否起決定因素的是視野、格局,和品位;從戰術層面,決定我們順利與否的則是勇敢、智慧,和真誠。

高二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5篇4

“我們出身於貧困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脱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這是孫少平寫給妹妹蘭香的信,也是作家路遙寫給千千萬萬農民兒女的信。我也是一個農民的女兒,誰能想象這本書、這封信帶給我的震動?!

我出生在七零年代的農村,當時家鄉廣袤的平原上還是大片大片泛白的鹽鹼地。兒時的記憶裏沒有零食,沒有玩具,白白的饅頭也只能過節的時候吃,黃黃的`玉米麪窩窩嚼啊嚼啊卻總也咽不下去,穿着別人送的衣服修了又改補丁打了一個又一個,穿棉鞋前好像從來沒穿過襪子……

那時村裏連“育紅班”都沒有,到了上小學的年紀,上課的“課桌”是用磚塊摞起來的,三個學生一排,不管是上課還是課間都有可能轟然倒塌,心疼整磚摔壞,又擔心被砸傷,記憶最深刻的是看到誰的書本下面是平整的磚就羨慕的不得了。該上五年級的時候學校成了危房,鄰村學校都不願接收我們,大部分學生都回家拔草、放羊了,父母親的努力使我有了自帶桌子到鄰村上學的機會。上了初中學習條件好了很多,可兩個妹妹也上學了,那幾年假農藥、假種子又氾濫成災,家裏簡直入不敷出,輔導書一本都捨不得買——我還是上了高中,由於營養不足,緊張的學習使我經常頭痛欲裂。

“你的爹孃沒什麼能耐,要想以後過的好,就得好好唸書,唸到什麼時候就供你到什麼時候,唸到什麼程度就靠你個人了”,父母親的話深深的烙在我的心裏。回想我的求學生涯,為了父母和自己的夢想,每天都在努力,從沒感覺到苦——父母才是真的苦,天黑黢黢的下地勞動,月上三竿才回家,累的腰直不起來,飯都不想吃,還記掛着老人和兒女的衣食住行,他們從不説苦,知道孩子都懂事好學,每天辛勞而樂呵呵的樣子讓我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我上了大學,憑自己的努力在這座美麗的城市擁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每天的生活充實又快樂,每次回家都會看到父母幸福滿足的笑。

“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説過:痛苦難道是白忍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忍受痛苦是艱難的過程,但痛苦能使我們更加堅韌,更加強大!我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化繭成蝶!

高二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5篇5

從平凡裏走過,卻留下壯闊的詩篇,這世界裏需要無所畏懼的勇士、力挽狂瀾的英雄,而英雄也有最平凡不過的生活。但無論如何演繹,這世界都是那樣的真實鮮活,感人至深,這就是《平凡的世界》。

除了我們日常生活的現實世界,每個人的心中也都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心靈世界;這個世界也許不像現實世界那樣具象真實,但其中卻藴含着強烈而複雜的情感力量,是用現實世界的語言難以形容的。作者對李向前殘疾後的心理描寫字字中我心懷,他自卑敏感卻自強自尊,準確地反映了殘疾人的普遍心理,他怕人們異樣的目光而不願跟妻子出門逛街,卻願意在街邊擺攤釘鞋,是的,釘鞋對他而言不是掙錢的職業,而是證明自我價值的方式,對殘疾人而言又有什麼比證明自我價值更為開心的呢?只要有一個人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才能昂首挺胸的活在世界上,李向前如此,我亦如此。能夠準確把握每種人在不同環境下的心理狀態是路遙的偉大之處,也是我最為感佩的地方。

糾結與掙扎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而現實與精神的雙重痛苦常常使人徹底墮落,只有在無比的痛苦中還能巍然站立、有力把握着生活馬車車轅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孫少安和孫少平就是這樣的強者,他們經歷過巨大的艱難與痛苦,卻把艱難痛苦都當作人生的財富,始終緊握生活的馬鞭,在各自的道路上闖蕩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他們能夠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偉大的父親、孫玉厚。孫玉厚年輕時就有一股不屈服命運的倔強,他不惜傾家蕩產去培養弟弟孫玉亭,欠債給弟弟找工作、娶媳婦,只可惜孫玉亭只是一塊朽木,經不住這般雕琢。隨後而來的又使孫玉厚陷入極度的貧困,這讓他不得不在命運面前低頭,不過他倔強的個性卻毫無遺漏的遺傳給了兒女。在兒女們面臨人生岔口的時候,他從不以父親的權威去幹預兒女的選擇,而是在背後默默的支持:可當兒女被生活的風浪擊倒而陷入絕望的時候,他又會以父親博大的胸懷去包容和撫慰受傷的孩子,讓他們重拾信心站立起來。這樣開明的老人值得每一個人的尊重。

每個人都有理想,每個人的理想也都各有不同,但大多數人追求的無非名利權財而已:對物慾的追求是人之本性,無需加以指責,不過在這對比下,那些以勞動證明自我價值、用讀書提升生命意義的人就更加讓人尊重,孫少平絕不會掏一輩子煤,而我們無法得知他的未來,我們只能祝願孫少平還有和他一樣為理想而奮鬥的人,都能活出精彩人生。

《平凡的世界》中還有太多的經典難以言盡,像金成與孫衞紅的純戀、田潤生與郝紅梅的苦戀、孫蘭香與吳仲平的妙戀,還有杜麗麗與古風鈴之間的有些變質的愛戀,這些都在喜怒哀樂之間讓我們思考,給我們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