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木蘭詩

《木蘭詩》閲讀題答案

欄目: 木蘭詩 / 發佈於: / 人氣:2.48W

《木蘭詩》是一首長篇敍事詩歌,代表了北朝樂府民歌傑出的成就。它的產生年代及作者不詳,一般認為,它產生於北魏,創作於民間。下面我們為你帶來《木蘭詩》閲讀題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木蘭詩》閲讀題答案

  《木蘭詩》原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户理紅粧;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脱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木蘭詩》閲讀題答案篇一

一、思考與探究

1、<<木蘭詩>>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説一説木蘭是怎樣一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尾一段是吟唱,以兔為喻,讚揚了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對木蘭從軍一事是如何評價的?請簡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認為木蘭替父從軍,千百年來這一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原因是什麼?

答案

1、寫木蘭的從軍緣由,離別和思親、辭官不就,團聚的歡樂等,都比較詳細;對於出征前的準備和軍旅生活則寫得比較簡略。

理由:敍述的詳略,是由主題的需要決定的。請的重點不在於謳歌主人馳聘沙場,克敵建功的英雄行為,而在於頌揚勇於獻身不圖榮華的高尚情操,所以對從軍緣由,辭官還家詳寫,而對征戰的艱辛,生活的寒苦,便幾筆帶過。

2、木蘭是一個雲鬢黃花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英雄,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勝利歸來後,又謝絕高官,返回家鄉,重新從事的和平和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感融合到一起的。木蘭的形象,集中了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勇敢、剛毅,淳樸的優秀品質。

3、讚頌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長期征戰的謹慎和機敏。

4、略

5、木蘭是一個普通的紡織女郎,在國家危難之際,她能衝破種種阻繞,毅然代父從軍,這種精神令人敬佩。她既有女性的情懷,又有英雄的氣概;既有為國家獻身的精神,又有不慕名利的純潔品格,她的.形象光彩照人,這也正是這個故事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原因。

《木蘭詩》閲讀題答案篇二

1、用一句話概括這段話的段意

2、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動詞填寫

描寫爺孃: ②描寫阿姊: ③描寫小弟: ④描寫木蘭:

3、選文中連用四個“我”的作用是什麼?

4、品味“開”、“坐”、“脱”、“著”、“理”、“帖”這6個動詞的表達作用。

5、分析“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這兩句詩的表達作用。

答案

1、木蘭回家的歡樂情景。

2、①扶將 ②理 ③磨 ④開 坐 脱 着 理 帖

3、與家人團聚、重温和平的女兒生活的喜悦心情。

4、歸家的喜悦和故物的親切。

5、不僅寫出了夥伴驚訝情態,還從側面寫出了木蘭的英雄氣概。

《木蘭詩》閲讀題答案篇三

13、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4分)

(1)木蘭當户織( ) (2)寒光照鐵衣( )

14、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譯文:

15、下面對“不聞爺孃喚女聲,……胡騎鳴啾啾”這句話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用景物的變化,巧妙地暗示征程的變化。

B、用景物烘托木蘭思鄉的心情。

C、用景物表現女性細膩的感情。

D、用景物揭示生活驟變對木蘭性格的消極影響。

16、寫木蘭的征途和戰地生活分別渲染了怎樣的氣氛?這跟表現木蘭的思想感情有什麼關係?(6分)

答案

14、給(木蘭)記了許多次功,賞賜了很多的財物。

15、D

16、寫征途,渲染悲涼的氣氛,藉以烘托木蘭思念親人的感情;寫戰地生活,渲染緊張森嚴的氣氛,藉以烘托木蘭的豪情壯志。

Tags:木蘭 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