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化石吟

《化石吟》小學教學設計

欄目: 化石吟 / 發佈於: / 人氣:1.59W

【教學目標】

《化石吟》小學教學設計

1、理清詩歌結構,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調動學生的課外積累,發揮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關於科學方面的詩歌,對於文本的內容,學生很容易掌握,但對於內容的理解,需要學生對課外知識的瞭解。所以,學習時應讓學生了解有關化石的知識,以完成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大海變為桑田,桑田變為大海。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隨着自然環境的變遷,許多物種雖然相繼滅絕,但它們的生命信息卻被化石保存了下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這些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讚美化石的詩歌《化石吟》。

二、整體感知

1、範讀課文(或放錄音帶、學生自讀課文)。

學生聽讀,思考下列問題(投影顯示):

學生找出自己認為的生字。

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

詩歌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歌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結構上有何特點?

2、小組討論,完成上述題目:

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

讚美了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第1、2節為一層,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第3~6節為第二層,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第7節為第三層,迴應第1、2節。結構上首尾呼應。

3、學生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兩遍,體會詩歌的特點。

三、重點研討

1、指名朗讀3~6節,思考問題:(投影顯示)

⑴ “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

⑵ 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着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⑶ “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你是怎樣理解的?

⑷ 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獁時,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體出示恐龍、猛獁的復原圖片)

2、四人小組討論以上題目,然後小組代表發言(其他小組成員可作補充説明)。

3、齊讀全詩,進一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質疑釋疑

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探討,四人小組不能解決,提交全班討論。若仍不能解決,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理解。

五、拓展延伸(可考慮教室直接上網,或讓學生到電腦室裏上網)

利用網絡上網,向學生展示相關的化石網站。

六、佈置作業

自己收集化石圖片、資料等辦成手抄報,在班內交流。

教學反思

通過學生對文本知識的理解,以及對課外知識的收集,增加了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瞭解,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的熱情。但是這也對老師和教學的外部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作為老師更應該瞭解各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不斷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