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短歌行

《短歌行》裏的裝逼範

欄目: 短歌行 / 發佈於: / 人氣:1.62W

引導語:對詩歌的解讀不能脱離時代背景,曹操的《短歌行》有兩首,表達的意思卻完全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曹操《短歌行》裏的裝逼範。

  《短歌行》兩首

  其一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其二

  周西伯昌,懷此聖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不墜。崇侯讒之,是以拘繫。

  後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專征,為仲尼所稱。

  達及德行,猶奉事殷,論敍其美。齊桓之功,為霸之道。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孔子所歎,並稱夷吾。

  民受其恩,賜與廟胙,命無下拜,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賜圭瓚,秬鬯彤弓。

  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如果僅看第一首,我們都會覺得這是一首求賢詩,而大部分求賢的證據來自於詩歌後闕的“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四句。

我們這時要堅守一個原則,就是“對詩歌的解讀不能脱離時代背景”。曹操寫短歌行一的時間大致有兩種説法:一是赤壁之戰前,橫槊賦詩;二是赤壁之戰後,亦無據可考。

但第二首短歌行可以確定是在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到二十二年(公元217)之間。這期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呢?這時正是曹操權利最大的時刻,建安十七年(212年)漢獻帝特命曹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建安十九年(214年)三月獻帝七命魏公曹操位在諸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二十一年(216年)五月獻帝又加封曹操為魏王;”建安二十二(217年)夏四月,獻帝又命魏王曹操“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冬十月,天子命王(曹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本,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以五官中郎將丕為魏太子。”以上諸項都是曹魏代替劉漢的`實際步驟和得力措施。距取代漢獻帝的傀儡地位僅一步之遙。

短歌行第二首並沒有用意象來引或喻什麼東西,裏面只講了幾個人的故事:西伯侯姬昌擁有三分之二的天下仍然稱臣,齊桓公稱霸天下卻以周稱尊,晉文公繼承了齊桓公的權勢卻因河陽之會讓天下不滿。意思很明顯:1、我和那三位已經同一級別了,別惹我。2、“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是我的本願,你們不要污衊我。

那麼反推第一首短歌行,曹操對自我的定義是“公”,而不是帝。不管短歌行一成文於何時,在寫它的時候曹操已經是天下最強諸侯了。那麼後面的“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就可以認為是曹操對自己的定位了——和周公一樣的人。這個時候他的心態與其説是求賢若渴,倒不如説是自信滿懷!而前面那些話都是在説:啊,我這裏條件很好啊,你們儘可以來依靠我了!“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把豪華的宴會盛景與野間常景同提,炫耀的情緒溢於言表。為什麼那麼高興呢?因為“我已經是NO.1”了呀!

而詩歌裏的“憂”——“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裏面的憂是字面上的憂麼?何以解憂?杜康!好酒!日子不好過,喝不了好酒。以好酒來解憂,還有什麼好憂的?想想那場面,是不是英雄聚會的感覺?豪邁才對!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裏同樣也有憂,但前面那個意象是什麼?明月!暗月示悲,明月勵志呀!月亮為什麼一直要那麼亮呀(我怎麼那麼強大,怎麼都掩蓋不了,真傷腦筋。)

綜上可知,曹操很開心,心情很高興。賢才什麼的才不是目標,你們想來就來吧,反正也沒有其他人可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