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弟子規

《弟子規》教案(精選15篇)

欄目: 弟子規 / 發佈於: / 人氣:1.27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弟子規》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弟子規》教案(精選15篇)

《弟子規》教案1

實驗小學國學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提高少年兒童閲讀國學經典的能力,豐富和積累文學知識,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提高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經研究,決定開展《弟子規》的誦讀比賽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誦讀中華經典美文,爭做華夏文明少年

二、活動原則:

本着基礎性、趣味性、參與性、發展性、自主性的原則,各班要精心組織學生參加活動,讓所有學生全程參與整個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積累知識、提高審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養成讀書習慣。

三、參賽對象:

一到六年級學生。

四、活動時間:

第一階段(__年11月):以班為單位開展《弟子規》原文誦讀訓練活動。第二階段(__年12月上旬):學校組織《弟子規》原文誦讀比賽活動(具體時間待定)。

五、比賽內容:

各班圍繞《弟子規》原文進行選擇。

六、活動形式:

1、以班為單位參加誦讀比賽;誦讀時要求脱稿;時間控制在3—5分鐘以內。

2、鼓勵教師與學生同台誦讀。

3、參賽形式以誦讀為主,也可輔以伴奏等其他藝術表現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藝術表現形式只是輔助手段,不能喧賓奪主。

七、評比辦法:

1、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性,評分採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

2、以年級為單位取名次。各年級一、二等獎各取1名。

八、人員分工:

1、評委小組組長:xxx工作職責:主要負責現場的評獎工作,包括評分、統分、計分和頒獎工作。

2、宣傳小組組長:xxx工作職責:主要負責音響的調試、比賽的組織、學生主持的選拔培訓和活動全程的攝像錄影工作。

3、後勤保障組組長:xxx工作職責:主要負責會標製作、獎狀書寫、會場佈置和橫幅的懸掛工作。

4、安全小組組長:xxx工作職責:主要負責維護現場秩序,使之穩定有序。

九、評分標準:

1、內容:圍繞《弟子規》原文按要求進行選擇。(1分)

2、誦讀:聲音響亮,字音準確,吐字清晰,語調把握好,富有感情,節奏韻律明顯。(2分)

3、表情:形體語言得當,表情自然大方,誦讀形式有創意。(2分)

4、精神:精神飽滿,衣着得體,隊形整齊、疏密有致,上、下場整齊有序。(2分)

5、脱稿:(2分)。

6、時間:控制在3—5分鐘以內。(1分)附件:《弟子規》誦讀評分標準表班級1、內容(1分)2、誦讀(2分)3、表情(2分)4、精神(2分)5、脱稿(2分)

《弟子規》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理解總序含義。

2.學習誦讀弟子規。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説完整話的好習慣。

4.領會故事藴含的寓意和哲理。

二、活動準備:

本段大範例,《弟子規》教材,《弟子規》視頻。

三、活動過程

1.教師給幼兒講述“百善孝為先”的故事,引出《弟子規》總序內容。

2.教師出示本段內容的大範例,逐字講解《弟子規》總序內容,讓幼兒初步理解總序含義。

3.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説説自己平時是怎樣做的,鼓勵幼兒大膽發言。教育幼兒懂得“首先在家裏,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説話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朋友相處時要有愛心,並且要親近品德好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其他有益的知識本領了。”的道理。

4.幼兒在古典音樂的伴奏下誦讀《弟子規》P1-10,感受經典美文的韻律感。

5.結束活動:“今天我們學了弟子規的總序,知道了首先在家要孝順父母,回家以後,每一位小朋友都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嗎?”

小百科:《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

《弟子規》教案3

設計意圖:

幼兒來到幼兒園生活已經有三個多月了,對這裏的一切也有了一定的認識與瞭解。前兩天的早晨又一名家長交還給我一把剪刀,告訴我是孩子悄悄帶回家的。 於是從《弟子規》中選用了“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這一段落向幼兒進行正確的品德教育。

活動名稱

我們都是乖孩子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學習知道――當遇到自己喜歡的物品時應該採用正確的方式擁有,不要自己私自將物品藏起來。

2、幼兒在成人引導下進行情景行為的對應判斷。

3、鼓勵幼兒大膽的將自己的所知道的道理、做法講述出來。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情景故事準備:請三名教師進行表演。

故事梗概:元元在幼兒園了悄悄藏起一把剪刀,並把剪刀帶回了自己家裏。媽媽發現後及時教育了孩子並帶着元元把剪刀送回到了幼兒園。

2、劇場準備:桌子2張、小椅子4把、剪刀、彩紙、雜誌。

3、生活中各個場所的幻燈圖片。例如:超市、公園、客人家中。

精神準備:

1、 幼兒已經基本掌握《弟子規》前半部分內容的背誦。

2、 教師要有意識避免使用敏感詞語。

活動過程:

1、小朋友跟隨着教師一邊誦讀着《弟子規》,一邊打着節拍進教室。

小朋友們依次坐回到小椅子上。

介紹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元元。“一起看看元元在幼兒園裏發生什麼事了?”

2、觀看童話劇。

3、鞏固複習“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教師以上下句問答式引導幼兒背誦。“潘老師要考考彩虹班的小朋友會不會剛才元元學的那段弟子規”

“小朋友真聰明,哪個小朋友能夠告訴老師剛才元元在幼兒園裏做錯什麼事情了?”

“元元做錯事情了,媽媽怎樣了?”

“後來媽媽和元元把剪刀方回到哪裏去了?”

“送到幼兒園後老師告訴元元《弟子規》中的哪句話了?”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的意思是告訴小朋友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走!

4、播放幻燈,請幼兒講講在生活其它場所中應該怎樣做。“小朋友知道了幼兒園的東西不能悄悄帶走,下面就請小朋友想一想在這些地方應該怎樣做呢?”

超市裏看到你喜歡的事物、玩具應該放在購物筐裏要付款。

公園裏我們開到美麗的花兒也不要去摘下它!

去好朋友的家裏也不要把人家的玩具帶走!

5、今天小朋友知道了“別人的東西不能夠悄悄帶走!”也就是《弟子規》中的哪一句話:?

6、小朋友真聰明,我想請小朋友回家當小老師,把今天學會的道理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7、“現在老師又要把神祕的寶盒請出來了,一會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去把今天的神祕禮物取出來好嗎?”每位幼兒聽音樂誦讀《弟子規》走出教室。

活動延伸

幼兒可以將今天所學的小字卡帶回家裏,當小老師給爸爸媽媽講一講!

《弟子規》教案4

活動目標:

1. 學習知識時要專心致志,多下功夫。

2. 嘗試自己制定安排學習計劃,知道學習時要抓緊時間。

3. 理解認讀句子“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活動準備:

1. Ppt(人物行為對錯圖片、句子及譯文)。

2. 《幼兒身體力行表》。

活動過程:

一、傾聽故事,談一談故事中好的學習方法

1. 師幼問好

活動開始,師幼互行鞠躬禮,問好。

2. 講述故事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三個小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故事一,師:明明回到家要去幹什麼?

幼兒回答。(明明要出去玩)

師:媽媽是怎麼説的?

幼兒回答。(媽媽提醒明明還沒有寫作業)

師:明明是怎麼説的?

幼兒回答。(明明説明天是週末,週末再寫)

師:最後明明是怎麼做的?

幼兒回答。(明明回家寫作業了)

師: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學習方法?

幼兒回答。(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要抓緊時間學習)

故事二,師:小慧為什麼發愁?

幼兒回答。(她買了很多書,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看完)

師:哥哥幫小慧想了什麼好方法?

幼兒回答。(先制定一個計劃)

師: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學習方法?

幼兒回答。(要制定學習計劃)

故事三,師:孝孝為什麼佩服小禾?

幼兒回答。(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先理解書中的內容)

師:為什麼小禾懂得很多事情還能理解書中的內容?

幼兒回答。(因為小禾每天都會用半個小時看書,而且每次讀書時都會反覆去讀)

師:通過聽這個小故事,我們知道了什麼學習方法?

幼兒回答。(多看多學,每天堅持,只要工夫到了,就會有收穫)

3. 教師小結

師:聽了這三個小故事,我們學到了三個好的學習方法,分別是學習時要抓緊時間,能夠制定學習計劃,平時堅持多看多學,希望大家能很好的利用這些方法,讓自己學到更多的知識。

二、觀察圖片,幫助圖中人物改正錯誤做法。

1. 出示圖片

出示圖一(一邊學習一邊玩手裏的沙包),師:圖中的人在做什麼?你們覺得這樣做對嗎?

幼兒回答。(他一邊學習一邊玩手裏的沙包,這樣做是不對的)

出示圖二(同時在看兩本書),師:看看他在幹什麼?他這樣做對嗎?

幼兒回答。(她在同時看兩本書,這樣做不對)

2. 改正做法

師:剛才兩幅圖中的做法都不正確,那誰來幫助他們改正錯誤的做法?

幼兒回答。(在學習的時候要專心,不能一邊學習一邊玩;讀書時,讀完一本後再讀另一本)

3. 教師小結

師:看來好的學習方法、習慣很重要,我們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好的方法。

 三、隨師誦讀,理解並記憶學習方法的句子

1. 出示句子

師:在《弟子規》中有這樣一句話:“寬為限 緊用功 功夫到 滯塞通”意思就是説不妨把學習的期限安排得寬裕一些,但在學習時要抓緊時間。只要工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達了。

2. 幼兒跟讀

師:這個方法非常好,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 教師小結

師:孩子們,我們不僅要讀的好,還要把這種方法記牢運用到實際的學習生活中去。

四、師幼談話,説一説自己平時的學習方法。

1. 師幼談話

師:你們平時是怎樣學習的?你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

幼兒回答。(我是認真學習的,專心用功學習、抓緊時間等)

2. 教師小結

師:大家説了很多學習方法,有些方法非常好,例如專心用功學習、抓緊時間學習,我們可以互相借鑑一下。

五、生活踐行,嘗試自己制定安排學習計劃。

1. 提出要求

師:學習時要是計劃,合理的安排學習時間,請大家回到家嘗試着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吧!

2. 教師小結

師:制定學習計劃,要把時間放寬鬆一些,在執行的時候要加緊用功,時間長了我們積攢的知識就多了,遇到再難解決的問題也能夠把它解決。

3. 結束活動

師幼互行鞠躬禮,活動結束。

附故事:

故事一:明明剛從學校回到家就要出去玩,媽媽提醒明明:“還沒有寫作業呢?”明明説:“明天是週末,明天再寫吧。”媽媽説:“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明明開始寫作業。

故事二:小慧買了很多書回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看完,開始發愁,哥哥告訴小慧:“先制定一個計劃,先看哪一本、再看哪一本。”小慧聽了非常高興,按照哥哥的方法去做,開始做計劃。

故事三: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小禾先理解書中的內容,孝孝很佩服,孝孝問小禾:“小禾,你怎麼知道那麼多事情啊?為什麼每次你都能理解書中的內容啊?”小禾説:“我每天都會用半個小時看書,而且每次讀書時都會反覆去讀,慢慢的也就理解書中的內容了。”孝孝説:“從今天開始,我也像你這樣,多讀書、反覆的讀。”

《弟子規》教案5

1、初步理解《弟子規》中“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的含義。

2、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背誦《弟子規》中的兩句經典原文。

3、體驗活動的快樂,萌發感恩父母的情感。

1、動畫故事《卧冰求鯉》。

2、白板教具:愛、孝。句卡: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1、談話導入,初步理解“親愛我,孝何難”的意思。

(1)聯繫生活實際説一説: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家裏有誰?他們愛我們嗎?他們是怎樣愛我們的?

(2)提問:親人這麼愛我們,我們怎樣愛他們呢?

(3)小結:親人這麼愛我們,我們孝順他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多種形式變化學習誦讀“親愛我,孝何難”。

2、觀看動畫,初步理解“親憎我,孝方賢”的意思。

小結:為了媽媽王祥克服了這麼多的困難捉到了魚。他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真了不起。在《弟子規》中有一句話説的就是這種了不起的孝順行為。出示"親憎我,孝方賢",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親人們討厭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是很孝順他們,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3、多種方式變化學習誦讀“親憎我,孝方賢”。

4、鞏固誦讀。

1、讓幼兒懂得吃東西應合理搭配,過多的攝入油膩食物和甜食,容易使人發胖。

2、引導幼兒瞭解過於肥胖還會影響智力發展和身體健康。

3、引導幼兒瞭解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相結合的重要性。

一、課前律動。

二、師生問好。

三、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從前有個小朋友叫小明,每天太陽升的老高,小明還在睡覺,他還愛吃甜食,不愛運動,所以長得越來越胖,小朋友都叫他小胖胖,都不喜歡跟他玩,小胖胖還經常生病,小朋友們知道後來小胖胖怎麼樣了嗎?

四、新授部分:

1、請小朋友打開健康生活第5頁,仔細觀察圖片引導幼兒分組進行討論:

(1)為什麼小胖胖會特別的胖呢?

(2)小朋友們認為太胖了有什麼不好呢?

(3)小胖胖最後怎麼樣了?他是怎麼做到的?

教師小結:

(4)迴歸課本,教師領讀。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禮物,它可以教小朋友怎樣健康的飲食,觀察食物金字塔回答問題,吃東西應該注意什麼?怎樣做才能吃的健康?

教師小結:

3、我們新學的弟子規中也有個關於健康飲食的內容,有小朋友記得的嗎?誰能説説是什麼內容呢?誰能説説它的意思呢?

教師小結:

五、拓展討論:

1、你的家人朋友同學中有沒有過於肥胖的呢?他們都有什麼不好的習慣嗎?那你應該怎麼做來幫助他們呢

2、關於老師剛才講的那個小胖胖的故事,你們覺得小明變胖了小朋友就叫他小胖胖這樣對嗎?為什麼?而且他變胖了小朋友就不跟他玩了這樣對嗎?應該怎麼做呢?

六、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學到了什麼呢?

七、作業:

回家觀察你的家人的生活方式,要是有不健康的地方及時監督提醒改正。

1、知道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2、願意將自己的玩具與零食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PPT視頻、好習慣寶寶貼畫。

一、活動導入

1、“聽”故事提問導入:小猴子過生日發生了什麼事情?請聽故事《小猴子的生日晚會》

二、基本部分

1、安靜聽故事,情境導入。

教師提問:小動物們為什麼都走了?

教師總結:小猴生日,小動物都來為小猴慶祝生日,可是小猴卻説生日蛋糕是媽媽買給他的,他才不願意和大家一起吃,大家都失望的回家了。

2、“看”動畫提問導入:小朋友,你們願意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吃嗎?

3、認真看動畫,啟發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是分享?

(2)寶寶學會分享了嗎?

(3)小朋友,我們以後應該怎樣與好朋友一起分享?

4、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徵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停或播放,結合劇情節點,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故事告訴我們:分享就是將好吃的跟大家一起吃,好玩的玩具跟大家一起玩,同樣別人也會將好吃的和好玩的跟你一起分享,這樣你會得到更多的玩具,也會有更多的小朋友和你做好朋友。

5、圖譜演示

教師出示兩張圖片並講述圖片故事,讓幼兒判斷對錯並説明原因。

教師看圖總結:小朋友分享是件快樂的事,我們除了要跟好朋友之間分享玩具外,還要跟爸爸媽媽分享幼兒園快樂!

三、結束部分、遊戲互動。

遊戲名稱:《我會分享》

遊戲準備:圖書、零食、玩具若干

遊戲玩法:分組遊戲,教師每組發一件物品,鼓勵幼兒學會分享。

四、活動延伸

(1)帶領幼兒唱讀《弟子規》經典: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2)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多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東西;

(3)和家長聯繫,習慣養成延續至家庭中落實。

《弟子規》教案6

【教學內容】學習《弟子規》之“謹”

【教學目的】1.通過講解文本,讓學生了解文本大意。 2.背誦文本,感悟文本。

【教學過程】

一、誦讀文本: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淨手

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 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醜 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稜

執虛器 如執盈 入虛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鬥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借人物 及時還 後有急 借不難

二、講解文本:

為人子,早上要儘量早起,晚上要晚點睡覺,因為人生的歲月很有限,光陰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轉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寶貴的時光。

每天早上起牀必須先洗臉,然後刷牙瀨口,解完大小便以後把手洗乾淨,這樣才是講究衞生的好孩子。

出門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鈕釦紐好;襪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貼切,鞋帶要繫緊 ,這樣全身儀容才整齊。脱下來的帽子和衣服應當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隨手亂丟亂放以免弄皺弄髒。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齊清潔,不在衣服的昂貴華麗,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分穿着,也要配合家庭的經濟狀況。

對於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適當的份量,不要吃過量。我們年紀還小尚未成年 ,更不該嘗試喝酒,因為喝醉了醜態百出,最容易表現出不當的言行。

走路時腳步要從容不迫,站立的姿勢要端正。注意行禮時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 ,跪拜時要恭敬尊重。

進門時不要踩到門檻,站立時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時不要雙腳 展開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樣子,也不要抖腳或搖臀,這樣才能表現優雅怡人的姿態。

進門的時候慢慢的揭開簾子,儘量不發出聲響,走路轉彎時與稜角要遠一點 ,保持較寬的距離,才不會碰到稜角傷了身體;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滿的一樣小心,進到沒人的屋子裏,要像進到有人的屋子裏一樣。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錯,遇到該辦的事情不要怕困難,而猶豫 退縮,也不要輕率隨便而敷衍了事。容易發生打鬥的.場所,我們不要靠近逗留;對於邪惡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問。

將要入門之前先問一下:“有人在嗎”?將要走進廳堂時,先放大音量要讓廳堂裏的人知道 ;假使有人請問:“你是誰”,回答時要説出自己的名字,如果只説“吾”或是“我”,對方就聽不清楚到底是誰。我們要使用別人的物品,必須事前對人講清楚,如果沒有得到允許就拿來用,那就相當於偷竊的行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歸還,以後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時,就不會有太多的困難。這些平常語言行為的要則,讓我們即知即行,掌握自己,使處事更有效率,待人更為和諧,創造一個身心調和的環境。如果我們一時做不到也不必氣餒,只要能清楚的辨別方向,認同聖賢的教化,肯用功夫慢慢的琢磨,就像璞石也能慢慢地呈現出美玉來。

三、背誦文本,感悟文本。

《弟子規》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習“事雖小??貽親羞”;

2、理解並背誦這部分內容

3、能在生活實踐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並背誦本節課所學內容

難點:

能在生活中實踐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

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

多媒體、 《弟子規》音頻、 課件

學生準備:

蒐集有關“孝”的名言、成語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背誦《弟子規》中《總敍》和《入則孝》已學部分

2、 故事導入

故事一: 一個玩笑 抱憾終身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在學校課間休息的時候,一個同學在他的同桌要坐下的時候,把椅子挪開了,結果這個同學重重摔倒在地上,脊椎摔斷,終身癱瘓。一個玩笑導致這樣的後果,雙方家庭都抱憾終身!受傷的同學將在牀上躺一輩子,很苦。他的父母就更苦,孩子養了這麼大,突然變成殘廢,父母比他還難受,還要伺候他,每天看到他都要偷偷地流淚。我們想一想關心你的人往往何止父母雙親,所以一個人的過失,有時會給多少人帶來痛苦!造成大錯無法彌補,而開玩笑同學的家庭也要承擔沉重的經濟負擔和良心的譴責。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

1、不要輕易開別人的玩笑,凡事要三思而後行,否則,有可能對自己和別人的家庭造成無法彌補的巨大傷害。

2、任何對人身安全有損害和危害到社會的不良行為,我們是絕對不能做的,見到時也要極力勸止。

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弟子規》的《入則孝》的第二部分 “事雖小??貽親羞”,想想我們孝順父母除了要做到聽從、細心照顧父母外,還須做到什麼?

二、 朗誦

1、聽音頻朗讀《入則孝》中“事雖小??貽親羞”部分(01:32―02:19)

2、學生齊讀

三、 理解含義並背誦

(一)“事雖小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親心傷”

1、女生齊讀

2、請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3、教師講解: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別人的物品雖小,也不可以私自藏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會很傷父母的心。

4、相關故事:

故事二:劉 備 教 子

三國的時候,劉備臨終時對兒子劉禪不放心,除了把他託付給丞相諸葛亮,

還給劉禪留下了一封信來教育他。信中説:“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這就是説,不要認為小的壞事就可以胡作非為,不要認為小的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讓人信服。後來,劉禪在諸葛亮的輔佐下,蜀國沒有出現大的失誤。諸葛亮死後,劉禪開始寵信宦官,逐漸放縱自己,最終蜀國被曹魏滅掉,劉禪也成了俘虜。

故事三: 陶 母 封 魚

陶侃是東晉有名的賢臣,從小就勤奮好學,而且注意人品的修養,這一切都是與他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陶侃長大後,擔任了管理漁業的小官。這一年他託人帶回家一罈醃魚孝敬母親,母親卻把魚封好讓人退回去,並且給他寫了一封信説:“你是國家的官吏,怎麼能用公家的東西孝敬母親呢?這是為政不廉啊!”此事雖小,卻可以看出陶侃的母親教子嚴格。陶侃始終不忘母親的教誨,最終成為晉朝著名的清官。

故事四(可選講):廣州許霆案

20xx年4月21日,廣州青年許霆與朋友郭安山利用ATM機故障漏洞取款,許取出17.5萬元,郭取出1.8萬元。事發後,郭主動自首被判處xx徒刑一年,而許霆潛逃一年落網。20xx年12月一審,許霆被廣州中院判處無期徒刑。20xx年2月22日,案件發回廣州中院重審改判5年有期徒刑,罰金兩萬,追討其取出的173826元。

故事五(可選講): 深圳機場女清潔工“撿金”案

20xx年12月9日,深圳機場女清潔工梁麗工作中在一垃圾桶旁的行李車上“撿”到一裝有14公斤黃金首飾的小紙皮箱並帶回家,在聽到失主尋找金飾的消息情況下,她也沒有立即呈報,直到警方當晚就找上她家門,她才主動將金飾交還。於是警方以涉嫌盜竊罪將其逮捕,雖在拘禁9個月後無罪釋放,但其如無主動歸還全部財物的情節,恐被控盜竊罪,最高可獲無期徒刑。

5、請學生談談自己平時對父母 “該怎麼做”或“不該做什麼”?

(1)謹聽父母教誨,遇事多與父母溝通商量,不要擅作主張,以免對事情作出錯誤判斷,而擅自行動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2)不可貪圖小便宜,路上拾遺不應昧。(昧:隱藏)。

6、背誦這部分內容

(二)“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1、男生齊讀

2、請學生結合實際談自己的理解

3、教師講解:

父母親所喜愛的東西,當子女的都應盡力準備齊全,父母所厭惡的,都該小心排除。

萬一我們的身體受到傷害,一定會給父母親帶來憂愁,我們的品格有了缺失,會讓父母親感到羞辱、沒有面子。

4、相關故事:

故事六: 董 卓 的 惡 行

董卓是東漢末年的軍閥,他帶領軍隊來到國都,廢掉了漢少帝劉辨另立漢獻帝劉協

為傀儡皇帝,並從此獨攬朝政。董卓專權期間,對朝廷中的大臣肆意殺戮,對天下百姓任意欺凌。

結果他的暴行引起了人們的憤怒,司徒王允等人聯合起來利用美人計一舉將他除掉。董卓死後,他的家屬也因此受到株連,當時他的母親已經90多歲了,也被處死。董卓的惡行不僅使其家庭受到牽連,連年邁的老母無法盡享天年,實在是可悲啊!

5、請學生談談自己平時對父母 “該怎麼做”或“不該做什麼”?

(1)瞭解父母的喜好(如果父母親的喜好是會傷害身體的,我們要柔聲規勸)

(2)我們要好好的照顧自己的身體,不要讓父母親擔憂。

(3)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不做讓父母蒙羞的缺德事、違紀違法事。

6、背誦這部分內容

四、 課堂延伸

1、 學生展示收集的關於“孝”的名言、成語

名言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成語

父慈子孝 父慈子孝 母慈子孝 求忠出孝 入孝出弟 孝思不匱 孝悌力田 孝子愛日 孝子順孫 移孝為忠 移孝作忠 忠孝節義 忠孝兩全

2、 身邊小故事

請學生講講發生在身邊的關於“孝”(包括“愚孝”)與“不孝”的故事,並談談自己的看法

3、 法律小常識

1.案例一:妨害自由

小葉、阿毅均為十六歲的少年,小葉因與隔壁班同學小偉發生口角,經校方查明予以記大過處分,小葉乃於翌日與同學阿毅到小偉的教室找小偉理論。到達時,阿毅見該班老師在講台前,隨即退去,小葉仍向小偉恐嚇稱「以後給我小心一點,否則你就死定了」等語,致小偉心生畏懼。另於數日後晚間八時,小葉打電話請阿毅邀約小偉於下課後至校外談判,阿毅於翌日下午三時十分許,約小偉至教室頂樓告知小葉約其於下課後至校外OK便利商店談判,臨走前,阿毅竟單獨起意,對小偉恐嚇稱「如果不來或向老師報告,會讓你死得很慘。」,小偉因為非常害怕,便告訴他的媽媽,小偉的媽媽立刻向警察局報案,經警察局移送少年法庭調查後裁定開始審理。

小葉、阿毅的行為,經少年法庭調查結果認為均有觸犯刑法第三百零五條恐嚇危害安全罪名之非行,裁定小葉交付保護管束;阿毅應予訓誡並予以假日生活輔導等處分。

2.案例二:騙「寶物、天幣」也算犯罪

根據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的統計,到今年的八月底為止,已經有高達五百多名在學的學生和中輟生因為在網絡竊盜或詐欺被移送法辦。令人驚訝的是其中竟有高達二百多人是各地一流高中的資優生。連台北市的建國中學、台中市的台中一中、高雄市的高雄中學等名校都有學生涉案。不過,也有五分之一是整天在網咖中流連的中輟生。他們都是在計算機的網站上玩在線遊戲,由於遊戲中的虛擬道具,像「寶物」、「天幣」等等,在遊戲的玩家間是可以兑換成現金的,於是這些聰明絕頂的資優生以及專業玩家便在計算機上施展手法,把這些別人名下所擁有的「寶物」或者「天幣」,同詐欺、竊盜的方法,移轉到自己的名下來。被警察查到後,就依竊盜或者詐欺等刑事案件移送法辦。

偷竊電磁紀錄的內容,依刑法第三百二十三條的規定,犯了竊盜罪是以動產論。用詐騙方式騙取別人的電磁紀錄內容,就要成立詐欺罪。很多犯罪者是沈迷在網咖中的玩家,偷看別人賬號及密碼後冒名進入檔案,把寶物或者天幣移到自己可以支配的賬户內,這就成了詐欺犯罪。警方目前就是依據法務部的研究結論,自在線遊戲公司的監控稽核檔案清查變動情形,掌握到證據就移送法辦。

(3)案例三:聚眾滋事圍觀助勢都有罪

阿明在路上因為瞄了一羣青少年幾眼,就被其中幾位打了幾拳。其它沒有動手的人,就在旁邊鼓掌叫好,加油羣啊V鋇鉸啡朔⑾趾螅立刻報警處理,一羣人立刻一鬨而散。這時候的阿明早已傷重倒地。

後來,警方循線逮捕這羣青少年,他們卻説:「我又沒打他,只是在旁邊羣岸已,這樣也犯法嗎?」

在報紙的社會新聞版常常會看見青少年或喝醉酒的人,只是互看對方不順眼,或男女朋友間為了爭風吃醋,竟然各自吆喝朋友打起羣架的事件。追究原因,不過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動手腳,身體受傷不説,甚至留下了前科紀錄。

在案例中這些打人的青少年卻聲稱自己沒有出手打人,僅僅是在旁邊加油而已。依照我國刑法第兩百八十三條:「聚眾鬥毆致人於死或致重傷者,在場助勢而非出於正當防衞之人,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下手實施傷害者,仍依傷害各條之規定處斷。」

因此,雖然在一旁沒有下手實施任何傷害的行為,但是仍然有可能被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弟子規》中《入則孝》的第二部分,它教會了我們為人子女

要懂得聽從父母的教誨,懂得理解關心父母,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好讓父母放心,還要完善自己的人格,“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莫讓父母蒙羞。

六、 實踐作業

1、 回家後瞭解父母親有什麼喜好。

2、 經常與父母溝通交流

3、經常幫父母分擔家務農活

附原文

shìsuīxiǎo wùshànw?i gǒushànw?i zǐdàokuī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wùsuīxiǎo wùsīcáng gǒusīcáng qīnxīnshāng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qīnsuǒhào lìwaijù qīnsuǒwù jǐnwaiqù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shēnyǒushāng yíqīnyōu d?yǒushāng yíqīnxiū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弟子規》教案8

活動目的:

1、通過課件,進一步幫助兒童理解《弟子規》之三十一。

2、學習漢字“貴”、“潔”、“循”、“稱”。

3、讓兒童學習用明快的節奏誦讀課文,激發兒童對豐富語言文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電腦一台。

2、大字卡、小字卡。

3、電子琴一架、音箱。

活動過程:

一、兒童大聲誦讀《弟子規》

兒童複習已學過的《弟子規》的內容。

二、讓兒童先欣賞《弟子規》之三十一。

三、學習漢字“貴”、“潔”、“循”、“稱”。

“找字”遊戲:教師出示所教內容中的一個字,讓兒童找找哪兒有這個字。

四、教師幫助兒童理解、學習《弟子規》之三十一

(一)運用課件幫助兒童理解《弟子規》之三十一內容。

(二)兒童學念《弟子規》之三十一。

1、請兒童輪流當小老師來領讀,(先單句、再2句、再4句)

2、學小古人

孩子模仿古人讀書的樣子:雙手在胸前作捧書狀,邊念邊搖頭晃腦誦讀。

3、接龍法。

即讓兒童自願排成一排,每人念一句,看誰念得準、接得牢。

4、拼句法:

將《弟子規》之三十一內容的每個字單獨分開,打亂順序,讓兒童看看、拼拼,並把它念出來,不會的鼓勵兒童自己去尋求答案,可以看書檢查,也可以向同伴請教。

五、兒童學習用明快的節奏誦讀課文。

《弟子規》教案9

一、 學習內容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二、 教材分析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無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種過錯;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種惡劣的行為了,就會受到眼裏的懲罰。生活中,我們要做到知錯就改。

三、 教學目標

1、 理解本段弟子規的含義與內容

2、 養成嚴於律己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質

四、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由《曹操割發》的故事導入

三國時,有一次曹操率領軍隊去打仗。出發前,他警告將士,不要毀壞麥田,如果有人違反規定,一定殺無赦。隊伍正在田間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羣小鳥從麥田中飛出來,曹操的戰馬受驚,衝向麥田,踏壞了一大片麥子。

曹操對軍法官説:“我違反了軍令,應按軍法治罪。”説着,他拔出了寶劍,説:“我是主帥,不能自殺,就把頭髮割下來代替砍頭吧!”説完,用劍割下了自己的頭髮。

曹操嚴於律己,有錯必糾的品質,表現出了他作為政治家的胸懷。

2、 指名讀出學習目標。

3、 齊讀學習內容,用五分鐘讀背這一內容。

4、 檢查背誦情況。

5、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理解本段弟子規的含義與內容。

6、 指名小組發言,説一説對這一段文字的理解。其他小組補充矯正。

7、 教師重點點撥突破難點。

8、 小組討論:如何做一個嚴於律己有錯必糾的中學生?

每組推選一名同學進行交流

9、 集體交流

10、 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無心)非————錯

(有心)非————惡

非既是錯

嚴於律己 有錯必糾

《弟子規》教案

任萬海

一、 教學內容

弟子規關於誠信的有關內容“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二、 教材分析

誠信是金,《弟子規》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支奇葩,聞過則喜是其中心內容,漂亮話、奉承話往往害人害己。要做一個謙虛的人。主席有一句名言:謙虛使人進步,只有這樣,才能進步,正直的人才願意與你結交。

三、 教學目標

1、 瞭解這段文字的含義

2、 學做聞過則欣的人

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我先給大家講一個《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鄒忌是齊國的美男子,他知道自己不如城北的一個姓徐的男子美,有一天他故意問他的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妻子回答:“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小妾,“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小妾説:“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朋友,“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朋友回答説:“當然是你美了”。於是他進宮拜見齊王。並把妻子、小妾和朋友的話説了一遍。鄒忌説:“我的妻子説我美,是因為他愛我,我的小妾説我美,是因為她怕我,我的朋友説我美,是因為他有求於我。由此可見,大王您的毛病很多啊。

齊王聽取了鄒忌的建議,並下令:有當面指出齊王錯誤的受上賞,有在大庭廣眾之下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中賞,有在背後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下賞。命令傳下去以後,來給齊王提意見的絡繹不絕,門庭若市。幾天後,提意見的越來越少,一個月後,偶爾有一兩個來提意見的。幾個月後,再也聽不到怨言了。

鄰國聽説了這件事,也紛紛來朝拜齊王,表示願意與齊國友好,願意臣服齊國。從此,齊國進入了鼎盛時期。

(二)、出示學習目標和內容

(三)、指名讀學習內容,用五分鐘背誦,

(四)、教師講解

如果聽到別人誇獎你,就心中不安,聽到別人指出你的過錯就高興不已,那麼正直的朋友就會願意與你結交,親近。

(五)、講故事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講述有關的故事,每組推薦一個。

教師推薦故事:《佛印禪師評詩》、《拒絕奉承》

板書設計:

恐——欣——親

《弟子規》教案10

活動內容:好孩子經典啟蒙誦讀叢書――《弟子規》之三十一

活動目的:

1、通過課件,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弟子規》之三十一。

2、學習漢字“貴”、“潔”、“循”、“稱”。

3、讓幼兒學習用明快的節奏誦讀課文,激發幼兒對中國豐富語言文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電腦一台。

2、大字卡、小字卡。

3、電子琴一架、音箱。

活動過程:

一、幼兒大聲誦讀《弟子規》

幼兒複習已學過的《弟子規》的內容。

二、讓幼兒先欣賞《弟子規》之三十一。

三、學習漢字“貴”、“潔”、“循”、“稱”。

“找字”遊戲:教師出示所教內容中的一個字,讓幼兒找找哪兒有這個字。

四、教師幫助幼兒理解、學習《弟子規》之三十一

(一)運用課件幫助

幼兒理解《弟子規》之三十一內容。

(二)幼兒學念《弟子規》之三十一。

1、請幼兒輪流當小老師來領讀,(先單句、再2句、再4句)

2、學小古人

孩子模仿古人讀書的樣子:雙手在胸前作捧書狀,邊念邊搖頭晃腦誦讀。

3、接龍法。

即讓幼兒自願排成一排,每人念一句,看誰念得準、接得牢。

4、拼句法:

將《弟子規》之三十一內容的每個字單獨分開,打亂順序,讓幼兒看看、拼拼,並把它念出來,不會的鼓勵幼兒自己去尋求答案,可以看書檢查,也可以向同伴請教。

五、幼兒學習用明快的節奏誦讀課文。

《弟子規》教案11

總序: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理解總序含義。

2.學習誦讀弟子規。

二、活動準備:

本段大範例,《弟子規》教材,《弟子規》視頻。

三、活動過程

1.教師給幼兒講述“百善孝為先”的故事,引出《弟子規》總序內容。

2.教師出示本段內容的大範例,逐字講解《弟子規》總序內容,讓幼兒初步理解總序含義。

3.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説説自己平時是怎樣做的,鼓勵幼兒大膽發言。教育幼兒懂得“首先在家裏,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説話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朋友相處時要有愛心,並且要親近品德好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其他有益的知識本領了。”的道理。

4.幼兒在古典音樂的伴奏下誦讀《弟子規》P1-10,感受經典美文的韻律感。

5.結束活動:“今天我們學了弟子規的總序,知道了首先在家要孝順父母,回家以後,每一位小朋友都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嗎?”

附故事:

故事一:明明剛從學校回到家就要出去玩,媽媽提醒明明:“還沒有寫作業呢?”明明説:“明天是週末,明天再寫吧。”媽媽説:“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明明開始寫作業。

故事二:小慧買了很多書回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看完,開始發愁,哥哥告訴小慧:“先制定一個計劃,先看哪一本、再看哪一本。”小慧聽了非常高興,按照哥哥的方法去做,開始做計劃。

故事三: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小禾先理解書中的內容,孝孝很佩服,孝孝問小禾:“小禾,你怎麼知道那麼多事情啊?為什麼每次你都能理解書中的內容啊?”小禾説:“我每天都會用半個小時看書,而且每次讀書時都會反覆去讀,慢慢的也就理解書中的內容了。”孝孝説:“從今天開始,我也像你這樣,多讀書、反覆的讀。”

後世影響

 教育意義

此書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韻的形式闡述了學習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禮貌常識等等。《弟子規》總敍中説:“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裏面有七個科目,即孝,弟,謹,信,愛眾,親仁,學文,前六項屬於德育修養,後一項,即學文,屬於智育修養。《弟子規》首先明確強調了做人的各項準則,以教育我們孝順父母、恭敬兄長為名義,繼而教育人民把對父兄的順從擴大到社會各個階級,“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進而教育廣泛服從,“凡是人,皆須愛”,通篇以“愛心、父母對子女傾注了無私的愛、子女應該以無私的愛回報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一類手法,扼殺學童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是在清朝揚州十日等事件後特有時代背景下的產物,並非國學經典[5],應被視為封建糟粕而剔除。

20xx年9月6日,海南省首開傳統文化改造犯人的先河,服刑人員每日誦讀和領悟《弟子規》、《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學一句,做一句”,潛移默化學會為人。中國司法部肯定海南經驗,將海南司法廳編著的《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教材》納入服刑人員教育統編教材全國發行。

文史影響

《弟子規》引用了部分經典,在此方面也是學習中國文史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弟子規》三字一句,易學易記,文中穿插了相關文史知識、成語典故。《弟子規》所講的道理,從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親仁及餘力學文着手講述了古代很多的典故。

《弟子規》教案1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學習《弟子規》的樂趣

2.學會和人打招呼

3.熟悉本次活動的經典原文,瞭解漢字"人"的字源故事。

活動準備:

1.小白兔手偶一個

2.製作"弟子規"書一本、字卡"人"。

3.電子白板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小白兔手偶一個。

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看看它是誰呀?(小白兔)

聽,小白兔在説什麼。"嗨,我是小白兔,小朋友們好!"

2.教師:小白兔真有禮貌,跟我們小朋友打招呼呢!來,我們也跟小白兔打個招呼吧!跟你旁邊的好朋友也打個招呼!跟後面的客人老師也打個招呼!

(二)學習《弟子規》。

1.教師:我們小朋友真能幹,和小白兔一樣有禮貌。小白兔還特別喜歡讀《弟子規》呢。看--(師出示書本)《弟子規》是古代小朋友必須學習的一本書,今天我們也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2.教師範讀。

教師:好聽嗎?你想讀嗎?跟着一起來試試吧!

3.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師:"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行"講的是我們小朋友要孝敬長輩,友愛同伴;做事要細心,要做個誠實的人。

4.朗誦。齊讀,師幼讀,男小朋友讀,女小朋友讀,個別讀(請2個小朋友),打拍子讀。

(三)拓展幼兒經驗。

1."人"字的來源故事。

(出示"人"字)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字寶寶,它的名字叫"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人"字還有一個故事呢!師講

2.帶領幼兒書空。(教師左手示範,邊講邊演示)

教師:請小朋友伸出自己的二拇弟,把我們的二拇弟變成一枝直直的筆,跟着老師一起來寫一寫這個"人"字吧。

3.利用DVD播放字寶寶"人"的字源故事

4.故事表演。

(1)教師:小朋友,剛才我們學寫了"人"字,真有意思啊!現在我們來表演一下這個字吧!看,老師的腿慢慢分開,像不像一個"人"字?對,像極了,你也站起來試一試。

(2)教師:老師再請兩個小朋友來表演"人"字,看仔細嘍!兩名幼兒面對面站好,先互相問好,然後上身抱在一起,組成"人"字。你也想和好朋友表演嗎?那要先問好,再表演哦。找個空的地方去表演吧。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回家後讓幼兒將今天所學的知識告知家長,並且與家長一起來玩"人"字的遊戲,鞏固所學的知識。

《弟子規》教案13

學習目標:

誦讀《弟子規》感悟古典詩文中的做人道理;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學習重點:

採用各種方法誦讀《弟子規》,演譯《弟子規》,領悟《弟子規》的內涵。

學習難點:

引導學生批判性的對待古典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培養學生初步的辯證思想。

學習過程:

一、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你們知道的經典性的詩文有哪些呢?

(板書:孝、涕、謹、信、愛、仁、學文。)

二、背誦《弟子規》

今天,先讓我們進入第一環節,輪背<<弟子規>>,好嗎?

1、齊背“總敍”。

2、輪背。

三、走進《弟子規》

第一關,我最欣賞的一句弟子規。(並説一説欣賞的原因)

第二關:弟子規對對碰:學生説一句弟子規,任意找一同學説一説意思。第三關,每個同學都準備了一個有關弟子規中的故事,把你想講的故事講給同學和後面的老師聽。

第四關,我唱我演《弟子規》

四、生活與《弟子規》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的典範,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等。今天,我把其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句子選了出來。對照這些句子,同學想一想,你平時都做到了嗎? (把打印稿每人一份)

屏幕出示: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出必告;返必面。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晨必盥( guan),兼漱口。 便溺回,輒(zhe )淨手。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借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

凡出言,信為先。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1、請你針對上面的句子,想想自己在某個方面做的好或不好,在做的好的

括號裏畫笑臉。

2、説一説你做到了哪些,還有什麼不足,以後打算怎樣改進?

3、這裏我還想創造一個機會,請你對生活中的一些行為也利用弟子規來説一説。

(1)當家長或朋友説話算話,你可對家長説:凡出言,信為先。

(2)當家長飲酒喝醉了,用哪一句勸説家長?(飲酒醉,最為醜)

(3)當家長無心犯了個錯,你可以説:“無心非,名為錯”

五、課堂拓展 深化認識。

1、老師推薦名句:

(1)、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5)、吾日三醒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學生帶讀,然後齊讀。

3、老師給大家一些寄語:

忠心獻給祖國,

孝心獻給父母,

愛心獻給社會,

誠心獻給夥伴,

上進心留給自己。

4、總結:同學們,中國古代的經典文化,經歷歷史風雨的洗禮,仍然流傳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學們在以後的課外閲讀中,多接觸一些古詩文,並且做到學以致用、古為今用。那樣,不僅會獲得無窮的樂趣,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藴,而且一定會像《弟子規》最後幾句所説的“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 可馴致。

《弟子規》教案14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複習《弟子規》中的“入則孝出則悌”;

2、學習“謹而信”中的四句話,能夠誦讀,能夠明理,能夠指導日常行為;

3、將課堂延伸到早讀,延伸到課外。

教學過程:

一、複習闖關

教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弟子規》有一段時間了。我們打算分成兩組,採用競賽闖關形式複習一下前面學習的內容。

1、第一關:我會背。

2、第二關:接龍輪背。

2、第三關:快速搶答

A、做人要有愛心,應該多親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餘,時間充足,應該多讀書學習。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B、古代的時候有個皇帝叫漢文帝,他對待母親可孝敬了。母親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這個故事在《弟子規》中是怎麼説的呢?

C、古人對待父母是如此孝順,當父母教導我們、責備我們的時候,《弟子規》又告訴我們可以怎麼做呢?相應的《弟子規》中的語句是:

D、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伺候他們睡下。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E、把財物看輕了,相互之間的怨恨從哪裏產生呢?説話互相忍讓,憤恨自然就消除了。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F、對待長輩要懂得禮貌,吃飯時要讓長輩先動筷;落座時要讓長輩先入座,而走路時也要讓長輩在前,晚輩在後。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G、遇到長輩時,騎着馬就要下馬,坐着車就要下車;長輩走過去時,要在原地待上一會兒,待長輩走出百步後才可以離開。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二、引入新知,多種方式誦讀

1、教師:《弟子規》與我們平時的生活禮儀有緊密的聯繫。今天我們要用弟子規來習禮儀(板書:習禮儀)。

2、創設情境:大家一定看過《喜羊羊與灰太狼》,你知道哪些人物呢?(指生答)你最喜歡誰呢?(生答)今天,就讓我們結合《弟子規》給喜羊羊評評星級吧。

3、惜時方面:

(1)教師描述:清晨,鳥兒唱着歌兒,空氣多麼清新,陽光多麼温暖,新的一天開始了,喜羊羊早早地起牀在誦讀《弟子規》了,可懶羊羊還在睡懶覺,他這樣做對嗎?那應該怎樣做呢?(出示懶羊羊睡懶覺的圖)用《弟子規》中的

話就是:出示“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師範讀)

師生對讀,指名對讀。

教師:是啊,一日之計在於晨,一生之計在於勤。古代的時候,有不少關於珍惜時光的故事(列舉:聞雞起舞等2個故事,出示視頻)

教師:同學們要珍惜時光,切莫“老大徒傷悲”。

出示珍惜時間的名言。

4、着裝方面:

(1)教師:吃完早飯,喜羊羊穿戴整潔,揹着書包出發了,看他多精神。路上遇到了衣冠不整的“邋遢大王”,你們喜歡和誰做朋友呢?(指名説)

(2)教師:是啊,《弟子規》中也説:

出示:“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教師:這裏四個字特別難讀,請個別學生來讀,齊讀。

教師:你能和平時生活中的物品連連線嗎?

教師:是啊,大家一定要注重服裝外貌的整齊清潔,戴帽子要端正,衣服釦子要扣好,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繫緊。這樣的學生人見人愛。

《弟子規》教案15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弟子規》中“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的含義。

2、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背誦《弟子規》中的兩句經典原文。

3、體驗活動的快樂,萌發感恩父母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動畫故事《卧冰求鯉》。

2、白板教具:愛、孝。句卡: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3、教學用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步理解“親愛我,孝何難”的意思。

1、聯繫生活實際説一説: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家裏有誰?他們愛我們嗎?他們是怎樣愛我們的?

2、提問:親人這麼愛我們,我們怎樣愛他們呢?

3、小結:親人這麼愛我們,我們孝順他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多種形式變化學習誦讀 "親愛我,孝何難"。

(1)你想用什麼方式來讀這句話?(點頭讀)

(2)還想怎麼讀?(搖頭,加節奏)

(二)觀看動畫,初步理解“親憎我,孝方賢”的意思。

1、觀看第一部分:動畫片裏有誰?媽媽的態度怎麼樣?

2、觀看第二部分:接下來後發生什麼?媽媽怎麼了?

3、觀看第三部分:王祥是怎麼捉到魚的?媽媽説了什麼?

4、小結:為了媽媽王祥克服了這麼多的困難捉到了魚。他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真了不起。在《弟子規》中有一句話説的就是這種了不起的孝順行為。出示"親憎我,孝方賢",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親人們討厭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是很孝順他們,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5、多種方式變化學習誦讀 "親憎我,孝方賢"。

(三)鞏固誦讀。

1、聽學:聽一聽播音員阿姨是怎麼讀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藏圖遊戲。

(四)複習誦讀。

1、教師:學習了弟子規,讓我們懂得了要做一個孝順親人的好孩子,其實在生活中還有許多小事,也能表達我們的孝心,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看圖片,用《弟子規》裏的話説一説。

圖片一:出必告,返必面。

圖片二:物雖小,勿私藏。

圖片三:身有傷、貽親憂。

3、教師小結:小朋友,今天玩的開心嗎,學的高興嗎?通過弟子規的學習,我們又懂得了更多的道理,我們都要做一個懂得孝順的好孩子。

活動延伸:

1、自主活動:在自主活動中繼續誦讀弟子規。

2、家長工作:和孩子一起講講弟子規中的故事。

3、教師工作:教育幼兒懂得“首先在家裏,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説話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朋友相處時要有愛心,並且要親近品德好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其他有益的知識本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