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邊城

從《等等等等》到《邊城》

欄目: 邊城 / 發佈於: / 人氣:8.62K

《扥等等等》是一首取材於沈從文小説《邊城》的音樂作品。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從《等等等等》到《邊城》。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從《等等等等》到《邊城》

從《等等等等》到《邊城》

摘要:音樂與文學的相伴交融歷史可謂久矣。古今中外許多音樂家從文學名著中汲取精華,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使文學名著在音樂家的作品中獲得生動再現和更高的審美價值,具有更感人的藝術魅力。這種結合與彼此影響擴大了音樂與文學的藝術表現力,豐富了它們的內涵,促進了兩種藝術的繁榮與發展。

關鍵詞:等等等等 ;邊城; 一致性;偏向性

《等等等等》取材於沈從文的小説《邊城》,它不僅在某種程度上重現了小説的地理、民族、歷史、時代,而且以其與小説故事情節的一致性以及感情基調的契合性使得這部問世了七十多年的小説在歌曲中獲得了新的生命力,重現於讀者的眼簾,也使得作品在讀者的審美閲讀中擴大了闡釋空間。筆者擬從歌曲與小説在情節和感情基調的基本一致性以及歌曲的局部偏向性三個方面進行。

1.歌曲與小説情節的基本一致性

《等等等等》這首歌曲在進入演唱之初是一段潺潺的流水聲。通過對小説的閲讀,我們知道這段流水聲起到了烘托整體情境的作用。一方面交代出了故事發生的環境,另一方面也是預示了翠翠與儺送邂逅的場景。純淨清澈的流水聲有修飾人物性格的作用,它代表了人物心靈的純淨。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山村裏,這樣日復一日流淌不息的溪水,如此平靜的流着,正如小説一樣,也是平靜地敍述着,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沒有尖鋭地矛盾衝突,沒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小説結構疏放,有的只是行雲流水般的語言和一半是夢一半是現實的敍事手法。營造出一種水乳交融的牧歌般的恬淡情調。但是也正如小説一樣,這溪水如此寂寞的流淌着,在恬淡蕭疏之中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1.1音樂結構與故事情節佈局相似

音樂段落的起承轉合的安排與文學作品開始、發展、高潮、結局的處理基本―致,人物命運與情緒變化線索相同。

這原是沒有時間流過的故事/ 在那個與世隔絕的村子/ 翠翠和她爺爺為人渡船過日/ 十七年來一向如此。

在輕柔的鋼琴聲中,這樣的歌詞讓人自然而然就想到沈從文先生筆下湘西農村那乾淨透明的陽光,那清澈溪面上搖擺的渡船、河邊古樸而又晃晃悠悠的吊腳樓以及邊城女孩翠翠小鹿般的靈動與純真。簡白淡遠的故事情節隨意得就像黃昏斜陽下無波的水面。讓人感覺像是在無風的晴天,依偎在老人的身邊聽他將那遙遠而又單純的故事。就像小説一開始展開的那樣:由四川過湖南去, 靠東有一條官路。 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單獨的人家……然後開始平靜的訴説。儘管小説開頭交代的'環境與歌曲的前一段如此平和而悠遠,我們卻永遠無法忽視這平靜下面的動盪不安:有天這女孩碰上城裏的男子/ 兩人交換了生命的約誓/ 男子離去時依依不捨的凝視/ 翠翠説等他一輩子。 “翠翠在邊城簡單地從容地生長”,“為人天真活潑……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如果説翠翠的生活和情緒一直那樣平靜、悠閒着,那麼遇見英俊善良的儺送就像往平靜的溪面擲進了一枚小石頭一樣,這美麗的邂逅在翠翠年輕的心湖上蕩起了層層漣漪。美麗的誓言從來短暫,纏綿後一個轉身的離別,留下一個倚門遠眺的身影,定格成永恆。天真的翠翠怎麼會想到,這樣等待的日子竟然比流水還要漫無邊際。等過第一個秋/等過第二個秋 /等到黃葉滑落/等等到哭了/為何愛戀依舊/她等着他的承諾/ 等着他的回頭/ 等到了雁兒過/等等到最後/ 竟忘了有承諾。翠翠純真的仰望和等待就這樣凝固成心酸的姿態。一日復一日翠翠純真的仰望/看在爺爺的心裏是斷腸/那年頭户對門當荒唐的思想/讓這女孩等到天荒。這裏引入了碾坊與渡船之間的矛盾,實際上也是物質與精神,純樸的田園觀念與世俗的文明觀念之間的衝突。那時光流水潺潺一去不復返/ 讓這辛酸無聲流傳。仿若少女翠翠年復一年對生命約誓漫長的等待,堅定、執着、卻又充滿無盡的心酸。

1.2 音樂以情緒變化為作品發展線索

同小説展開的故事情節一樣,《等等等等》前面兩段即交代環境、人物以及展開翠翠與儺送的邂逅的演唱沒有波動強烈的情感,也沒有複雜迂迴的唱腔,僅僅是在反覆低吟淺唱。這種吟唱也反映出了故事情節的平緩,也就是説一切都還處於平衡之中。而第三、第四兩段,歌手的感情比之於前面兩段開始有了明顯的變化,開始顯示出等待的無助與焦灼,等待無果的壓抑與悲痛。這是對沈從文構想的故事結局的呼應: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裏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或許有人認為這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局,儺送還會回來,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仔細閲讀作品並結合沈從文的人生經歷以及他所持的宿命觀來看,這個結局是不會完滿的,翠翠純真的等待是不會有結果的。

1.3 音樂塑造人物性格

“以文學作品為題材的音樂作品,把人物的設定遵循原著情節的安排,可以展現人物的性格與命運。”①

(1)爺爺的善良與斷腸

在《等等等等》這首歌中,爺爺和翠翠倆人的性格基本上是遵循了小説的情節安排的。歌曲中的爺爺和小説中的爺爺一樣,他慈愛、善良。在孤雛翠翠身上,傾注了老船伕全部的慈祥與仁愛。他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翠翠有一個如意的歸宿,能夠得到自由幸福的愛情。為了她,老船伕擔起了生活全部的艱辛與勞苦,翠翠一天天長大,他為翠翠的擔心與操心也一日一日加重。“無論如何,得讓翠翠有個着落。翠翠既是她那可憐母親交把他的,翠翠大了,他也得把翠翠交給一個人,他的事才算完結!”於是他為翠翠的婚事而奔波着,卻也由於一些陰差陽錯,爺爺的操心並沒有結出善果,不但從某種程度上造成了翠翠的悲劇,也使自己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悽然長逝。

(2)翠翠孤獨的等待

小説中的翠翠是一個單純的女孩,有着漆黑的眼眸和水般純淨的心靈,在與儺送邂逅後,一顆情愛的種子偷偷在心底萌芽,但這種對異性的情感是懵懵懂懂的,是不具有強烈的清醒的自我意識的。這種等待也是處於潛藏狀態的,甚至是不為自己所明確意識的。而在這首歌中,歌手強化了翠翠的愛情意識,她從故事中靦腆與懵懂的自我中走出來,大膽地承諾男子説要等他一輩子。而且歌曲也強化了等待的意識,如果説小説中的等待流露出的是淡淡的悲哀,那麼在這首歌中,等待被濃墨重彩地塗上悲哀。“文學上的敍述與音樂敍述的區別在於,音樂敍述的主觀色彩更濃,作曲家在展示作品表現的心理動態時,往往情感與之交融而致使自己的感情藉此獲得更充分、集中的抒發。”②對翠翠性格與命運的一定程度上的強化並沒有脱離小説的情節發展,只是偏向性地添上了歌手自己的理解或者説歌手想要的藝術效果。

(3) 未出場的人物――儺送

歌曲中有一個未正面出場的人物,即“城裏來的男子”,在歌曲裏沒有像在小説中那樣正面展開他的性格描寫,他的善良、淳樸等等在這裏沒有體現出來,歌曲是從側面,從翠翠的眼睛來描寫他的性格的。他從城裏來,與翠翠“交換了生命的約誓”,“臨走時依依不捨地凝視”,這些表明了他是愛翠翠的,是一個深情的男子。但他走了,翠翠望眼欲穿地等了他很多個秋,他還是沒有回來。他去了哪裏?他為什麼不回來?通過下文的歌詞我們知道,那“門當户對”的荒唐思想束縛了他追求自由愛情的腳步,從這個意義上來説,這個未回到翠翠身邊的人,本身也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

2.歌曲局部的偏向性――從《等等等等》延伸出來的思考

2.1 對世俗、物質至上觀的批判

毫無疑問,在《等等等等》這首歌曲裏,詞作者是贊同翠翠命運的悲劇性的,但是我們通過閲讀小説不難發現,小説中翠翠愛情的悲劇性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據筆者粗略統計,近十年來隨着“沈從文研究”、《邊城》研究的深入,人們對《邊城》愛情悲劇性原因的關注和探討也十分熱烈,多有創新。這方面的觀點經過梳理課歸納為孤獨説、誤會説、天命説、義利衝突説、本能與道德衝突説、文化衝突説、戀父情節説、主動選擇和尋找平衡等九種。孤獨説主要認為小説中的人物雖全部良善,但本身卻含有悲劇的成分,人人都是孤獨的,因孤獨而疏離,因疏離而產生悲劇。誤會説就認為這故事的悲劇皆由偶然與誤會所生。義利衝突説的研究者認為翠翠和儺送愛情悲劇的根源,並不全出於“偶然”、“不湊巧”,而在於“碾坊”和“渡船”的矛盾,即義與利之間的較量……但是在歌曲中,有一段歌詞歌手一共吟唱了兩遍:一日復一日翠翠純真的仰望/看在爺爺的心裏是斷腸/那年頭户對門當荒唐的思想/讓這女孩等到天荒。也就是説,雖然歌曲中翠翠的等待也是感傷的,也是註定沒有結局的,但是詞作者摒棄了對小説中所體現出來或潛在的種種導致翠翠愛情悲劇的書寫,他是有偏向性的,他認為翠翠的悲劇是由於“那年頭門當户對的荒唐思想”。也就是説他把情感的天平傾向了“義利衝突説”這一邊。

要講清楚這一點,首先我們要來了解一下沈從文創作《邊城》時的背景。一九三四年,沈從文曾從北平返回湘西,他對湘西的印象是“一入辰河流域,什麼都不同了”。“最明顯的事,農村社會所保有的那點正直樸素的人情美,幾乎快要消失無餘,代替而來的卻是近二十年來實際社會培養成功的一種惟利惟實庸俗人生觀。”③這句話透析出現代文明滲透到邊遠偏僻的湘西,唯利是圖的思想觀念已侵蝕了在邊城生活大半輩子的眾多邊城人民。我們由翠翠與儺送的愛情在“利”面前的挫敗,看到了一種淳樸人心的異變、高尚道德的墮落。

其次,在瞭解了《邊城》創作背景後,我們還要把握這首歌曲創作的背景。現代歌壇是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一些原來所謂的“ 禁區” 逐漸被打破,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的故事、各種各樣的題材如今都可以寫進歌詞。但是在當下的流行音樂市場上,充斥最多的仍是那些快節奏、重金屬般嘈雜的吶喊。庸俗甚至低俗的歌詞及唱腔或者哼哼唧唧的你儂我願,總給人一種強烈的商業媚俗感。讓人擔心在這樣一個快餐時代、消費時代,原本給人以精神愉悦,旨在提升審美境界的音樂水準在大幅度滑坡。歌曲的詞作者之所以反覆唱着“門當户對的荒唐思想”其實也是反覆以歌曲的形式批判這樣一種世俗的物質觀念。這是詞作者以及所有懷揣着音樂夢想,努力保持音樂的審美性、精神性的追求的音樂人所共有的情感傾向。他們批判小説中的義利觀,從某種程度上就是在借小説作者之口來批判現代流行樂壇的低俗化和商業化。

2.2 對精神淨土的堅守

《邊城》的愛情悲劇激起人們對現實的理性認識和冷峻思考,讓人們從中發掘出人性中一切不合理的因素,對人性中醜惡的一面加以改造或清除,使社會趨於完美。《等等等等》也一樣,它通過對“門當户對”的世俗義利觀的批判旨在淨化當前被金錢、名譽、地位充斥着、操控着的流行樂壇,使音樂迴歸到精神層面的高度,繼續給人以審美愉悦。就像《邊城》所要表達的那樣,如果世俗的物質利益觀沒有浸入到樸素原始的湘西,這種唯利是圖的義利觀沒有腐蝕湘西邊地人民的心靈,也許翠翠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這類歌曲也給當代流行樂壇敲響了警鐘,一味地追求物質效應,只會導致純精神享受的音樂媚俗化,只有保持了音樂的純淨和高尚的精神追求音樂藝術之樹才會長青。

3.結語――音樂與文學相輔相成

文學與音樂自古以來就不可分離,文學作品為音樂的發展和繁榮提供了素材和靈感,音樂給文學輸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新的闡釋空間。以音樂來渲染文學,以文學來解釋音樂,就達到了取長補短的效果。

註釋:

①段建新.論音樂與文學作品的相伴共生性作家雜誌er Magazine 2011 No.1

②宛煜音樂的文學性與文學的音樂性文史博覽(理論)2011 年4 月

③沈從文.長河・題記.嶽麓書社.2010年04月

參考文獻:

[1]沈從文.邊城.沈從文全集 第8卷 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2002

[2]温泉.近十年沈從文邊城研究述評.涪陵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7月第22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