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勵志作文 > 道德作文

道德與智慧作文(集錦11篇)

欄目: 道德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3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德與智慧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與智慧作文(集錦11篇)

道德與智慧作文1

道德,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代代相傳的精華。可是到了當代,人們卻只注重智慧,拋棄了祖先流傳下來的精華。其實,道德要比智慧重要很多倍。一個再有智慧人,缺乏基本的道德品質,他又能做成功什麼呢?

曾經讀過一篇叫做《心上的鎖》的故事:有一位很有名的老鎖匠,技藝十分高超,人們敬重他精湛的手藝和高尚的品格。在他年邁時,他決定收一個弟子。鎮上的所有人都來報名。老鎖匠挑來挑去,最終剩下兩個年輕人,兩人都很聰明。老鎖匠決定考考他們,於是準備了兩個保險櫃讓他們開。第一個年輕人很快就打開了,第二個卻用了比第一個人多一個小時的時間才打開。大家都認為,第一個人贏了時候,老人卻去詢問那兩個年輕人保險櫃裏有什麼。第一個人説裏面有成捆的鈔票,第二個人説他只知道開鎖,其他什麼也不知道。老人最終選擇了第二個人。

這個故事使我受益匪淺。它告訴我們,一個人可以少有智慧,但不能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啊,在現為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不管做什麼,都必需講究誠信,以品德為先。良好的道德品質是成功的必備條件,也能使你與他人的交往更為簡單。正是因為有了道德的力量,我們的社會才能和諧穩定。道德更能彌補智慧的缺陷。品德高尚的人,可以利用智慧為人類做出貢獻,而智慧卻不能彌補道德的缺陷,品德低下的人,空有一身智慧,也只能落得個“千古罪命”。當年的秦檜,才華橫溢,卻為了利益害死了廉潔為國的岳飛,以其道德品質低下被世人唾棄。直到現在,還被岳飛墓前一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罵得永世不得翻身。舉世聞名的大發名家愛迪生,晚年驕傲自恃,盲目自大,對別人的意見全然不顧,結果晚年幾乎沒有發明任何東西,以上兩個列子足以證明,一個人品德的好壞,決定了他的一生,即使再有智慧,也是無法挽回的。

如果説道德是一位科學家,那麼智慧就像是科學家的助手。科學家可以沒有助手,但他的工作效率必定大打折扣。只有當科學家和助手完美的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為人類,社會造福。

我們不但要注重道德,而且要好好學習。只有德才兼備,長大才更好地回報祖國。

道德與智慧作文2

曹衝稱象,智慧有了重量;草船借箭,智慧分出了多少。程門立雪,彰尊師重道之儀;李密陳情,顯孝子之誠。智者易為,聖事難尋。

智慧是藤蔓,道德是樹幹。但丁曾説:“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可見,只有正確把握與衡量道德與智慧的關係,我們就會擁有最寶貴的財富。

諸葛孔明輕搖羽扇,奏響了勝利的樂曲。

面對着城門外蓄勢待發的百萬魏軍,回頭看一眼城內所剩無幾的士兵和百姓們期盼的眼神。孔明沒有一絲慌亂,從容淡定的坐於城門之上彈起了樂曲。聽到樂聲,魏軍面面相覷,見孔明神明神態悠閒,臨危不亂,便猜想城中有詐,便命令軍隊撤回,喪失了得勝的機會。而城中百姓無不展露笑顏,贊孔明智在必得。

空城計,此諸葛孔明之智也。孔明之智,保一國安定,顯智慧之深。

程嬰深山藏孤,此道德之義也。

莊姬夫人的殷切希望,公孫杵臼的以死相托,程嬰深山藏孤。面對着奸人的威脅和強逼,想起夫人的以死相托,程嬰用自己的孩子換的趙氏遺孤。他忍下喪子之痛,艱難生活,撫養着趙家的孩子。他叫孩子讀書寫字,讓他健康成長。當孩子長大,此時的程英已步履蹣跚。

程英用自己的真誠和仁愛培育了一顆道德之樹;用自己的步履蹣跚,彰道德之重。

弘一大師,輕搖藤椅,德與智的光照亮。

一次,弘一大師到弟子豐子愷家做客,入座前,大師輕搖藤椅,方才入座。弟子見後不解,問之。大師笑曰:“兩藤之間恐有小蟲躲避,輕搖藤椅,好讓小蟲躲避。”大師用他的善行詮釋智慧之奧妙,用他的佛心詮釋道德之高深。

由此可見,智慧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道德是一切行為之花。我們應好好珍惜所擁有的財富即道德與智慧。用智慧成就道德,用道德詮釋智慧。德與智,世間最美的風景。

學着用道德的甘露去澆灌智慧的花蕾吧,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看到成功的果實高掛枝頭。

道德與智慧作文3

道德,一個幾千年以來的話題,智慧,人們一生的追求的目標。也許,事實真相但丁説的: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真是智慧易做,聖人難尋啊

在古希臘的雅典民主法治下,以為智者因道德觀上出現了問題,結果被流放國外十年,而還有一個人,他品行端正,熱與幫助別人,但是從來沒有接受過教育,但是人們也很尊重他,那些光憑智慧,憑藉自己那套理論的智者,喪失了道德觀念又怎麼比得上一個個普通的人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道德高尚,然而遵守道德觀念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的美德,學習知識雖然是亙古不變的,但是如果把道德和智慧結合,就更加完美了。孔子是聖人的化身,他把道德和智慧完美的結合,成為道德和智慧並肩的人。

毛澤東,一生嚴於律己,;品德高尚為人所崇拜,他在青年時期的左右銘是:面必淨,衣必整,發必理,紐幣結~~~縱觀他的一生;他就是這樣做的。

其實,有道德觀念的人身上體現的才是大智慧,不能只靠現有的,而是要去挖掘沒有的,雖然説學無止境,大事道德要比智慧深入的多,只有自身具備了趕上的品德,説起自己的智慧來才理直氣壯,才不會被人唾罵是一個虛偽的人,沒有知識你可以去學習,即使再苦,最終能有所成就也算是沒白浪費,而道德一旦被淪陷,即使擁有再多的知識,也是個不完整的人生,也是沒有目標的活着。

而現在人能做到德才兼備的很少了,且不論學習的知識怎麼樣了,我覺得在這競爭型的社會中,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環境下,人們已經接近道德的底線了;每天都在為了生活而奔波,那裏有時間無培養道德觀念,學習的知識都搞不清楚,道德似乎比知識型社會所代替,越來越忽視道德的重要性。

當我們經理郭人生中的酸甜苦辣,你才會對人生有全面的認識,而現在,我想我們所擁有的財富好比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既道德和智慧,要牢牢把我和衡量,二者缺一不可。

在當今的過度理,在時下的社會中,真的可謂是,智者難做,聖人難尋。

道德與智慧作文4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詩人但丁説:“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在初一學期的一次,我作弊的這件事至今令我記憶猶新,羞愧不已。

這次段考,我並沒有很用心地、認真地複習,所以,在考試的時候,我採取了作弊的手段。拿到試卷的我,迅速看了一下題目,然後寫上自己的班級、姓名和學號。我向周圍看了看,大家都在翻看試卷上的題目或是在檢查文具。我看看牆上的鐘,還有5分鐘就開考了,心裏有些忐忑。“當,當,當。”鐘聲響起了,大家都飛筆疾書地答起捲來。仔細看了看試卷上的題目,其實也不是很難。

於是,我也答起題來。一小時後,我終於把試卷寫完了。可是,我對自己的答案不放心,便偷偷看了看夾在草稿紙裏的試卷。我隱約記得,試卷上有這次段考試卷上的題目。我瞄了一下,老師當時在教室外面,並沒有看到我作弊。我便漸漸大膽起來,直接把試卷從草稿紙裏拿出來,放在桌子上對照答案。我一邊對着答案,一邊看老師什麼時候進來。監考老師進來之後,坐在講台的椅子上,四處掃視着。我抬頭一望,正好與老師的眼神相對。我心裏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雙腳在發抖。

老師轉移了目光後,我又繼續對照答案。終於準備對照完了,準備把試卷收起來的我,早已忽視了老師的存在。不知什麼時候,監考老師已經站在我旁邊,拿走了我的試卷。我心裏想:糟了,被老師發現了,我一定會死得很慘的。監考老師走出教室,好像是去找我們班的班主任了。

作弊,讓我丟了面子;作弊,讓我被同學議論;作弊,讓我被家長、老師批評。這次段考,我為自己作弊而感到後悔。以後,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再也不作弊了。

儘管現在的我,已經在努力學習,擁有許多智慧。但是,就像但丁説的:“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道德與智慧作文5

道德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摘自但丁

在很多人眼裏,智慧是一切,而道德則是一種淡漠的概念。智慧從沙漠走向綠洲,道德從文明走向野蠻,文明的沙漠帶來的恐懼。這種環境的污染堪憂。中華五千年的悠遠歷史,在劃世紀的歷史長河中,孔子,作為一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垂千古。他的大道德,大智慧,融入了每個人的心裏,大同的理想社會,維護了社會的安定,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因此他成為一代天驕,被人們所推崇。

在智慧的沙漠裏,人的道德精神,同樣可以綻放出文明之光。陳世美,眾人皆知,十年寒窗,考取功名,説他滿腹經文不為過,但最終在榮華富貴面前原形畢露。拋棄了他的糟糠之妻和他的孩子。埋沒了良知的智慧談何成功?一代奸臣秦檜,身為當朝狀元,重權在握。誰敢説他沒有智慧?但是論起他的道德來,實在真叫人難以誇讚:岳飛老將慘遭迫害,所謂賣國求榮的有智之人,對國家,對人民,於情於理,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這種智慧超羣卻道德敗壞的人最終遺臭萬年。也許你不夠聰明,也許你足夠渺小,但是隻要懷抱一顆感恩之心,懂得樂善好施,懂得補己之短,同樣可以收到人們的尊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科學技術推翻了工業革命的大門,告別那與世界脱落的時代,顯而易見的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讓人膛目結舌。常規來言,道德與智慧應該相輔相成,可是事實卻往往不盡如人意眼下,博客”風潮正趨流行,面對博客輿論漫天飛舞,又是捐錢門,又是偷税門,一個個的人稱培根是“科學上的巨人,道德上的小人。”即使他在科學領域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他那污濁的思想仍舊不被世俗所認知,失敗乃也。有了智慧,有了地位,成了權威,但是如果道德的天平稍一偏頗,就有可能阻礙科學的發展。一個新的科學研究的發明,只要被人們所使用和接受,它才可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物質。正如人的人一般,沒有良好的道德即使他多麼聰慧,也不會收到人們的尊重。人是萬物之靈,人的生命應同時承載着道德與智慧。

只有兼備了道德與慧,你才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你的生命才不會多餘,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道德與智慧作文6

許多人認為只要自己淵博的智慧就可以成就偉大。但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這是我從我所經歷的一件事情中懂得的。

有一天我和妹妹一起去玩,無情的太陽酷熱的炙烤着大地,我和妹妹熱得受不了,幸好我拿了十元錢,買了兩個冰糕。等我給了老闆五元錢,但老闆把我給的五元當成了別人給的十元找了我九元,妹妹也看見,我怕妹妹説就趕緊把妹妹拉走,剛走出人羣,妹妹就大嚷了起來:“姐姐,老闆多找你錢了。”我説:“沒有。”因為我比妹妹多上了幾年學,所以她辯不過我。但妹妹也不甘示弱,她直接去找老闆,並拿了我攥在手裏的錢,説:“老闆,我們剛才給了您五元錢,而您卻找了我們九元錢。”老闆笑眯眯的説:“這位小朋友真懂事呀,現在像你們這樣的小朋友可真少見,來,給你一個冰糕,當作獎勵你的吧。”妹妹隨聲喊了一句謝謝。在路上我氣沖沖地對妹妹説:“唉,你幹嘛要告訴那個人,給你買冰糕解熱就行了吧,多管閒事,你如果不説那錢給你買什麼不行,真厭興。”妹妹很懂事,她沒和我頂嘴,而是對我説:“姐姐,你知道我的座右銘嗎?”我因為被氣惱了,所以什麼也沒吭。而她卻繼續説:“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詩人但丁説的‘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一開始我沒有注意妹妹為什麼要跟我説這樣的話,但回到家我就開始琢磨這個問題。後來我才明白:一個人雖然有無窮的智慧,但沒有道德也是一事無成的,也不會有人去尊重你的。然而你要是有道德,即使你沒有過高的學歷,也會有人尊重你的。所以,我們應該在做一個人之前把道德這扇門把它打開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別人的面前抬起頭做人,沒有任何的顧慮,自由自在地做好人。

我們一定要擺正道德與智慧的關係。

道德與智慧作文7

道德是每個人所具有的品德,但智慧卻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先天愚笨的人就沒有什麼智慧,但道德卻是每個人都有的。

道德表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有社會道德、倫理道德,而智慧就很侷限,只一個人的智力和才能。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是人但丁説:“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是啊!一個人沒有智慧人們不會責怪他,但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卻會受到良心的譴責,世人的唾罵。那我想請問:“你難道願意和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做朋友嗎?”

我想得到的回答應該不會有“是”的吧!道德體現在一個人的良知與愛心。

人之初、性本善,人本來是善良的,可為什麼有的人會變的兇狠、惡毒呢?原因是他的道德觀念發生扭曲,他的良知不存在了,大家都知道腦力殘疾的人應該沒什麼智慧吧,但他們一樣很受人們的尊敬,因為有道德的人、有良知的人會受到尊敬的。

弘一法師到他的弟子家中做客的時候,他沒有立刻坐下,而是輕輕的搖動藤椅,使小蟲躲避,然後再坐下,他的弟子不解,問道:“您為什麼要搖動藤椅呢?”弘一法師答曰:“這樣可以使小蟲躲避,以免傷了小蟲啊。”

弘一法師這一細微的動作,正體現了一個人的道德與智慧完美的結合,既體現了他的愛心,又體現了他的智慧,其實德與智只在一念之間,用不着去做什麼偉大的事業、傑出的貢獻,只要在生活中做一個很平凡的舉動,便可知曉。

弘一法師連一個小昆蟲都那麼愛護,更不用説對人、對朋友的.愛護了,雖然他忍受不了世俗的爭奪,最後歸依佛門,但他的道德與智慧仍在,就想詩人但丁説的那樣道德比智慧更重要。

從小父母老師就教育我們要有愛心,要做一個善良的好孩子,有道德行為規範,道德是智慧的前提。先做好德,再去做智吧!

德與智,只在你我心中。

道德與智慧作文8

“道德”“智慧”這兩個詞不僅不矛盾,而且相輔相成,有了道德智慧會更加熠熠生輝。偉大的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説過“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這句話充分的説明了道德的重要。

在我的身邊,有這樣一個人,腦瓜聰明,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可是同學們並不願意接近他,原因是他的道德素質太差,對班級事物和同學的求助置之不理,還總是嘲弄同伴並以此為樂,像這樣以自我為中心,將自己的快樂建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人,怎麼會得到同學的親睞呢!我們的身邊還有這樣一些人,他們雖然學習不是很好,但是他們樂觀,積極向上,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反而讓大家非常喜歡,樂於與之交往。我們試想一下,這樣的兩種人將來步入社會,誰更有發展前途呢?肯定是後一類人,因為道德決定處事的態度,態度決定成敗。

當然,並不是説道德重要,而智慧不重要,實際上,一個人如果既擁有道德又擁有智慧,那麼他的智慧會在道德的指引下發揮的淋漓盡致,為我們創造巨大的社會財富,相反,如果一個人只有智慧沒有道德,他的行為因不受約束,隨心所欲輕則危害他人利益,重則誤入歧途。

因此,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才算一個真正的人。一“道”一“德”恰巧組成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在字典上解釋為: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規則和規範。“智慧”的解釋為: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但是隻有辨析創造的能力,不分善惡,無視規則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拋棄。道德的高低反映一個人的素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需要。讓我們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將道德落實到身邊的每一件小事,為社會的進步,人類的文明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道德與智慧作文9

一天,道德與智慧在爭吵個不停

道德説:“你是沒用的,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你呢,作用很渺小。”

智慧反駁道:“你才沒用呢,智慧是人類發展的根本,在那個時候,道德是毫無用途的。”

道德吵到:“誰説的,再高科技的東西也需要有道德衡量,比如説克隆人,由於嚴重違反道德,已被聯合國明令禁止,所以智慧也並非你説的如此偉大!”

智慧無話可説,但還堅持着:“反正你不如我。”

“你不如我才對!”

“你就是不如我嘛!”……

爭吵越來越激烈。一位年輕人走了過去,説:“你們吵什麼啊,智慧一定最重要了!都是因為我沒有一個聰明的大腦,剛才在應聘中被篩選下來了,唉……”

道德不服,找來了一位老者,老者發話了:“咳咳,嗯,還是道德更重要一些吧,一個有道德的人能比一個有智慧的人更令人尊重,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詩人但丁説:‘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道德和智慧誰也沒佔上風,各自堅持自己是最有用的。

這時,天上發出一個聲音:“都別吵了!”聲音如雷滾滾而來,原來是上帝來了!

上帝告訴他們:“人是萬物之靈,人即擁有道德,也擁有智慧,但是沒有道德的智慧是無用的,甚至是對社會,對世界有危害的!世界文明的科學家們並不只是有發達的頭腦,除了智慧,他們還有高尚的道德品質,他們用自己的道德與智慧為人類奉獻。伽利略敢於打破封建,用實踐來告訴人們真相,不也是一種道德的體現嗎?”

道德與智慧點了點頭。

上帝又説:“你們兩個應該合作,做一個既有道德又有智慧的人,為世界造福。”説完便飛走了。

道德與智慧恍然大悟,世界恢復了寧靜。從此,世界上少了兩個爭吵的人,多了一個道德與智慧雙全的偉人。

道德與智慧作文10

道德與智慧,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由此有人説:道德與智慧是同等重要的。

古今中外,有許多人在追求智慧的頂峯,卻沒有多少人去追求道德的終點。但是細細想來,也不奇怪:讓我們敬仰,垂名千古的人中,哪個不是沒有道德的人呢?

道德應重於智慧,假如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倫理觀念,他的智慧越高,那麼它對一個集體,一個國家,甚至人類都會帶來極大的精神傷害,為人類的文明生存帶來褻瀆。如宋朝的秦檜,乃當朝狀元,才華橫溢,也算得上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但道德敗壞,品行不端,重於功利,迫害岳飛,一心想賣國求榮,如此智慧,不但對於個人無益,而且對於這個名族也沒有多大的好處!近代的汪精衞,叱吒風雲,才高八斗,直至一國之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而一念之差,導致千古罵名,人人唾棄。這也可歸咎為道德的問題。日本的小泉,曾指點江山,智慧過人,卻因為沒有道德修養,成了過街之鼠,這怎能又不是道德問題呢?培根批評這些人是:“科學上的巨人道德上的小人”這些人都可成為害羣之馬。

古今凡有德者皆成大器。

孔子有德而著《論語》,老子有德而著《道德經》。在蜀吳戰爭中,諸葛亮三氣周瑜,最後周瑜仰天長歎:“既生瑜何生亮。”然後因嫉妒而離世。周瑜和諸葛亮都有過人的智慧但是諸葛亮最終戰勝了周瑜。為何?原因就是諸葛亮比周瑜多一樣東西——德。這不是智慧與智慧之間的戰爭,周瑜缺少的是:曠達忍氣,缺少的是寬容之心。這也是道德問題,由此看來諸葛亮戰勝周瑜是必然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龐涓和孫臏,本是同一師門之才,孫臏才德兼備,得到重用,然而龐涓道德敗壞,妒忌孫臏,暗中陷害孫臏。孫臏被下大牢,龐涓對其用盡刑法,最終實行了慘無人道的“臏刑”——挖去了孫斌的膝蓋骨。孫臏壯志未了,在牢中苦寫《孫子兵法》傳於後世。最後,孫臏被救出來了,孫臏藉着高人的德與智打敗了龐涓,使其自刎。

以上例子足以説明,人類的發展,只注重智慧是不行的,忽視道德,智慧將會為人類幫倒忙,只有智慧與道德協調發展,人類才會有美好的未來。人類的文明旅程中道德應重於智慧。

道德與智慧作文11

智慧和道德,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人類文化的左膀右臂。失去任何一方,人類文化都會蕩然無存。

智慧陪伴着道德,就好比父母陪伴着自己的孩子,在陪伴下走過了歷史的坎坷,留下了美好的故事,也記載了一次次跌倒的教訓。擁有道德,留下人生的智慧。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四處遊説,希望各國君主,能夠實行“仁政”,善待百姓,善待他人等於善待自己。那樣天下才會太平,才會和睦相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孔子擁有一顆濟世度人的心,因此他被世人尊稱“孔聖人”。而他以“仁”為中心的智慧,流傳千古,乃至於影響着每一箇中國人的生活。擁有道德,傳播道德,讓孔子的智慧芬芳了世人耳目。

擁有道德,收穫生活中的點滴智慧,生活中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能體現出人的修養道德,一個不經意下的微笑,給人帶來心情的愉悦。在廣場散步不小心撞到別人之後,一聲真誠的道歉;馬路上隨手撿起一個廢瓶將其扔入垃圾桶……就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生活中不經意的小事,是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乃一個民族道德的縮影,是智慧的結晶。點滴的小事從我做起,從小而言,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從大而言,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相反,那些社會中的小混混被我們稱為垃圾人,他們從來都是蠻橫不講理的,都是自以為了不起,一心所想,都是老子天下第一。這種思想以及所指引下的言行,都是失去道德的,也是愚鈍無知的,一旦在法律面前被曝光,必將失去了虛幻的光彩。

擁有道德吧!有道德相伴的智慧才是大智慧。智慧猶如剛出土的一顆幼苗,只有道德之水才是真正的甘霖,只有用道德之水澆灌,智慧才能茁壯成長,長成參天大樹,才能蔭庇自己和他人。

Tags:道德 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