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勵志作文 > 創新作文

【熱門】創新作文6篇

欄目: 創新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7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創新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創新作文 篇1

莘莘學子,十年寒窗,嘔心瀝血,以紙為帆,以筆為槳,曳遊學海,逐夢彼岸,兩日凝練,騰躍龍門,這便是中國高考的真實寫照。高考以它的全面性、公正性、區分性成為了泱泱大國選拔人才的不二選擇。但在高考這條陽關大道之外,也有着不計其數的幽徑可通向成功的巔峯,但沿途荊棘叢生、蜿蜒崎嶇,身處在這同樣艱險的幽徑中,你應將天分與努力交織混合,熔鑄成一把利劍,披荊斬棘,堅定且堅實地邁向峯巔。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踟躕徘徊、冥思苦想,你面臨着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擇:是正前方的高考大道,還是周圍的幽美小徑。前者的入場券是你知識的廣度,後者的入場券是你洋溢的天賦,單項知識的深度。你會像弗羅斯特一般“久久站立/對着其中一條極目眺望/直到它蜿蜒拐進遠處的樹叢/”而我將自己的讚美和鼓勵毫不吝惜地傾灑給毅然踏入幽徑的勇士們——他們揮灑熱血以成就高考之外的人生華章。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無論理化之驕子,抑或文學之翹楚,當你做出選擇後的首要任務便是登高望遠,樹立遠大並適合你所選道路的目標。正如紀伯倫所言:“人意義不在於他所達到的,勿寧在於他所希望達到的。”目標的確立,是在高考之外道路上邁出的最為踏實的一步。在前行的道路上失去了目標,猶如輪船失去了尾舵,飛機失去了副翼,勞力傷神卻是無用功甚至南轅北轍。所以唯有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好方向,才不至於在高考之外的道路迷失自我。

我國當代最傑出的橋樑專家茅以升也選擇了一條類似於高考之外的一條不平凡的道路,11歲那年看到文德橋崩塌的悲慘情景,就立下志向,要為人們造一條結實的橋,一座可以承載天地之重的大橋。從此走上了橋樑建築的道路,實現了自己不渝的目標理想。由此觀之,遠大且適宜的目標是成功大廈建立最重要的基石,當目標以熱愛、責任、勤奮為支撐時,理想成為現實便指日可待。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海子曾説:“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遙馬亡。”登高望遠給予你信心與勇氣,但倘若少了孜孜以求的精神、拼搏向上的執念,在高考之外的崎嶇小徑仍是寸步難行。選擇這條道路的勇士定有非凡的天分,然而光有天分是不足以成事的。天分是飄忽雲端的錦彩,是閃耀水面的流光,雖然能夠感知,但並沒有真正被你攥在手心,成為你成功天平上的砝碼。當你驀然想起它的存在,也許它早已隨着時光流走。

當你發現自己洋溢的天分,請攥緊它,如同攥緊你的生命。然後朝着它的方向前進,以瘋狂的堅持,歇斯底里的堅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堅持。我們不憚於進展緩慢,周身皆是鍼砭藥石,反覆出現的全是誘惑。當我們的目光耀若流星,當我們的步伐穩若泰山,背影沉重,請牢記,這一切皆非虛功,因為那時,豐收將似心跳一樣清晰,觸手可及。如此這般,就算如同古希臘神話中的伊卡洛斯因追逐遠方的太陽而灼燒了自己的翅膀,墜身於萬頃碧波也無怨無悔。

江淹之“江郎才盡”,仲永之“泯然眾人矣”如警鐘長鳴。是故,為了在這艱險的道路上走的更遠,你必須往天賦這台推進器中加入勤奮作為燃料,在高考之外的學科競賽、創新比拼的平台上肆意張揚自己的才華與能力,昂首向成功邁進。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踽踽獨行於高考之外的僻徑,天道酬勤從來都是真理。只要功夫深,自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刻。“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請試看,無數名人志士緊攥天分、勤勉求實,雖未踏上陽關大道,仍成“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境界:司馬相如用靈動的筆,譜寫一章章錦繡詩賦,縱使失意也從不退縮,終成最炫目的文曲星;黃巢屢屢落舉,但卻不自暴自棄,他將心繫天下、關愛百姓的拳拳赤心,傾灑在腐朽大唐的國土上,終成一段氣貫寰宇的歷史;馬雲在高考的道路上是一個失敗者,但挫敗並沒有壓抑他敏鋭非凡的創新意識和商業眼光,在高考之外的道路上用天分、熱愛、拼搏築造商業帝國。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孜孜以求終能水到渠成、超越自我。

思前想後,生角與丑角,高考與其之外道路倒也相似。人生乃一大舞台,汝願當堂堂正正的生角,抑或願當插科打諢的`丑角乎?推及此,丑角悲乎?愚乎?恐非也!嬉笑話、俏皮話無不滿腹,以致出口成章,恐自子建、東坡、容若、魯迅一干文豪所不能及。丑角非悲,以己之愛逐夢遠方;丑角非愚,以己之學博人之樂。生之意義何在?充實也、自足也。若使一丑角攀至生角之巔峯,然無樂,何益矣?頂峯固然無限風光,孰謂半山無景邪?

高考之外,道路繁若星辰,請仰望那顆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北極星,穩健而激昂地追逐它的光芒!

創新作文 篇2

《哈佛家訓》有這麼一個故事:相傳,大英圖書館要搬遷了,但從舊館搬到新館的預算是150萬元,但是按照通常方法的費用超過了預算。這時有人説能夠不超出預算並完成搬遷,那人只用了一個小辦法就完成了任務,獲得了報酬。其實,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在報紙上登出一條消息:"從今天起,新華圖書館免費,無限量向市民借閲圖書.要求只有一個:就是請市民從舊館借書,閲讀完後還到新館."

創新無處不在。生活中就有許許多多的創新,比如説,可口可樂流線型的瓶子,這些都是人們的創新。其實創新離我們我們不遠,很多事情,我們另闢蹊徑,就能收穫很多、便利很多。

在家裏,媽媽為了健身做了幾個小沙包。為了美觀,能把米倒進去的口子留得非常的小,用平常的方法根本無法將米裝進去。媽媽用了一個小辦法,一下子就把米裝進去了。媽媽想讓我開動腦筋,便給了我一根粗粗的吸管,如何將米裝進袋子。我將吸管插入袋口,用小碗舀起一碗米,往吸管裏邊倒,可是能進入吸管的米並不多。媽媽見了,並用手抓了一把米,往吸管裏小心翼翼的倒米,這下,袋子一下子就滿了。我也學着樣子做了起來,不禁佩服媽媽的方法巧妙,充滿了新意。

這一件事情給了我深深的思索。我們的思維常常被固定住了,而沒有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考慮問題,去思考問題,所以經常遇到麻煩,也就沒有了創新。但是,只要換一個思路去想一想,也許會看到另外一條路,走上了一條創新的道路。

當然了,想要創新,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一顆想要去創新的心,願意去思考的頭腦,能夠堅持不懈去完成創新的動力,有了這些,創新不再是一件難事。

有一次,我參加了一個創新大賽,為了想出一個非常有新意的點子,我可真是絞盡腦汁,還時不時想“要是自己在牛頓之前被蘋果砸中就好了”。我就尋找自己有什麼困難,可以從困難入手,進行創新。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想出來了一個還不錯的點子。只可惜自己沒有堅持下去,沒有得到任何結果。

堅持、思考、願意去創新、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擁有了這幾樣東西,創新會變得很簡單,讓你感受到創新成功的那股甜味的美妙。

創新作文 篇3

“年、月、日”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時、分、秒的基礎上學習的。這一教學內容具有常識性,知識點多的特點。傳統的教學往往通過觀察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進行分析、梳理和歸納,得出年、月、日的相關知識。這樣當然也能達到部分教學目標,但是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已有知識基礎、尊重學生的差異等諸多方面顯然難以顧及。

針對這一問題,我採用了“以問題為驅動”的方式,將一個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作為研究載體,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或選擇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或查找相關資料,自主完成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是解決問題和知識學習有機整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研究一個月有多少天。

出示問題:爺爺每天要吃一片藥,一盒有30片,夠吃一個月嗎?

趙澤炎:夠吃,因為一個月是30天。

許婧妍:不夠吃,因為有的月份是30天。

王茜:夠吃,因為有的月份是28天。

李想:還有的月份是29天呢。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很了不起嘛!那麼到底哪些月夠,哪些月不夠呢?如果你知道,可以先準備一下如何彙報;如果你有困難,可以看看老師給你準備的年曆卡。

接着讓學生彙報,學習有關大月、小月的知識。

師:怎樣能快速地記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呢?

吳耀輝:一三五七八十臘,31天永不差。

劉蒙召:我在數學書上看到了“拳頭記憶法”。

師:老師也有一個好辦法,7前單來7後雙,7個大月心中裝。意思是説7月前面的單月是大月,7月後面的雙月是大月。

二、研究一年有多少天。

提出問題:爺爺覺得這樣一個月一個月挺麻煩的,索性買了這樣的一箱(12盒),你覺得夠吃一年嗎?

陳帝罡:不夠,因為一年有365天。

王江林:一年有7個大月,大月是31天,不夠吃一年。

師:那一年究竟是不是365天呢?怎樣來計算呢?

杜灌書:7×31+4×30+28=365(天)

成雨露:11×30+7+28=365(天)

許婧妍:12×30+7-2=365(天)

師:沒想到大家想出這麼多計算的方法,腦筋很靈活啊,老師為你們鼓掌!

趙田野:老師,老師,一年也會有366天,因為有的年份2月有29天呀!

師:你的觀點很有價值!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研究的問題。

三、研究平年、閏年。

師:那麼究竟哪些年份的二月是28天,哪些年份的二月是29天呢?

課件出示:1997~20xx年的2月份月曆。

師:2月是28天的是平年,2月是29天的是閏年。你發現了什麼?

周夢欣:都是3個平年,1個閏年,這樣重複。

師:對,這就是“四年一閏”。年份是4的倍數的就是閏年,閏年是366天。

課件出示:1900、20xx、2100年2月的月曆。

師:年份是整百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這叫做“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出示動畫,小精靈解説。)

像這樣,以解決問題為載體,將知識的應用融於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減少單純的記憶,使學生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運用觀察、猜想、驗證、歸納等學習方法,不但可以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歸納能力和分析能力,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創新作文 篇4

1987年,美國的兩個郵遞員科爾曼和施洛特無意中看到一個小孩拿着一種發亮光的熒光棒,這傢伙能派什麼用場呢?在胡思亂想中,兩個人隨手把棒棒糖放在熒光棒頂端。結果,光線穿過半透明的糖果,顯現出一種奇幻的效果。這一小小的發現,讓兩人驚喜異常。他們為此申請了發光棒棒糖專利,還把這專利賣給了開普糖果公司。

奇蹟由此開始。兩個郵遞員繼續想:棒棒糖舔起來很費勁,能不能加上一個能自動旋轉的小馬達?由電池對它進行驅動,這樣既省勁又好玩。這種想法很快付諸實施。對他們來説,這種創造太簡單了!旋轉棒棒糖很快投入市場,並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在最初的六年裏,這種售價2.99美元的小商品一共賣出了6000萬個!科爾曼和施洛特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更大的奇蹟還在後面。開普糖果公司的負責人奧舍在一家超市內看到了電動牙刷,雖有許多品牌,但價格都高達50多美元,因此銷售量很小。奧舍靈機一閃:為什麼不用旋轉棒棒糖的技術,用5美元的成本來製造一隻電動牙刷呢?奧舍與科爾曼、施洛特着手進行技術移植,很快,美國市場上最暢銷的旋轉牙刷誕生了,它甚至要比傳統牙刷還好賣。

在20xx年,3個人組建的小公司賣出了1000萬把該種牙刷!這下,寶潔公司坐不住了。相比之下,他們的電動牙刷成本太高了,幾乎沒有市場競爭力。於是,經過討價還價,20xx年1月,寶潔收購了這家小公司,由寶潔首付預付款1.65億美元,三個創始人在未來的三年內留在寶潔公司。過了一年多一點時間,寶潔公司便提前結束了它和奧舍、科爾曼、施洛特三人的合同,因為寶潔公司發現電動牙刷太好賣了,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料。藉助一家國際超市公司,它已在全球35個國家進行銷售。按照這種趨勢,寶潔在三年合同期滿後付給奧舍三人的錢要遠遠超出預期。最後經過協商,合同提前中止,奧舍、科爾曼、施洛特一次性拿到了3.1億美元,加上原來1.65億美元的預付款,共4.75億美元。這是一個令人頭暈目眩的天文數字,如果用卡車去銀行拉這麼多現金,恐怕要費上相當一番功夫!

創新作文 篇5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其過程,是一個不斷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質,發展語言意識性,提高寫作效率的過程。然而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作文的批改由語文老師説了算,語文教師總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作文。這些傳統的評改方式會使學生迷失了作文的方向,無形中把學生的自主性給剝奪了,同時強調了學生共性的發展,有意無意地扼殺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小學語文"新大綱"中指出:對學生的評價,要有利於激勵和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發展。對小學生作文的評價是提高學生作文素質的重要一環,如何在評價中立足於學生的個性發展,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呢?這是在落實新大綱中亟待研究的一個課題。小學作文評改要從單一走向開放和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我認為應該採取以下教學策略。

心理學家蓋茲説得好:"沒有什麼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麼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能力。" 小學生作文,從本質上看,也是一種創造。他們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他們看來,花力氣寫了,已達到了自己的較好水平。送給老師批改,指望有所肯定與指出,以便看到成績並從中獲取力量與啟示。因此,教師批改作文,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所修改的情況,看到自己的成績與進步,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寫好作文的。換言之,要讓學生獲得作文的自信心。信心對小學生來説是極其重要的。如果修改過多,持過多否定態度,不僅無此必要,也不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發展規律:給予成功能導出更大的成功。過多否定,只能使學生喪失信心,抑制創造潛力,或者對教師的修改產生誤解甚至反感。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哪怕是點滴進步,他都會歡欣鼓舞,大加褒獎,"這個詞用得妙極了""這句話把……寫得十分具體、形象""你這篇作文詞通句順,我為你的進步高興,願你再接再勵",如此等等,學生讀之身心愉悦,真切地感受了作文的快樂。對學生作文中的缺點,應堅持鼓勵性原則,婉轉地指出,使"忠言"也能"順耳"。如"言之無物,語言羅嗦"改為"孩子,你若能把文章寫得再細緻些,再具體些,就會更加充實、動人。如果從中能多擠些水分,語言就更簡潔了。"這樣的評語,學生不僅樂於接受,也便於修改。總之,教師的作文評語要動真情、有魅力、富有創造性。而要寫出不是程式化、具有個性特色的作文評語,除了教師要有較好的文學修養之外,關鍵是教師要諳熟學生的心理,培養自己的道德情感,使自己對學生、對學生的習作有着真誠的愛。

創新作文 篇6

“啊!我的‘令’少了一點”“啊!我少寫了一個橫!”“啊!……”這樣的慘劇幾乎每天都會在教室裏上映。錯別字不知道什麼時候也看上我,每次作業發下來上面紅色的圈圈都是密密麻麻。這些錯別字不是這裏少了一橫就是那裏多了一點;不是那裏多了一橫就是這裏少了一點。哎,它們就像一個個“纏人鬼”,整天抓着我不放,還得意洋洋地笑:“親愛的主人,你把我們的隊伍壯大了不少,我們應該好好的‘報答’您呀,對不對?哈哈……”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討厭的“纏人鬼”給趕走。

早上一來學校,我就把老是寫錯的字都抄到錯題本上,聽別人説這個方法很管用。堅持了一段時間,我喜滋滋地想:纏人鬼,我終於可以擺脱你們了。聽寫本一發下來,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我呆住了———上面還是一個個紅圈圈。第一局“巧鬥纏人鬼”的結果是錯別字大獲全勝,而我輸得慘不忍睹。接下來我向好多同學取經也沒用。“纏人鬼”的隊伍在不斷地壯大,我卻束手無策。

一天晚上,我正在冥思苦想怎麼對付那些“纏人鬼”時,電腦裏傳出了童謠的聲音,我跟着輕聲哼,一小會兒的功夫,我竟然能夠一字不漏地記住。這時我腦袋裏靈光一閃:別人用過的方法不行那我就自己創新一個,如果我把記不住的字,編成童謠,不就記住了嗎?比如我老是把“休”寫成“體”,那我可以編一首童謠:“小娃娃,愛遊戲,玩累了,靠着樹,休息了。”我在寫“熱”的時候總是寫成“熟”,我還可以這樣編:“煮丸子,熱乎乎,貪吃鬼,伸手抓,燙到手,哇哇叫。”就這樣,我把一個個“纏人鬼”變成一首首有意思的童謠。

與“纏人鬼”的鬥爭真是一波三折,幸好,我沒有照搬別人的經驗,而是從自己擅長的方面想辦法。這個小小的創新,給我的學習帶來了大大的幫助。

Tags: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