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勵志作文 > 創新作文

創新能力作文3篇

欄目: 創新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9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創新能力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創新能力作文3篇

創新能力作文 篇1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是學生語言能力、知識水平、思想素質、思維習慣等的綜合反映,但是大部分學生談文色變,無話可説,無文可作,只能東拼西湊,勉強成文。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礎薄弱、缺乏興趣、見聞不廣、缺少生活積累等。而最重要的原因,我認為是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沒有找準抓手。此文試就作文教學中如何以創新能力為抓手提高作文教學質量談點看法。

一、以培養學生作文創新意識為抓手,打破常規思維定勢

思維是作文的催化劑,選材、立意、佈局、謀篇都離不開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參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寫作中打破常規思維定勢,使其思維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擴散,培養學生作文的創新意識。

心理學認為:“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會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力求作文形式的多樣化,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可採用全命題、半命題、命題加提示和材料作文、話題作文、片斷作文、作文填空、口頭作文、想象作文、續寫課文結尾、編寫劇本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感到作文如同遊戲,興趣盎然。

二、以夯實學生作文創新基礎為抓手,豐富學生的寫作題材

作文是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豐厚的知識,是很難寫出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新穎別緻的好作文的。要使學生在作文中有話可説、有事可敍、有情可抒,指導學生髮掘收集寫作題材十分重要。

1、廣泛閲讀,積累寫作素材。廣泛閲讀是學生作文創新的基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不言而喻,廣泛閲讀與作文創新密不可分。閲讀可以有多種途徑:

①閲讀課文,教師要精心設計閲讀方案,結合課文,適當補充課外讀物。

②閲讀報刊,許多報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是學生創新作文的材料寶庫。學生在廣泛閲讀中,從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詩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藝術精華,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詞彙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過閲讀,學生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再不會為“無米之炊”而苦惱。

2、開闢第二課堂,拓展作文課堂外延。新的語文課程理念強調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作文教學也不例外。第二課堂中可利用黑板報、宣傳欄開闢作文專欄,介紹作文寫作知識、技能、技巧,成立作文興趣小組,確立創作方向,舉辦作文故事、作文專題講座,向校廣播站投稿、辦班級學習報等形式,為學生敞開一片廣闊自由的寫作天地。

學生在第二課堂的滋潤下,會煥發出滿腔的激情,激發出創新的慾望。同時教師要讓學生走出校園,積極地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培養興趣、激活思維、開闊視野。學生在生活中創新作文,在作文中書寫生活,提高了作文創新活力。

三、以激發學生作文創新激情為抓手,創設寬鬆的寫作氛圍

教師要善於營造一個民主寬鬆、愉快生動的寫作氛圍,不要隨意否定或扼殺學生某些個性化的思想,讓學生用其稚嫩的文字敍寫自己熟悉的生活,談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坦率地表達出對自我、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和感悟。

1、優化作文寫作環境。在作文課上要創設出一種民主、寬鬆、和諧的教學環境與學習氣氛,允許學生大膽設想、敢於質疑,鼓勵他們求異思維,鼓勵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交流。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提筆寫作,大部分同學都有話可説,且語言流暢,這時就會出現大批優秀的習作。

2、給予學生“自由”,鼓勵創新式的表達。以往強行命題、框死文體、規定寫法、限定字數、粗暴批改等現象背離了寫作內在的“自由創造”規律,是不可取的。只有給予學生寫作“自由”,才能使他們潛在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得到充分的釋放,才能使作文教學與創新教育接軌。

四、以提高學生作文創新質量為抓手,優化作文評改方式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一環,對於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指導學生找出作文中的優缺點,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作文質量和寫作水平。“學生作文教師改”的傳統模式,永遠讓學生處於被動地位,並不能真正養成學生寫作文和改作文的能力。

1、用肯定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學生寫出的`作文對他而言,都是最高水平的發揮,也希望得到肯定性評價。語句不通順、條理不清楚、中心不明確等等裁判式的評語,會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要站在理解、尊重學生的角度,改變以往評改中教師作為説教者的形象,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耐心的心靈交流,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從而提高作文水平。

2、改變作文評改的方法,提高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評改能力是寫作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評改能力的強弱是獨立寫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標誌。教師要教學生學會批改方法。作文批改中可採用自讀自改、師生共評、小組互評等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在作文批改中的主體地位。這樣可以使他們轉換角色,誘發他們對作文評改的興趣,促使他們形成健康向上的成就動機,可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自信力,還可以促進他們相互間的交流,培養他們互相協作的精神。

在新課程的新導向下,只要我們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作文教學的抓手,採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學生的創新思維一定能激活,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我們的作文教學也必將別有洞天,充滿盎然的生機,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

創新能力作文 篇2

1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作文教學中,筆者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樂於表達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因為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條件。筆者常常鼓勵學生去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寫自己感興趣、原意寫的內容,寫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自己頭腦中想象的事物。同時給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摒棄固定的模式,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想怎麼表達就怎麼表達。鼓勵學生將新的感悟,獨到的見解融入文章中,在作文中彰顯個性,真正寫出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文章。

2引導學生在閲讀中積累知識,生活中積累素材

俗話説,“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寫作,必須有豐富的知識積累。教學中,筆者首先轉變為寫而讀的讀寫結合訓練方式,將閲讀內容拓展到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並結合閲讀教學,有目的地教給學生有關如何閲讀的方法,讓學生運用多種閲讀方法進行閲讀,引導學生閲讀大綱要求的中學生必讀名著、詩詞等。其次拓展學生自由閲讀的空間,讓學生自由閲讀一些好的書刊、雜誌,閲讀中記憶一些成語詞語、名人名言等。三是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比如,定期舉辦讀書筆記展覽,讀書經驗介紹,讀書心得交流,讀書演講,朗讀比賽等活動,從這些活動中,留心發現學生的優點,通過多種形式激勵學生的閲讀積極性。對於那些閲讀差的學生,給予幫助指導,指定內容讓他們抄寫下來,逐漸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天長日久,學生就“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一個學生在作文中曾經這樣寫到:“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增長見識,談吐不凡;讀書,使人心曠神怡,如沐春風;讀書,使人眼界開闊,大飽眼福;讀書,使人感悟成熟,體會真諦”。通過大量閲讀,使學生獲得了豐富的書本知識,同時獲得了豐富的間接生活經驗和信息,增強了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使他們在廣泛閲讀的基礎上吸納精華,激發了他們無限的創造潛能。力求達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效果。新課標在知識和能力上,要求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表達”。我在作文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閲讀積累,還按照新課標要求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注意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積累生活素材的習慣。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廣闊的生活空間,隨時把紛繁多彩的生活帶給他們的感悟記錄下來,及時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並將平時觀察到的生活素材進行整理,便於在寫作時能及時提取寫作材料。

3進行創新作文指導

創新作文是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能力的創造性的心智活動,需要教師創造性地指導。那麼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寫出富有個性的創新習作,有效地提高學生作文創新能力呢?

3.1擬題新

創新作文的成功,首先取決於擬題者的指導思想與教學觀念的更新,取決於作文擬題的開拓與創新。在作文教學中,首先在擬題上,儘量少給學生布置命題作文,多讓學生自主命題。即使是命題作文,也要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空間,可以給學生幾個題目供學生選擇。我在給學生出題目的時候,首先考慮命題能不能啟迪學生的思維,能不能讓學生展開聯想,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根據自己不同的認識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與思考。其次,命題時,從發展學生個性方面着手。在作文教學中,我首先考慮的是學生在興趣愛好、思想認識、情感情趣等方面的差別。如果學生實在不感興趣,可以選自己感興趣的材料,自己命題自己寫。這樣,命題、自命題的作文形式,為每個學生展示他們的個性和成長提供了機會,從而讓每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得到發展。

3.2形式新

所謂形式新,就是要求學生體裁自由選擇。我從每年的中考滿分作文裏,精選一些優秀的作文,讓學生學習模仿。現在學生可以採用不同的體裁,不同的表達形式,從人或者物的角度去敍述,去議論。比如小小説、寓言、詩歌、日記式、會議記錄、倡議書、廣告啟事、成果報告、課本劇等等。有時寫記敍文,學生最喜歡寫成小劇本的形式;有時用小標題的文章結構;有時變換為書信式;有時運用問答式。日記和書信,都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學生可以隨心所欲抒發真情實感。

3.3內容新

創新作文,本身就是創造性的活動,需要新穎的材料作基礎。那麼,生活就是我們作文材料取之不盡的源泉,我要求學生把生活中搜集、整理的材料,進行想象發揮,充分而準確地提取源於生活的素材。

3.4語言新

在創新類作文中,語言本身的魅力是成功的關鍵。在作文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在語言上力求新,要用那些鮮活新穎的語言,要用那些具有時代特色的語言。讓學生從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用修辭、意藴深厚等方面下功夫。並且在指導學生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有意識地借鑑和模仿中考滿分作文,反覆修改錘鍊。通過訓練,在學生的習作中,逐漸顯現出許多新穎的語言。

3.5要求學生抒寫真情實感,亮出自我風采

作文是反映學生情感的一個載體。創新作文既要有豐富的想象,還要寫真情實感。真情實感是作文的生命核心,也是個性化作文的基石。只有真情實感,塑造真我,才能打動讀者。生活是作文的活水源頭,同樣的生活內容,不同的學生就會有不同的寫作內容和情感體驗。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教師要站在教育發展的角度,用發展的眼光審視創新作文的寫法,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把生活材料變為課堂創新作文教學資源,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多讀書,勤觀察,掌握創新作文教學的新理念,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進取心,讓學生寫出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使作文教學逐步走出傳統課堂教學的藩籬,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寫出新穎獨特的創新文章來。

創新能力作文 篇3

學生不能寫出有創意的文章,主要是缺少創新思維,具有創新思維是學生寫出創新文章的前提條件。基於此認識,我在語文教學中就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促進學生作文創新作了一些嘗試。

一、訓練擴散思維,撥動創新激情

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擴散思維。方法是巧設問題,誘發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思考,肯定學生中合理的思維。教讀《孔乙己》時,設置問題:既然長衫是讀書人的象徵,孔乙己一直穿在身上,為什麼最後喝酒是穿一件破夾襖?結果學生想象各異,其中一個同學這樣描述:“丁舉人奸笑道:‘你也配穿長衫,有什麼資格?丟我們讀書人的面子,給我脱下撕了,再打五十大板。’”這一思維既合情又合理,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以丁舉人為代表的封建統治者殘忍摧殘孔乙己的主旨。進行擴散性思維,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二、培養求異思維,挑戰陳舊觀點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要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這當然應建立在健康向上的立意基礎上。為訓練學生這種能力,我平時設計了一些辯論題讓學生辯論。如正方“有志者事竟成”,反方“有志者事未必成”(空有大志而無行動);又如正方“開卷有益”,反方“開卷未必有益”(讀不健康書);再如正方“不必班門弄斧”,反方“弄斧敢到班門”(敢向權威挑戰)。由於平時訓練紮實,學生作文有創意。某同學在《我要為南郭先生辯護》一文中寫道:“我認為南郭先生只不過是一個沒有真才實學的庸人,但讓他有機可乘的不正是齊宣王嗎?我們怎能只盯住南郭先生不放呢?齊宣王才是一個高高在上,不明真假的昏君,是他為南郭先生大開了綠燈。”“我國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構想,優勝劣汰,再也不可能有培育南郭先生的土壤。這樣,‘南郭先生’不再會有機可乘了。”這篇習作採用了求異思維,摒棄了人們的一貫思維方式--一味指責南郭先生的弄虛作假行為,其立意達到了創新的要求。

三、合理運用技法,駕馭創新技巧

要培養學生作文創新能力,需講究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巧用比喻、烘托、鋪墊、對比、象徵、借物喻人等手法。如以“播種”為話題作文,一同學以《要在春天播種》為題巧用比喻手法,其中寫道:“春天,是最美好的時光,是人們播種

的黃金季節,青少年時代,就是人生的春天,是播下知識種子的黃金時代”,作者形象生動地提出了觀點,讓人耳目一新。在結尾又寫道:“詩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只有在人生的黃金時代播下理想的種子,才會有碩果累累的收穫季節。朋友記住:知識的種子要在求知的春天播下。”由於作者運用了比喻手法,使文章達到了創新。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需要不斷地探索並實踐。

Tags: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