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關於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精選5篇)

欄目: 中秋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3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精選5篇)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1

9月26號,中秋的前一天。我買了去往奎屯的火車票,但目的地不是奎屯,而是烏蘇的一個小鎮。火車換出租,出租換大巴,終於在天黑之前到達了甘河子鎮。中秋時節,這裏已經很冷了,或許別的地方還是短袖襯衫,而這裏已經是棉衣棉褲了。來接我的人都穿着厚厚的大棉襖但是還冷得彎着腰。他們三個人,一個畢業於某師範院校,一個畢業於某技術學校,一個輟學於初中。

他們在烏蘇市的小鎮甘河子靠給別人撿棉花掙錢,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我因為中秋國慶放假無事可做,才想到去找他們體驗一把生活,嘗一下打工的滋味。

在來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實際上等待我的苦遠遠超出了我的準備範圍。

他們住的房子是新疆特有的土平房,下雨時不用出去就可以知道外面雨的大小。我一直是在外面租房子上學,房子不咋的,但據説牀是房東三十年前結婚時用的雙人牀。在他們的房子裏,把木板放在地上鋪上一牀薄薄的褥子就算是牀了。

26號下了點雨,地裏不能進人,我們才有機會在一起過這個異鄉的令我很難忘的中秋節。以前過中秋節總是在家裏,雅趣襲來之時還不乏有望月作詩之舉,或者給親愛的同學們打電話發短信,給志同道合的未曾見過面的網友空間留言。然而此時,我們沒有月亮觀看,沒有網絡留言。沒有機會團圓。我們的中秋節過得還是很好的,把塑料泡沫當作椅子,把大碗雞當作大盤雞,把小聚當作團圓,把異鄉當作家鄉。雞肉是在市場上買回來的早就殺好的,伴着辣椒,伴着土豆,熱騰騰的香氣瞬間瀰漫在整個小小的屋內,我們吃了一頓香噴噴的晚飯。在開吃之前我拍了照,我很少是在吃飯前拍照片的,這次我不假思索的拍了好幾張。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讓別人看到我的照片,因為我怕有人擔心我。

飯吃完,便無事可做。坐在牀上聊着瑣碎的事情,風從門中不講情面的吹進來,穿最多的衣服仍會有一絲的冷意。他們把錢裝在一種特製的錢包裏,那是一種有着很長鬆緊布的錢包,可以套在腰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血汗錢被偷走。每晚上他們都會數幾次當天掙的錢,然後安心地套在腰上。上廁所的人要早點去,因為廁所在大街上十分鐘路程處。我去過幾次,那要比學校廁所髒幾百倍,據説全鎮所有外來打工的人都用這最原始的廁所。

差不多下十點鐘的時候,我們開始睡覺。睡木板牀痕接地氣,甚至有點接濕氣。夜裏寒風入户,單薄的被子抵擋不寒風的問候,會被凍醒好幾回,然而他們翻着身子,鼾聲呼呼的響,睡得很香的樣子。凌晨五點,他們就開始叮叮咣咣地做早飯。我有萬個不願,然而只被他們給了十分鐘的起牀時間。

27號,也就是中秋節的早上,我半睡半醒的吃完了早飯。把自己裹的像個粽子一樣嚴實,可仍覺冷。甘河子的早晨真的很冷。

一會的功夫,小鎮上就聚滿了拾棉工。都在等着棉花老闆來,和老闆談好價錢就可以坐着四輪車去棉花地裏了,要是無人問津就得一直等着。我穿着喬丹運動鞋,但我還是需要靠到處走動來增加腳的温度。而他/她們都穿着自己做的布鞋。他們厚厚的的有點破舊的棉衣在凜冽的寒風中有些孤單無助,身後不知背了多少年還不捨得扔的包裏裝的是自己準備的水和一些吃的東西。天還是七分黑,我們聚在一起都等待着老闆,要是開來一輛四輪車,一大羣人會衝上前去掙着和老闆講價錢,不幸的是當講好價錢準備上車時,河南人已經坐在了車廂裏。因為棉花的價格不是太好,所以選擇權在棉花老闆的手裏,再加上拾棉工特別多,就必須低三下四地主動問老闆,需要多少人,我們速度特別快。有時候為了一毛錢,都會講價還價好久,但最終還是會向老闆妥協,你不去還有很多人搶着要去。

費了很大的力氣找到今天要的工作,被塞進四輪車的後車廂裏,搖搖晃晃的車廂有種要從車上掉下去的錯覺,但它還是堅持到了棉花地裏。刺骨的寒風無情地划着車廂內的一張張粗糙的臉,抓着車的手被凍的和車廂一樣冰,可還是不敢鬆開手。車內人很多,但是都不説話,他們一定是在想着自己的心事:家裏還好嗎,孩子有沒多穿衣服,幹完今年把債還上明年再也不來這個鬼地方受罪。然而,年年有這樣的人不遠千里萬里來新疆。

我雖不認識他們,但我知道他們有共同的名字,父親,母親,兒子,女兒。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2

晚風習習,遙望一輪明月,懸掛在蒼穹,露出圓圓的臉蛋,像個羞怯的少女,輕移着蓮步,也牽引着我的視線。我彷彿看見了淒冷的廣寒宮裏那慢抒廣袖的嫦娥,看見了這位月宮仙子幽怨的眼神,看見了她腮頰上思鄉的淚痕,想把她寂寞、惆悵,痛苦、彷徨,全都融在自己輕妙的舞姿裏。任憑夜風拂動衣衫,在這月圓之夜,遙寄一份思念,一份祝福,一份暖暖的關懷,一份濃濃的情意給遠方的親友。

常聽媽媽説:年怕中秋月怕半,過完中秋忙過年,中秋節一過,過年就近啦!回想小時候過中秋節的情景,在這時漸漸清晰起來,那時家裏唯一的電器就是手電筒,更不要説電扇、電視機了。中秋節前幾天,我們就盼望着這天天氣晴朗,不要下雨,否則就沒得玩了。那年代百十來户的村莊民風純樸,從農曆六月到九月,各家各户,一到傍晚都在生產隊曬穀場上搭起牀鋪,再用四根竹竿支起蚊帳供夜晚乘涼、睡覺,幾百平方米的曬穀場上全是牀鋪、蚊帳,牀鋪寬在一米到數米之間,由蚊帳的寬度而定,牀鋪之間僅半米或數米之隔,可以從這家牀鋪躍到另一家牀鋪,甚至可以在所有牀鋪上走上一個大輪迴。

隨着天際最後一抹晚霞的退去,天色漸漸昏暗下來,在母親的催促聲中,我胡亂扒上幾口飯,一路蹦跳着,奔向了曬穀場,這時可是上小學的孩子們歡聚的天下,不論貧富與否,家家都得有月餅,無論是親友送的,還是自家買的,只是檔次高低不同而已。這時候,我們都會拿出父母一年中送的唯一禮物——-月餅,互相炫耀、攀比,你掰一塊給我,我掰一塊給他,互相品味,看誰的月餅最大,誰的月餅最好吃,誰就是今年的“月餅大王”,簡稱“餅王”,“餅王”則有着高高在上的勝利感。

記得有一同伴,他大姐就在這一年嫁給了縣城裏的一户人家,其姐夫從縣城送來的月餅,盤子大小,約二指厚,應該有二斤多重,兩面都灑上了薄薄一層白芝麻,中間用黑芝麻鑲嵌着二個字“月餅”,那時候能在月餅上寫字,不光是我們小孩子,就連大人看了也嘖嘖稱奇,頓時所有人的眼球都被“餅王”吸引,此時同伴手捧着“餅王”被圍在中間,如同眾星捧月,外圍的人看不到只得瞎起鬨,人聲鼎沸如菜市場般,我們手裏拿着很平常、兩面都是黑芝麻的薄餅沒有一點新奇感,恨不得扔得越遠越好,這時,捧着“餅王”的同伴的父母眉飛色舞地誇耀着月餅的金貴,隨後將“餅王”平分,我們每人都會分到一小塊。品味着手中的“餅王”,感覺甜甜的、香香的、油油的……同時心裏也在暗暗發誓,明年我一定讓老爸買最大的月餅,爭得“餅王”。殊不知,那年頭能吃飽飯就已經很知足了……哪知道鄉下還沒跟上,城裏已變樣,第二年,當眾人拿着大大的月餅再爭“餅王”時,這位同伴又一掃往年的習氣,拿着的不是大月餅,而是用牛皮紙卷着的一個個的餡餅,拆開牛皮紙,頓感香味撲鼻,見那餅不過手掌大小,約一指厚,是純麪粉製成,表面沒有芝麻,只有一層香油,在月光照射下,散發着一層油光,用手指按壓一下,感覺餅餡軟軟的、鬆鬆的,鬆開手指,外表又慢慢恢復了原狀,按慣例我們自然而然會分到一小塊餡餅,黑黑的餅餡香甜無比,鬆軟可口,自然衞冕了“餅王”的桂冠。城裏比鄉下總是前衞很多,又一年中秋節,這位同伴的直徑約寸許如小餅乾大小的月餅再次衞冕“餅王”。現在回想起來,大概是這位同伴的姐夫瞭解我們鄉下的習氣,為助其小舅子爭一分虛榮,刻意而為之吧。再後來,電器進入了農家,首先是電扇讓家家户户不用再到外面乘涼、睡覺,可以在家裏看看電視節目,“餅王”的遊戲也隨之結束。這位同伴可能是離不開“王”之故,沒過幾年,得不到“餅王”便投奔閻王去了。

彈指一揮間,屈指算來,已經有七年不在家裏過中秋節了,身處異鄉之時,中秋節總是勾起無限的思緒,每到中秋月圓之夜,除了打個電話向家人、朋友問候一聲、報平安外,剩下的就只有思念和回憶,家鄉的月餅現在如何變化?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3

再過幾天就是傳統節日中秋佳節了,不由得讓人回想起過去的中秋節。

我老家在名山的農村,小時候我們不叫中秋節,而是按照農曆的叫法,直呼八月十五。八月十五在我們家是個特殊的日子,因為不僅是中秋節,也是我爺爺的生日。

爺爺是XX年夏天去世的,當時我正在雅安衞校讀書,剛剛考上大專。暑假的一天,父親母親照常去幹農活,我和弟弟在家後面的茶地裏摘茶,爺爺一個人在家裏。爺爺已經病了好幾年了,一直在家裏休息。他有一個單獨的房間,是以前的老房子,和我們住的房子緊鄰,和幺爸家的廚房挨在一起。他的病情時好時壞,好的時候自己起來四處走一走,幫看一下家,不好的時候就在牀上躺着,吃飯都是我們給他送到房間裏去。當時不太清楚是什麼病,也沒有送到什麼醫院去檢查過。只記得還在讀小學的時候,有一次他病得比較厲害,還是請我們鄉醫院的一個醫生來給他輸了十餘天液,才慢慢救轉過來。大嬢、小嬢等等親戚都去看他,還以為就此不行了,在中心校當教導主任的二姑爹還在他房間裏陪他輸了幾天液。輸液、開藥好像花了一千塊錢左右,這在當時的農村,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很多人都是捨不得把錢用來給老人看病的。現在回想起來實際上就是老年人常有的慢支炎、肺氣腫、肺心病,最後導致心衰。

爺爺去世的那天早晨,阿媽還給爺爺打了兩個荷包蛋,是阿媽專門給他買的蛋,只打給爺爺吃。中午的時候,我們喊過他吃飯,他説今天不想吃。因為平時也經常這樣,我們也不在意。下午我和弟弟就去摘茶了。在出去摘茶之前,我和弟弟還喊過爺爺,説我們要走後頭去摘茶了。摘茶回來之後,在家裏和爸爸、阿媽在擺什麼事情,突然聽見幺爸喊我們,我們趕緊上去,就只見幺爸抱着爺爺,在喊“阿伯”(就是父親的意思),爸爸也上去了。我和弟弟當時還是有點膽小,不敢走太近,只走到門口,一會兒,爺爺就走了。爸爸和幺爸就趕緊拿了一根竹竿,把爺爺住的房子掇掉一匹瓦,然後放炮,我也不知這些程序是什麼意思。後來很多親戚、鄰居都來了,做道場之後,爺爺被抬到山上安葬了。

記得大概在讀小學的時候,因為中秋節是爺爺的生日,所以有很多親戚來給他“做生”(過生日)。爺爺的.一個乾兒子是在雙河街上修電器的,從我媽那邊的輩分,我們叫他舅舅。當時修電器的,也算是一個有身份的人,反正感覺比普通老百姓要高一個檔次。我的外公曾經説過,以後我長大了就送我去學修電器,他給我出錢,可見修電器在當時是一個多麼讓人嚮往的職業。每年八月十五的時候,舅舅都會買來鞭炮和月餅,先把月餅交給我媽,然後在我們家的地壩邊上把鞭炮放起,噼噼啪啪的響好一陣,阿媽總是把舅舅和其他人送的月餅一起放在房間裏,存着以後慢慢吃。等客人走後,吃月餅就是一個重要的程序,我和弟弟早已等得不耐煩了,不知已偷偷跑到房間裏看過、摸過月餅多少次,但沒有阿媽的允許,是斷然不敢偷偷吃的,只有看着眼饞的份。那種月餅在我印象中都是比較大的,直徑可能有15釐米左右。吃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阿媽用切刀把月餅切成幾等份,我們每人拿上一塊,慢慢的吃,內心別提有多高興了。

爸爸曾經當過生產隊的隊長,後來當大隊隊長。每年過中秋節的時候,他們大隊都會在芒硝廠(靠近雙河街上的一個商業地段)那個生產月餅的人家買月餅,發給大隊和生產隊的幹部,這也是當幹部的一點福利。有一年八月十五的下午,在放學後回家的路上,我和弟弟碰見一個大隊的會計,姓丁,因為經常到我家去,所以認識。我們叫他表爺,他順手將手裏掰剩下的大半個月餅給我和弟弟,我們不知道有多高興,在回家的路上就將大半個月餅吃完,還感覺意猶未盡,好像才剛剛開了頭,月餅就沒有了,就像電視裏演的豬八戒吃人生果一樣。

從我懂事以來,吃月餅的程序就一直這樣,一直到我參加工作之前,盼着八月十五就像盼過年一樣。有的時候甚至八月十五都過了一兩個月了,還在這樣分月餅吃,現在想起來,也不知當時的月餅是否生黴、變質?我從來沒有吃出來過,我感覺月餅總是美味的。

現在我們再也不為吃月餅而牽腸掛肚了,只要超市有賣的,就可以去買,但卻吃不出那種味道了。不知是不是現在的月餅做的沒有以前好?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4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着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説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説之一——嫦娥奔月。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説,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粧枱的百寶匣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着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説之二——吳剛折桂。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説: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

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説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説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温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羣臣。

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5

中秋節是大家都喜愛的節日,在這天人們互相送禮,當然主要送的東西就是月餅,大家都知道中秋節主要吃的食物就是“月餅”。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也稱仲秋節、團圓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中秋節這天,人們都會選擇和家人團聚,一起賞月吃月餅。為了慶祝這個節日,家家户户都會在盤中擺上月餅、水果等食物,以此來祭拜月亮上的神仙,為家人祈求平安等。中秋節也是祭奠嫦娥的,嫦娥原來是一個美麗善良的村姑,她勤勞樸實活潑可愛,尤其有着一顆金子般閃亮的心,她總是千方百計地為百姓做好事。

嫦娥有個戀人叫后羿,是個神箭手,也是個好後生。有一天,嫦娥與幾個要好的女伴在村邊小河旁洗衣。不料,無所事事、心術不正的河神河伯正閒逛到此。他見到嫦娥的沉魚落雁之容,頓時驚為天人,便一抹臉變成一個英俊的小夥子,覥着臉走過去跟嫦娥搭話。嫦娥見他不懷好意便急忙躲開,可是河伯露出了猙獰的真面目,要強搶嫦娥入水。正在這危急關頭,后羿來到了,他一看,頓時氣得劍眉倒豎,怒髮衝冠。他拈弓搭箭,“嗖”地一聲,射瞎了河伯的一隻眼睛。河伯疼痛難忍,大叫一聲,便跳下河去。

經過這件事,嫦娥和后羿恐怕夜長夢多,便提早成婚。婚後,二人過得非常幸福。當然,他們並沒完全沉浸在小家庭的美滿快樂之中,兩顆善良的心總想為鄉親們我做些好事。有一年,天空出現了十個太陽,大地都快要着火了。人們無法耕種,無法生活,處於被滅絕的災難之中。后羿便決心要射掉那多餘的九個太陽,拯救百姓於火海之中。他天天揮汗如雨,苦苦練習射術。可是,河伯對他恨之入骨,不斷地前來騷擾,他發誓要報一箭之仇,更要搶到他一直貪戀着的美女嫦娥。為此,后羿十分煩躁分心。有一天,一位大仙給了后羿一丸仙藥,好心告訴他,河伯報仇心切,他將要面臨一場大禍,如若吃了這丸藥,便可擺脱人間的一切磨難和煩惱,升入月宮中;可是,首先得能耐住孤獨寂寞的煎熬。后羿聽後,心緒不寧地回到家中,將仙的話如實地告知了嫦娥,便疲倦地睡着了。説者無心,聽者有意。嫦娥坐立不安了,她在房中走來走去,看着一天比一天消瘦的丈夫,她心裏非常痛苦。她深愛着后羿,絕不願他遭受任何磨難的折磨,可是,她又想到丈夫身上還肩負着射掉九個太陽的重任,正受着燒烤之災的鄉親們需要他去拯救。嫦娥心中十分明白,河伯對於丈夫的威脅,都源於自己。河伯對她仍沒有死心,為了得到她,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怎麼辦呢?嫦娥想着,想着,突然,她心中閃過一個念頭:為了讓河伯對她死了心,為了讓丈夫排除一切雜念和干擾,全心全意地去射掉九個太陽為民服務,她決心犧牲自己。主意打定,她就急忙找出仙藥,吞了下去。過了一會兒,后羿醒了,他發現嫦娥心神不定,臉上泛着神奇的紅光,很是詫異,又覺不祥。嫦娥深情地望着丈夫,她知道與丈夫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了,便眼含淚水囑咐丈夫要好好珍重自己,請求丈夫原諒她不能再盡到做妻子的義務了。話猶未盡,嫦娥只覺得心中恍惚,身子突然變輕了,接着,雙腳離地竟飛了起來,她邊往天上飛邊回頭高聲叫着:“后羿,我的好夫君,永別了!要珍重!”嫦娥冉冉上升,飛進了月亮中那寂寞、冷清的廣寒宮,做了月中仙女。

然而,這裏沒有親人,沒有歡笑,只有一隻惹人憐愛的玉兔相偎依,只有那總在砍着桂樹卻總也砍不倒的吳剛相陪伴。自從嫦娥犧牲自己,飛上月宮後,后羿把痛苦、惆悵化作了力量。后羿明白妻子的作為是替自己和百姓着想的緣故,他深深地被感動和激勵着,日夜苦練着射箭的本領,終於戰勝了河伯的挑戰,射掉了九個危害生靈的太陽,拯救了人類。人間有了歡樂,鄉親們過上安寧祥和的日子。天帝也被嫦娥和后羿這種為了鄉親們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精神感動了,後來,便封后羿為天將,於中秋佳節日使二人重逢團圓。從此,嫦娥和后羿在天上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同時,天帝還規定月亮每月十五一圓,以祝願花好月圓夜,天下有情人成眷屬。這一天就是“中秋節”。

Tags:精選 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