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熱門】元宵節的作文1000字彙總六篇

欄目: 元宵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35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的作文1000字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元宵節的作文1000字彙總六篇

元宵節的作文1000字 篇1

猜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娛形式。

古代,每屆元宵節,人們總要分曹射覆,引為笑樂。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

"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猜謎變成燈謎,還有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很久以前,有個財主,人稱笑面虎。他見了衣着體面的人,就拼命巴結;見了粗衣爛衫的窮人,就吹鬍子瞪眼。有個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爛,一次去借糧時,被他趕出大門。王少回去後越想越氣。於元宵之夜,紮了一頂大花燈,來到笑面虎家門前。這大花燈上題着一首詩。笑面虎上前觀看,只見上面寫着:

頭尖身細白如銀。稱稱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

笑面虎看罷,氣得面紅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膽敢來罵老爺。"便命家丁去搶花燈,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地説:"哎,老爺莫犯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這'針'怎麼是對你的呢?莫非是'針'對你説的,不然你又怎麼知道説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氣得乾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圍的人都樂得哈哈大笑。這事傳開後,越傳越遠。第二年元宵,人們紛紛仿效,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人猜射取樂。所以就叫"燈謎"。以後相沿成習,猜燈謎、打燈虎成了元宵佳節的重要活動內容,《紅樓夢》裏有好幾個章回都描繪了清人制猜燈謎的情景。燈謎活動,一直傳至今天。春燈謎語,雖屬藝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經史辭賦,現代知識,包羅無遺,非有一定文化素養,不易猜射;而其奧妙詼奇,足以抒懷遣興,鍛鍊思維,啟發性靈,是一種益智的娛樂活動。

古代,元宵夜還有"元宵照井"的習俗,古諺語説:"照井水,面皎美。"俗傳元宵夜去觀井水會顯得更美麗,所以古代少女常乘元宵明月當空、皎潔玲瓏之際,去俯視井水,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可愛,顯現出花容月貌來。元宵節除了保留着許多有趣的遊戲習俗外,還流傳着許多軼聞趣事。"只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的成語,其趣事就是出於元宵。相傳,宋朝有一個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為了避"官諱",他驕橫跋扈,不許百姓言"登",因"登"和"燈"同音,也就不許百姓説"燈","點燈"只能叫"點火"。這個州官在元宵節時,貼出告示寫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於他平日胡作非為,人們便針對他的佈告,譏諷他是"只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

元宵節的作文1000字 篇2

過了春節,元宵節轉眼就到了。當全國大多數的地方一家人圍着桌子吃湯圓時,小城的元宵節卻有不一樣的風俗。

元宵節這一天下午,人們備好蠟燭、香、煙花,先到自家的祖墳點點蠟燭香,放放煙花,一是新的一年裏讓祖宗感受一下人間的香火,二是禱求祖上保佑新的一年裏平平安安,事業做的紅紅火火。

趁着家人上墳的時間,家裏的主婦們升起灶裏的火,一口二尺四寸的大鐵鍋裏,放上大半鍋的水,淘米下鍋,再放上芋頭,醃過的豬骨頭、豬腸、豆腐乾、香菇等各種佐料。灶下火正旺,鍋裏水開,白氣冒上來,骨頭的香味就乘着白氣直赴進了鼻端。這時粥還只是一個開始,要慢慢地熬,待到佐料發出的香都融合到一起,鍋裏的粥越來越稠。上墳的人回來了,一鍋香氣誘人的雜燴粥就可以出鍋了(在我們小城叫鹹酸粥)

説起小城元宵節不吃湯圓吃雜燴粥的風俗,這裏還有一個傳説。相傳很久以前,小城因地處偏遠山鄉,交通不便,算得上窮鄉僻壤了。人們過完春節,備的年貨也吃差不多了,又到扳着指頭算着糧食的時候,元宵節到了,小城的一巧婦們靈機一動,蒐羅了一下家中的剩菜剩飯和不多剩下的年貨,到在鍋裏煮了一鍋雜燴粥。一嘗之下香濃可口,鄰人爭相效仿,口口相傳,就成了小城元宵節吃雜燴粥的習俗。

埋頭“哧溜、哧溜”地吃着粥,母親總會笑着對我們説:“多吃點,十五夜可要吃十五碗呢,上墳前三碗,回來三碗,看完龍又是三碗,你們敞開了肚子吃。”引來我們的一陳笑聲。

這邊還在收拾碗筷,那邊鑼鼓聲聲響,煙花朵朵開,板龍燈會已經開始了。“鑼鼓響,腳底癢”,想起小城的這句諺語正印證了看龍人的心裏。

小城的龍是板凳龍,在一條條板凳上以竹條為骨,白紙為身,做出威嚴生動的龍頭,一節節如在飛騰的龍身。做龍是村中做龍老人的拿手活,不過一個龍頭,也得做上一兩個月,龍身由村中各家的老人負責做好保管。到了舞龍的夜晚,各家各户拿出自家的龍頭和龍身,在村中的操場上,用活木栓栓上龍頭和一節節龍身,龍頭和龍身裏再放進蠟燭,一條閃閃在夜間飛騰的游龍就出場了。而舉龍即是一個體力活也是一個技術活,要的是舉龍人相互間的默契配合,兩三百節的龍身加上一個大龍頭,龍頭的五六個人抬,一節龍身要兩個壯漢替換着舉。龍身長了,人多了,配合起來就難了。舉龍的時候,領頭人一喊起,後面的人就得舉,領頭人一説放,就得放下,如一人配合不好,該放下時沒放下,或轉彎時偏了點,兩條板凳的活栓就全打拆成剪切狀,很容易傷到就近看龍的人,有時還會拆翻了蠟燭,燒了龍身。所以每年舉龍的人都要挑身強力壯的,還要是有經驗的。

月上柳梢頭,龍遊大街小巷間,人聲沸騰,人頭湧動。舉龍的五六百人加上看龍的,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向前遊移,人中有龍,龍中有人,人與龍相親相近,和諧共存。站在高處看,一條皎龍在夜色上下飛騰,龍過街穿巷,每到一家,那家家主擺好蠟燭香火,在鑼鼓聲煙花聲中,龍為人間禱福祝願。祝願新的一年裏平安健康,幸福美滿。

元宵節的作文1000字 篇3

元宵節,元宵節。在童年的小孩面前來説,是很快樂的。對嗎?可對今天的我來説,已經是過去了。過去很多年的事了。也許在我心中,早已沒有元宵節這個詞了。

往日的記憶裏,元宵節,只不過是在媽媽的陪伴下,去街上看放鞭炮罷了。那是晚上。下午呢,就在自己的又算親戚有算最好朋友的爺爺家裏也算我的爺爺吧,家裏過這個節。我很想跟自己真正的親人好好的過一次節。本來是想過年的,可是既然已經過了,就不用再做希望了吧。最近也不知道怎麼了,好像是長大了,可是,朋友説的很對,你總認為你自己成熟了,可在某些事上,你還是做得很幼稚。的卻如此。總以為成熟了的自己,還是會在好朋友面前永遠幼稚、天真。已經不知道真正自己的性格是什麼,是深沉冷漠,還是活潑機靈。但是至少有點不會變,我的活躍。

元宵節,以前是和最好朋友在一起,早早提前兩三個小時,就會跑到樓上去,搶位子,然後等着那些舞龍燈的人來。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的元宵節。我已經記不起來了,我似乎是從四年級開始就開始討厭過任何節日。我也不知道是為什麼,也許總缺少一種氣氛吧。我最怕孤獨,寂寞。而過節日,就是讓我面對這些。我想和我自己真正的親人一起過每一個節日,這樣,才會有過節的氣氛。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這就是我的性格。過任何節日都得有親人,這樣,也許會讓我感到高興,是從心底的高興。看着自己的表弟表妹追追打打,我還感到特別的`高興。如果大人叫我去勸架的話,我才不會聽呢!反正大人自己玩自己的,又不會怎麼管我們小孩,管他呢。我就會趁機融入他們一夥,也去打打鬧鬧。然後,自己的兩位哥哥就會在旁邊説:“哎呀!快打快打!航航(我表弟)用鐵頭功闖用鐵頭功闖,快點快點,別輸了呀!”我才不會讓他們兄弟倆得逞呢!於是我丟下盼盼(我表妹)就去對他們兩個又是追又是打,真是讓人興奮不已。然後讓大人在旁邊乾着急,那是,我會笑的直不起腰來。因為,我就是要的這種氣氛。

我百般無賴的看着我朋友硬拖着我去看龍燈,我硬是不想去。她便説:“你必須去。”“為什麼?”“誰叫你過年回湖南,跟你的表弟表妹表哥他們玩不管我的。哼!這就是你得給我的補償。”“好吧。反正在這樣説下去,我也不是你的對手。”然後,我就被她成功的託上樓去搶位子了。最後的結果是:等兩個小時龍燈不來。然後等我們要回去的時候,龍燈又來了。有嘩啦嘩啦的跑上去。然後看了一會兒,她説:“有什麼好看的!你這個臭傢伙,怎麼不攔着我!”在回家的路上她這樣罵我。我哭笑不得:“是你自己硬要看的嘛!我不想看你還偏要把我拖上去,然後你先無聊,又餓、又累、又渴。就回來了。”“你!過年的時候…。.”“好好好我錯了,行了吧?”“哼,這還差不多。”然後在路上我問她:“你為什麼這麼想看龍燈?”“唉!你笨啊。今年不看,你以後想看還看不成了呢!”“為什麼?”“你想啊!以後我們上初一了,肯定抓得緊。”“你怎麼知道?”“你想啊!六年級都這麼緊了,等到初一還不得……”“噢噢噢噢,我明白了。那時的我們,肯定是在桌前埋頭苦戰,迎接新一輪的戰爭。準備考試和那一大堆永遠做不完的作業。”“嗯,不錯。你腦袋總算開點竅了。”“你説什麼?”“啊,哦哦哦。我什麼也沒説。”後面,傳來的是我們的歡笑聲。

是啊,明年的今天,明年的元宵節和新春佳節,會是什麼樣啊?

元宵節的作文1000字 篇4

已經有三十多年沒有在鄉下過元宵節了,城裏的元宵節平淡,寡味,不是遇到星期天連假都沒有,似乎沒有元宵節的存在。

今天是元宵節,我竟然發現心底一隅,完整地保留着兒時鄉下鬧元宵的畫面,揮之不去,異常濃烈。鄉下有月半大於年的説法,殘存在我記憶中的元宵節是那樣的熱鬧,那樣的使人嚮往、那樣的讓使人流連。

兒時的鄉下,每年的元宵節會演一曲戲,那時候的大隊進入臘月就開始組建一支小型劇組,十來個人,叫文藝宣傳隊,談不上水平有多高,有的宣傳隊員連基本的樂理知識都不會,舞蹈也缺乏基本功夫,愛好文藝、有文藝熱情就行。就這麼一個羣體,排練個十天半月,在露天搭上一個土台,也能吸引眾多的鄉親,演出當天,太陽還沒下山,就有人早早地放個凳子在台下,搶佔一個理想的位置。不管怎樣演的人認真、投入,看的人高興、開心也就夠了。演出完了還要議論一陣子,哪個節目好,哪個演員好,像現在評價一台春節晚會似的。六七十年代,元宵節的文藝演出成了村民的一大期盼,一大看點。

元宵節的又一個項目是精彩的踩高蹺、劃旱船表演。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表演的人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化裝成各種人物,一人或多人來往逗舞,由嗩吶伴奏,表演有趣的動作或故事。高蹺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主要表演走唱,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武蹺則表演倒立、跳高桌、疊羅漢、劈叉等動作。他們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劃旱船,是一種模擬水中行船的民間舞蹈。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觀形狀製成的木架子。在這種船形木架周圍,圍綴上繪有水紋的棉布裙或是海藍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裝飾以紅綢、紙花,有的還裝有彩燈、明鏡和其它裝飾物,把這隻或者十幾只船裝飾得豔麗不凡。乘船者一般是一個人,有時也有雙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隻船的。所表現的多是姑娘、媳婦,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旱船表演人數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員立於旱船中,稱為船孃子,兩人手拿連響,相當於撐舵人員,還有一人飾演小丑,我們稱其為呼扇婆子,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槳,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圍來回扇動蒲扇,從而引發觀眾的笑聲,其餘人在邊上敲鑼打鼓,伴奏樂器有:大鑼、小鑼、鼓、鑔等,旱船便根據節奏的變化進行表演。開場的一陣鑼鼓音樂結束後,拿連響的表演者會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員也會在每一段內容結束後的最後一個唱詞附和着伴唱,但鑼鼓聲仍不停止。劃時,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槳引船,在前頭帶路,做出各種各樣的划船動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這樣能使船身保持平穩的狀態前進,猶如在水面上漂動的船那樣,頗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這些個樸實的表演逗得圍觀的羣眾前仰後合、合不攏嘴,引來陣陣掌聲、笑聲。

據説老家的灣子間好多年沒有踩高蹺、劃旱船了,元宵節的主要活動是看晚會、打麻將,我不知道這是一種進步呢還是......不管怎樣過去元宵節的那種喧鬧卻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揮之不去。

元宵節的作文1000字 篇5

元宵節是一個熱鬧而又有着悠久歷史的節日。春節熱鬧的氣氛剛剛結束,元宵節又來臨了。

關於元宵節,有一個有趣的傳説: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鳥誤落在一個村莊。那時的動物都是很殘忍的,所以村裏有很多獵人,獵人看見神鳥不知他的來歷,以為是隻害鳥,就把它殺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後大發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裏防火把村子裏的人都燒光。七仙女聽到了就讓一個神仙去幫人們,人們按照神仙的説法,在村子周圍點上篝火,再點上許多燈籠,玉皇大帝從天上看到此景,以為村民自己放火燒死了,也就沒派天兵,村民倖免於難。從此,人們每到正月十五就點篝火,掛燈籠,就有了元宵節。

這個傳説是假的,元宵節的真實情況是起源於漢朝的,到今天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漢朝時,印度佛教流傳進中國,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習慣做法。於是漢朝的皇帝就從印度人哪裏學來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個皇宮張燈結綵,滿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後來這種做法流傳到了民間,民間沒有舍利子,只是張燈結綵,放篝火的,於是就形成了元宵節最古老的習俗。

到隋煬帝的時候,元宵節就更熱鬧了。開始演節目,光演員就有30000人,樂隊人數18000人,舞台有8裏地長。到了唐朝,更是盛況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節過三天。唐朝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間,皇宮為了元宵節,製作了50000盞燈籠的,做了一個大型燈樓,有150尺高,人們在裏面可以遊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人們也都提着燈籠。街上還有“寶馬雕車香滿路”,一輛輛的花車,車上坐着主人,上好的寶馬拉車,車還散發着香味,後面還跟着成隊列的仕女。人們盡情觀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歡元宵節,就把過元宵節的日期由三天改為五天。元宵節的好多習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這時或元宵節的規模也很大,萬盞燈火,累成那個金山,百里之內燈火不絕。明朝朱元璋把元宵節擴大到10天,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時的元宵節很熱鬧,很好玩。

我國的元宵節歷史悠久,風俗很多,各種各樣,很是豐富。全國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個個大大的,圓圓的,一嘗可香了,餡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鬧花燈,猜燈謎,燈籠上掛着紙條讓你猜。還有耍龍舞獅子,到空地上放煙花,一個個煙花像大傘一樣在空中綻開。還有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們一樣過元宵節。他們會在元宵節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兒燈。走百病就是婦女聚集在一起,沿着牆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橋必過,這樣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體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別人家的菜園裏偷菜,希望自己將來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兒燈也不錯,是長輩或者親友給已婚未育的婦女送燈籠,祝願早生貴子。

在我們東北,家鄉的元宵節風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滾冰和打花臉。小孩在元宵節這天,要到冰上去打滾,意思是滾了冰身體健康,抗凍。打花臉是在元宵節的晚上,把黑色塗在手上,遇見誰就往誰的臉上塗,也有的在家裏一夥小孩互相打花臉,誰臉上最花誰就最好,就有好命運。

啊,原來元宵節真是不錯。,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是的,元宵節是中國歷史上最熱鬧的節日,人們在一起快快樂樂很有趣兒,我們中華民族一代代的人們都在元宵節裏得到了莫大的快樂。

元宵節的作文1000字 篇6

在我的家鄉一襄陽過元宵節時,那裏分外熱鬧。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據説:正月十五早在西漢都己經受到了重視。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加以慶賀新春的延續。在元宵這一天我們要吃元宵,鬧元宵,吃元宵,顧名思意就是要吃好吃的,吃湯圓,鬧元宵。這個可就有趣多了,什麼猜燈謎,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放孔明燈……

古話説:“正月十五鬧元宵”但在我的老家一襄陽,還沒到正月十五,大家都己經忙得不可開交了,什麼買孔明燈,買菜,肉,包湯圓,買湯圓……甚至還會有些人三五個組在一起,準備一些節目。

説到包湯圓,吃湯圓,我可得給你們好好説説這湯圓了:湯圓是由糯米制成,裏面包着各種各樣的諂,有豆沙,黑芝麻,紅豆,黑豆……可以蒸,煮,煎,炸,味味都好吃。其實吃湯圓是像徵着全家人團團圓圓。

在元宵節這一天,一大早媽媽就喊我起牀,把我從睡夢中喚醒,然後飛奔着帶我去超市,一到超市,平日那又大又寬敞的超市不見了,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人緊挨着一個人,似乎每人己經無法挪動着腳步,我們左看看,右看看,走到了賣湯圓的專櫃前,看着櫃子裏,放着一排又一排,一行又一行的做好的湯圓,有晶瑩剔透的白色,烏黑髮亮的黑色,還有五彩濱紛的彩色湯圓。我們又去別處轉悠了一會,當我們打算去買湯圓時,走到專櫃前,往櫃子裏一看,一片空白,連一包湯圓也沒有了,沒辦法我們只能去。買麪粉自己包了,這下可把我給樂壞了。

回到家,我洗乾淨我的小手,媽媽把面給和好了,我揪了一小團,捏了捏,捏成了一個小圓片,放入了餡,再揉來揉去,揉成了一個小球體。我放在盤子裏,再來,我捏,我捏,我再捏,就這樣我和爸爸媽媽合夥,陸陸續續包得也有五六十個了,準備開煮。

爸爸媽媽在煮湯園,我在院子裏與小夥伴們嬉戲,當我路過每一户人家時,都聞到了那湯圓濃郁的香味,透過每家的窗户,我看見家家都是張燈結綵的,有的在包湯園,有的是買的,現在大家己經開煮了。

我回到家,湯圓己經煮好了,我從鍋裏盛了一大碗,數數足足有10個,我拿起勺子,開動了,“好燙,好燙”看來我又是嘴饞了。

吃完飯了,我們拿出早以買好的孔明燈,準備去諸葛亮廣場放飛。

“哇”一到諸葛亮廣場我不禁發出如此大的感歎!。

抬頭望着天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在夜空中,有着一個連一個,連一個連一個的孔明燈,黃的,紅的,綠……它們正在慢慢地上升。我看着那一盞盞形色各異的孔明燈,我的眼睛直是目不瑕接,再看下面,簡直是人心人海。那麼大的一個廣場,現在連落腳的地也沒有了。

我們也拆開了孔明燈,點上火,我們一家人手拉着手,許着願,看着孔明燈緩緩上升,直至消失在我們的視線。

我們漫步在廣場上,走到前面那裏是猜燈謎的,再走到前面那裏有表演節目的,我們一會兒去猜猜燈謎,一會兒去看錶演節目。

家鄉的元宵節真是分外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