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2021小學生難忘的元宵節作文(通用10篇)

欄目: 元宵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07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小學生難忘的元宵節作文(通用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1小學生難忘的元宵節作文(通用10篇)

小學生難忘的元宵節作文1

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的日子,它象徵着團團圓圓,和睦美好。可還有一些人卻遠離自己的家鄉、親人,如武警戰士,他們為了國家的安寧,默默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為了給遠離家鄉的武警叔叔們送去歡樂與祝福,元宵節這天,我校“童鷹”小交警社團組織我們與武警叔叔們一起歡度節日。我們先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活動現場。一到製作台前,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洗乾淨手一邊學阿姨婆婆的樣子搓起了元宵,一邊懷着興奮的心情等待着武警叔叔們的到來。“來了來了!”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只見武警叔叔們邁着整齊的步伐向我們走來。一進門,他們就把軍帽整齊地排在桌子上,然後和我們一起熱熱鬧鬧地搓起了元宵。不一會兒,一個個圓溜溜的元宵就搓成了。

“燒好咯,燒好咯!”隨着社區婆婆的叫聲,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元宵擺在了我們面前,我們趕忙把元宵端到了武警叔叔手上,他們互相謙讓着……看着叔叔們開心的笑臉,吃着自己親手做的元宵,我們的心裏滿是自豪。

時間像飛箭過得真快。武警叔叔們要回部隊了,我們趕緊站成一排,大聲地説:“武警叔叔再見,元宵節快樂,後會有期!”大家聽了全笑了。

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元宵節啊!

小學生難忘的元宵節作文2

元宵,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有此而的名為元宵。在元宵佳節來臨之時,所有的人們都像樂開了鍋似的都欣欣歡笑着。在這元宵之夜,最吸引人的當數放“煙花”,因為煙花不僅好看,而且它的五顏六色會讓人們看了感到心情愉快,使心情煩悶的人也樂開了懷。

今天我們吃飯很早,全是因為要看煙花,晚上我一吃過飯,就立刻衝下了樓,找齊了了朋友一起看眼花。

終於,夜晚降臨了。我和朋友們一起來到體育場看煙花,那裏早已人山人海,十分擁擠,於是我們就在遠處看。我們站在那兒,十分焦急地等待着。“砰砰”幾聲,煙花炸開了。哇!各種顏色的煙花“飛”到了天空,顏色不時地變化,我覺得紫色的最美麗。有的升到到月亮那邊炸開了,真讓人擔心會把月亮炸飛了。其實,月亮離我們遠着呢。有的煙花像一朵剛剛開放的花朵,有六七朵花瓣有的炸開來全是綠色的“小星星”,像降落傘一樣,慢慢地落下來有的在水面上噴出煙花,讓我們十分驚訝有的炸開來的形狀像一個個地球儀……每次煙花炸開,我除了鼓掌,就是大聲叫好。

接近尾聲的時候,煙花是一個一個放的,不過,這些煙花比我剛才看到的煙花開的要快得多,也大得多。突然,四面八方都有煙花,全都是那些一放射出來就是金光閃閃的煙花,它們把四周照得比白天還要亮。突然,又一串煙花在金色的“圍巾”下開放。接着,煙花就沒了。

雖然煙花表演在。

我們的歡呼聲中悄悄地結束了,但是剛剛那一幕幕精彩煙花,將回永遠停留在我那一頁一頁美好的記憶中。

小學生難忘的元宵節作文3

時光飛轉,正月十五又在元宵的香甜中匆忙地來趕赴這團圓的盛會。在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這個歷久彌香的傳統佳節不但沒有褪色,而且愈發的蓬蓽生輝。

元宵之夜,千家萬户都被團圓的喜悦所包圍着。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邊上,碗裏漂浮着白白嫩嫩的元宵,騰騰熱氣暖着每個人的心。爸爸指着它們説:“吃元宵的學問也有不少,四個表示四喜臨門,八個表示八面玲瓏,十個表示十全十美……它們可是寄託着人們無數的心願呢!”帶着這些美好的祝福,品着嘴裏入口即化的甜蜜,我們家的猜燈謎比賽也拉開了帷幕。媽媽不緊不慢地讀出了謎面:“天女散花,打一新詞。”我腦筋一轉,竟與爸爸同時報出了正確答案:“高消費!”媽媽讚許地點點頭:“不錯嘛,腦袋很靈活,每人獎一個元宵!”我暗自得意:這個我在網上看過,現學現用。接下來,我也嘗試了一回考官的滋味:“無可奈何花落去,打一常用詞。”這下可把爸爸媽媽給難倒了,我搖頭晃腦地公佈了謎底:“哈哈,不知道了吧!是‘感謝’。”聽了這個答案,他們面面相覷了一會兒,隨即,銀鈴般的笑聲便久久縈繞在我家上空。這時,絢爛的煙花綻開了笑靨,映得人間溢彩流光。好像在點綴元宵佳節,又好像是在慶賀虎虎生威的嶄新的一年……

元宵節歷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是我國非常有名的傳統節日。它的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擴展的。起初只是白晝為市,夜間燃燈,到了清代才增加了舞龍、舞獅、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流傳至今。這個傳統節日是人們情感的一種載體。它讓平時不能經常見面的親朋好友們能有一個機會聚在一起,共享天倫。傳統食物元宵那圓圓胖胖的形象就是寓意着一家人能幸福美滿,那餡兒也讓人甜到了心裏,不由地對未來一年充滿了希望與信心。

元宵,你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塊瑰寶,你讓無數外國友人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古色古香;元宵,你是聯結人們情感的一座橋樑,你讓常年出家在外的人感受到了親情與友情的温馨;元宵,你是閃耀在雄雞心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你讓炎黃子孫為古老而富有魅力的祖國感到驕傲與自豪!啊,我愛我們的節日——元宵!

小學生難忘的元宵節作文4

今天是元宵節,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元宵節的來歷:農曆元月十五日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宵節是中國最古老的夜的節日。相傳西漢平定“諸呂”,漢文帝元月十五日開基,定為元宵節。舉國上下張燈結綵,歡度佳節。深宮皇室,大家閨秀也可上街看觀燈遊玩。

元宵節,家家户户自制元宵圓(今有專業户專賣)。

元宵圓古稱“浮元子”,是一種雅俗共嘗,甜而不膩,膾灸人口的民間小吃,全國流行。“星燦烏雲裏,珠浮濁水中”。“輕圓絕勝雞頭肉,湧膩偏宜蟹眼湯”。古詩人如此描摩元宵圓,難怪此物歷經千年,風行不衰。

掛花燈,放焰火。為泉州元宵節最為喜人的活動,“燈品之多,蘇、福為冠”(見宋《武林舊事》)。“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見謝肇浙《五雜俎》)。泉州是花燈之城,稱花燈為“古燈”。花燈有家庭自糊的,有商店攤鋪出賣的,有專業藝人特製的。有鼓燈、潤餅燈、魚蝦雞鴨鵝燈、柑桔香蕉菠蘿燈、宮燈、如意燈、料絲燈、玻璃燈、走馬燈……形形色色,異彩紛呈。孃家嫁女向婆家送蓮子燈,新婚男子向宗祠掛燈(蓮生貴子,燈與丁諧音,祈禱添丁)。街上、廳堂、門廊掛燈。

在通衢大道設“鰲山”,裝活動機關,有山水人物,花鳥魚蟲,光彩奪目。更有舉行燈展的,精美的大型的活動的燈琳琅滿目。開元寺、承天寺為燈展好場所。文化人舉行春燈詩會,南音社街頭搭“館篷”,登台演唱。南安豐州唐王宮前對聯:“管絃喧天,人來人往金吾夜;燈花匝地,溪南溪北玉園春”。元宵盛況,全在其中。

小學生難忘的元宵節作文5

每年的正月十五,都是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你知道元宵節有哪些習俗嗎?那就聽我慢慢道來!

開飯嘍!看,飯桌上最搶眼的就是那一碗潔白如玉、圓圓胖胖的湯圓了。湯圓寓意着團團圓圓,所以元宵節我們都要吃湯圓。我用勺子舀起一個湯圓,咬一口,裏面的黑芝麻餡就調皮地流到了我的嘴裏,滿嘴都是芝麻餡,芝麻香香甜甜的,湯圓皮糯糯的,十分美味。

除了吃湯圓,元宵節的重頭戲當然就數看花燈了。我看過吳山廣場的燈會,記憶最深刻的是八仙過海、三打白骨精等大型燈像,裏面的人物惟妙惟肖,不僅漂亮,而且還有動作,非常好看。運河的燈會也和吳山廣場的燈會一樣,都展現了一個一個的故事,但是運河兩旁有很多黑瓦白牆的房子,每個屋檐下都掛着一串串的紅燈籠,到了晚上所有的燈籠一起點亮,倒映在運河裏,星星點點,格外美麗。而我家旁邊燈芯巷的元宵燈會就大不相同啦,小小的巷子裏,燈籠的顏色五彩繽紛,紅色、綠色、粉色、紫色……,大多是小型的燈籠,但是造型卻很多,有兔子燈,猴子燈,龍燈……因為就在小區裏,吃完晚飯大家就下來賞燈,還吸引了很多附近的人,巷子里人山人海,我都要側着身子走,才能擠過去。

元宵節不僅要吃湯圓,看燈會,還要猜燈謎呢!燈籠下面掛着一張紙,紙上寫着一個謎語,人們邊賞燈,邊猜謎,其樂無窮!今年寒假,我還和媽媽到社區幫助社區裏的工作人員一起做燈謎呢!

元宵節的活動都很有趣,好期盼明年的元宵節啊!

小學生難忘的元宵節作文6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以前都是年,元宵節一過,年也就走遠了,所以,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熱鬧的。

聽説鮑店煤礦文化廣場七點半要點放煙花,晚上七點多一點,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嬸子、小弟弟和我一起走出家門。走在街上,我擠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闢辟啪啪地摔着摔炮,十分高興。

七點半到了,隨着幾聲炮響,美麗的禮花騰空而起,拉開了焰火晚會的序幕。之後就有幾個大的禮花拉響了,漆黑的天空一下子變的明亮萬分,禮花在天空上炸開,彷彿一朵美麗的菊花盛開在黑暗的天空,炸完之後的火星,像是流星向我飛來;最精彩的是四五個禮花同時升空,把天空變成一個巨大的、五顏六色的花園;有的禮花炸完後,又分出了許多無數的小禮花,有的小禮花還在空中四處遊蕩,引得許多人情不自禁的大叫起來。天空中的禮花有紅的、綠的、白的、五彩繽紛,美麗奪目。

今年的禮花真是萬紫千紅、不同凡響,我可謂是大開眼界,今天過了一個愉快的.元宵節!

小學生難忘的元宵節作文7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身邊洋溢着熱鬧的節日氣氛,隨處能聽見禮花炮竹聲。

夜幕降臨了,禮花炮竹聲便炸開了元宵之夜看花觀燈的景象,迎來了一片繁華的夜景。

突然,爸爸跑過來催促着我趕快下樓放煙花。聽見這話,我便來了勁,趕快“飛奔”下了樓。只見爸爸媽媽接二連三地從車庫裏搬出許多煙花,還不時在車庫裏察看還有沒有剩餘的。天,這可是把咱家的“財產”全部“扛”出來了呀!這時,爸爸拿出打火機,小心翼翼地點起了火,還用手在邊上為打火機“掩護”着。“點着了!”爸爸在遠處朝我們大喊着。我與媽媽此時不約而同地仰望着天空。天空不時出現一個大禮花;不時出現紅色、黃色、藍色的流星雨;不時出現一個個排列整齊的小飛碟;不時又出現了一條條小魚在天空中自由地遨遊、玩耍……這些煙花使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這些美妙的景色是已經不能再用語言來形容了。

不一會兒,我上了樓,仔細欣賞CCTV元宵晚會的經典節目。這些節目中,小瀋陽唱的《大海》令我開懷大笑;劉謙表演的魔術讓我為他鼓掌,豎起了大拇指;他們獲得了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的一等獎,讓我也為他們而高興與自豪吧!

將近十點時,我爬在窗台上欣賞那又大又圓又亮的月亮。雖然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只是曇花一現,但是我卻明白了什麼。

夜深了,我久久不願離開那窗台,因為我想起了已經過世的太奶奶……

小學生難忘的元宵節作文8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令我們難忘的事,我們想讓它在大腦中煙消雲散,可這件事卻久久的在我們的腦海中迴盪,好像有什麼東西使它留戀。當然,有一個節日,使我至今難忘。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湯圓、賞花燈。象徵着團團圓圓、跟跟美美。

記的那是去年的2月21日,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白天呢?是各鄉演的社火,有舞獅、唐三藏師徒四人、姑娘騎毛驢、……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表演。大街上熱鬧非凡,鞭炮聲、鼓聲、小朋友的歡笑聲,簡直能淹沒了整個芮城縣。

隨着秒針不停的轉動,八點到了,廣場外已經是人山人海,彷彿每個人滴一滴汗,就能下一場雨,這一天要在廣場放各式各樣的禮花:首先是幾顆“星星”往天上飛,離地面大約有兩米多的時候,便炸開了。然後是由定時禮花“佔領了”整個廣場。看的我是眼花繚亂,這可是原來沒有的。看完煙花,我們隨着人流開始觀花燈,街上的燈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燈、如來佛燈、觀音燈、豬八戒燈、米老鼠燈、臉譜燈、……加上霓虹燈,把整個臨澤城裝扮得更加美麗。彩燈綻放着絢爛的色彩,好像在為國慶加油呢。

這一天,白天的熱鬧非凡,夜晚的人山人海,使我記憶猶新,使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因為它代表這我們的中國富有了!我相信,在不久的今天,中國一定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來迎接下一次的輝煌!

小學生難忘的元宵節作文9

在我國許多的地方,元宵佳節比春節更熱鬧,舉辦鄧展,猜燈謎,放煙火,舞獅子。

今年元宵,我們吃過晚飯,來到了步行街上,欣賞休閒廣場元宵節別具一格的夜景;觀賞壯觀的大場面;熱熱鬧鬧的元宵節表演。從步行街到廣場的一路上,這裏全部都燈火通明,美麗極了。在茂盛的松樹與柏樹上都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彩燈,一閃又一閃,像眨着神祕眼睛的星星。這樹上的每一片樹葉在十萬盞燈的照耀下,似乎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充滿了希望的樹。在廣場的入口處還掛着一排排的大紅燈籠,為元宵節增加了色彩。這五顏六色的燈照耀着廣場雄偉的建築物,照耀着每一個人民的笑臉,使人心中感到親切,感到光明,更感到温暖。

走進毛石市,又是一派熱熱鬧鬧的景象。這裏已經是人山人海。這裏的人羣再加上燈光,壯觀得真不知道用什麼詞語來形容了!這裏人聲鼎沸,美麗的景象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了。節目開始了,首先是秧鼓隊的上場,她們用雙手創作了一段有節奏的秧鼓,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慶,美好極了。接着是八隊跳擺手舞的表演者一擁而上,頓時填滿了整個場面。她們動作優美,宛如一隻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最後是放禮花。只見五彩繽紛的禮花朵朵綻放,然後就星星點點地向大地撲來,好似一些希望的種子灑在大地上,迎接一希望的美好的未來!

啊!這個熱熱鬧鬧別具一格的元宵節真美好,它彷彿寄託了每個人的希望,向着美好的未來展翅飛翔!

小學生難忘的元宵節作文10

説起元宵節,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元宵了,元宵又名湯圓,小小的元宵,象徵着一家人團團圓圓,象徵着人們的生活甜甜蜜蜜。一個元宵,咬一口白白的皮,流出黑色的芝麻,黑與白激發出人的食慾,再咬一口黑芝麻,回味無窮,使人禁不住再吃一個。

正月十五要熱熱鬧鬧鬧元宵,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傳統節日它就有自己的習俗。除了之前説的習俗吃元宵,還有四大習俗——鬧花燈,猜燈謎,耍龍燈,踩高蹺。

鬧花燈咱濮陽做的不錯,過年前,道路邊隨處都能見到掛彩燈的工人。到了夜晚,彩燈一開,道路與白晝一個樣,看燈永遠不會看厭煩,因為你不知道下一個路口會有什麼樣的燈在等着你。

猜燈謎算是一個十分有趣的事情,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燈謎,只為是在朋友們猜燈謎的比賽中贏到一些獎品。平時那些不會參與小孩子游戲的大人們也會參加,不為得到什麼獎品,而是在小孩子們面前展示自己的技術。

耍龍燈和踩高蹺,大街上不常見,但在表演會上卻可以有聲有色的表演。耍龍燈那扣人心絃的音樂,可以吸引觀眾的眼球,而踩高蹺表演者會邊踩高蹺便邊做出一些高難度動作,高超的表演者在高蹺上表演會比人走在地上還靈活。

難忘的元宵節就這樣結束了,可濮陽的元宵節本應是熱熱鬧鬧的,因為這次肺炎只好取消了各種活動,只能看看花燈,吃元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