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關於祭祀的作文(優秀)

欄目: 清明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08W

祭祀是清明節的主要行為活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祭祀的作文,歡迎參考!

關於祭祀的作文(優秀)

祭祀的作文1

今天是我們回老家的第三天了,父親和媽媽一早就叫我起牀,説是回鄉下祭拜。

我們到街上買了很多一合一合的紙、香、大蜡燭、鞭炮和煙(父親説煙是給鄉下的鄰居們)後,就坐上摩的回鄉下了(到鄉下沒有通公交車喲)。

到了老家的房子前,只看見一座十分破舊的房子在我的面前。進了屋,就看見祖祖(也就是我們這兒叫的老爺)們和姥姥的照片了,看見姥姥的照片,就使我想了姥姥對我的照顧,心裏就感到特別難受。往四周一看,擺放的簡單的傢俱還算整齊,但抬頭一看,房子上的瓦片有些已經掉了。父親説老家已經有十幾年沒人住了,我們走了以後,大伯、三爸和我們就準備湊錢修老家的房子,下次回來就能看見新房子了。

接着,父親就帶着我、媽媽和三姐一塊到祖墳了。我幫着把香、蠟燭點着,分別在祖祖、姥姥的墳前插好,又幫忙把合紙一張一張分好,父親和媽媽在點合紙時對祖祖和姥姥説了好多話,什麼每年都會來看他們、保佑我的身體和成績好、讓全家每個人平安等等。其實,我最想對姥姥説:“我想您,我也會回來年您的!”燒完紙後,父親和我在每個墳上都放了鞭炮。

在墳前,我的身上被蚊子咬了好多疙瘩,但我沒有叫,也沒有嚷,我知道,對祖先,除了尊敬,還有他們的愛!

姥姥,我還會回來看您的!

祭祀的作文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來了,天空又開始哭泣了,一顆顆“淚珠”像一條條斷斷續續的線,從空中飄落下來,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這天,我們一家還有表哥一家、表弟和表姐一家,還有外婆,我們約好一起到山上祭拜外公。因為昨晚下了一場大雨,崎嶇的山路變得更加坑坑窪窪,十分難走。在父親的幫助下,我用斧頭砍了一根木棍當枴杖用。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外公的墓前,那裏已經變成了一片茂密的灌木林,都快把外公的墳墓給淹沒了。大家趕緊把準備好的工具都拿了出來,有的拿着鋸子鋸樹;有的拿着鐮刀在割茅草;還有的拿着鋤頭除草…… ……而我就拿着毛筆給墓碑描紅。我雖然沒見過外公,但媽媽常跟我講起外公,説他是個非常慈祥、善良的人,要是他還在的話,肯定會非常非常疼愛我,這時我彷彿看到外公在向我招手問好……過了一會兒,大家把墓清理得亮亮堂堂,舅舅就在墓碑前擺滿了祭品,還在墳前擺好了杯子,並一一倒上了茶和酒。接着,外婆點好了香,併發給我們每人兩柱香。我們跪在外公的墳前,這時,我看見外婆的眼眶都紅了,我似乎感到山林裏一片寂靜,樹葉也停止了搖擺,氣氛變得十分嚴肅…… ……我懷着虔誠的心,在外公墓前拜了幾下,又把香插在墓碑前,我們久久地跪在墓碑前,彷彿時間在此刻停止了……

雨停了,可我的心還在下着雨,外公,你在天堂過得還好嗎?願您永遠安詳快樂!

祭祀的作文3

大年三十終於到了。聽父親説今天有個重要的儀式。我們吃過早飯,只見姥爺姥姥就忙開了。

姥爺拿了一塊大畫布掛在了對着門的牆上,畫布上有畫,有字,兩邊各有一條對聯。左聯是祖德宗功千載澤,右聯是子承孫繼萬年春。我問父親:“這是什麼呀,我怎麼沒有見過?”父親説:“這是家譜,每到大年三十的時候我們都要祭祖,你看家譜上寫的都是我們韓家已逝去的親人的名字。”我走近家譜一看,果然上面全是我們韓姓名字。父親接着又説:“那最上面的牌位就是我們的老祖先。就是他一代一代地把韓姓傳下來的。”哦!我明白了,原來韓姓家譜還挺龐大。姥姥和嬸嬸依次把水果、花糕、燒雞、臘肉等端上了供桌,祭祀的用品就準備好了,那下一步就該伯伯、父親、叔叔到墳地裏去請曾祖父、曾祖母回家來“過年”,女的是不能去的,這是那裏習俗。

一會兒便聽院子裏響起“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我與妹妹趕快跑出看,原來是父親他們回來了,我使勁地想在他們身上搜尋特別的東西,可是什麼也沒有,咦!他們是怎麼請的曾祖父曾祖母的。這時只見父親他們兄弟三個直接進了堂屋,來到供桌前,叔叔點了一把香插進了香爐,又燒了些紙錢。然後,他們對着家譜跑拜起來,他們是那麼嚴肅。我看了心裏直想笑,看着媽媽用眼睛瞪我,我終於忍住了。祭祖儀式在鞭炮聲中停止。接下來就是讓祖先們慢慢“享受”供桌上的美味。

正月初二是送走祖先們的日子。父親他們兄弟三個照樣是燒香、跑拜、燒紙,在鞭炮聲中到墳地把曾祖父、曾祖母“送”回去。叔叔他們回到家來便把家譜、祭品全都收走,整個祭祖過程便完了。

祭祀的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又是一年清明時,上蒼似乎也在為逝去的革命先烈們哭泣,昨日還晴空萬里,今天卻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

早上,我打開電腦,在濮陽文明網上參與了“祭英烈”的活動。一打開頁面,人名英雄紀念碑就矗立在眼前,來自祖國各地的網友們紛紛留言,來緬懷革命先烈。看着頁面一位位充滿豪情壯志英烈們的雕像,我彷彿看到了狼牙山五壯士跳崖時悲壯的情景,彷彿看到董存瑞手舉炸藥包時豪邁的神情,彷彿看到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槍眼時堅定的眼神,彷彿看到……“不忘烈士拋忠骨,民族復興中華魂。”革命先烈們為了黨,為了人民,為了祖國,將自己的生命置之腦後,用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每當五星紅旗伴隨着雄壯的國歌冉冉升起時,鮮豔的紅領巾飄揚在胸前,我的心中總會燃起對祖國無限熱愛的激情。看見紅旗在空中搖曳,我彷彿看到革命些列門拋頭顱、灑熱血,是啊,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少年強則中國強!是革命先烈們的堅強和勇敢賦予我們現在的和平美好的生活環境。我由衷地呼籲:同學們,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繼承先烈遺志,發揚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大無畏精神,努力學習,勇於實踐,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進!

祭祀的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天,我登陸了中國文明網,祭奠犧牲的先烈們。

我先點擊了“獻花”,給英雄烈士們獻上了一朵潔白如玉的鮮花,然後在電腦前,默哀了一分鐘。

這時,我的腦海裏出現了一些先烈的英勇事蹟:

以身殉國的董存瑞,用自己的身體做支撐,用炸藥包炸壞敵人的碉堡。

年輕的青年黃繼光,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搶眼,大義凜然地死去了。

愛國戰士邱少雲,為了不讓敵人發現軍,咬着牙頂着烈火燒身的劇痛,被熊熊烈火燒死了。

還有女戰士伍若蘭,身為朱*的妻子,她不顧自己的安危,和警衞連的戰士拼死保衞領導脱險,可自己卻死在了敵人的魔掌下……想着一則則先烈們的英雄事蹟,我的眼睛不由得濕潤了,內心更加充滿敬重與愛戴。青山處處埋忠骨,鮮花朵朵獻英烈,我向他們再次表示由衷地哀悼……先烈們,你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現在和平安康的生活。雖然現在國家已經繁榮昌盛了,可是我們還是要居安思危,提高警惕。生活在安居樂業的幸福時代,與先烈們生活的舊社會比起來,簡直有着天壤之別。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為國家做出貢獻。

祭祀的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伴着杜牧的《清明》這首詩,清明節悄然到來。清明節注重的是祭奠先烈和對死去的親人的思念和寄託。

今天晚上,我和父親媽媽一同上網祭英烈。一打開網頁,眼前就呈現出人民英雄紀念碑,上面寫着幾個剛勁有力的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我想到了一些壯烈殉國的烈士們:黃繼光在危難時刻,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槍眼;邱少雲在炮火中,紋絲不動燃燒了寶貴的生命;董存瑞在槍林彈雨中,捨身炸碉堡;葉挺在被敵人關押時,寫下了《囚歌》這首詩,他寧死不屈,願在烈火中永生;楊虎城、趙一曼、江姐……等等一些英雄事蹟,也被我們傳頌。所以,我們應當:

深情緬懷先烈,精神永垂不朽。

立志奮發圖強,共建富強中華。

我先深情向他鞠躬,以表示敬意,因為我們今天的生活都是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每當紅領巾在我身前飄揚時,我就會想起無數先烈,想起他們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壯烈殉國,想起他們寧死不屈,不怕死神的威脅。接下來,我又向他們獻花,以表示對先烈們的懷念,和對死去的親人寄託祝福。這真是:

件件事蹟傳頌您,款款鞠躬緬懷您;

年年祭奠銘記您,每每獻花悼念您;

日日奮發報答您,句句留言讚美您。

祭祀的作文7

清明不僅僅是表達人們對已故親人的懷念,也應是一個人與自然相互融合的美麗時節。

清明節應是草木吐綠的時節。但如果説祭祀是對逝者的敬重,那麼,荒唐的做法卻使得掃墓變了味。在逝者安息的綠蔭叢中,煙霧四起,鞭炮火光四射,把所放的鞭炮的`多少和所燒的紙張的多少看成是孝與不孝的象徵,相互攀比。街市上也堂而皇之地擺出了洋房、麻將、香煙等,有些“冥幣”上還印有“玉皇行長”、“閻羅副行長”的字樣,有些人甚至覺得紙鈔留在逝者“身邊”不方便,特地為他們準備了存摺,令人啼笑皆非。

這種做法且不説盜用人民幣圖形的冥幣損害了人民幣的形象。鉅額冥幣,存款單的出現,也體現了現實生活中一些人金錢至上的腐敗思想。在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少數人利慾薰心,什麼掙錢賣什麼,大大影響了社會的秩序和風氣。

清明的含義是自然氣候開始清新明朗,清明的明,也應該包含精神文明。

其實,燒“紙保姆”、燒“冥幣銀行存款單”與燒“紙小姐”都是一種社會畸形現象,是愚昧的表現。文明祭祀是人們銘記先輩,而愚昧祭祀就會污染社會,把陋習當成時髦。因此,希望我們為了自己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美好,開始倡導和鼓勵骨灰撒散,種植紀念樹,互聯網上祭掃,家庭“追悼會”等形式,進行文明祭奠,讓清明節真正成為一個傳承中華文明的節日。

祭祀的作文8

每年清明節,我們都要去烈士陵墓懷念烈士們,併為他們獻花圈和小白花。我覺得,無論怎樣,掃墓是絕對不可少的。為什麼?我們如今能夠幸福地生活,可全都是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啊!

站在烈士們的墓前,我們的心情跌宕起伏。想當年,烈士們吃野菜、啃樹皮,甚至餓肚子,但他們不喊苦、不叫累;他們在戰場上拋頭顱、撒熱血,可沒有人退縮;他們在敵人手中受盡艱苦,但沒人透露祕密……是的,總會有人倒下,但他們互相幫助,團結一致:盡心盡力地照顧傷員、分享自己少得可憐的糧食,爭取讓每一個人都走到最後,走向勝利。他們知道,戰死沙場是難免的,自己很可能與這個世界説再見;他們也知道,自己的親人十分擔心他們;他們還知道,也許自己會被後人遺忘,無人記得。更悽慘的是,有些人死後,無人知道是誰,只能被胡亂葬在他鄉,成為無名人。這些他們都想過,但他們不後悔,他們是多麼勇敢啊!

想必同學們都知道,也都會説: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而國旗是烈士們的鮮血染紅的。那就是在讚揚這些烈士們,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偉大的成就,並學習他們崇高的精神!雖然我們記不住他們所有人的名字,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英雄!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祭祀的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現在清明和寒食已經由於日期相近而融為一體。清明本來是“天清朝”旅遊、踏青的好時節,而寒食還有一個民間的傳説。

傳説中春秋戰國時晉文公重耳有一個忠臣名叫介子推,他在重耳即位前的逃亡途中,曾經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烤熟了給重耳吃。後來晉文公登基了,唯獨忘了封賞介子推。後來晉文公經人提醒才相聲往事,心有慚愧,便讓人去請介子推。可是,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介子推覺得重耳背棄信義,於是背起老母到山中隱居。有人出主意點火燒山,只留一個出口,介子推就會出來。重耳照辦,但介子推母子倆燒死也不出來。從此以後,有了寒食節,這天不動煙火,只吃寒食。

寒食這天我們到了老家,拿着芒果、蘋果等“寒食”到碑前放下,還把酒灑裏頭,然後拜上三拜。雖然我從沒見過我姥爺,但照片上的他是多麼和謁可親、平易近人。少了這麼個姥爺我也很難受呀!我們最後把“金元寶”、“銀元寶”“冥幣”等燒了,灰燼和我們的祝願一起到天上飛舞。

清明這天,我們去了少林寺踏青,給姥爺又燒了三柱香。

寒食、清明別忘那些逝世的親人。

祭祀的作文10

今天,姥爺讓我們去他家吃飯,説是要祭祖。在路上我好奇的問父親:“祭祖是什麼呀?”父親説:“祭祖是在過年前祭拜那些逝去的親人,是紹興的一種風俗。

到了姥爺家之後,我被眼前的一幕給驚住了,桌子上擺滿了一盤盤美味的佳餚,插着兩根已經點燃的蠟燭,地上堆滿了銀色的元寶。這些元寶都了姥姥一隻一隻折起來的。為了折這些元寶姥姥吃了很長時間的素食。緊接着,我們一家人一個一個的去拜祖宗了。輪到姥姥的時候,姥姥嘴裏還念念嘮嘮的好像在説:”保佑全家平安健康,保佑孫女學習進步,以後考上大學。最後姥爺點起了銀色元寶,由於元寶太多了一會兒工夫,整個客廳就煙霧瀰漫,嗆得我們直咳嗽,還薰得我們直掉眼淚,我只好跑到樓上,發現樓上也是煙霧瀰漫,沒辦法只能躲在陽台上了。

吃飯時父親對姥爺姥姥説:“祭拜祖宗是好事,是對列祖列宗的念念不忘,是提醒子女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但是方法有很多種,不一定要弄這些繁文縟節,現在是新世紀,應該提倡移風易俗。聽了父親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姥爺姥姥在家裏燒這麼多元寶也是很危險的事情,萬一不小心引起火災,那好事就變成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