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學生清明祭祀作文(精選8篇)

欄目: 清明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9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清明祭祀作文(精選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學生清明祭祀作文(精選8篇)

學生清明祭祀作文1

關於清明節由來,我不太清楚,只知道它是我們重要習俗,每年這個時候都要到墓前祭奠已經過去人們……

在我記憶中,最早聽説清明節是依偎在時候祖母懷中,她教我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那時不過五六歲樣子,還,不理解行人為何“欲斷魂”,祖母告訴我,他們想家。當時腦海中總是帶着這樣疑問:他們想家為何不回家呢?也是這麼一年齡,總是跟隨着伯父親、伯父、姑媽到我未曾見過爺爺墓前叩拜,看着他們肅穆,聽到他們慟哭,我心頭也有悲傷湧來,也流下眼淚。那時,心裏想着,祖父如果還在,他一定會很疼我……學着大人們樣子,在爺爺墓前跪拜,祈禱祖父能夠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

那時候祖母每到父輩們去祭奠祖父時候,她總要嘮叨,“人死如燈滅,好似滾水來潑雪。現在去墓前燒些紙,還有用嗎?再孝順他能看到嗎?她還會復生嗎?”祖母眼睛這時總會婆娑。姑母説,這是對逝者思念。而我認為,這是他們思念祖父寄託……

我,已經好幾年沒給祖父掃墓,不過我也體會到何為“欲斷魂”!

學生清明祭祀作文2

我們步履匆匆走進四月,又迎來一年一度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它充分表達詩人沉重心情,也表達我們此時此刻心情。

今天又逢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天空灰濛濛,沒有風,也沒有陽光。一路上我們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個個神情更加嚴肅,因為我們聽老師説過烈士陵園是一個神聖地方,這裏埋葬着許多英烈靈柩。

一進大門一座高大約十四米石碑映入眼簾,上面寫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舉行完莊嚴掃墓儀式後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陵園,參觀完後在紀念碑前集合。同學們都把白花交給我和另外兩個同學組成一個三人組,由我們三人代表大家去祭奠那些英烈,來到烈士墓前我們在每個烈士碑前都獻上一朵白花,我們在心裏對英烈們説安息吧!心裏面感想萬千很矛盾,也很糾結,想想這些英烈,他們把愛獻給安康兒女,把生命獻給安康建設發展,可又有誰記得他們英雄故事呢?希望安康兒女都不要忘記,不要忘記我們今天幸福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我們要加倍珍惜!

最後我們還發現有一些墳位上沒有墓碑,陵園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原來這些長眠於此無名烈士們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發洪災時參加抗洪搶險而遇難軍區解放軍戰士,他們都被埋葬在異地他鄉再也不能回到生他們養他們故鄉,一想到這裏我們幾個男生都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向這些無名英雄們三鞠躬,表達我們敬仰和哀思。雖然這裏沒有留下他們姓名,可覺得他們是我心中最偉大人、最親近人、最可敬人,他們是為我們幸福生活而犧牲,我要記住他,以後每年清明節我都會來祭拜他們,讓他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感到幸福!

此時,天空飄飛着細雨,我眼裏飽含着淚滴。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在我耳邊響起,這可能是對清明節最好詮釋吧!

學生清明祭祀作文3

今天是清明節,説好今天要上山去掃墓祭拜先輩,所以我早早就起牀洗漱,做好掃墓準備。

爸爸媽媽比我起牀得更早,他們早就將要去祭拜東西放在一個大籮筐裏。“酒,有;蛋糕,有;香,也有;紙,還有;香蕉,準備好,蘋果,也準備好;蠟燭……”我故意在一樣一樣大聲地數,媽媽也樂得在旁邊看我數。“好,準備齊,我們向山裏出發!”我叫道。我在前邊引路,爸爸挑着祭品跟在後頭,媽媽也一併隨行。

剛出門,就覺得不大對頭,滿天烏雲,那一朵朵黑沉沉雲彷彿是吸滿水大海綿,飽脹得就要滴下來似,難道老天爺也是有靈性,要祭拜也非常傷感?我也不禁擔心起來,對媽媽説:“看來,天要下雨,真是麻煩。”媽媽説:“是啊,不過東邊天還好,比較亮。我看天氣預報,説今天只是雷陣雨,應該不會那麼早下吧。走,快點,我們去叫上你奶奶。”奶奶今天也要一起去祭拜,她自己一個人住在村子東頭。我們走向奶奶家。進奶奶房子。咦?怎麼奶奶不在家呢?我叫起來:“奶奶,您在哪裏?”從後面菜園傳來奶奶聲音,原來,奶奶在田裏種菜啊!媽媽也趕緊走去幫忙。真是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啊!三下五除二,奶奶媽媽匆匆忙完,我們就去墓地掃墓。

我們來到墓地。啊,這裏景色真美啊!羣山起伏,連綿不斷,那遠處山峯上還繚繞着淡淡雲霧呢,峯頂若隱若現,彷彿是天上仙境。山上樹木茂盛,滿眼葱綠,像是給山上穿一件綠色連衣裙。山腳邊那不知名野花,不正是給裙腳鑲上花邊嗎?再看看近處草,草尖上掛滿晶瑩水珠,是不是昨晚做個美夢流下羞澀眼淚啊。聽,還有清脆鳥鳴聲,一唱一和,是不是在歌頌這裏美景。我情不自禁張開雙臂,做擁抱狀,大喊:真美啊!惹得一旁爸爸媽媽都哈哈大笑。

我們結隊走到爺爺墓地,放下祭品。媽媽對我説:“熙熙,你和妹妹先到那邊去玩,讓媽媽和爸爸好好除掉這些雜草。”説完,媽媽和爸爸就開始動手拔草。爸爸將較大樹木砍倒。我問爸爸:“為什麼要砍倒呢?這不是濫砍亂伐嗎?”爸爸笑着説:“這不算是濫砍亂伐,在墓邊樹要砍掉,就像家裏打掃衞生一樣。要不砍掉,到時連墓在哪裏都找不到。”我點點頭,閃到一旁,和妹妹一起坐在木板上玩手機。過一會兒,墓地清掃乾淨,奶奶把東西擺好,插上香,點着火,又手合一放在胸前,嘴裏唸唸有詞,也不知在説什麼。我見忙把手中手機放下,問爸爸,奶奶在念什麼。爸爸微微一笑,擺擺手,意思是叫我這時候不要説話。五分鐘左右,奶奶唸完就叫爸爸去放炮燒紙,然後也招呼我也去拜四拜,説是許許心願,那些列祖列宗會保佑我。我聽,半信半疑地照做。我是希望我們全家幸福如意,我成績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我們許完願,就開始放爆竹。那劈啪劈啪聲音在山裏顯得格外響亮,連鳥聲音也停止,樹木也站立不動。

天,又下起雨,我們不得不趕緊收拾東西回家。一路上,我們還看見很多人也來掃墓呢,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啊!

學生清明祭祀作文4

搞笑的愚人節過去,莊重的清明節來了,學校組織一部分學生去,去做一件大家從來沒做過,又叫大家激動的事——去醒儂公園掃墓。

週四,大家懷着沉重的心情,排着整齊的隊伍出發了。天空陰着臉,烏雲籠罩着大地。到了公園,高聳入雲的墓碑搶先進入視覺,一棵棵松柏屹立在周圍,像一個個臨危不懼的邊疆戰士,守衞着烈士的英靈。

踏上碑階,隨着主持人宣佈掃墓開始時,我心跳不由加速。當我目送鮮花時,我不禁自言自語:“烈士們,你們是多麼偉大,也是多麼光榮呀!你們生在祖國母親温暖的懷抱中,卻又為了新中國犧牲在戰場上,我真為你們感到自豪呀!”好一會兒,我才從思緒中回過神。“默哀一分鐘。”主持人發話了。我默默地低下頭,合上雙眼,在心裏祈禱:安息吧,烈士們!大家會將新中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的,“少年強則國強”,看着吧!……

突然,碑台上載來了話語,是中隊輔導員在介紹烈士的事蹟。我認真地聽着,這些事好像全部發生在我眼前。我想烈士們同自己的'戰友與敵人廝殺,多少知名大將衝鋒焰陣,被嚴刑拷打卻寧死不屈,無數平凡戰士不畏艱險地戰鬥,卻不臨陣退縮。他們用血肉之軀擋大炮……用自己的寶貴生命換來了今天的新中國。

該繞碑台走了,我用雙手觸摸着刻得栩栩如生的石膏像。他們好像親切地對大家説:“孩子,你們要好好讀書呀!過去大家天天打仗,都沒讀書,現在你們環境好了,要多讀書,不然在社會上無法立足呀!”

真得該回去了,看着那挺拔的紀念碑,那蒼勁有力的“人民烈士紀念碑”和“永垂不朽”幾個大字,看着那顯眼的紅星,我思緒萬千……

學生清明祭祀作文5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迎接這天到來,奶奶也早早蒸好雞蛋,殺好雞,準備好行李。為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奶奶,奶奶説: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脱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吃雞蛋就成習俗。

在去掃墓路上總有熱鬧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終於來到老家房子。我們會在這裏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蜜蜂蜇幾個像玉米粒大包。

30分鐘過去,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車裏,開始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裏顛簸半天,我們來到老祖宗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空氣好像凝住。整個世界像燒透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雜草,爸爸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着大把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用手捂着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摘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我們掃墓之旅也完結。回家途中,因為一天祭祖,我們都累,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夢鄉。

學生清明祭祀作文6

今天是清明節,為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心翼翼地跟着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

古代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時令,在光照、氣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拜祭祖先日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

説話間,不知不覺就到爺爺奶奶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田地裏。背面是高高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着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鳥忽一下飛走又忽一下飛來,給寂靜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着爺爺奶奶名字、出生及其逝世時間,我算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卻不幸得重病去世……看到眼前景象,我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説“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着墓上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淚水還是不爭氣流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爸爸點上紙錢,紅紅火焰映紅爸爸臉,爸爸凝視着一張張寄託哀思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三個頭,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學生清明祭祀作文7

清明不僅僅是表達人們對已故親人的懷念,也應是一個人與自然相互融合的美麗時節。

清明時節應是草木吐綠的時節。但如果説祭祀是對逝者的敬重,那麼,荒唐的做法卻使得掃墓變了味。在逝者安息的綠蔭叢中,煙霧四起,鞭炮火光四射,把所放的鞭炮的多少和所燒的紙張的多少看成是孝與不孝的象徵,相互攀比。街市上也堂而皇之地擺出了洋房、麻將、香煙等,有些“冥幣”上還印有“玉皇行長”、“閻羅副行長”的字樣,有些人甚至覺得紙鈔留在逝者“身邊”不方便,特地為他們準備了存摺,令人啼笑皆非。

這種做法且不説盜用人民幣圖形的冥幣損害了人民幣的形象。鉅額冥幣,存款單的出現,也體現了現實生活中一些人金錢至上的腐敗思想。在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少數人利慾薰心,什麼掙錢賣什麼,大大影響了社會的秩序和風氣。

清明的含義是自然氣候開始清新明朗,清明的明,也應該包含精神文明。

其實,燒“紙保姆”、燒“冥幣銀行存款單”與燒“紙小姐”都是一種社會畸形現象,是愚昧的表現。文明祭祀是人們銘記先輩,而愚昧祭祀就會污染社會,把陋習當成時髦。因此,希望我們為了自己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美好,開始倡導和鼓勵骨灰撒散,種植紀念樹,互聯網上祭掃,家庭“追悼會”等形式,進行文明祭奠,讓清明時節真正成為一個傳承中華文明的節日。

學生清明祭祀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就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就是星期五,我爸爸一大早説:“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就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説:“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説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裏,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説:“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媽媽説:“就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説:“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就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就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就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