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母親節徵文:外婆似母暖我心

欄目: 母親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21W

母親節徵文:外婆似母暖我心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外婆似母暖我心。談論節日我傾向於中國傳統的“中秋”、“元宵”、“春節”。各個都是團圓節。喜歡傳統節日的我不單單是為了悍衞中國文化。更主要的是她使忙碌中的人們有一絲憑藉。人總不能光為自己活着。團團圓圓才是根。相反西方傳播而來的聖誕節、情人節、愚人節我較為反感,惟母親節是個例外。

母親節徵文:外婆似母暖我心

我想母親節明為給偉大的母親過節,實是給兒女一絲盡孝的機會罷了。當然盡孝不要單等母親節。孝道無時無刻不在你我身邊。人可以沒有丈夫、妻子、子女。哪一個沒有父母呢?任何人都不能例外。我想回憶母親的音容,回憶母親的目光,可是不能。母親與我相伴的時候我沒有記憶。西方人稱生日那天是母難日。我出生的那天是名副其實的“母難日”。那天母親由於流血過多引發白血病與我只共同生活七十餘日就永遠離我而去。雖然在外人面前我有母親。可我是祖母養大的。千年前的《陳情表》彷彿是寫給我的衷告。“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在我心中默唸過無數次。當我第一次讀到這段話時,就深深為之感動。思緒萬千、心潮起浮都不足以評價當時的心情。身穿布衣,腳踏芒鞋的先哲彷彿在千年前就預示到將來會有一位白髮蒼蒼臉上佈滿皺紋的老奶奶拉扯着一個苦難的孩童。那個孩童手中拎着一個大菜筐在菜市場上走啊走。

一走數年誰又知道走過的路有多遠呢?於是寫下了那催人淚下的文字,告誡那個孩童要善待祖母、善待經驗交流《自考365網友母親節徵文:外婆似母暖我心》。那千餘字的短文在亙古中足足等了我上千年。現在那個孩童雖然長大了,可他還是喜歡在市場老街上賣呆兒。喜歡在天橋上看橋下的火車。如果他受人欺負,還會迎着火車的笛聲大聲喊叫來發泄。只是身邊少了那位老奶奶。孫兒長高大了,祖母卻病倒了。這幾年祖母病危數次,每次病重的時候都握着孫兒的手,告訴我在箱中存放的積蓄。祖母不知道手握的孫兒已經長大成人,已經不需要掛念了嗎?祖母不認字,卻喜歡我念書報給她聽。現如今老人家聾了,就算大聲喊老人也聽不清了。孫兒還似兒時那樣倔強那樣羞澀。他有時也會厭倦祖母的嘮叨,嫌棄祖母的屎尿。每當這時,他就拿出那篇《陳情表》念上一遍又一遍,打個耳光來喚醒自己的良知,告誡自己不能忘本。

遠赴英倫的朋友每次電話中都問我祖父、祖母的身體如何。他雖然不知我的身世,可也隱約感覺出二老在我心中的地位。唉,他讓我盡孝道,可他自己卻冷落了母親。在我與這位母親的一次談話中她抱怨兒子在國外很少主動與之溝通。真是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當週圍的朋友在母親節為媽媽買束鮮花或選上其它的一份心意時,我就打心眼裏高興。遠赴千里之外的遊子。您怎能忘記生你養你的母親呢!吃水尚能不忘打井之人。母親付與了你我生命啊!您無論走遍大江南北、祖國各地心裏都流着母親的血,身上都穿着母親為你縫製的衣。

遊子在外有無數個理由。他也許為了生存;也許為了出名讓母親為之驕傲;也許為了有許多許多金錢來報答自己的母親;也許為了一生的理想與追求。可母親思念遠在天邊的兒女無需理由。兒女只要有一條能通往幸福的路她就心滿意足了。當遠在天邊的遊子,拿着幾年甚至幾十年拼搏換來的.名利雙收捧到母親面前時他才會發現母親所需要的並不是這些。母親的需要太簡單了。她要的就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能活得好。

母親才是兒女的種子,兒女是母親的根。人啊!這種自認為具有先知先覺的生物。真不知是其幸事還是悲哀。在夢中我幻想宇宙萬物都比人這種生物進化得高級。只不過它們厭倦了幸福、悲傷、鬥智與交遊。天上的青鳥最喜歡上天翱翔,它保留一雙翅膀就滿足了。魚兒她不知覺間愛上了浪花,於是只保留了與水在一起的權力。奔馬喜愛廣闊的原野,它就對上天説“讓我能四足奔跑就足夠了,我寧願天天吃草”——只有人,人們貪心,既追求錦衣玉食,又追求智慧真理。還要控制世界的無盡權力。結果剩下的僅是無盡的煩惱。整日為自己的生老病死而恐懼,為愛離別而懊惱。如果能選擇,我就乞求上蒼讓自己與母親重新生活一次,保存一份完整的記憶到永遠。

社區 風前橫笛斜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