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美味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3篇

欄目: 端午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味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美味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3篇

美味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1

今年的端午節就快到了,想到要過節,我就會很開心。特地和媽媽一起看了日曆,農曆五月初五是陽曆6月6日。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節還有很多動人的故事,相傳龍舟競渡是為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很多民族的故事都不相同,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關於紀念屈原的這個傳説。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告訴你,我家鄉昆明的粽子很好吃,有原味的白水粽子、有鹹味火腿的、還有甜味大棗和有豆沙的。其實,最早只有原味的白水粽子,慢慢的人們創造了包有各種餡料、各種味道的粽子,就像五花八門的餃子一樣。還要告訴你,無論是那一種我都喜歡,聞着那散發着竹葉清香的粽子,就想咬一口,再咬一口……每到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都要去買艾葉,把它插在門頭上,聽老人説是避邪的,但我更喜歡那艾葉散發出來淡淡香味。

我很喜歡過端午節,因為端午節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節日。更讓人高興的是,端午節不但有好吃的粽子,還可以放假。

美味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2

樹木茂盛,烈日當空。在即將到來的五月初旬,我們馬上要迎來一個盛大的,富有文化底藴的節日—端午節。

相傳,端午節起源於屈原。據説,當時的楚國一心想於秦國交好,但狡猾的秦王早就盯上了楚國這塊肥肉,屈原把一切看在眼裏,但無奈與大王意見向左,只好眼睜睜看着秦軍的鐵蹄踐踏着自己的家園卻無能為力。心灰意冷之下投了汨羅江。就是現在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那時的百姓十分信服,敬重屈原,知道他投江後萬般悲痛,為了讓江裏的魚不吃屈原的身體,就往江裏投一個個用糯米裹成的食物投進江中,這便是端午節必吃的—粽子。

記得去年五月初四那一天,還在睡夢中的我就聽見廚房裏飄出一陣陣香味和一聲聲窸窣的聲音,我躡手躡腳走進廚房,只看見一堆青葉子和一捆紅繩以及一個忙碌的身影—奶奶在包粽子。我一轉身就看見在幾縷陽光的照耀下的幾個嬌小玲瓏的胖小子(粽子)它們一個個整齊地排列着,就像一羣幼兒園的小朋友,時不時會迎來一個新同學。令我驚訝的是這麼多小胖子咋一看長得都一模一樣,我的雙眼看向奶奶。只見她一把拿起剛泡軟的糯米,擠壓成形後放到十字交叉的青葉中間,一層一層地裹起來。那些“淘氣”的胖小子到了奶奶手裏似乎就變得特別聽話,乖乖地穿上了青葉衣。一眨眼的功夫一個被裹地鼓鼓囊囊的小肉粽就出現在隊列中了。

我看着也手癢癢,便纏着奶奶教我裹粽子。奶奶説:“做這個不能心急,要一步一步慢慢來。”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按步驟,但當我硬撐到裹餡的那一步就敗下陣來,裏面的糯米總會被我擠出來。用力了造型就破壞了,放輕了餡又會掉出來。急得我頭上直冒汗,而奶奶卻在一旁捧腹大笑。她對我説:“這活兒沒有個長年累月是做不好的。別灰心,等到下次端午,我們早點兒開始學怎麼樣?”我撓撓頭對奶奶説:“嗯,這次端午還是吃奶奶包的吧!”一轉頭,發現幾個小胖子還在角落裏咯咯笑呢……

熱鬧的端午節會持續好多天,那時的杭城總會充滿着歡聲笑語,所有的人都會被這種氣氛感染,走在路上都會聞到滿大街的.粽子香……

美味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3

打開嫩綠的粽葉,一股淡淡的清香迎面飄來。白花花的糯米緊包着香噴噴的綠豆和散發着濃香的豬肉,這就是我們甘棠的特色美食——大肉粽。

粽子的製作工序是很簡單的。首先,要把新鮮的糯米、綠豆、還有豬肉用清水洗乾淨,再用剪刀把葦葉的柄杆剪掉,然後抽出4~6張葦葉,兩個手指夾緊,一彎一繞,就成了一個漏斗的形狀,再往“漏斗”裏裝上糯米、綠豆、豬肉等,你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上紅棗、栗子、赤豆等,加好料後就把它壓平折蓋上葦葉,最後用紅線一圈一圈地紮緊一個大肉粽就完成了。把肉粽放進蒸籠裏蒸熟就可以吃了。

煮熟了的粽子,熱氣騰騰的直燙手,可我還是迫不及待地剝開葦葉,一股濃濃的香味立刻就撲向了我。那白白的糯米、滑嫩爽口的綠豆合肥而不膩的豬肉令我垂涎三尺,咬一口,糯米的香、軟、粘馬上就佔據了我的味覺,再咬一口,綠豆的滑嫩、入口即溶的豬肉在我的舌尖上徘徊,粽子還有很多的吃法:你可以把它切成一塊塊的煎着吃;如果你愛吃辣,可以蘸上辣椒醬和蒜頭;愛吃酸,可以蘸上醋。

這就是我們甘棠的特色——大粽,嘗一嘗我們的大眾,你一定會覺得脣齒留香,吃了還想吃!想吃的話要趁早哦,去晚了就沒了。啊!又是這大粽的濃香,我得趕緊去吃了,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