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

欄目: 端午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中國傳統的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來到了江邊看龍舟!

陽光明媚,萬里無雲,今天是一個極好的天氣,來到江邊放眼望去,之間沿岸紅旗招展,彩旗飄揚,人山人海,還熱鬧啊!我擠過人羣,終於來到了大堤上,之間河面上停着數十條龍舟,龍舟上坐着十多個壯漢,他們手握船槳,蓄勢待發,等待着指揮員的哨聲準備衝刺。我細細的數了下,龍舟上一共有是19人,船頭沾着一位指揮的人員,然後船頭和船尾各有兩名大打鼓的人,其餘的人都市划船的人。我只聽見一聲尖鋭的哨聲,爸爸説:“比賽開始了。”只見龍舟迅速向前,在划船人員的奮力划槳下。龍舟像離玄的箭一樣飛快的向前移動。鼓聲震天,岸上的人們在為他們加油鼓勁,划船的叔叔們也更加賣力了,你爭我趕,誰也不想落後,龍舟不一會兒就劃到了終點只是人們歡呼雀躍,大家都高興極了。

這是我難忘的一次端午節,我體會到了划龍舟的那種激情,那種興奮,真高興啊!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2

小學五年的學習生涯中,發生過許多令我難忘的事情,最讓我難忘的要屬四年級的那次端午節了。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户户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這是為什麼呢?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着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裏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裏,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

那在家門口掛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因為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是為了讓蛇不來咬,就又有這個習俗了。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3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沒月有處五、十五,二十五三個五日,“端”是開始將每月第一個五日稱為端五。端午節也可以稱為“浴蘭節”和“地臘節”。

從古至今,一般端午節人們多要包粽子,並摘許多的葛藤掛在門口的兩旁。今天,奶奶買了許多粽子回來,説今天的午餐就吃粽子了!吃午餐是,每人拿到了一條粽子,這粽子是三角體的,外面是用幾片葦葉包成的,外形十分精緻,還用幾條繩子綁了起來,為了不讓葦葉掉下來。聞着看噴噴糯米味,讓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打開粽子,趕緊用筷子夾了一塊,啊,味道還真不賴!

但是,在吃粽子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在公元278年前的愛國的偉大詩人——屈原。楚國在秦國在舉進攻中慘敗,秦國一舉攻進成都,大肆燒殺和搶奪,頃見大勢已去,便於五月五日抱着一塊石頭投入汩羅江。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從四面八方趕到汩羅江邊,紛紛駕舟尋救,但還是未能找到他們心目中的愛國詩人——屈原,人民為了使讓他們尊敬的屈原的遺體不被惡吞食,人們就自發地做好粽子投入灑中供魚兒食用。

這還是我這麼正式地過端午節哩!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4

中國傳統節日很多,比如:端午節,春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可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是端午節,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典故呢!

傳説農曆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聽見自己的國家快滅亡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抱起一塊石頭縱身跳入江河裏,人們聽到屈原已經去世了,都很傷心就划着船把飯投入江河裏,為了不讓魚傷害屈原的身體雄黃酒撒入江河裏驅趕魚兒,魚兒就不會傷害屈原了。

到了現在,每年在五月初五這天定為端午節來紀念屈原,在這一天包粽子,賽龍舟來紀念愛國詩人,媽媽在這一天也會把長長的艾條高高的掛在家門口,此時我最高興的就是可以吃到粽子了。粽子的葉子青綠色的有四個角但是從不同的角度看確是三角形的可有意思了,每次我都會迫不及待的把粽葉打開,那股別樣的香甜撲鼻而來金黃色的糯米看起來是那麼的誘人,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美味一下襲擊了我的全身每個血管,太好吃了往往這時候我會一連吃了好幾個。

就因為我愛吃粽子我真希望天天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5

每月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午節、重五節。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紀念屈原説影響最廣。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跳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不僅端午節的傳説多,而且各地過端午節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鮮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們家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姥姥便會早早的從市場上買來油綠油綠的蘆葦葉和雪白的糯米,還有那甜甜的蜜棗。然後把他們分別洗一洗,再浸泡。再由媽媽動手包粽子。當然,還要炸麻葉、包菜角。大門口懸掛艾葉,以此來驅邪趕蚊蠅。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我便會想起這首兒歌,便會想到那美味的粽子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6

“五月天,是端陽。插艾葉呀,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説的就是過端午節的情景。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時間是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説法。其中有一種是相傳秦軍攻破楚國,屈原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百姓悲痛不已,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祭祀屈原。為了紀念他,每年一到這個日子就要賽龍舟、吃粽子。據説,人們賽龍舟是為了找到屈原的遺體,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遺體。

在奶奶家,依然保持着吃粽子的習俗。包粽子的方法,説簡單也簡單,説難也難。首先,要採摘一些新鮮的蘆葦葉並清洗乾淨,再放進水裏煮,煮的同時將準備好的糯米浸泡好,還有準備好喜歡吃的餡,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就開始包粽子啦。只見奶奶取出兩三片葉子,左右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出葉子的另一頭往裏卷,捲成一個圓錐體,接着往裏面放進一些糯米,再放入餡,緊接着再往餡上面蓋一層糯米,最後用棉線綁住粽子,一個粽子“寶寶”就這樣誕生了,她穿着深綠的衣裳,裏面是白白胖胖的大肚牀。別説,要是再圓點,就成一個大圓球了。我和媽媽喜歡吃豆沙的,爸爸最喜歡吃肉餡的,因此,奶奶都會準備好多種餡料,用爸爸的話來説——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端午節,我吃着這香噴噴的粽子,感受到真是一次難忘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7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我可以吃到姥姥包的香甜的粽子。一大早,我們就來到了姥姥家,剛一進門,就看見桌子上擺着一大盆粽子。我不由分説的拿起一個,就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是大棗餡的,甜滋滋的,又軟又糯,真好吃!吃完後,我才發現粽子上有綁着白繩的、紅繩的和綠繩的。我感到很奇怪,就不解的問姥姥:“為什麼繩子有不同的顏色呢?這裏究竟藏着什麼玄機呢?”姥姥笑眯眯的説:“紅的是大棗和花生,綠的是蜜棗和花生,白的是豆沙餡的。”姥姥的心真細呀!於是我又吃了一個豆沙餡的。

吃飯的時候姥姥又給我講了端午節的由來和意義,傳説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了許多愛國詩篇,提出了許多治理國家的好辦法。但國君不聽,還把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後來國家滅亡了,他非常悲憤,就投江了。屈原投汨羅江後,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去傷害他,就包了許多粽子投入江中。現在每到端午節人們都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聽了姥姥的一番話,我想起了屈原的一句名言: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們要以屈原為榜樣,在漫長的人生路上百折不撓、勇於探索。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8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人民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在那天,屈原抑天長歎一聲,投身激浪的汩羅江,人們紛紛來打撈他的屍體,有的把粽子投入江中,還有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怕魚傷害屈原的屍體。

7號,媽媽買回米、粽葉在水中泡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我和媽媽在家包粽子。媽媽和爸爸都説自己從來沒包過粽子。這時媽媽説:“沒關係,我們一起學着包。”剛開始媽媽叫我把粽葉折成一個三角形,然後把糯米塞入,把上面的一個小角折下來,然後把上面的一個大角折下來,再一折,把繩子紮緊。我們正高興的時候,突然我看見米從下面漏了出來,媽媽説:“粽子包漏了,沒關係,我們重新再來。”第二個,我和媽媽一起包,雖然包得不太好看,但很嚴實,我們成功了!接着,後面的粽子越包越好看,和外面賣的沒多大區別。這時,媽媽讓我單獨包一個,我按照剛才包粽子的過程,一步步的包,雖然沒包漏,但我包的像個扁餅子。媽媽對我説:“包的越多就越好。”哦!包粽子就像學習一樣,多練就熟了。

煮粽子了,媽媽把我們包好的粽子放到冷水時,煮了30分鐘,我耐心的等待。熟了,這時滿屋子飄着粽子的香氣,我迫不及待的把我包的“扁餅子”拿出來,嚐了嚐,嗯!真好吃。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9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今天我早早的起牀收拾好東西去姥姥家過端午節。

剛到姥姥家正看見姥姥在包粽子,我一看高興極了,因為我也可以試試,我急急忙忙的去洗了手,來到姥姥跟前,對姥姥説:“姥姥我也想替您包粽子”姥姥看看我笑呵呵的説可以,但是有個條件就是不能弄的哪都是米,要是弄的哪都是米,就不讓我包了,就這樣我可以學包粽子了,我看見姥姥先把幾片粽葉重疊着放到一起,然後放上江米在放點水,一轉就是一個,呵呵,我明白了,原來這麼簡單啊,於是我也學着姥姥的樣子拿了幾片粽葉,擺好後也放了點江米也轉了一個三角形,但是不知道怎麼的,那小小的江米粒就順着那幾個角都出來了,本來怕姥姥看見不讓我包呢,這越害怕這小小的粽子就越和我作對,氣壞我了。這時我看看姥姥沒看我,還在那認真的包着她手中那小小的粽子,我又仔細的觀察了幾遍,這回我明白了,不能放太多的米,於是我又試了一個,這個還可以,包出來後米沒怎麼流出來,模樣嘛雖然不好看不過還能讓大家接受,就這樣我又包了兩個,終於會包了。

包好粽子後姥姥就去煮了,過了一會粽子煮好了,我吃了一個“啊”好香啊!看到這中有自己的功勞,心裏美極了。這又是我的一個收穫。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10

我的家鄉毗鄰長江。“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吃粽子,沾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就是我家鄉過端午節時的生動寫照。

每年端午節的一大早,奶奶就會把準備好的菖蒲和艾蒿懸掛在門樑上用來驅災辟邪。然後媽媽拿出隔夜就泡好的糯米和新鮮的蘆葦葉,大人們圍坐在一起包粽子。粽子有很多的種類和口味。我家鄉的粽子是那種長菱形的,只需用一張蘆葦葉就能裹成一個粽子,樣子小巧而可愛。至於系粽子的繩子也很考究,是水裏長的一種藥草,有一種天然的清香。粽子的口味根據個人的不同喜好包成甜的或是鹹鮮的。

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們這羣孩子會繫上媽媽準備的五彩絲線,吃着煮雞蛋,纏着爺爺講屈原投江的故事,講白娘子盜仙草的故事,講婉轉西流的汨羅江那不朽的傳説……

中午,當濃濃的棕香飄蕩在屋子的每一個角落,媽媽在各個房間裏灑一點雄黃酒,一家人就坐在一起品嚐各種口味的粽子,暢談各自的見聞和收穫,歡笑聲此起彼伏。

飯後,爸爸媽媽帶着我把粽子分送給親友和鄰居,把我們的祝福送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往年,端午節的時候還會有龍舟比賽。據説四面八方的人們都會趕來,觀看龍舟比賽的陣勢宏大,場面壯闊。可惜,現在那種場面不多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廣場上各種有意思的歌舞節目或益智遊戲。濃濃的節日氣氛讓大家都很興奮。

我喜歡我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有很多傳統的東西被替代了,但是它給我們傳遞了一種精神,那種生生不息的關愛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11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傳説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當年,他投汨羅江後,人們划着船去尋找屈原,並在江裏投入了很多米,防止其他魚吃屈原,後來,又把米用粽葉裹起來,慢慢的`就演變發展成為現在的粽子,也正因為是這樣,因此,現在端午節就有了吃粽子和划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這天,我們全家人聚集在餐桌前,這天的菜餚與以往的有所不一樣,因為這一天,我們要吃五黃三白和一紅,這五黃分別是黃鱔,黃瓜,雄黃酒,黃魚和蛋黃,三白指的是茭白,白切肉,蛋白,一紅就是汗菜,煮熟後會變紅色的。吃這些東西是為了辟邪,求吉祥。我們一家人一邊吃着,一邊談論着端午節的習俗賽龍舟。不一會兒,桌上的菜餚被我們吃得一乾二淨了。吃完後,我們還吃了粽子,這天吃粽子有着特殊的意義,我門是要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他的滿腔愛國情懷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就這樣,我們按照端午節的習俗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12

端午節吃粽子是傳統的習俗,還記得去年端午節的早上,爸爸準備了很多包粽子的材料,我很納悶地問爸爸:“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吃?”爸爸説:“今天我給你普及一下端午文化。”於是,我豎起兩隻耳朵聽爸爸講端午節的文化。

爸爸説,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重五節”“天中節”等。端午節吃粽子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習俗。講到屈原,爸爸變得嚴肅起來,我也聽得很投入。爸爸一邊包着粽子一邊説,屈原是楚國人,是戰國時期的詩人,政治家。他為了振興楚國大業不畏權勢,受到當時貴族的排斥,最終楚國被秦軍攻破,屈原不忍看到國家滅亡而跳下汨羅江自盡身亡。聽到這裏,我的心情越來越沉重,好像高大的屈原詩人已經站在我的面前……耳邊聽見爸爸還在講,傳説楚國人因不捨得賢臣屈原投江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屈原蹤影。之後人民每年五月初划龍舟以紀念他,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聽完爸爸講的這個故事,我也想包一個甜蜜五香糯米粽子來表示我對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偉大詩人屈原的紀念。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13

今天,我興奮極了,因為,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到來了!小孩子們都説:“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一大早,媽媽帶着我去花店,買來了一束艾草,接着,又帶我去了菜市場,買來了包粽子的料,有:綠油油的棕葉,甜甜的棗子,粘粘的糯米和新鮮的豬肉。買來了包粽子的料,我和媽媽準備回家包粽子嘍!

到了家裏,媽媽拿來了一個包粽子的板,教我怎麼包粽子。首先,把一團糯米放到棕葉上,説着,拿出了一片綠油油的棕葉,把粘乎乎的糯米放了上去。接着,把棗子放進了糯米中,在把棕葉包起來,

用一根絲線在粽子上打了一個結,一個胖鼓鼓的粽子就完成了。我學得很認真,所以,不一會兒,滿滿一盤的粽子就包好啦!媽媽把粽子一個個放進鍋裏煮,過了70分鐘,粽子煮好了,當媽媽把粽子拿出來時,

一股清香撲鼻而來,當全家一起吃粽子時,我開心的笑了。

接着,媽媽帶着我去看了賽龍舟,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旁邊人山人海。只見,湖上有有四條龍舟,每條龍舟上的人都精神抖擻,只聽發令員一發令,頭上的人打鼓,尾部的人敲鑼,龍舟像

離玄的箭一樣衝了出去,第二條龍舟暫時領先,第一條龍舟的人不服氣,拼命的往前劃,最後,第一條龍舟獲勝了,圍觀的人歡呼起來,我喜歡端午節!希望明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這樣,我又可以和媽媽一起

包粽子,看激動人心的賽龍舟了。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14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姥姥又一如既往的送來了粽子。

粽子的模樣十分有趣,它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一個個標準的三角體。純白色的棉線均勻地纏繞在墨綠色的葦葉上,打開葦葉,調皮的江米立馬探出白白的小腦袋,中間還鑲嵌着一顆晶瑩的“紅瑪瑙”呢!

別以為粽子只是樣子美,它的味兒還特別香呢!葦葉散發出陣陣清香,沁人心脾,咬上一口,軟糯中一股甜而不膩的味道在舌尖揮發,不僅好吃,還營養豐富,老少皆宜。

粽子真是個寶,可這是紀念誰的呢?他是紀念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了許多名作,傳説他不斷給楚懷王提好政見,卻最終惹怒了楚懷王,被放逐到外地。因為楚懷王沒有聽從屈原的建議,不久就被別的國家滅掉了。聽到滅國的消息後屈原悲痛欲絕,跳進汨羅江自盡殉國了。楚國的人民敬仰他的愛國精神,不想他的屍骨被魚吃了,就用葦葉包上糯米飯投到江中,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粽子。

端午節的習俗不止是包粽子、吃粽子,還有賽龍舟、佩香囊、懸艾、栓五色線等好多好多呢。

我期盼明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

端午節 - 小學寫事作文400字15

每年的節日有很多,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傳説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個地方的人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掛艾葉菖蒲、吃粽子、喝雄黃酒、掛香袋,有的地方還要賽龍舟。

端午節這天,奶奶準備了粽葉、糯米、肉,包起了粽子。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起一大一小兩片粽葉,折出一個角,往摺好的角筒裏放一把浸泡好的糯米,塞了一塊大肥肉,再用糯米蓋嚴實。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心想:真簡單,一點都不難。可是當我想把粽葉蓋好的時候就遇到麻煩事了,怎麼蓋都不行,老是有糯米掉下來。我急得團團轉,幸好有奶奶幫我,她讓我把糯米弄掉了一點,這才蓋起來。最後一步是把粽葉用繩子紮起來,粽子一定要包的緊才好吃。包粽子是手藝活,看起來簡單,其實一點都不容易。

在端午佳節,人們用各種活動紀念屈原,一代接着一代,才形成了藴涵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民族文化的傳統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