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端午節的見聞作文

欄目: 端午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79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見聞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見聞作文

端午節的見聞作文1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聽老輩講,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説,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秦國最強,也數秦國野心最大,要一統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禦不行,很容易被打敗,自然成了首選。這一點,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禦,不讓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道理,認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到汨羅去,屈原很傷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禦,國君不但不聽取意見,還當成惡意。終於,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於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麼撈的到?當時人們説水裏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屍體,蛟龍吃飽了就不吃屍體了。以後,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要粽子,劃龍船,祭奠屈原。端午節就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節,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那裏端午節比較昌盛,幾乎每年都要劃龍船。今年也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也參加了劃龍船比賽。

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羣裏。那大大小成千上萬把五顏六色的雨傘,成了一道奇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眾是有多少,——數不清;並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泄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一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頭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每條龍舟就是一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着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着鼓點的節奏,揮舞着船漿,喊着整齊雄壯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一轉眼,一條黃龍飛躍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眾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

我愛划龍舟,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見聞作文2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一個節日,而在這一天,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會吃上一個大大的裹蒸粽,而在我的家鄉,最興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粽了。

一個清晨,霧還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朧的。而符裏的人們已經開始忙活了,每一户人家都抬出一個差不多一個大人身高的大鐵鍋,而我們這些小孩子,望着這麼個大鐵鍋,都張大着嘴,發出“哇”的一聲,而過了幾年這樣的端午節,我們也就不驚奇了。

大人們在屋裏忙裏忙外的,廚房的灶放着幾個大圓盆,都是一些紅豆和糯米之類的。開始包裹蒸粽了,大人們把些冬也先洗得乾乾淨淨,然後把紅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間再放一塊甘香可口的豬肉,表面再鋪多一層糯米就已經完成了一半,而最後呢,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包紮這些可愛的金字塔壯的裹蒸粽了,如果扎得不好,那麼在煮的時候,裹蒸粽就會散掉,走失了裏面的精華,那就不好吃了,大人們拿出一條草繩,緊緊地捆綁着裹蒸粽,在最後,也要再緊緊地打上一個死結。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煮裹蒸粽了,大家都提着一桶桶的水,往剛剛的大鐵鍋倒,而我們這些小孩,也都來幫忙,提着小一點的桶,很快,大鐵鍋就已經裝了一半水了,開始往裏面剛裹蒸粽,每個人都從屋裏拿出一張小木凳,在大鐵鍋面前,這一刻,是最為温馨的,這一蒸,即使十多小時,而且不時要往鍋裏倒水,以免幹水,大家在鐵鍋前有説有笑的,火光中滿是大家歡樂的笑聲,等待着這些裹蒸粽的我們,或許享受的即使這一刻,這一個過程,而不時成果。

裹蒸粽蒸好了,一拉開大鐵鍋的蓋,那種香味真是無法言語,從村頭飄到村尾,整條村都是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這種美味是外面買來的裹蒸粽吃不到的。

已經好幾年沒回家過端午節了,真懷念啊!真想再過一次。

端午節的見聞作文3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粽子葉,準備開始包粽子。

我從來沒包過粽子,於是對媽媽説:“媽媽,我不會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媽媽説:“行,包粽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儘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着媽媽做,把粽子葉疊成一個漏斗。

“然後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粽子,可以在裏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後將餘下的粽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粽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粽子葉把粽子裹緊。最後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粽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説着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粽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緊時,裏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一個粽子。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下一步,開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齊地擺在鍋裏,把鍋簾壓在粽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後把水順着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媽媽給我係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粽子,終於登場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的見聞作文4

日子在不經意間流淌,恍然間不覺又是一年端午至。猜度思忖間,那是誰的足跡在五月又一次輕輕地踏過了我們的心田,瀰漫了這滿地的情思?生命是一場懂得,那這滿地的情思,又是誰用這温柔的手掌靜靜地呵護了我們的歲月,煨暖了這五月的端午?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那在這草長鶯飛的季節裏,我們這顆婉約而柔軟的心房又會被誰的情思再一次的所牽絆?往昔的似水年華,殘留在腦海裏的點點滴滴,兒時散落的記憶,那此刻又是否會在這五月艾風靜靜流淌的歲月裏,暖暖的又一次找回那些彷彿就在昨天的這一幕幕不曾也不願抹掉的温度呢?

輕拈光陰,時光流轉,記憶在歲月的渡口沉澱,時間在指縫中悄悄地離去。但有些事情有些記憶,雖然已過去了多年,但每每想起卻總是讓人温暖不已。記得,人們常説:時間可以改變很多人很多事,但每年的端午節卻總是伴隨着我們那些流年往事而漸漸地沁入心扉,在記憶的阡陌紅塵中温温的稍稍的停留。故每憶起家鄉的端午節,心中難免有絲絲暖暖的感動。故鄉的端午節,她浸透着一種濃濃的親情。

眾所周知,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悠久傳統,美好風俗。漸而人們在每年的端午節中,也總是用這最虔誠最質樸的心兒寄寓了一些美好的期望,讓我們塵世這習慣了“鑲”着面具的靈魂得以暫時的迴歸。那麼,所以端午節這一天,不光是我們對節日的期待,對美好新生活的祈願,同時也更是我們對無微不至照顧着我們的親人的一種感念。那既然這樣,不如就讓我們藉着兒時星星點點端午的記憶,乘着節日這濃濃的艾風,讓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慢慢的漸漸地溢滿我們的腦海,讓我們在藴含的真情中“心中有愛,愛中有心”,一點一滴的學會“用心讀愛,用愛讀心”。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話説的一點也不假。那在五月這個傳統的節日裏,你又會想起誰呢?但我想到的卻首先是我的母親,一個“性情温順隨和,説話和藹可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農村婦女,但恰也正是因為她,讓這一個個端午情暖了歲月,也情暖了端午。

端午節的見聞作文5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處處充滿了民族、民俗的文化,在此,我們藉助這個契機進行家園共育。

端午節這個民俗的節日中藴含了很多的教育價值,在這個隆重的節日到來之際,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邀請家長參與課程,邀請家長參與活動——《包粽子》,讓孩子們更好的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在此之前,我們邀請了會包粽子的家長,主要以奶奶爺爺為主,積極地參與了進來,同時,在活動當天我們準備了充足的包粽子的材料,如:粽葉、糯米、蜜棗、花生等等,活動在小朋友的期待中拉開了序幕,大家圍坐一起,爺爺奶奶們首先和小朋友們分享了端午節的各種習俗,小朋友先説,爺爺奶奶來補充,如:賽龍舟、食棕、帶香囊、端午插艾等等,接着爺爺奶奶很細緻很認真的給小朋友們講解並實踐了包粽子的方法,從小朋友的表情中看到了滿臉的崇拜,眼神中透出了迫不及待,終於輪到小朋友開始,一個個小傢伙帶着大膽嘗試不服輸的精神,小手不斷擺弄着,一次不成功再來,有的小朋友直接走到奶奶的身旁舉起自己的小粽子説:“奶奶這樣對不對,奶奶再怎麼做?”當奶奶對着這羣可愛的孩子們豎起大拇哥時,孩子和家長的臉上都露出了快樂的笑容,同時這裏面還有幸福的音符,整個活動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進行着,開心、有序。大家齊動手,滿滿一桶粽子完成了,看到自己親手所做的成果,無比的開心。

在這個活動中,不僅有家長對端午節的講述,還通過視頻的方式向大家呈現了端午的由來及習俗,讓孩子在看、聽中更加深入的瞭解了端午節。

活動到此並沒有結束,下午我們活動繼續進行——《品粽》,吃着自己所包的粽子,流露出了濃濃的香味,不僅包的過程開心,吃的過程更是温馨。

通過這次家長參與讓孩子們收穫頗多,不僅知道了包粽子的方法,增加了對民俗的瞭解,同時,親身體驗了生活,總之,本次活動快樂多多,幸福多多,温暖多多,期待下一次家長的參與,我們會繼續努力,做到更好。

端午節的見聞作文6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瞬間又到。想想出來十多年了,還是比較懷念在老家的端午節,甜蜜而又温馨。在老家過端午節最好的記憶,就是看到笑彎了腰的麥稈——-麥子熟了,端午節也就來了。

端午節在老家裏是最繁忙的節日了。翻滾的金色麥浪,來來往往的人們,戴着一頂頂黃色的草帽,迎着炎炎烈日穿梭于田埂之間,他們邊勞動邊欣賞着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深一腳淺一腳的緊緊跟隨收割機後面,有的在田間地頭等着滿倉而歸的收割機,滿臉的灰塵和汗水也掩蓋不住農人歡欣鼓舞的赤銅色臉。遠觀氣勢磅礴,似千軍萬馬,成為老家鄉村一道亮麗、燦爛的風景線。

端午節當天,天剛矇矇亮大人就要到溝頭河邊,用鐮刀去採割帶有露水的七種不同的枝條,比如艾草、柳條、榆樹條等等,放在家裏晾乾,説如果有摔傷可以燒水療傷。每家每户在自己家的房門頂插滿艾草,端午節前幾天大人就給自己的孩子準備五彩線,端午節當天天不亮前就要給睡夢中的孩子系在脖子、手脖、腳脖上,這一切就是為了庇護一家老小的平安——避邪。

現在居住在城市,超市琳琅滿目的粽子,有水晶粽、桂圓粽、鹹肉粽、火腿粽等等,雖然多種多樣,但是最懷念的還是老家的粽子。東鄰西舍的,你家包好送給我,我家做好送給你,花樣繁多,雖説就是來來往往的幾個粽子,卻更能浸透出濃濃的鄉情與親情。我覺得最好吃的應該是用新下來的小麥,用大的石臼搗去皮,在鍋里加點鹼,放上幾片蘆葦葉煮出來的麥子粥,入口品嚐,更能用舌頭“捕捉”到粽子的味道,那種香味常在脣齒間縈繞。

回憶起老家的端午節,心裏別有一番滋味。鄉村的空氣裏,飄散着粽的香甜,讓人充滿了希望,忘卻煩惱,這是城市無法感受到的。

記得小時候聽老師講,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投江的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它藴含着豐富的人文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藴。有關端午節的傳説多種多樣,賦予端午的釋義也越來越多,無論什麼樣的傳説,都是對中華文明的傳承。作為端午節的代表——粽子,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亙古彌香的美食之一。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們將綿延千古的愛國情懷。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

端午節的見聞作文7

又到端午節了,又要發頓牢騷了,又要説累了,好累啊……

每到這個時候,總是被親朋好友的粽子包圍,連呼吸都有糯米的香氣。我做為一個偉大的吃貨,對別人的粽子總有些不太滿意,偶爾吃到好吃的粽子,總能讓我心中一陣狂喜。

我老公不太喜歡吃粽子,每當看見我張羅着包粽子總説我自討苦吃,何必費這些事,滿超市都有各種各樣的粽子,想吃什麼口味隨便買就是。

但是我不這麼認為,包粽子送親朋好友對我説是件很神聖的事。從一開始就尋找新鮮的葦葉,再用最好的和田大棗,包上北方人最愛的紅棗粽子。也會泡上紅豆和綠豆,放在粽子裏也特別好吃。今年有好友想念家鄉南方粽子的味道,我便也嘗試着包了南方人愛吃的肉粽。材料也精挑細選,用了當地最好的黑豬肉,頭—晚用生抽和大料醃上,聞到肉裏的那種類似香腸的味道就可以包了。包粽子時緊緊的包裹,層層的纏繞,把滿心的真情都滲了進去,裏面也許會嚐到思念的味道。

等到煮粽子時,—般會用農村常用的大鍋,先用大火煮開鍋後再用慢火煮上四五個小時,再保温悶上—夜第二天—清早就可以吃了。趁熱趕緊給親朋好友送去,再放上粽子鍋裏煮的雞蛋,每一個雞蛋都有煮透了的葦葉的滋味,聞着都覺得香氣逼人,早餐就可以吃這兩樣吃食了。

其實幾個粽子不值幾個錢,但裏面的情意是買不到的,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今天回家看到我爸媽,弟弟和弟妹吃得那麼可口,我心裏無限欣慰,所有的累都蕩然無存了。想像每—個吃到粽子的朋友的表情,也許他們會是開心的。都能體會我包每—個粽子的情意,也有離得遠我送不去吃不到粽子的好友,除了遺憾我不知還能説點什麼呢?

感謝天感謝地,感謝緣分讓我們相遇,感謝他感謝你,感謝一路相識相伴相知。又到端午了,又聞滿是粽香氣撲鼻,又想起了你,對不起,今年的吃粽子的人裏又沒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