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節日作文 > 冬至作文

【精品】冬至的作文700字六篇

欄目: 冬至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76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冬至的作文700字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冬至的作文700字六篇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1

12月22日是冬至,放學後,媽媽把我接回家,我做完作業,就和媽媽一起包餃子。

媽媽把一碗麪粉倒到面盆裏,再加上適量的水拌勻,然後揉到一起。和了一會,一碗麪粉就變成了一個光溜溜的面球了,我也忍不住下手和了幾下,媽媽看我揉個不停,就説:“好了,別揉了,蓋上蓋讓它醒醒吧,咱們準備菜!”

媽媽拿出一個大白蘿蔔,把它洗個乾乾淨淨,用擦子擦成絲,我看着媽媽擦幾下以後又換個面,換了幾下以後像一枝削好了的鉛筆。我決定試一下,結果怎麼也削不動,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削了一下,削了四五下,就沒有力氣了,我拿開擦子一看,啊!這可不是絲,是末,我花了這麼多功夫都白費了!媽媽説:“沒有關係的,反正還要剁,只因為你的力氣小才會這樣!”媽媽把擦好的絲放到鍋裏煮一下,趁這一會媽媽把肉拿出來,我把肉放在盆裏,在媽媽的指揮下,我放了三勺鹽、一勺雞精、倒了一些味達美醬油、放了一些香油,就開始用筷子攪拌,媽媽讓我順着一個方向攪,説這樣拌的餡好吃。我攪勻了,媽媽也剁好了蘿蔔,我把肉和蘿蔔都放在一個盆裏,就開始使勁地往一個方向攪,直到把它們攪勻了為止。攪完以後,我覺得胳膊很酸,我不得不休息一會。

把餡拌好後,又拿出來和好的面,在面板上揉,我揉呀揉,把面揉成了一條“小蛇”媽媽拿起刀子“嚓嚓嚓“把面切成小塊兒,我也試了幾下,呀,刀子可真沉,我費了很大的勁才把這條“小蛇”全都切完,我們把切成的小塊兒搓成圓柱形,又把它們按成扁的,我擀皮,可是,手怎麼也跟不上去,兩個手不知道怎麼配合,擀好了,可是是個長圓的,之後我又擀成六邊形、五邊形、小花邊,可是就是沒有圓圓的,媽媽擀的皮又薄又圓,我覺得擀皮太難了!我們把餡放進皮中間,用食指和拇指把皮提到中間捏在一起,再把兩邊的捏到一起,一個餃子就成了,我捏的餃子扁扁的,餡有點少;媽媽包餃子是擠的,餃子肚子鼓鼓的,我們一邊包媽媽一邊對我説:“你知道嗎?冬至這一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過了這一天,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長了,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重要的節氣之一,這一天,大家幾乎都會包餃子,現在還流傳一句民謠“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有人管”的説法,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為大眾治耳之恩。

包好餃子,我們把餃子放到鍋裏開始煮,媽媽説開鍋以後要加三次涼水就熟了。很快,香噴噴、熱乎乎的餃子出鍋了!

餃子的味道真好,自己動手做得更好吃!也可能是餓了,我吃了一大盤!真香呀!就是做完以後,覺得胳膊有點酸!挺累的!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2

記得小的時候特別喜歡過節,節日家裏會做許多好吃的菜,還有飲料喝。本文向您介紹有關《冬至鄉思》的內容參加工作之後,就很少在家過節了,而每當節日到來,都會生起濃郁的鄉思情。

到上甫工區上班以來,冬至這天,最忙的人要算幫工區煮飯的阿姨了。一早去食堂吃早餐,就看到工長與阿姨在張羅工區的'“冬至盛宴”:去村裏抓一隻土雞和一隻鴨,再買些豬雜,聽着聽着就讓人流口水了。阿姨是工長的妻子,她燒得一手好菜。上甫雖是一個極小的車站,但在黎欽線上其實有響噹噹的名頭——雖然這裏的交通不便,可伙食比較好,相鄰站區都羨慕我們有一個好阿姨。

早就等着冬至的到來,工友們都特別期盼能早點收工。回到工區,有工友開玩笑地與工長説:“謝工長,你都不心疼夫人嗎?早點收工回去幫忙吧!”謝工長工作三十年了,對待工作一直都是嚴謹的,他很嚴肅地回答:“工作是工作,聚餐是聚餐。”

下班回到工區,阿姨與休班的車站值班員已經將兩張大桌擺好,把菜都盛上了,工友們迫不及待地湊到飯桌前,去聞飄溢出的菜香,阿姨急忙喊道:“快點去洗手,洗完手才能吃菜。”不一會兒,我們就與車站職工圍滿了兩桌,熱熱鬧鬧地過着異鄉的冬至節。大夥都是外地人,加起來還不到20人,我們之間的感情特別的深,就像一家人,平日裏吃飯都是圍在一起。

在小站工區過節,有一道菜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鄉思”。吃着吃着,就會有電話響起,親人的電話就像一道“調味品”。工友們會接二連三地接到電話,我也不例外。母親打了電話過來,熟悉的聲音,關切的問候:“工區里加菜了嗎?我和你爸爸在家吃,家裏很好,你要安心工作。”電話那頭,母親的簡短話語足以讓我眼睛濕潤。我對故鄉,對家是思念的,可我明白,自己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以工作為主,盡心盡責。我想,安全是對工作最好的承諾,給父母最好的回報。

上甫工區的冬至,雖沒有父母的陪伴,但有一羣友善和藹的工友們伴隨,心裏也是美滋滋的,鄉思之情與友情點燃了冬天,我的冬天因此暖意融融。張誠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3

老家南方冬至有三大風俗:做湯圓,掃墓,放鞭炮。

NO:1做湯圓

我們南方這邊,冬至前夜要回老家一起做湯圓。湯圓可是一門精細的學問,講究技巧,圓滑和精美,其內涵更是至關重要,“湯圓,湯圓,團團圓圓”,湯圓內涵不就是這樣嗎?在我眼裏,湯圓可是不錯的“橡皮泥”。(捏動物)

今年,踏着冷月的氣息,帶着滿懷的欣喜回來家去了。吃過一盞有一盞的“盛宴”,重頭戲“湯圓”總算登場了。一座“麪粉山”,一盆清水。我在一旁看着大人們將水調入糯米粉中一揉一推,和了起來,看着看着,我的手也不知不覺癢癢了,恨不得上前去試試身手。回憶起去年和堂兄一起搓湯圓的情形真是回味無窮:那時我們做小豬,小狗,真是不亦悦乎。堂兄的叫聲打破了我的夢,我急忙“飛”了過去。當我再次“飛”回來時湯圓已經做完了,滿桌子,米篩上,一顆一顆圓滾滾湯圓,圓潤剔透,閉了眼,好像一碗熱騰騰,香飄撲鼻的湯圓就在眼前,But,這些我都沒參與,真可惜。委屈了我這個“湯圓大師傅”。

NO:2掃墓

冬至清晨,吃過一碗熱騰騰的湯圓,緊接着就是第二大風俗――掃墓了。

冬至那天,準備了成千上萬盤好吃的。呵呵,我看了都垂涎欲滴,更何況遠在地下的祖先呢。山路十八彎,果真名不虛傳,阡陌縱橫的羊腸小道太多了,轉得不知在哪了。(幸好有大人帶路,不然,我們可能要好幾天才能到)山頭山都是人,人擠人,人挨人。不管是生人,還是熟人,大家殊途同歸,同時山上掃墓者,互相打招呼,互相問好。掃墓,當然是掃除祖先墓前的雜草了,在我認為。用耙子一耙,一大堆一大堆的,這些都是大人要乾的。而我和堂兄一起登高臨遠,“橫看成林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雄壯景象;“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驚險景象。“陳勰,瀟越,快來跪拜祖先,求平安!”大人們喊我們了。我們學大人的:“同上。”,鬧得大家歡笑連綿。喊完了,我們又跑了,瘋玩去了。“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天沒下雨,看看先人的墓,陡生淒涼,倒幾分似“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感覺。

NO:3放鞭炮

新年放鞭炮,冬至也不例外。大人們常説:“冬至過後就到了元旦。”這大概就是元旦的前奏吧!不知爆竹是哪位高人發明的,妙趣橫生。想當年,我和堂兄買了好幾盒,自然高興了很久。我們點着香,用顫顫巍巍的手去引爆,火花噴濺時,我們嚇得屁滾尿流,捂着耳朵飛快地跑走了,站在屋裏以那顆活蹦亂跳的心去看“戲”:“噼噼啪啪”,爆竹聲,狗叫聲交織在一起,我們樂得不可開支。

後記

每一年冬至,這“三重奏”總是這樣地演繹着,一切是那麼有趣,讓我回味無窮……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4

今天早上,我剛剛走下樓梯,就聽見奶奶對媽媽説道:“要過冬至節了,得要吃糯米飯,今天一定要早點回家!”冬至節?我心裏一陣納悶,有這個節日嗎?冬至只不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呀,難道它也有個節?真是稀奇!這是怎麼回事?我連忙問奶奶,奶奶回答説:“心宜啊,難道你不知道?冬至節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是從冬季到夏季的一條明顯的分界線,要吃糯米飯,就是因為怕晚上肚子餓了,所以要多吃點,特別是像你這樣的人!”“哦。原來是這樣!”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話中有話,竟然説我胖!我氣極了,腮幫子鼓鼓的,滿臉通紅。

中午,爸爸問我:“你知不知道世上為什麼有個冬至節?”我搖了搖頭,接着,爸爸給我講了個關於冬至節的傳説: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老爸講完後,停了一會,又接着説道:“可是,這畢竟還是一個傳説,真正的冬至節由來是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

《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哦,現在我總算明白了,原來在冬至吃糯米飯不是為了躲避災禍,而是在這天裏休息,祭拜祖宗。又學到了一個知識,心裏可真高興。

晚上,媽媽如約早回家。奶奶在廚房中不停地忙碌着,燒了香噴噴、紅白相間的糯米飯,便招呼我們來吃飯,雖然我還是對早上那件事耿耿於懷,但我還是在糯米飯中放了點糖,足足吃了兩碗,吃的肚子滾溜溜的,因為吃飽了晚上才會做個好夢了哦!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5

今天,刺骨的寒風就像一根根針刺在臉上,天氣變的格外冷。

來到學校,同學們個個被衣服包得像一隻只搖搖擺擺的企鵝,我也不例外。而老師們呢?就像剛剛從南極俄羅斯站回來的人們一樣。下課後,我來到操場上玩耍。可是現在,同學們個個都沒有以往那樣活躍了,他們大概是被冷空氣“降服”了吧!“呼——”,突然吹過一陣北風,凍得我打了個冷戰,一溜煙兒跑到了教室裏的暖氣邊,好讓暖氣烘走我身上的涼氣。

中午放學,來爺爺家吃飯,一進門,一股撲鼻的香味就立刻鑽到我的鼻子裏面不願出來了,一直把我引到了桌邊,它卻還勾住我的鼻子不放,我睜大眼睛一看,哇!一個個冒着熱氣、香氣撲鼻的餃子,似乎在眨着它那雙調皮的眼睛等待我的品嚐呢!我也顧不上和那些頑固的細菌娃娃做抗爭了,擼起袖子、張開大嘴,用手抓起剛出鍋的餃子就往嘴裏塞呀!我囫圇吞棗地把餃子吞到了肚裏,幾乎沒嚐到什麼味道。弟弟也不甘示弱地與我搶起了餃子。在這“危急時刻”,我的手和嘴忙個不停,生怕被那貪吃的表弟佔了便宜。雖然我的手和腮幫子都累麻了,但當我倆以驚人的速度將一盤餃子一掃而光時,我那不爭氣的肚子還是沒有填飽。唉,誰讓那小傢伙老跟我搶呢!

沒辦法,我和弟弟又開始“侵襲”第二盤餃子了。這次的“鬥爭”更加激烈。餐桌都變成了戰爭桌。不僅如此,由於我倆只顧着吃餃子,顧不上自己的形象了,臉上就像攤餡餅一般,要是我們旁邊有小動物的話,臉上的美味都可以當它們的美餐了。吃着吃着,我突然覺得今兒的餃子比以往好吃的多。雖然是同樣的陷,同樣的面,而味道卻截然不同。今天餃子的味道,就像普通餃子加了十袋香精那麼香。我細細的品嚐着最後進食管的每一個餃子,又看看窗外颳着寒風的天,心生疑惑,咦?難道今天是冬至嗎?

事也巧合。第二天體育課上,在做準備活動的時候,只聽見有人在暗地裏議論紛紛,“昨天俺老媽出其意料地讓我吃了好多餃子,真怪!”“咦?難道你還不知道嗎?昨天是冬至啊!據民間流傳下來的風俗,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的!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呢!”“謝天謝地,幸好我昨天吃餃子了,怪不得昨天的餃子格外香呢!原來是這樣啊!”聽了他們的話,我也不禁被吸引了,回過頭來,饒有興味地與她們聊了起來。

冬至啊!你有什麼法力,才能讓那一天的餃子變得格外香呢?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6

老家南方冬至有三大風俗:做湯圓,掃墓,放鞭炮。

1、做湯圓

我們南方這邊,冬至前夜要回老家一起做湯圓。湯圓可是一門精細的學問,講究技巧,圓滑和精美,其內涵更是至關重要,湯圓,湯圓,團團圓圓,湯圓內涵不就是這樣嗎?在我眼裏,湯圓可是不錯的橡皮泥。(捏動物)

今年,踏着冷月的氣息,帶着滿懷的欣喜回來家去了。吃過一盞有一盞的盛宴,重頭戲湯圓總算登場了。一座麪粉山,一盆清水。我在一旁看着大人們將水調入糯米粉中一揉一推,和了起來,看着看着,我的手也不知不覺癢癢了,恨不得上前去試試身手。回憶起去年和堂兄一起搓湯圓的情形真是回味無窮:那時我們做小豬,小狗,真是不亦悦乎。堂兄的叫聲打破了我的夢,我急忙飛了過去。當我再次飛回來時湯圓已經做完了,滿桌子,米篩上,一顆一顆圓滾滾湯圓,圓潤剔透,閉了眼,好像一碗熱騰騰,香飄撲鼻的湯圓就在眼前,But,這些我都沒參與,真可惜。委屈了我這個湯圓大師傅。

2、掃墓

冬至清晨,吃過一碗熱騰騰的湯圓,緊接着就是第二大風俗――掃墓了。

冬至那天,準備了成千上萬盤好吃的。呵呵,我看了都垂涎欲滴,更何況遠在地下的祖先呢。山路十八彎,果真名不虛傳,阡陌縱橫的羊腸小道太多了,轉得不知在哪了。(幸好有大人帶路,不然,我們可能要好幾天才能到)山頭山都是人,人擠人,人挨人。不管是生人,還是熟人,大家殊途同歸,同時山上掃墓者,互相打招呼,互相問好。掃墓,當然是掃除祖先墓前的雜草了,在我認為。用耙子一耙,一大堆一大堆的,這些都是大人要乾的。而我和堂兄一起登高臨遠,橫看成林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雄壯景象;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驚險景象。陳勰,瀟越,快來跪拜祖先,求平安!大人們喊我們了。我們學大人的:同上。,鬧得大家歡笑連綿。喊完了,我們又跑了,瘋玩去了。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天沒下雨,看看先人的墓,陡生淒涼,倒幾分似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感覺。

3、放鞭炮

新年放鞭炮,冬至也不例外。大人們常説:冬至過後就到了元旦。這大概就是元旦的前奏吧!不知爆竹是哪位高人發明的,妙趣橫生。想當年,我和堂兄買了好幾盒,自然高興了很久。我們點着香,用顫顫巍巍的手去引爆,火花噴濺時,我們嚇得屁滾尿流,捂着耳朵飛快地跑走了,站在屋裏以那顆活蹦亂跳的心去看戲:噼噼啪啪,爆竹聲,狗叫聲交織在一起,我們樂得不可開支。

後記

每一年冬至,這三重奏總是這樣地演繹着,一切是那麼有趣,讓我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