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節日作文 > 冬至作文

冬至吃水餃作文(精選10篇)

欄目: 冬至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5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冬至吃水餃作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冬至吃水餃作文(精選10篇)

冬至吃水餃作文1

還在兒時就知道冬至這天必吃餃子,當時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義,只記得媽媽的那句話: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那個年月餃子是很好吃的食品。

一般情況下是吃不上的,所以很期盼冬至的到來可以有餃子吃了,這是我家的傳統習慣一直沿續到現在。隨着社會文明的發展和進程,古老的傳統文化節日,不斷的被國民所認同和傳承。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民間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辭官回家鄉時正值冬季,他看到鄉親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搭起醫棚;支起的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分給來求藥的每個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妖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人們學着“妖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醫聖張仲景距今已有1800年了,但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現今人們講究進補養生保健,在嚴冬季節裏進補是多數人的選擇。從中醫養生方面講,冬令進補也是在冬至前後;三九天開始。民間早就有“冬補三九”的説法。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因此民間認為,在冬至前後進補為最佳。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數九寒天”,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的説法。

《九九歌》就是從冬至這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冬至吃水餃作文2

餃子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

俗話説:“冬至餃子夏至面。”冬至吃餃子,是習俗,也是一個家庭生活的節日。

今天是冬至,晚上吃餃子,於是準備好了麪糰,因為吃的是茴香餡的,所以又準備了茴香和豬肉。首先將麪糰揪成小塊兒,撒上面粉,然後將所有的小塊兒用擀麪杖擀成又圓又薄的餃子皮,接着做肉餡:將洗淨的茴香摘下菜葉並切碎,把肉餡剁細,撒入調味料調勻,再加入切碎的茴香調成餡料。下面就開始包餃子了,包餃子的過程既枯燥無味但是又非常有趣,拿起一個餃子皮,把餡放到餃子皮當中擠成扁圓形,然後用手指輕輕捏壓,做出可愛的餃子。餃子包好後下鍋煮20分鐘後即可出鍋,香噴噴的餃子就做成了,咬一口,肥瘦搭配的肉餡中帶有濃濃茴香的味道,好吃極了。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餃子也成為了眾多人民的喜愛。

冬至吃水餃作文3

“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趕緊趁熱吃吧!”

隨着媽媽的一聲喊,我蹭的一下從沙發站起來,一路小跑來到餐桌前,拿起筷子就衝着目標——盤中的餃子而去,也顧不得燙了,慌忙夾起一個餃子就往嘴裏送去,咬下一口,嘴裏還沒品出餃子的香味,一股韭菜的清香味倒是搶先一步進入到了我的鼻子中,真香呀!鼻子聞着餃子的香味,手上和嘴可不能停,要不我的肚子可要跟我發脾氣了,可要狀告我虐待它了。

一個,兩個……我才吃了四個,這一大盤餃子可就沒了。這不奇怪,因為我們家人多呀!爺爺、奶奶、大伯、大娘、爸爸、媽媽、哥哥、弟弟和我,叔叔嬸嬸有事今天沒有回來,這一人一個,一大盤餃子很快就被大家消滅了。我是一次往我跟前的小盤裏多夾了幾個,要不我還吃不了這麼多呢。大家可不要説我嘴饞,不懂事呀,這都怨我的肚子,早上老早就餓了,所以就什麼也不顧了。

“妞妞、源源、奇奇,今天可要多吃點,這可是冬至的餃子,吃了耳朵就不會凍了。”奶奶生怕我和哥哥、弟弟吃得少,一邊吃,一邊還對我們三個人進行勸吃。奶奶的這個行為我們都非常習慣,也都非常樂意接受,每次吃飯的時候我們都是吃的飽飽的。

又一大盤餃子上來了,三雙筷子同時伸了上去,咦,怎麼回事,怎麼這個餃子夾不動呀?一看,原來是我和弟弟同時去搶同一個餃子了。算了,我大,不和你爭,我再去夾另外一個。不對吧,我瞄準的那個餃子怎麼又沒有了,再一看,原來是被爸爸夾走了,餃子也已經進到他的嘴裏了。不能再看了,得趕緊下手了,要不一會這一盤餃子也沒了。沒過一會兒,這一盤也空了。這一盤我吃了三個。

“再上十盤餃子來!”我忍不住喊了起來。我的這一聲喊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冬至餃子終於吃完了。我自己計算了一下,我今天一共吃了二十一個餃子。我的肚子吃的那個飽呀!

冬至吃水餃作文4

冬至那一天,一大早我便吆喝媽媽早點起來和我一起包餃子,因為小時侯,媽媽常常對我説∶“冬至不吃餃子,耳朵會凍掉的。”

小時侯總會在媽媽的懷裏哭呀,害怕耳朵會凍掉。(因為我不愛吃餃子。)現在一想起就會發笑,我當時是多麼幼稚。媽媽買來餃餡,我們全家總動員,開始包起來,告訴你我可不是第一次包餃子了,已有一年的歷史了。我託着餃子皮,愜意的往餃皮裏放了一大塊餃子餡,用手輕輕地捏了捏餃皮邊,呵,第一個餃子包好了,我把自己的得意之做拿給了媽媽,媽媽只是微微一笑,我轉開了話題,和媽媽爸爸親暱地交談着……過了一會,餃子熟了,看着那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我的心裏別提多高興了。我拉着媽媽的衣服撒嬌地説∶“媽媽你給我講冬至為什麼吃餃子。”媽媽説:“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我聽後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呀,以後要多吃餃子以免耳朵凍掉,不一會兒餃子就吃完了,但媽媽跟我説的話我永遠不會忘記的。

冬至吃水餃作文5

每逢冬至,我都會和媽媽一樣給家人包頓餃子吃,一家人圍在一起,吃着熱氣騰騰的餃子,是無比幸福快樂的事情。

今天又逢冬至,和往常一樣,我一早就準備好了包餃子的材料,就等下班回來後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餃子吃。

説起冬至的餃子,讓我思念的就是小時候媽媽給我們包的豬肉白菜餡兒餃子,香噴噴的極有誘惑力,那種味道似乎總也找不回來了。那是一種家的味道,家的温暖。

記得那個時候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大冷的天兒能吃上媽媽包的餃子,一家人圍在炕上吃着熱騰騰的餃子,配上一兩個小菜,看着爸爸喝一口小酒,美滋滋的,一家人其樂融融,開心至極。而冬至這一天,媽媽會準備我們每個人愛吃的餡兒,滿足我們的願望,她説冬至吃上自己喜歡的餃子,整個冬天就不會凍耳朵了。而冬至吃餃子的習慣我們都一直堅持着,維繫着這種傳統,浸沒在家的温馨裏。

冬至吃餃子,是我們北方人的一個習慣,南方人卻是極少包餃子吃的,記得在大一那年,我們全班四十幾個人圍在一起包餃子,也讓我這個北方人過了一把師傅隱,手把手教姐妹們包餃子,惹得男同學也來拜學,真的是很難忘記,看着大家臉上、衣服上都沾滿了白麪粉,各自嬉戲着,包出來奇形怪狀的餃子,甚是可愛。那種場面、那種歡呼聲、那種無拘無束的自在和那種隨性率真,深深的印在我們的腦海,每逢冬至,大家還在開玩笑似得説師傅再教我們一次吧,我們什麼時候再來包一次餃子吃,那次的餃子真的很好吃。其實,我記得那次的餃子煮好後已經沒有了餃子的形狀,更沒有了餃子的味道,可每個人吃的卻極其開心。因為那裏凝聚了每個人的汗水以及我們當時深深的友情。

談到冬至的餃子,除了最思念最難忘的冬至餃子,還有就是最興奮的冬至餃子。那是女兒五歲那年,我和媽媽一起包餃子,激起了女兒的好奇心,非要讓我們教她包餃子,媽媽拿一個餃子皮放在她的小手上,又給她放了一點餡兒,慢慢的讓女兒跟着自己學,小孩子的模仿力真的是無法形容,還真的包出來一個餃子,因為餡兒少,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不過還真是那麼回事,逗得我們都開懷大笑,她還在那喊着説多放點餡兒,想起這件事兒來都會偷着笑笑,看着女兒慢慢的長大,現在可以做我的小幫手,看來這些年的辛苦也沒有白費,心中別提多滿足了。

而今天冬至的餃子,是我最期盼的餃子,因為今天媽媽、婆婆他們全都過來,這次是三家人組成的大家庭一起包餃子,想想滿屋子的人一起動手包餃子,那種場面也是蠻熱鬧的,給這寒冷的冬季帶來家的温暖,就連春節都沒有這樣熱鬧,想想都讓人期許。

這個冬至的餃子,一定是美美的,團團圓圓,和和氣氣,其樂融融。這次冬至的餃子肯定又是一次讓人難忘而又值得思念和期許的餃子。

雪花飄舞的冬至夜,和家人圍在一起,來一碗熱騰騰的餃子,美就在其中。

冬至吃水餃作文6

呀呀學語的小孩子,剛參加工作的大孩子,鬢角全白的老孩子,一提到冬至的餃子,誰不是嘴裏生出陣陣肉香來。光看它們那玲瓏的模樣、聞着那肉香,就已經垂涎三尺了,更何況大口大口的吃呢?

冬至是一年來最冷的一天。俗話説“冬至吃餃子,保耳朵。”東北人的家裏冬至這天必不可少吃頓餃子,於是我找來三個靠背椅,一字排開,我們祖孫開工了。

爺爺拿手好戲是揉麪、擀麪。他先將和好水的麪糰使勁揉搓,分割好擀成麪皮,那面皮厚薄適宜,閃現出白如凝脂的`光芒。趁着醒面的功夫,他將韭菜洗淨切碎,再把豬肉切成整齊的長方條,進一步剁碎,直至變得非常細膩。接着在一個大碗裏放入醬油、料酒、雞精和食鹽,用筷子順時針攪拌。他告訴我一個竅門:只要聽到“嘩嘩”的聲音就代表這餡濕度剛剛好,包進餃子皮裏既不會流汁,又口感細膩爽口。很快這餃子餡就大功告成了,只等另一位主角上場。

奶奶包餃子真是一絕,只見她把餃子皮放在左手心,右手挑起一小塊餡,雙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合攏輕輕合力一捏,一個餃子就成型了,跟個元寶沒什麼兩樣,怎麼看怎麼漂亮。不一會兒,一個個皮薄餡大的餃子排好了隊,整齊劃一的在小桌上。我也來湊湊熱鬧,學着奶奶的樣兒包,可包出來的大的大,小的小的,餃子們還不聽話的吐着綠汁。我垂頭喪氣,氣鼓氣脹得跑出去玩了。

所有餃子包好了,開始煮餃子。我們把餃子放入沸水中,它們好似在游泳,浮上浮下,不一會兒就遊累了,就鼓起了小白肚,浮在水面上休息,用勺子撮一撮,真Q彈。撈出來,個個都飽滿勻稱,色澤鮮麗。

欣許是等得有些久了,我一看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就立即兩眼放光,狼吞虎嚥起來。還沒嚐出個味來,四五個就已下了肚,真是“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突然什麼東西咯住了我的牙,原來是一枚硬幣。爺爺奶奶看到了,開心地誇我有福氣,大家笑聲不斷,其樂融融。

要回自己家了,奶奶腿腳不便,爺爺送爸爸、媽媽還有我到樓下。雪片如柳絮般隨風輕飛,屋子頂、馬路上都是白皚皚的積雪。爸爸為我裹緊了衣服,爺爺照例又給爸爸一個大大的擁抱,這次他的鼻頭有點發紅,眼中隱約有着淚花。我知道他又是捨不得我們離開,我説:“爺爺,我們會常回來看您和奶奶的。”爺爺舒展開滿是褶子的臉,連忙應諾到:“好!”

低頭看,雪地裏是祖孫三代大大小小的腳印;抬頭望,是奶奶在窗前揮舞的雙手。一碗冬至的餃子裏也許包的是愛的餡。

冬至吃水餃作文7

今天是冬至,媽媽又犯病了,肚子疼得什麼事都做不了,只能躺在牀上。早上,她對女兒説:“今天我可能不能給你包餃子吃了。上午放學回家,如果我沒有包餃子,你就去門前飯館那兒吃一碗吧!”女兒心裏有點失落,她最愛吃餃子了,每年冬至媽媽都會給她包餃子,今年……看着媽媽痛苦的樣子,女兒什麼也沒説,只點點頭,便上學去了。

麪店

十一點了,媽媽咬咬牙,艱難地翻身下牀。

天色灰黃,凌厲的寒風肆意地橫衝直撞。路旁的大樹上,叫不上名字的小鳥在淒厲地鳴叫,幾片早已枯黃的敗葉終於耐不住冷風的折磨,蝶似的落下,在空中徒勞地打了幾個轉兒,悠悠地落在地上。媽媽幾乎失去了知覺,用手捂着肚子,一步一步挪向街頭的麪店。買餃子皮時,老闆忍不住多看了她幾眼,也難怪,她蒼白的臉色確實挺嚇人的!

天真冷啊!女兒放學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風捲着沙粒向她迎面撲來,吹得頭皮陣陣發麻。女兒使勁縮縮脖子,恨不能把整個身子都裹進衣服。“這會兒,媽媽也不知咋樣了?!”想到這裏,女兒加快步伐。

打開門,女兒怔住了。餐桌上,整齊地碼放着一隻只小巧玲瓏的餃子,媽媽竟在為自己包餃子。只見她半坐在椅子上,身體微微前傾,腹部夾個熱水袋,臉色蠟黃,額頭上滲着細密的汗珠。看見女兒,媽媽嘴角努力扯開一個微笑,那可儘管十分努力,女兒依然敏感地捕捉到了微笑背後的痛苦,有淚,倏地溢出眼眶,爬過臉頰,流進嘴巴,好鹹,好澀。(公眾號:馮老師為你讀書)

冬至吃水餃作文8

一大早,手機上就收到好友發來的冬至祝福語,辦公室的同事談論着中午包什麼餡的餃子,而自己的冰箱裏早已儲藏了足夠的餃子來過這個冬至。其實頭天下午一下班母親就打來電話讓回家吃餃子,到了家裏才知道,母親冬至那天要血透,為了讓我和父親吃上餃子,她一大早就去超市買了肉,又去菜場買了韭菜,連和餡、擀皮帶包餃子,忙活了整整一下午才包好了這一百多個餃子。吃餃子的時候,母親叮囑道:走的時候多帶些,冬至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不然這個冬天會凍耳朵的。母親總是這樣什麼事情都要為我想周全。

記得小時候,父親總出差,母親剛修完58天產假,就帶着襁褓裏的我擠班車,沒有座位,母親怕擠着我,總是用盡全力在擁擠的人羣中為我撐開一個小小的空間,而母親需要保持這種姿勢40多分鐘。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母親的呵護下,伴隨着轟轟的車鳴聲,我慢慢的長大了。

溝裏的冬天特別冷,每到秋天母親都要託人買當季的新棉花,一針一線的為我做棉襖,邊做棉襖還邊叨叨着:新棉花暖和,不挨凍。但我總是嫌母親做的棉襖樣子老氣,不如同學新買的好看而抱怨母親,那時的自己哪裏知道正是母親的新棉襖,讓自己在寒冷的冬天從來都沒有挨凍。

04年,母親被確診患了尿毒症,雖然母親積極配合治療,但得病後的母親身體大不如以前了,母親並沒有自暴自棄,還參加了老年大學唱歌班,學習鋼琴,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為了給我和父親寬心,還時不時的安慰我和父親:我會按時吃藥的,家務活我會量力做的。但每天還是照舊,早早起來買菜做飯和得病以前一樣照顧父親的飲食起居。

最近,母親從病友那裏學來了一種織披肩的針法,逼着父親開車拉着她到城西客運站的毛線批發市場買毛線,為我織披肩。母親用了一個星期才把披肩織好,當我圍着披肩站到鏡子前的時候,母親眼裏流出了一絲亮光,滿眼濃濃的母愛,嘴裏不時發出嘖嘖的讚歎,還計劃着再為我織一條。

冬至這天,母親躺在透析牀上,吃的午飯是餃子,我在家裏的午飯也是餃子,每吃一口餃子耳邊就會想起母親的叮囑:冬至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不然這個冬天會凍耳朵的。母親的愛伴隨着這一顆顆冬至的餃子,填滿了我的胃,更温暖了我的心。

冬至吃水餃作文9

20xx年12月22日這一天是冬至,俗話説:“冬至吃餃子,耳朵才不凍。”因此家家户户冬至這一天都會吃餃子。

冬至這一天,我早早地睜開了眼睛,身子卻還賴在牀上。可能因為我太累了吧,十點鐘都還沒起牀,十點半時,我才起牀穿衣,洗漱。早飯只能吃兩個蘋果,因為媽媽和哥哥上班去了,沒有人做飯。我邊吃蘋果邊寫作業,數學和英語作業完了之後去玩了一會兒手機,直到媽媽十二點下班回來。

媽媽一回來就開始包餃子。首先要做醋水,媽媽搗蒜,我擀餃子皮兒。醋水和餃子皮準備好,就剩下包餃子啦。媽媽拿起一片我擀的餃子皮兒,用勺子舀起提前準備好的肉餡,再把餃子一對摺,一捏,就OK啦。待餃子全包完,媽媽開始煮餃子。十幾分鍾後媽媽盛着一盤兒餃子給我和哥哥吃,還給了我兩根又肥又大的香腸。餃子放在桌子中間,熱氣騰騰地,房間裏頓時瀰漫着一團薄薄的、暖暖的霧,好像把我的手也能暖化。哥哥夾了一隻餃子,吹了吹,送進嘴裏,我看見他的嘴巴輕輕地嚼着,彷彿在吃山珍海味。我嚐了一口,味道真是不錯,媽媽也坐下來,夾了一隻放進嘴裏。我們都沒有説話,卻都吃得津津有味。

這個冬至,雖然家裏只有我、哥哥和媽媽吃餃子,但仍然感覺美味可口。

冬至吃水餃作文10

人們都説:“冬至餃子,夏至面。”今天,為迎接冬至,有幸在班裏和61位同學一起過一個温暖、幸福的冬至,並分組包美味餃子。

下午,我們個個興奮的來到學校,天空中下着濛濛細雨迎着我們。我想:“我應該去幹一些事情,讓同學們過個愉快冬至。”説幹就幹,先和同學們擀皮、包餃子,大家臉上都露出了高興的笑容。阿姨將包好的餃子立即倒在鍋裏煮。

為讓温暖充滿校園,我和同學們將煮好的餃子送給各位老師品嚐。我榮幸給校長送餃子,來到校長室,正巧呂校長和趙校長都在,我送上餃子並説明餃子的來歷,校長們很開心,吃了餃子,我很激動,自己難得給大領導送一次飯。

當我跑回教室,同學們正快樂的吃着餃子。我立刻和老師一起幫忙,時而到辦公室幫媽媽運煮好的餃子,時而給同學們分餃子,自己累得真出了些汗,但忙的不亦樂乎,當同學們吃完時,我也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

我們戀戀不捨的過完了冬至,我十分高興能幫老師、同學們的忙,能吃上美味餃子,還要感謝叔叔、阿姨,為我們帶來調好的餡子、和好的面。期末考試一定考出好成績,來回報老師和幫助我們的叔叔、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