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節日作文 > 春節作文

寧波的春節作文範文

欄目: 春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31W

導語:寧波,簡稱甬,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有制訂地方性法規權限的較大的市,中國大陸綜合競爭力前15強城市,長三角城市羣五大區域中心之一,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寧波的春節作文範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寧波的春節作文範文

寧波的春節作文(1)

照寧波的老規矩,過年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

臘月初八一到,人們就意識到了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新的一年也即將從這裏翻開美好而嶄新的一頁,這一天大家就各自忙活開了,香噴噴的臘八粥裏,佈滿了各形各色的米果子,孩子當然是不能放過的,我們常常爭先恐後地品嚐着這來之不易的臘八粥,那一個個五彩繽紛的米果,就像在開一個小型的農業展銷會,佈滿情趣的民俗讓喝粥的人們那寒冷的身心得到温暖。臘月中旬,許多商場都有“迎新春”促銷活動。那時候的衣服可便宜了,平時兩百多元一件的棉衣,此時一百多就可以買到了。因此,人們總會在這時不約而同地來到商場,在“人山人海”中挑選稱心的新衣服。

最有戲劇性的要算是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了。許多人家都供奉着一位叫灶王爺的老神仙。他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要昇天,向玉皇大帝彙報人間一年來的好壞事。

過了二十三,人們就更忙了。大家必須準備過年用的東西。

除夕到了,家家趕做年菜,到處飄着酒肉的香味。門上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和倒“福”字,屋裏也貼好了各種各樣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須趕回家來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後,長輩們還要給孩子們發壓歲錢。這一夜,很多孩子都會把壓歲錢壓在枕頭底下。

正月初一我們都趕着拜訪親戚。晚上,就都又要忙活開了,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要上前攙和一下,幫助長輩做春捲,裹湯圓,薄皮甜餡,藴含着我們對新年美好未來的期盼與憧憬。

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就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家家都在吃“寧波湯圓”。吃過晚飯後,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到公園看燈展。這裏的燈種類很多——走馬燈、宮燈、紙燈,還有紗燈……

過了正月十五,年味兒也如硝煙一般,淡忘了。大人們還是要照常去忙碌地工作,我們又要開始緊張地學習了。

寧波的春節作文(2)

今年春節,我去寧波看爺爺。乘坐火車,我踏上了通往寧波的旅途。

一路上,我欣賞着窗外美麗的風景——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流淌着一片蔚藍色的河水;虎丘塔古色古香,依舊保持着那奇特的傾斜造型;錢塘江一望無際而又清澈見底。

快到寧波了,只見那兒一片池塘養河蚌,這兒一片大地種果樹。從那一座座漂亮的農民小洋樓,到停車場上密密麻麻的轎車,我想:寧波一定是個美麗富饒的城市。

一、煙火晚會

除夕,寧波舉行了盛大的煙火晚會,時近七點,一個金珠隨着“啪啪”的響聲拖着長長的金尾巴向空中飛去,好一個“金龍騰空”,四面八方立刻響應,一個個金珠熱熱鬧鬧、爭先恐後地飛上夜空。

“看!”東南方天空一次飛出五條綵線,轉眼又消失了;不一會兒,消失的地方出現幾個火球,它們漸漸變大,最後,變成了一片閃爍的“繁星”。接着是“萬條垂柳”,當條條“枝條”噴出時,它們組成了一棵垂柳;轉眼間又化為一片影子。西南方也不甘示弱,“金龍騰空”、“繁星”、“萬條垂柳”紛紛湧出, “流星雨”、 “花籃”更是不計其數,天空被映得一片金色。

快看正北方:一支無形的筆“畫”了一條銀線,銀線上方一頭又“長”出三道銀光,就像是會分身術似的,這三道銀光接着又長出各三條銀線;好一個“火樹銀花!”突然,空中落下幾十只“紅燈籠”,不,是降落傘掛着“小燈”—— 一個個發光的小煙花,它們從天而降,恰似一羣傘兵同時從飛機上跳下來的場面。

也許在第二天,你還能在大街小巷裏找到一個個小降落傘呢!

二、有趣的牌九

初二,表哥王傑來了,他教了我一種有趣的遊戲——牌九。

牌九共32張牌,一張牌分上下兩部分,每部分都是1到6點,玩法多樣,有接龍、接長龍、爬烏龜、吃八九等等。

舉個例子:接龍。首先留下指定的八張牌,發給每人一樣多的牌,遊戲開始。以有三六牌的人為先走方,若桌上兩頭牌外側一半與輪到要走的人的牌一張相同時,便可把那邊對上,若沒有牌相同時,便“睡倒”一張:該牌就“下崗”了,被計入餘牌內。最後以餘牌點數定勝敗。這種玩法十分有趣,可運用很多戰術:開門見山、一針見血、縮死十六點、獨霸一方、同歸於勁留得後門……

我和表哥玩得不亦樂乎,寧波牌九真有趣呀!

三、城隍廟的小吃

初四,全家去逛寧波的城隍廟。

如果説民以食為天,那麼寧波人便以城隍廟的小吃為天了。

城隍廟可以與最佳小吃店畫上等號:從小點心到大餐,從早點到晚飯,從寧波本地口味到遙遠的意大利風情,無一不有。

看,這是炸得金黃香脆的寧波臭豆腐;瞧,那是熱氣騰騰的台灣豆腐,裏面還有鴨血、豆腐角,組成一碗美味的'湯;雞汁香滷幹,滷幹浸滿雞汁,味道鮮美。北京麪餅,讓人想起老北京的風景;寧波湯糰,獨享一番團圓的閤家歡。更有香脆的金團,一串串甜甜的糖葫蘆……城隍廟的小吃真是豐富多彩。

不但如此,連南京街頭獨有的鴨血粉絲湯和牛肉粉絲湯也有,你還可以嚐嚐鮮——鴨血鴨腸湯,想必很多人沒有嘗過,它充分利用了各種鴨雜,混合後的味道真是鮮美無比。

大家都吃過鐵板魷魚吧,但在寧波城隍廟,這兒一個大連鐵板魷魚,那兒一個寧波鐵板豆腐,這兒一個北京鐵板燒肉,那兒一個意大利鐵板燒裏脊。鐵板來,鐵板去,鐵板東,鐵板西;誰正宗,誰偏門,誰都不清楚,總之,鐵板的作用在這裏發揮到了極致。

光這些還不夠,更有意式比薩,日式咖喱飯等等……如果你去了寧波,一定要去城隍廟大飽口福噢!

不知不覺,六天的寧波生活結束了,這六天的生活真是豐富多彩:賞煙火、玩牌九、逛廟會、嘗小吃,走家串户,尋親訪友,歡聚一堂,喜氣洋洋……

火車啟動了,我戀戀不捨地向寧波望了一眼,踏上新的旅途。

再見了,美麗富饒的寧波……

寧波的春節作文(3)

時間如流水,悄無聲息地從我們手中溜去,一眨眼春節就開始了。按照寧波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初八就開始了。在這一天,有許多人都會熬臘八粥,喝臘八粥,這是一種傳統。

我們小孩子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新衣服。這是一直以來的習俗,過年要有新氣象,所以要穿新衣服,女孩子最喜歡。第二件大事是買各種各樣的零食和飲料。在除夕之前來商場挑選零食和飲料,可以吃到許多平時吃不到的東西呢!第三件事必然是準備爆竹。女孩子愛玩閃光棒、蝴蝶飛、金光滿天之類的小煙花;而男孩子則喜歡玩一飛沖天、直指雲霄等的爆竹。

孩子們興高采烈,大人們則忙得焦頭爛額。他們要預備許多東西,在新年來臨之際顯示出一派萬象更新的氣象。

“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君”,祭灶的供品為祭灶果,有紅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等,有的8色,有的12色,又甜又黏。我最愛吃的就是油果了!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臘月二十四這一天,我們寧波人都會撣塵,把家裏打掃的窗明几淨。這一天,我們家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只是,打掃房間實在是太累了。

過了二十四,大家都更忙了。做庚飯、置辦年貨、買新衣服……各式活動都在這幾天展開。除夕,我們一家都起了個大早,我們先在門口貼上早早準備好的對聯和“福”字,然後趕去奶奶家,拿出準備好的各種材料,開始做菜。到了晚上,熱鬧非凡,酒香四溢,魚香滿天。不論男女,不論老少都穿起了漂亮的新衣服。在餐桌上擺好一大桌美味佳餚,其樂融融的享用,有些人家乾脆來到了飯店吃年夜飯,那滋味兒美極了!吃完年夜飯,我們拿着形形色色的煙花爆竹,來到了院子裏,用火點燃一個個鞭炮,就想點燃了一個個希望,用冷光棒在空中畫着一個個美麗的五角星、愛心,像是火光下是我們幸福的一年生活。“嘭!……嘭!”一個個美麗的禮花怒放在黑幕上,我們的心願也隨之升上天空。有的像浪漫的流星雨,有的像金菊怒放天空,有的像點點星光……放完了鞭炮,我們又回到家中,一起圍坐在桌邊,道着家常,欣賞着別出心裁、精彩絕倫的春節聯歡晚會,守歲到了十二點左右,我們又放“關門炮”辭舊歲,再把收到的壓歲錢壓在枕頭底下,美美的進入夢鄉。初一早上放“開門炮”迎新春。

正月初一早上,全家都會吃豬油湯圓。煮好後的第一碗湯圓要供大灶上的灶神爺吃。然後,媽媽爸爸便領着我去走親訪友,這可是我最喜歡的.一天,因為只要跟別人説:“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就可以收到壓歲錢。還留在人家家裏吃零食、小吃,什麼小蛋糕、小西餅、巧克力、裏脊肉、羊肉串……這些平時媽媽可是不允許吃的,但是在走親訪友的時候,是個例外。爸爸媽媽則跟別人聊着家常。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處處張燈結綵。我們都在家裏包湯圓,吃湯圓,我最愛吃的就是那美味的芝麻湯圓。還有各形各色的湯圓呢,豆沙湯圓、豬油湯圓……現在還有了許多新式湯圓,像香蕉湯圓、奶黃湯圓,甚至還有幹吃湯圓哩!到了晚上,我們都來到大街上逛燈會,各種各樣的花燈都掛在街道兩邊,在公園裏還有巨型花燈,後海塘還有青花瓷花瓶,年年有餘,喜羊羊與灰太狼等等的巨型花燈,又生動又形象。五光十色的燈引得路人都駐足觀看呢!

過了元宵,春節便結束了。學生繼續上學,大人又繼續上班。寧波的春節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呢!

寧波的春節作文(4)

寧波的春節大概從臘月開始了。

臘月到年關到,這時要開始備年貨。而年貨的種類很多,殺豬、風雞、醬肉、灌臘腸、磨冬粉、曬冬粉……還不乏家家做年糕、鹽嗆蟹、疊豬油餡……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臘月二十四,是要“撣塵”的。據傳這是從堯舜時代就有的習俗,一直保留至今。寧波人喜歡用諧音來討好彩頭,“塵”諧音“陳”,把舊的一年裏黴運、晦氣等等不好的東西都掃出門外,也寓意辭舊迎新。

每逢這幾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掃:清洗門窗、窗簾;擦拭地板、櫥櫃;整理衣物棉被,絕對是大工程。那幾日,到處都洋溢着人們對新年對新生活的美好祈求。

到了臘月二十八,就要開始“謝年”。“謝年”又名“送年”或“送歲”,是一種祭祀活動,更是一年裏最重大的祭祀活動。 祭品比較多,有水果、酒、糕點、茶葉等。

寧波有句老話:“廿五廿六搡年糕,廿七三十撿黃道”。這所謂的“撿黃道”就是要挑選一個黃道吉日,然後準備好桌凳以及祭祀所需要的一切物品。

“謝年”是用來祈求來年歲歲平安,闔家團圓,年年有餘。在過去,“謝年”是富裕人家和大户人家才會舉辦的,老百姓一般只是做年夜庚飯來祭祖,意是不忘本。爾後,到了民國時期,生活逐漸富裕,“謝年”這一習俗才真正流傳開來。

“謝年”有極為嚴格的規矩,每一個環節都頗為講究。放置貢品的祭盤一般是紅色的`,人稱“紅盤”。祭祀由家裏的男主人主持,桌面上陳列的貢品,多多少少都跟六有聯繫。因為六代表吉祥,如六杯酒、六碗茶、六盤菜、六盤糕點、六碗飯等,寓意“六六大順”。

第一排擺酒水,左右各六杯,象徵十二個月,如果本年是閏年,左邊就要加一杯酒。

第二排放六盤糕點,有金團、千層糕、發糕、糖果等,表示團團圓圓,甜甜美美。

第三排放的是水果,也是六盤。主要有:蘋果,寓意“平平安安”,甘蔗寓意“節節高升”,金桔寓意“黃金滿屋”,壽桃寓意“壽比南山”。

第四排放七牲大盆:豬頭、切成條狀的肉、豬肚、鵝……擺放順序也有一定的講究,表示對祖宗的敬重。

第五排擺年糕、烤麩、黃糖、豆腐、長壽麪等。寧波話“豆腐”與“頭富”諧音,意為“首富”;長壽麪則毫無疑問是長壽之意。

現在的“謝年”早已沒有了以前那麼多的講究和規矩,只是單純的擺幾樣祭品而已。但是,它仍舊作為一種傳統一種文化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祭祀結束後,便是年夜飯的環節。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稱“大年夜”,又名除夕。寧波有句老話:“會會七月七,吃吃年夜飯。”由此可見,寧波人有着很深的年夜飯情結。

寧波人的年夜飯,不管是冷菜還是熱菜,葷菜還是素菜,品種繁多,花樣百出。但總是缺不了傳統寧波菜。紅膏嗆蟹、薺菜春捲、風鰻幹、薰魚、拖黃魚、烤麩等,在每年的年夜飯裏似乎從不缺席。

在老寧波的規矩裏,年夜飯桌上的菜起碼要上十二道以上,因為人們把“十二”視為吉利的數字,象徵十二個月。無論加多少道菜,桌上的菜必須是雙數。

每到年夜飯的時間點,空氣中的酒肉香味就會飄滿大街小巷,似乎是在吆喝過往行人回家。

吃完年夜飯,就是要守歲了。這時大家都會把家裏的燈開亮,一直亮到新的一年,家家燈火通明給靜寂的夜空平添了幾分熱鬧的年味。

不僅亮燈,除了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人們不過十二點是不能睡的。等到十二點,吃一碗香甜軟糯的豬油芝麻餡的寧波湯圓,放鞭炮開始了。絢爛的煙花在天際中綻放,煙花在空中交相輝映。劈啪聲中,送走的是繁華與喧囂,留下的是一抹返璞歸真。

過了除夕,就是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

初一大家都會早起,寧波人常用豬油湯圓,桂圓蛋花湯之類的,作為早點。先到自己家的宗祠去祭拜祖先,再向父母叩頭,拜年。再穿上新衣服,打扮齊整,去親戚長輩家拜年。小朋友一般都會在這一天收到壓歲錢,不過要給長輩叩頭才能拿的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把壓歲錢壓在枕頭底下,一覺醒來,邪祟統統被壓住了!

平時不易會面的親戚朋友,很多都能在正月初一這一天見到。

春節的火熱氣氛一般等到元宵節過了,才會漸漸淡下去。儘管許多風俗到現在都已經變了樣,但在寧波人的心中,永遠都會有一個情結——那就是寧波人的春節。

寧波的春節作文(5)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各地的春節都有着自己的特點,就拿我的家鄉寧波來説,每年過春節都要熱鬧好長一段時間呢!

除夕連接了兩個年頭,“一年連雙歲”,説的就是這一天。除夕夜,各家各户都要放煙花爆竹,吃年夜飯。大人會把“壓歲錢”用紅紙包起來壓在孩子們的枕頭下,故謂“壓歲”。吃完年夜飯就不能出門了,睡覺前還要放“關門炮”。

除夕之後是正月初一了,也就是正宗的春節。這一天所有人都會早早起牀,身着新衣,頭戴新帽,腳穿新鞋,以示辭舊迎新。男主人起牀後,要邊説吉祥話,邊放炮仗。這就是“開門炮”了」開門炮一般放三個,還要“帶四放三”,留下一個作為“備炮”。寧波話中的.“備炮”就出典於此。這一天早上吃湯糰或酒釀圓子、甜湯果,寄寓一年甜到頭的美好心願。這一天應該是所有孩子們最期盼、最高興的時候了,聰明的你,能告訴我是什麼原因嗎?我想,你們一定猜到了,當然是去領壓歲錢啦!各家幼者按年齡的長幼依序拜見長輩,這叫作“拜歲”。

接下來,又是愉快的時間了。初二至初七八,遲的到十五,各家各户的人都出門走親戚。初五為財神日,初七人們“走七橋”“拜八壽”。

元宵,又是一個高潮。正月十五,寧波處處張燈結綵,不少廣場還舉辦了小型的花燈會,參觀的人很多。這一天晚上,仍少不了煙花爆竹,小孩們燃放鞭炮,大人們則忙着準備元宵。老人們基本上都十分悠閒,看看元宵晚會,和老伴兒聊聊天。

十五過後,春節就正式落下帷幕,大人們繼續忙碌着各自的事業,學生們準備好學習用品,新的一年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