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必備】重陽節小學作文彙編八篇

欄目: 重陽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8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小學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重陽節小學作文彙編八篇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1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每年的重陽節媽媽都要帶我去爬南山。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流傳很多年。重陽節的傳統風俗有五種,一是登高,那正是秋高氣爽、景色宜人,也是爬山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登高的人要佩戴茱萸,茱萸是一種帶有濃烈香味的植物,可以驅趕蚊蟲,茱萸還可以製作藥酒,養身祛病。三是飲酒賞菊。農曆九月正是菊花盛開的時候,觀賞千姿百態的秋菊,喝幾杯菊花酒,也是重陽節快樂事。四是吃重陽糕。人們把糧食做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所以吃重陽糕就可以步步升高。五是開展尊敬老人的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為什麼重陽節有這麼多風俗習慣呢?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河南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折磨。有一個青年叫恆景,他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不畏艱險找到法力無邊的仙長,經過勤學苦練,終於練出一身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對恆景説:“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並且教他避邪的用法,讓恆景趕快回家去。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杯菊花酒,做好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不敢往前,臉色大變,這時恆景揮着降妖寶劍追下山來,一下就把瘟魔刺死。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插茱萸、飲菊花酒的風俗就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現在的重陽節也是“老人節”,這一天我在家還給外公外婆盛飯、講笑話、彈琴給他們聽,做很多敬老愛老的事情,大人們都很開心。重陽節不僅讓我們登高望遠,身心愉快,還讓我們懂得要關心老人,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2

今天是重陽節,我拿着自己的零花錢買了一份禮物,去爺爺奶奶家看望他們。

我一進他們家,奶奶就高興地問:“哎唷,寶貝你怎麼來了?”我連忙從背後拿出禮物,奇怪地説:“今天可是你們的節日哦!”爺爺一聽,恍然大悟,哦地叫了起來,説:“對了,我怎麼給忘了!”媽媽讓我快打開禮物,我連忙打開,遞給爺爺奶奶。媽媽又説:“媽,爸快打開看看吧,這是潞潞挑的哦!”奶奶打開禮物,微笑着摸了摸我的頭,原來是運動鞋呀!我説:“重陽節可是要爬山的。”爺爺指了指我的小鼻子。看起來他們很高興,我心裏甜滋滋的。我能知道他們開心,是因為他們的皺紋加深了,笑的眼睛只有一條縫了。

這次的重陽節老人們一定很開心,我也很開心!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3

“哦哈哈”從大巴里傳出我的笑聲,是什麼讓我這麼高興呢?別忘了,今天可是重陽節啊!我們一大早就乘着大巴前往目的地——馬仁奇峯。

車窗外的風景襯着我的好心情,掛在天空上的太陽,今天也顯得格外耀眼。滿載着好心情,出發!作為小記者的我和姐姐第一次參加出遊活動,別提多高興了,一大早就按耐不住興奮的心情來到報社集合。現在在車上,想到馬上就能到達目的地,更是激動。

三小時後,我和姐姐還有堂姐一行人順利下了車,來到目的地——馬仁奇峯。進入大門,我才知道整個景區由太陽山、月亮山兩座山峯組成,兩山既相對又相連,相映成趣,奇峯迭起。左手邊的紅色收藏和右手邊的月亮湖更是引人入勝。隨着前進的腳步,我們又來到,天下第一福鼎,之見在廣場上聳立這一座高9.9米、重88噸的“大福鼎”,極為壯觀。鼎身鑲嵌着999個字體各異、大小不等的“福”字,彷彿是在祈求世界和平,又壯觀又漂亮,不愧是稱作“盛世福鼎 天下第一”。在一系列的祈福活動後,我們又隨着導遊來到楠木竹林。一進竹林,微風送來陣陣露珠和野花的香氣,腳下的落葉彷彿是柔軟的地毯,踩在上面,“咔咔”作響,竹林裏,好清爽!我們按照計劃裏的活動進行登山比賽,老少皆宜。大家都使出全身幹勁,奮力向上攀登。在背上沉重的揹包,也輕了許多,登山,太簡單了!雖然最後大家都原路返回了。

上午的活動結束了,到了中午,應該去吃中飯了。我們到了指定的土菜管,大吃了一頓,大家誰也不客氣,其中還有許多小朋友,為慶祝重陽節,大展才藝,讓在場的老爺爺老奶奶都笑出了聲。午飯後,是自由活動時間,大家都奔向自己喜歡的地方,我和姐姐還有堂姐最鍾情竹林裏簡單的遊戲設施。蹺蹺板,鞦韆啊,什麼之類的。我們玩得都很開心。時光飛逝,1:30了,我們匆匆趕上了車,一陣發動聲後,帶走了登山比賽的辛苦,留下了一天的快樂和愉悦。

難忘,重陽節……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4

從古至今,人們把“九”稱之為“陽數”,把“六”稱之為“陰數”,九月初九,兩陽相會,故而稱之為重陽,“九九”與“久久”讀音相同,又有着長壽的意義,並且還有尊老,愛老,助老的風 俗意義。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重陽節。

重陽節有很多的習俗,例如:賞菊花,登高,吃花糕······在這一天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關於菊花,我有一個重陽節的傳説。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叫恆景,他平常守着自家的空地。有一年,瘟疫襲擊而來,他聽説,在南邊有一位叫費長房的仙人。

於是,他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依舊沒有找到。有一天,他看見一隻白鶴,於是,就跟着他走了,不知不覺的來到了費長房的`住處,恆景跪了兩天兩夜,門才被打開,費長房得知情況後,給了 他一把青龍寶劍,一支茱萸,一瓶菊花酒,恆景學會後,就趕了回汝南縣,正好是九月初九,瘟疫來襲擊了,恆景帶着父老鄉親登上了山頂,身上有一支茱萸,喝了一瓶菊花酒,瘟疫來了。結果無人得 病,便走了,就在這時恆景抽出寶劍,與瘟疫鬥了幾回合,瘟疫知道不行,便落荒而逃。故此,就有了“九九重陽”的節日,也有了這些習俗。

重陽節,又是尊老,愛老,助老的節日,我要在這天幫助那些老人,使他們得到一些温暖。

讓我們一起行動吧,尊老,愛老,助老,使老人永遠健康,長壽。讓我們把每一天都當作重陽節,每天都去尊老,愛老,助老吧!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5

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重陽節裏,我們應該給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遞上一張賀卡。在那個重陽節裏,我做了這樣一件事。

重陽節到了,我尋思着要給爺爺奶奶送什麼禮物。一邊的小王啟發我:“重陽糕怎麼樣?”我想了想,裝出生氣的樣子:“拜託,我爺爺奶奶又不在上海,寄過去不發黴才怪吶!”突然,一個念頭清晰地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

我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櫃地找出了兩張精美的信紙和一隻小魚暖手袋。我記得奶奶曾説過,她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腳冰涼,要是我給了奶奶一隻暖手袋,奶奶的手腳就不會冷了。

接着,我攤開精美的信紙,在上面寫滿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對爺爺奶奶説的話。我的真心,裝滿了兩張薄薄的信紙。我署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裝進了信封,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愛,送向遠方的爺爺奶奶的家……

小魚暖手袋被我用一個裝禮品的盒子包了起來,又在盒子四周圍上了金絲帶。傍晚,在爸爸的幫助下,我把禮物和信寄了出去,也把我的牽掛寄了出去。我堅信爺爺奶奶收到我的禮物,必然是開心和激動的……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6

重陽節那天,我和媽媽一起去城裏玩。

我們來到汽車站等車,突然,遠遠的,我看見三個人:一個小女孩,大約只有幾歲,左邊是位高個子叔叔,手中拎着很多東西,右邊是位阿姨,也是大包小包的,他們漸漸走近,我定睛一看,呀!這不是前兩天剛從青島回來的鄰居阿明叔叔一家嗎?他們又要去哪兒呀!我不禁好奇起來問”他們聽到我的問話,回過頭友好的打招呼説:“我們也要乘車出去啊”媽媽也看見他們了,我知道大人間的“董事會”又要開始了。果然,在車上。他們開始不停的聊起話來,從他們的交談中我才知道重陽節要到了。我知道“重陽節”就是“敬老節”,所以叔叔他們想去外婆家,以解思念之苦,一表敬老之心,怪不得大包小包的呢-阿明叔叔提着很多補品,有“骨中金”,“椰島鹿龜酒”,“安利蛋粉”……聽媽媽説這些補品可是很貴的,他們肯定給老人,説明他們很孝順老人。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特別是“九九重陽節”,這是我們孝敬老人的節日,爸爸時常對我説:“爺爺、奶奶雖然平時應年老而喜歡嘮叨,但畢竟他們都很愛我,很關心我的,因此,我常常因自己不耐心,對他們“咆哮”而受爸爸訓。

當然,我也對他們説:“你們是老年人,是享福的時候了,注重好你們身體是我們任務……。”我想着也是我的一片孝心吧。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7

今天是農曆的九月初九——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我一大早就起牀了,不光是因為今天是重陽節,還因為今天是星期五,在下午上完課後就可以回家過週末了,我能不高興嗎?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節。古人認為這是一個吉利的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重陽節與其它節日一樣,也有一個傳説:在東漢時,有一個住在汝河叫瘟魔的惡魔,只要它一出現,就會死掉很多人。在一場瘟疫中,青年恆景的父母雙雙喪命,就連他自己也差點死去。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8

重陽節文化迄今已有兩三千年歷史,在西峽至今流傳眾多民間傳説。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要數重陽公主的傳説。

據《漢書》記載,東漢安帝年間,宮中身懷六甲的李娘娘受閆氏所害,逃至洛陽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陽店。恰在家歷九月九日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陽女。李娘娘歷盡艱辛,慢慢把重陽女養大成人。誰知一年秋天,此地發生了一場大瘟疫,村裏得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倖免。李娘娘臨終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訴了重陽女,並把安帝贈送的玉佩傳給女兒,讓她找機會狀告閆氏,為她計回公道。李娘娘死後,重陽女到處拜師學藝,立志斬除瘟魔,為母報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動,精心傳授劍法,並密告瘟魔的四個弱點:一怕紅色,二怕酒氣,三怕刺激氣味,四怕高聲,讓重陽女來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現時見機行事,為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這天,重陽女組織附近的百姓登上雲彩山,女的頭上插紅茱萸,茱萸果為紅色,葉子散發出一種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現就齊聲高喊:剷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見到紅色,聞到酒氣和怪味,聽到喊聲,縮成一團,重陽女一劍將瘟魔刺死。從此重陽店一帶百姓安居樂業,健康長壽。此事傳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來視察,見到了重陽女和玉佩,報知安帝。安帝召重陽女進京相見,父女擁抱大哭一場。後安帝貶黜閆氏,專門為李娘娘修了娘娘廟,封重陽女為重陽公主。安帝要留重陽女在宮中,重陽公主以母親葬在重陽、逢節要去祭奠為由,執意回到重陽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後,都要帶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順便把當地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傳入宮中。

重陽公主生在重陽,長在重陽,又在重陽結婚、生子,百歲而亡。當地羣眾為重陽公主修了重陽道觀,年年重陽節前來朝拜。由於歷史的的變遷特別是戰亂的影響。漢安帝建的娘娘廟和重陽百姓為重陽公主修的重陽道觀都已不復存在。但歷史總會留下一些痕跡。

距重陽鎮10公里的西坪鎮有一個皇后村。《西峽地名志》講:相傳,一皇后經此小憩,地以人傳。這位皇后就是李娘娘。因李娘娘逃難時已身懷六甲,行動不便,曾在當地歇息。

近年,我縣重陽文化研究會又在重陽寺內發現幾件實物證據。《西峽地名志》上説的後寺就是今天的重陽寺,該寺在抗日戰爭中被日軍炸燬,現殘存一些瓦片、石碑等。其中一段廟脊瓦塊上清晰可見恭李氏字樣,這與傳説中的李娘娘十分吻合。這有一段龍頭瓦和鳳尾瓦,古代一般稱皇帝為龍,皇后和娘娘為鳳。從這三件瓦的文字和圖形推斷,此寺在後來修建中可能為李娘娘專門修了一個殿,也可能此寺改成了娘娘廟。中國的道教、儒教和佛教是相通的。另一塊是天子萬年碑,這塊碑的碑文大多都看不清了,但天子萬年四個字清晰可辯。天子即君王、皇帝,皇帝才是真龍天子。天子萬年碑是與皇帝有關。這位皇帝就是漢安帝,這與李娘娘生重陽公主的傳説十分一致。由此可以推斷,傳説中漢安帝為紀念李娘娘,重修了重陽寺、娘娘廟是真實的,是有碑可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