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有關重陽節小學作文彙編八篇

欄目: 重陽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5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重陽節小學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重陽節小學作文彙編八篇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1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公曆十月五日就是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重陽節又叫登高節、老人節。那天天氣秋高氣爽,媽媽帶我、姐姐和外婆去爬大南山,太陽落山了,天氣陰沉沉的,秋風陣陣吹來,時而夾點細雨,好涼爽呀!下午五點整,我們從明華中心登山口上山,這時候一羣羣的人從四面八方來到登山口準備上山,入口處有很多警察,山牆上寫着“禁此帶火種上山!違者罰一百元!”,

我們經過安檢後開始登山了,山很陡很險,都是台階,我們爬的很慢,抬頭看去,登山的人流向條長龍,美麗極了!大概過了一個半小時,我們到達了山頂,山上樹木茂盛,景色宜人,登高遠望,整個深圳彎畔盡收眼底,天慢慢暗下來了,山下萬家燈火,瑩紅燈一閃一閃的向瑩火蟲一樣,好看極了!我們在山頂上玩了十幾分鍾就下山了,下山的路也是很陡很險,但沒台階,是馬路,所以我們下山很快,我摔了一小跤,大概花了四十分鐘我們就到了山腳下。

我喜歡爬山,爬山可以鍛鍊身體又能看風景,無限風光在險峯!今年我過了一個難忘的重陽節,因為我爬了大南山。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2

聽媽媽説,今天是九九重陽節,我們開開心心的來到了姥姥家,媽媽説重陽節就是老人的節日,就像我們小孩的兒童節一樣,要求我為她們做一件事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她們光操心太辛苦了,我是小孩又沒錢也沒辦法買禮物,捶背吧平時也可以做,我動腦筋想了想,平時我不聽話的時候老惹她們生氣,今天我就做個聽話的孩子光逗她們開心,讓她們過開心的一天。

我給姥姥姥爺講笑話猜腦筋急轉彎、還教姥姥玩陀螺,最好玩的就是:我用礦泉水瓶子在口上紮了個洞裝上水,捏着水在地上寫字,然後讓姥姥姥爺猜,猜對了有獎,可是她們每次都猜不出來,為什麼呢,哈哈,因為我寫的字亂糟糟的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字。

到了晚上,我們要回自己的家了,姥姥姥爺説我就是個乖孩子,還不捨得我走呢,其實,我也很開心,要是每天都能這樣就好了。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3

九月的天氣很好,秋高氣爽、菊花飄香,我們又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候,許多老奶奶們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九”,又代表着中華人民的喜悦、興奮。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着,要發自內心去感受。秋天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採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為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曆,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長輩們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我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閲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着每當重陽節時,做子孫的應該陪自己的長輩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裏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記性就笑着説:“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外婆疑惑地説:“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外婆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你媽媽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説:“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發了。我和外婆一邊説,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着清澈的池水,飽覽壯麗的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和外婆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4

又是一個九九重陽節,但這個重陽節卻與以往不同,因為我們三一班,要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天高雲淡,秋高氣爽,伴着花的芬芳,踏着歌的節拍,我們懷着喜悦的心情到達了敬老院。

首先,我們為每位老人獻上了紅領巾和禮物,老人們激動地用雙手接過紅領巾,他們的雙手有些發抖,也許是高興,也許是想到了童年時的情境,感動得都熱淚盈眶。看着老人戴上了鮮豔的紅領巾,彷彿年輕了許多。

其次,我們為老人獻上了精彩的節目,有沙包舞《找朋友》、二胡《賽馬》、但最受歡迎的是雙簧表演,他們用那幽默的語句把大家逗得前俯後仰,老人們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最後,我們扶着老人走進他們的房間,我看到有的老爺爺坐在輪椅上無法動彈,大家推着他走,有的老奶奶走路失去了平衡,不斷地向前跌倒,還有的老人説不清也聽不見,我不禁為他們感到難過,多麼希望他們能更加健壯。我扶着的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他戴着一定鴨舌帽,臉上有許多老人斑,眼角皺紋很深很深,走路一瘸一拐,他已經有89歲高齡了。來到他的房間,我們跟老人聊天,整理房間,還為老人唱了一首歌,雖然爺爺聽不清,可他還是為我們鼓掌,對我們表示感謝,爺爺還從櫥子裏拿出來核桃讓我們吃,看得出來,爺爺因為我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們也為他感到高興。不知不覺回家的時間到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老人。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在心裏默默地朗誦着:“爺爺的愛,是燦爛的陽光,他能消融冰川、淨化心靈,蓬勃生機,奶奶的愛,是盎然的綠地,她使空氣清新,百花吐豔,彩蝶飛舞……”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5

九月初九―重陽節到了!這但是是我敬愛的爺爺奶奶的節日!我今天可一定要好好地表現一下!

迅速吃好晚飯後,我從口袋中掏出一把早已準備好的精緻的小剪刀,跑到爺爺奶奶身邊,説:“爺爺奶奶,我給你們剪指甲,好嗎?”爺爺聽了,一愣,帶着懷疑的神情説:“乖孫女,你也會剪指甲?”“會!”話雖這麼説,可我卻心虛得很,畢竟我從來沒剪過指甲呀!不過我相信:只要用我的誠心,就一定能完成任務。不是有句老話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説幹就幹,我拉過爺爺的手,開始行動了。哇!爺爺的指甲好硬哦!萬事開頭難,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剪了第一刀。“爺爺,痛不痛?”“不痛不痛,這哪會痛呀!”爺爺滿意地坐在沙發上説,“爺爺這是在享我孫女的福啊!”

忽然我發現爺爺有個手指頭上竟沒有指甲,我急了,問:“爺爺,你這個手指頭的指甲呢?”

爺爺見我着急的樣子,連忙説:“小平平,別急!這是我在部隊時弄掉的。那是一次軍事練習,我們正在訓練擦槍,由於我一心想快些,用力過猛,讓槍給夾了。沒事,現在早好了,一點也不痛了。不信你摸摸,它硬得很呢!”

聽了爺爺的話,我趕緊去摸,那肉果然已很硬了。是呀,都已經幾十年了,能不硬嗎?爺爺可真是個堅強的人哪!我一邊摸着他的手指頭,一邊這麼想着。

剪好了爺爺的手指甲,輪到給奶奶剪了。我捏過奶奶的手,發現雖説奶奶是個女的,可手卻很厚,而且也很粗糙。我心中格登了一下。奶奶見了,猜出了我的心思:“是不是也想聽聽奶奶的故事?”我抬頭看着奶奶慈祥的眼睛,點了點頭。

奶奶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我們年輕的時候可沒現在這樣的好條件。因為你爺爺在外面當兵,所以家裏的事、田裏的活都由我包乾了。我這雙手幹過的事三天三夜也説不完,它可作出了大貢獻呀。

聽着奶奶的話,我竟忘記了給她剪指甲,而是把她的手捧起來,緊緊地貼在我了的小臉上。

一次剪指甲竟讓我懂得了那麼多,這得感謝這個重陽節呀!但是願在人們的心中每天是重陽!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6

重陽節那天,老師帶我們到敬老院看望那裏的老爺爺老奶奶。

一進大門,我就看見許多老爺爺老奶奶坐在院子裏曬太陽。有的在低聲嘀咕着,聽不清楚他們在説什麼;有的悠閒地翹着腿,微閉眼睛享受温暖的陽光;有的在樹下下棋,還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院子裏的花花草草美麗極了!引來了蝴蝶和蜜蜂,都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老爺爺老奶奶的身後就是一棟漂亮又幹淨的樓房,白牆紅瓦掩映在綠樹中。這一切多像一幅美麗、和諧的畫。

還有的老人因為行動不便,無奈地躺在牀上,我們輕聲走進房間,和這些老爺爺老奶奶聊天,陪伴他們度過屬於他們的節日。“阿姨,我來幫您吧……”我循聲看去,原來是我們班的樑妤馨在和管理阿姨説話呢。阿姨遞給她半碗碎肉粥。只見樑妤馨熟練地端起碗,拿起勺子小心地舀起一小口粥,放到嘴邊輕輕地吹了吹,再小心翼翼地喂到了老爺爺的嘴裏。老爺爺張開嘴巴,吃力地吞了下去,樑妤馨開心地笑了。只見她不時和老爺爺説話,並拿起餐紙幫老爺爺擦嘴。我看到這一幕,眼眶不禁濕潤了。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到了下午四點。我們要回學校了。老爺爺老奶奶和我們依依惜別。我感到開心、幸福,因為今天我和老爺爺老奶奶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敬老節。我想在以後多孝敬父母,孝敬老人,讓她們在晚年的時候享受到幸福的時光。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7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據《晉書》中《孟嘉傳》載,九月重陽這天,晉朝大司馬桓温及參軍大將孟嘉等人登上龍山(今湖北江陵縣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觀賞山景,連帽被風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辯,一時傳為佳話。

南朝時,樑人吳均在《續齊諧記》中記載一個神異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遊學,費長房要他在重陽這天讓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係臂,並登高,飲菊花酒,才可免禍。桓景照辦了,才逃脱災禍。這個故事,生動地反映出重陽時人們的避邪除災心理。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記隋代風俗,已與後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是日‘孟嘉登龍山落帽,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明清時,北京地區登高頗盛,《燕京歲時記》雲:“京師謂重陽為九月九。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提壺攜楹,出都登高。南則天寧寺、陶然亭、龍爪槐等處,北則薊門煙樹、清淨化域等處,遠則西山八處。賦詩飲酒,烤肉分糕,詢一時之快樂也。”不論文人百姓,都喜歡登高後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貴戚富家則帶上幕帳、烤具、車馬、樂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帳、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並唱戲奏樂,聽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陽於北海東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並架藍布圍障,防止閒人偷看。在玉淵潭等處,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宮御花園裏也有登高之山。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8

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重陽節裏,我們應該給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遞上一張賀卡。在那個重陽節裏,我做了這樣一件事。 重陽節到了,我尋思着要給外公外婆送什麼禮物。

一邊的樂樂啟發我:“重陽糕怎麼樣”我想了想,裝出生氣的樣子:拜託,我外公外婆又不在南通,寄過去不發黴才怪呢!“突然,一個念頭清晰地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 我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櫃找出兩張精美的信紙和一隻小魚暖手袋。我記得奶奶説過,她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腳冰涼,要是我給奶奶一隻暖手袋,奶奶的手腳就不會冷了。 接着,我攤開精美的信紙,在上面寫滿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對外公外婆説的話。

我的真心,裝滿了兩張薄薄的信紙。我寫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裝進信封,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愛,送向遠方的外公外婆。小魚暖手袋被我用一個裝禮品的盒子包了起來,包好後,我又在盒子的四周圍上了金絲帶。下午。我在爸爸的幫助下,我把重陽節禮物和信寄了出去,也把我的牽掛寄了出去。我堅信外公外婆收到我的禮物,必然是開心與激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