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新五代史雜傳·和凝》閲讀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1.07W

和凝,字成績,鄆州須昌人也。其九世祖逢堯為唐監察御史,其後世遂不復宦學。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節,然獨好禮文士,每傾貲以交之,以故凝得與之遊。而凝幼聰敏,形神秀髮。舉進士,樑義成軍節度使賀瑰闢為從事。瑰與唐莊宗戰於胡柳,瑰戰敗,脱身走,獨凝隨之,反顧見凝,麾之使去。凝曰:“丈夫當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爾,豈可去也!”已而一騎追瑰幾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殺之,瑰由此得免。瑰歸,戒其諸子曰:“和生,志義之士也,後必富貴,爾其謹事之!”因妻之以女。

《新五代史雜傳·和凝》閲讀答案

天成中,拜殿中侍御史,累遷主客員外郎,知制誥,翰林學士,知貢舉。是時,進士浮薄,喜為喧譁以動主司。主司每放榜,則圍之以棘,閉省門,絕人出入以為常。凝徹棘開門,而士皆肅然無譁,所取皆一時之秀,稱為得人。晉初,拜端明殿學士,兼判度支,為翰林學士承旨。高祖數召之,問以時事,凝所對皆稱旨。高祖將幸鄴,而襄州安從進反跡已見。凝曰:“陛下幸鄴,從進必因此時反,則將奈何?”高祖曰:“卿將何以待之?”凝曰:“先人者,所以奪人也。請為宣敕①十餘通,授之鄭王,有急則命將擊之。”高祖以為然。是時,鄭王為開封尹,留不從幸,乃授以宣敕。高祖至鄴,從進果反,鄭王即以宣敕命騎將李建崇、焦繼勛等討之。從進謂高祖方幸鄴,不意晉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為神,遂敗走。出帝即位,加右僕射,歲餘,罷平章事,遷左僕射。

凝好飾車服,為文章以多為富,有集百餘卷,嘗自鏤板以行於世,識者多非之。然性樂善,好稱道後進之士。唐故事,知貢舉者所放進士,以己及第時名次為重。凝舉進士及第時第五,後知舉,選範質為第五。後質位至宰相,封魯國公,官至太子太傅,皆與凝同,當時以為榮焉。

(選自《新五代史雜傳·和凝》,有刪改)

【注】①宣敕:詔書。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獨好禮文士 禮:以禮對待

B.吾恨未得死所爾 恨:怨恨

C.每傾貲以交之 貲:財物

D.因妻之以女 妻:嫁給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不意晉兵之速也 審容膝之易安

B.高祖數召之,問以時事 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C.瑰與唐莊宗戰於胡柳 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D.爾其謹事之 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6.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和凝自幼聰明,考取進士後,被賀瑰召為從事。當瑰戰敗逃走時,他不離不棄,獨自跟隨,並臨危不懼,射殺追兵,救了瑰的性命,忠勇可敬。

B.和凝知人識人,為國選拔人才,自信又有膽識,在擔任貢舉之職時,他敢於破舊規,拆掉荊門,打開省門,所錄取的進士均為當時才名傑出之士。

C.和凝深得晉高祖的喜愛,多次被召見詢問時事,他有遠見卓識,料定已有反心的安從進必將趁高祖幸鄴時謀反,於是幫助高祖預先謀劃,平定叛亂。

D.和凝作為主考官,樂於行善,喜歡提攜在科舉考試中排名靠後的進士,如所選進士及第第五名的範質,後來當了宰相,時人都為和凝此舉感到榮耀。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已而一騎追瑰幾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殺之。(3分)

譯文:

(2)先人者,所以奪人也。請為宣敕十餘通,授之鄭王,有急則命將擊之。(4分)

譯文:

(3)唐故事,知貢舉者所放進士,以己及第時名次為重。(3分)

譯文:

參考答案:

4.(3分)B 恨:遺憾 (“恨”在古代語義輕)。

5.(3分)A 之:均為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B以:介詞,用/介詞,由於;C於:介詞,在/介詞,給;D其:副詞,加強祈使語氣,“要“一定“應當”/副詞,表示婉商語氣,“還是”。)

6.(3分)D “好稱道後進之士”並不是“喜歡提攜在科舉考試中排名靠後的進士”,“後進”是“後輩”的意思。

7.(1)(3分)不久,有一名騎兵追趕過來,快趕上賀瑰了,和凝大聲呵斥,那騎兵仍不停止,和凝就拉開弓射死了他。(“已而”1分,“幾及”1分,全句通暢1分。)

(2)(4分)先於別人採取行動的人,就能制服別人。請您寫十幾封詔書,先授給鄭王,有急事就命令將領進攻安從進。(“先人”1分,“所以”1分,“將”1分,全句通暢1分。)

(3)(3分)唐代舊例,主管貢舉的官吏在錄取進士時,以自己當年及第的名次為最尊。(“故事”1分,“重”1分,全句通暢1分。)

附:參考譯文

和凝字成績,鄆洲須昌人。他的九世祖和逢堯曾任唐朝檢察御史,從逢堯以下,後世都沒有做官讀書的`。和凝的父親和矩,喜歡喝酒,不拘小節,然而特別喜歡接納文人,常常傾盡家財來交結文人。因此和凝跟着結識了一些文人。和凝從小就聰明伶俐,姿態俊秀,神采奕奕。考取進士後,樑義成軍節度使賀瑰聘他擔任從事。賀瑰與後唐莊宗在胡柳交戰,賀瑰被打敗了,逃跑時只有和凝跟隨着他。賀瑰回過頭來看見和凝,揮手讓他走開。和凝説:“大丈夫應當為知己的人死,我為自己沒有死的好處所而感到遺憾,怎麼能走開呢!”不久,有一名騎兵追趕過來,快趕上賀瑰了,和凝大聲呵斥,那騎兵仍不停止,和凝就拉開弓射死了他,賀瑰因此倖免於難。賀瑰回來,告誡他的孩子們説:“和凝這年輕人,有志氣,講義氣,以後必然會富貴,你們要好好侍奉他!”於是將女兒嫁給了和凝。

天成年間,朝廷授和凝殿中侍御史一職,後多次升官至主客員外郎,主管皇帝的詔書;又擔任翰林學士,主管貢舉等。當時,進士中有很多輕浮的人,喜歡吵吵鬧鬧對待主考部門。主考部門每次公佈考榜,就事先圍上荊棘,關上省門,不讓人出入,成了常規。和凝拆掉荊棘,打開省門,考生見了考榜都恭肅不再喧譁,所錄取的都是當時最優秀的人,稱得上是得了人才。

後晉初,朝廷授予和凝端明殿學士,兼管度支,同時任翰林院學士承旨。高祖多次召見他,以時事詢問他,他的回答都能讓高祖滿意。

高祖將要去鄴都,當時在襄州的安從進已表現出要謀反的跡象。和凝説:“高祖您要到鄴都去,安從進必然乘機反叛,您將怎麼辦?”高祖説:“你將怎麼處置這件事?”和凝回答:“先於別人採取行動的人,就能制服別人。請您寫十幾封詔書,先授給鄭王,有急享就命令將領進攻安從進。”高祖認為這樣非常好。這時,鄭王擔任開封尹,留下來不跟隨高祖去鄴,高祖就授給他詔書。高祖到了鄴,安從進果然謀反,鄭王就以詔書命令騎將李建崇、焦繼勛等人征討安從進。安從進認為高祖剛去鄴,沒料到晉兵會迅速出動,行軍到花山,遇見李建崇等人的軍隊,以為有神靈相助,於是敗逃。出帝即位,加授和凝右僕射。一年後,免掉他的平章事,升為左僕射。

和凝喜歡裝飾車子和章服,寫文章以多為富有,有一百多卷的集子,曾經自己刻板印行於世,有識之士多非議此事。但他天性樂於做善事,喜好表揚後起的文士。唐代舊例,主管貢舉的官吏在錄取進士時,以自己當年及第的名次為最尊。和凝考中進士時的名次是第五,後來他主持貢舉,就選中範質為第五名。後來範質做到宰相,封魯國公,官至太子太傅,都與和凝相同,當時人以此為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