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紫陽腰》閲讀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1.91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閲讀答案了,閲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是好閲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紫陽腰》閲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紫陽腰》閲讀答案

《紫陽腰》閲讀答案 篇1

又到麥浪翻滾時

蝸居小城,終日上班下班,做飯吃飯,庸庸常常,忙忙碌碌。傍晚,出去散步,信步走遠了些。不知不覺就遠離了車馬人喧,走上了一條土路。走着走着,田野裏就有一陣陣植物的氣息飄蕩過來,那是【甲】麥子的味道,暮色裏,一片金黃的暖色吸引了我,只不過是一小片麥地,卻在一瞬間瀰漫開來,一直瀰漫到老家那翻滾着的無邊麥浪裏。

我的老家在魯西北平原,每到這個時節,一望無垠的金色麥浪隨風起伏,煞是壯觀,鄉親們的臉上也盪漾起富足的笑意。然而,我小時候,搶收麥子卻是很辛苦的活兒,早了不好,晚了麥粒就容易掉進地裏,那時收割沒有機械化,完全要用鐮刀一把一把割下來,再一捆捆繫緊,運回場院,再翻曬碾壓,或用脱粒機脱出麥粒,再曬乾貯藏。不管天多熱,不管人多累,都要馬不停蹄地勞作,就擔心會遇到雷雨天氣。

小時候,麥子成熟前,我們總愛搓麥粒吃,我會先找幾顆大麥粒,揉碎在手心,兩手相對,搓來搓去,於是一種幸福和喜悦的味道就從手心裏慢慢彌散開來,搓好了,就張開兩手,輕輕一吹,那些皮兒就四散開去,往嘴裏一捂,清爽的麥香就從舌尖傳遞到全身,於是,滿心就都是【乙】麥子的味道。等麥收結束了,我們小孩子們就挎上小籃子,到麥地裏拾麥穗,拾得多了,父親會誇我,母親會把麥穗曬起來,搓成粒,然後用麥子換掛麪,母親做的掛麪湯,只是滴幾滴香油,倒點香醋,就很好喝。

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個月光皎潔的晚上,我們全家收割麥子,雖然天色暗了些,也有露水,但不用受曝曬之苦,那時的我還不懂稼穡的辛苦,休息時,還有閒情望望皓月,和家人不停地説笑着,覺得是一種樂事。割麥子,要是誰落下了太遠,前面的人就會接趟子,這樣,有人幫忙,割得慢的人也就有了信心。等到都割完長長的一壟,全家人再齊頭並進,累了,就直起腰,抹抹汗,甩甩手,再埋頭繼續幹。天氣再熱也要穿長袖衣裳,不然,尖尖的麥芒會扎得生疼,腳上穿着母親在燈下一針一線納的千層底,倒是不再怕麥茬刺破腳。

麥收時節是一年裏很累人的時候,又沒有工夫去集市買東西,父母總是提前把雞蛋醃製好,偶爾也會儲存上春天裏的香椿芽,當疲憊地回到家,大家就齊動手,燒火,擀麪條,切菜。天熱,麪條煮好後,要放進剛挑來的井水裏浸泡一下,再撈出,這樣吃起來才過癮。這個時節的菜,只有黃瓜、西紅柿和菜豆,反正地裏長什麼就吃什麼,吃飽了,好好睡個午覺,再切開一個大西瓜,美美地吃一頓,舒坦極了,太陽稍稍收威,就又起身下地了,麥收不等人呢。

麥收時節,大人們總是讓自家的娃們去幫老師割麥子,於是,我和夥伴們就組織起來,在麥田裏穿梭,師生你追我趕,割得快的同學會善意地取笑一下比他們大不了幾歲的老師,不到半天時間,幾畝地就割完了,今年春節,和兒時的夥伴通電話,説起當年每到開鐮時麥地裏瀰漫着的【丙】麥子的味道,覺得是那樣美好,是呀,那時真好,那時的麥子好,那時的空氣好,那時的師生關係也和諧自然。偶爾的田間勞作,給了我們美好的回憶。

那時的感情是那麼淳樸,那麼温馨,親切而悠遠,令我至今難忘。於是,我撥通了老家的電話,想從鄉音裏捕捉【丁】麥子的味道。

(有刪改)

1.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回憶了“我”早年在麥收時節的一些生活情景。這些情景包括:“我”搓麥粒、___①___、和家人一起割麥子、___②___、___③___。(3分)

2.“麥子的味道”在文中出現了4次,其中,有的指麥子本身的味道,有的指麥子味道中藴含的作者情感。請結合內容作出判斷。(只填序號)(4分)

指麥子本身味道的是:___①___

指麥子味道中藴含作者情感的是:__②__

3.這篇文章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在樸實的語言中藴含着深厚的情感。請你以第④段或第⑤段為例。説説這一特點是如何體現的。(不超過140字)(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文章情節的概括。從其所給的概括來看,不要求字數和結構,表面看難度比13年中考要低。但從內容上看要更難一些,因其中涉及到的層次劃分難度較高。

答案參考:和小孩子們拾麥穗;和家人在割麥間歇一起做飯吃飯;和夥伴們幫老師一起割麥子。

2、【解析】此題考查到短語的表層意思和深層意思,所謂表層意思也就是詞語所代表的實物本身,深層就是短語中藴含的情感。此題以填空的形式出現,短語在文中一共出現了四次,其中位於開頭和倒數第二段的兩個位置的比較難判斷,如果單純看句子是表層意思,但如果結合段落在文章中所處的位置判斷又可能含有深層意思。此題需要學生非常細緻的分析,比以簡答的形式考查難度要大。

答案參考:麥子本身的味道是--甲、丙

麥子味道中藴含作者情感的是--乙、丁

3、【解析】閲讀延伸題。歷年中考側重對人物形象或景物描寫的賞析,多以描寫、修辭等角度切入,今年在此基礎上稍有變化。切入的角度不是常見的修辭等,而是“樸實的語言”,這一點與13年豐台一模《一點一橫長》有些接近。

答案參考:第④段“累了,直起腰,抹抹汗,繼續幹”等語句通過細節描寫寫出了勞作的辛苦。第⑤段運用襯托的手法,用麥收時的勞累突出了午休時一家人一起做飯吃飯的愜意。作者就是這樣用樸實的語言將家人間的親密與麥子相聯繫,寫出了一家人淳樸、温馨的情感,寄託了對那段親切而久遠的日子的懷念。

《紫陽腰》閲讀答案 篇2

《紫陽腰》閲讀原文

方英文

週末無事,車遊紫陽。小時候就喝紫陽茶,年至半百竟未去過紫陽,不夠意思啊。紫陽在漢江邊上,猜想是很通達很便捷的。沒想到實在難走!坡陡彎急,一山爬過又一山,好在翠色染目白雲親頰,別有一番俗外之雅呢。翻過三座山,眼底終於浮出一個城,火車的鬧,船笛的叫,頓時沒了清淨。細看紫陽縣城,果然是重慶的濃縮,看不見碟子大的平地。怎麼辦?山腰上鑿一個凹,凹處凸起一棟樓。就這麼錛石鑿凹,就這麼起房凸樓,硬是在夾江的山腰上,錛鑿疊壘了一個城。所謂的碼頭城市,壓根不在乎有無平地,但求兩河交匯,能把舟楫勾留纏綿住就好。浩浩任河,正是在此融入漢江的。

想不出如此一個城怎麼生活,大概吵架也拉不開距離吵着吵着就勾肩搭背了,幹活時則又需要捆上安全繩吧。待到進得城裏,但見街道逼仄車輛單行,卻也店鋪比鄰,色彩炫耀嗅覺繽紛。及至日落西江夜色襲來,忽見城燈譁然綻放。時值秋老虎季節,人們簡上衣而短下褲,為的是讓胳膊腿兒儘可能地吐熱納涼。尾隨人流浪進商場,再踏梯而上,發現商場頂部竟是一個很大的廣場。如此疊屋架牀式的建造格局,簡直一個香港袖珍版!順音樂聲溜達過去,見人們圍一個圈子。圈外踮腳看圈裏,呵呵,一羣女子練健美操哩。她們拋甩着纖媚的臂腕,扭動着柔細的腰肢,展示着風致的身段;腳一跺,腰一側扭,臂一斜揚,頭髮就拋上月亮了。

夜裏看一個資料,上面説:“紫陽腰,漢陰腳,安康女子愛做作,要看水色下白河。”紫陽、漢陰、安康、白河,是安康所轄的四個縣名。當然安康如今叫市了。人生之美,十之八九由女性呈現,所以每一個地方,都把當地女性美的特點,以歌謠的形式提煉出來四處傳播。而女性美的具體表現,當然是以身段最為緊要。身材之標緻婉約,則絕對依賴腰肢的拿捏烘托,如此才叫一個動人。何以動人呢?細柔也。紫陽娘們何以生出如此之腰呢?

次日早起遛街,似乎得了答案。總是遇見一些女子挑着扁擔,忽忽閃閃地來了,忽忽閃閃地去了。兩個擔籠裏,是白嫩的`豆腐,是帶露的青椒,是拖泥的新藕,是出江的鮮魚。忽閃忽閃而來,營養於客官;忽閃忽閃而去,生計於家庭——終於忽閃出一腰的風情與柔韌。

返回時選了一條新路,更覺得這個漢字“腰”,似乎是專為紫陽所造。路是依舊忙着拓,車是依舊不住地停。好在村村通了水泥路,繞道便是。實際上無村可言,因為紫陽人家,一概散佈于山之腰嶺之凹。那些粉牆青瓦或者石板房,如一棟棟達官名流的別墅,落座於青坡,半隱於綠巒,恰如次第展開的山水長卷,新意頻出卻也可四字概括——山腰人家啊!坡是這麼陡,勞動的間歇,估計站着就能睡着,反正躺着跟站着沒啥兩樣。如此之地,竟不時見到三五塊石頭攔一巴掌小塘,居然就荷葉田田蜂蝶頻訪了呢。至於竹子,此等俊逸靈秀之物,更是家門掩映垂瓦叩窗。所以這裏的狗不咬人只搖尾,充分體現了淡泊無爭的“竹下之風”。然而有些卻是要爭一爭的!於是,山腰上長大的女子和漢子們,就人人成了好歌手。

紫陽一名,出自道家。道家是中國唯一固有的宗教,漢江是漢文化最核心的源泉之一。道家以水為善,以茶為慧,以山為美,以歌為雅。落日嶺上,漁火江中,朝暉夕陰大自在,不知功名利祿為何物。紫陽和紫陽人有如此懷柔萬物和諧自然的情致,真是難得啊!

(選文有改動)

《紫陽腰》閲讀題目

12.請從文中找出對紫陽獨特的人文風貌、人情人性最有概括力的四個字,寫在下面的方格中。(4分)

13.文中畫線部分表現了紫陽女子身姿、動作、性格上的什麼特點?請分別回答。(3分)

14.作者説,似乎得到了“紫陽女子何以生出如此之腰”的答案。他得到了怎樣的答案?(2分)

15.第一二段中兩處加點的文字,寫出了紫陽城怎樣的特點?(3分)

16.作者為什麼覺得“漢字‘腰’,似乎是專為紫陽所造”?請結合全文,簡要回答。(6分)

《紫陽腰》閲讀答案

12.善慧美雅

13.身姿:柔美、優雅。動作:矯健、灑脱。性格:率真、奔放。

14.勤勞造就了紫陽女子柔美而堅韌的腰肢。或:勞動創造了美。

15.寫出了紫陽城空間的侷促、狹小,建造格局的獨特;也隱含了紫陽城的熱鬧、繁華。

16.因為這裏的女子有柔美之腰,這裏的人家棲居在山之腰,紫陽城位於水之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