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我受苦受難的兄弟呀》文章閲讀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2.76W

我受苦受難的兄弟呀 葉傾城

《我受苦受難的兄弟呀》文章閲讀答案

我是“外地來京人員”,初到北京,一切有“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狂喜。在車上一直憑窗張望,一會兒看一大堆金髮外國人,一會兒又留意遙遙的過山車,突然我大叫:“馬,馬,活的馬,馬在走路。”滿車人大笑。

的確,我是來了北京,才能想象城市裏還有馬車。時常是賣水果的,夏天是西瓜香瓜,其他季節什麼都有,但都是廉賤的,絕對沒有賣火龍果的。攤主不怎麼吆喝,只是坐在車幫上,手裏玩弄着一根系了很多七彩化纖繩子的鞭子。而他的馬,就在車前站着,有時候啃一點兒乾草。我觀察了很久,才確定馬不能像駱駝或者大象那樣跪下來,草在地上,它就把雙腿分開,脖子探得長長的,頭控得低低地,默默咀嚼,默默反芻。人和馬,都很安靜。

我喜歡馬,覺得它美麗,頸背的線條既柔和又矯健。拉車的馬大概沒什麼名種,灰白、黃褐、泥色,雜色斑駁,馬尾偶爾擺盪一下——我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電影,因為有個執着的知識分子,不管其他人如何打擾他,都要講完“馬尾巴的功能”。馬兒們都有明亮的大眼睛,眼皮垂着,有一種良人處子般的温馴。我想去輕觸它的鬃毛,但我不敢。

“馬,咬人嗎?”我終於忍不住問。攤主嘩地笑開:“不咬,它可聽話呢。”“那,我能餵它點東西吃嗎?”

我找到一顆巧克力,手欲伸不敢伸地,給它。馬是聞到了食物的味道嗎或者出於本能判斷,知道這是一個餵食動作?它低頭來俯就,滾熱的鼻息噴在我手心,像火車的汽笛。我害怕,手越壓越低,馬突然一個猛低頭,捲走了巧克力,它的舌頭,粗糙而熱濕,令人印象深刻。

因為有一匹馬吃過我的糖,我覺得我與全世界的馬,都交上了朋友。每次在路上遇到馬,我都會多看幾眼。夏天時,馬的鬃毛被剪得極短,齊齊整整,像時髦男孩子的板寸。我看着就想笑,也覺得心裏很暖,農業社會人與牲口的情,還留存着。

下午時分,我在三環上,車少人稀,對面車道卻突發混亂,幾輛車緊急剎車、避讓,帶出一片刺耳的摩擦聲。而一輛馬車,正逆行疾馳,車主策馬揚鞭,馬蹄在柏油路上打出一片“答答”。我正錯愕,身邊的的士司機説:“得,遇到城管的了。”我憂心忡忡地問:“抓到會罰多少呀?”“咳,這一車果子,都不夠罰的。”

很久我都忘不掉那在三環上逆向狂跑的馬,四蹄如此驚惶。我問老公:“如果一輛車和一匹馬撞上了,誰會贏?”他大笑不已:“你居然還是理工科出身,”然後才説,“你忘了馬力這個詞嗎?捷達的馬力最高可以達到300多。”那麼這場對拼,一旦發生,車會完勝!霎時間我想到了悲嘶、血肉橫飛、粉身碎骨……

我當然知道北京是一所城市,而馬屬於鄉村。我完全承認馬不應該進來,但是,誰有頭髮願意裝禿子?誰開得起寶馬會自駕一輛馬車?報上有這樣的新聞,為了躲避城管的追捕——他們一定是開着車的,咆哮的`機器怪獸,着急的馬車主用小刀刺馬:馬兒你快點跑呀快點跑……血,點點滴滴,灑了一路。那是同一隻手,同一把刀,為它剪鬃的,以及刺向它身體的。

我想起很多年前,尼采在路上,看到一個農夫在鞭打自己的驢,尼采不顧一切上前救護,抱着驢頭失聲痛哭:我受苦受難的兄弟呀……

12.文章開頭一句“我是‘外地來京人員’”有什麼作用?(4分)

13.文章着力敍寫給馬喂巧克力和馬車逆行疾馳這兩件事的意圖是什麼?(6分)

14.結合全文,説説作者對“馬車進城”有怎樣的觀點?(4分)

15.本文曾以“馬在走路”為題發表。你認為原來的題目和現在的題目哪一個更好一些?請説明理由。(6分)

參考答案

12.①暗示自己是進京求生存中的一員;②表明自己與進城馬車的情感距離近;③為後文關注馬車進城的遭遇作鋪墊。(答出1點1分,2點2分,3點4分)

13.①寫給馬喂巧克力是為了表現馬的温馴,以及“我”對馬的喜愛,充滿温情;(2分)

②馬車逆行疾馳表現了進城做小本買賣的農民這一弱勢羣體的艱難處境;(2分)③兩個場景形成對比,表達作者對進城農民羣體的悲憫和同情。(2分)

14.①馬車有自己的生活環境,不應該進城;②進城是馬車無可奈何的選擇;③應該給馬車進城以極大的同情和理解。(任答2點給4分)

15.現在的題目更好一些。①指向更明確,更能彰顯文章主旨;②語意雙關,更有韻味;③更有情感性,更具衝擊力。(每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