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廬山觀雲閲讀訓練及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2.49W

廬山觀雲

廬山觀雲閲讀訓練及答案

張緒佑

我喜愛觀雲。孩提時牧牛,仰於河灘草地,望空中白雲遊弋,自由自在,幻想着化成雲朵,悠閒飄逸,該有多美?

時屆不惑之年,數登廬山忽而想起欲識廬山真面目,領悟人生的真諦妙心,莫過於登廬山去觀雲。

雖非“五嶽”之列,卻有“廬嶽”之譽的千古名山,絕少有無雲之日,這正是無與倫比的廬山美色。恰如無紗巾則無少女之美,無雲霧則無廬山之秀。廬山觀雲,可惜情自得,靜心養志。

廬山的雲瞬息萬變。時而團團如輪,時而飄飄如絲。時而綿綿如雪,時而漫漫如絮,於姿百態,妙不可言。假如獨佇立於含鄱口之間,觀萬里綿雲,其白如雪,其光如銀,其闊如海,在陽光下湧動翻騰,此刻有如行舟大海。四面波濤,只覺心情自由任去來,不復有別的世界。

登上文殊台,撫松坐石。但見碧天白雲,微風東來,雲氣舒捲,動或如煙,靜或如練。在松石之間穿梭染織,不為山風所動,這使人想起禪宗的一句話“八面風吹不動天邊月”。人間的興衰、譭譽,苦樂,又豈能動搖得了一個人的真正意志?

廬山的雲美而不妖。錦繡谷的雲更是潔白輕盈,美不能譽。舒逸如仙女天使,淡泊如隱士逸人。但見那數十里峽谷,白雲出岫,山氣橫溢,忽而奇峯兀見,忽而絕壁洞明,忽而千巒中斷,忽而萬壑合冥。漫遊在山谷之中,—·路與雲相撫,有如天上同行,恍惚雲就是我,我就是雲。只是雲靜靜地飄在天上,我靜靜地活在世上罷了。

廬山的雲美而不俗。陶公採菊見南山時,歎謂: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面對廬山的雲,任何心境都是可寄託的。“巖白雲尚屯,林紅葉初隕”。白居易所見廬山的雲,是休閒的;“宗巖吐清氣,幽岫棲神蹟”,慧遠大師見的廬山雲,則是悠悠神遊的了。《春秋公羊傳》裏稱,雲是石頭吐出來的氣。廬山的雲雖從洞裏宋,卻能無拘無束,任意揮灑,達到忘我境界。此刻我與雲相撫伴行,默默無語,卻似乎“言而無言,無言而言”,一脈相通。歐洲有位哲學家説 過:“人的語言由沉默而來,並且又回覆到沉默。”默是自然的本來面目,靜是難得的`人生意境。

人生如行雲,看似有,握似無,來去匆匆。假如煩惱的人吐出的氣是雲的話,那麼,也能

給人以美的想象,終究會與廬山的雲匯聚。起,凝結成雨,飄然灑澆在萬物之間……

(選自《散文選刊》)

1.作者登廬山觀雲的原因是什麼?(3分)

2.作者總寫廬山的雲有哪些特點?(用自己的話概括)(4分)

3.作者引用禪宗的一句話“八面風吹不動天邊月”來比喻什麼?(4分)

4.文中説“廬山的雲美而不妖”,這裏的“美”和“不妖”分別指什麼?(4分)

5.作者寫“廬山的雲美而不俗”,其實是在寫自己,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人生體驗和追求是什麼?(3分)

答案:

1、欲識廬山真面目,人生的真諦妙心

2、有云的時間多(雲多),雲的(變化大)。(回答“絕少有無雲之日”、“廬山的雲瞬息萬變”、“千姿百態,妙不可言”扣一半的分)。

3、“人間的興衰、譭譽、苦樂”,“天邊月”比喻“一個人的真正意志”。(或:“八面風”比喻“人間的興衰、譭譽、苦樂”,“天邊月”比喻“一個人的真正意志”。

4、“美”指“舒逸如仙女天使”,“不妖”指“淡泊如隱士逸人”。

5、無拘無束,任意揮灑,達到忘我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