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土地問題決定中國古代政治走向》閲讀題及參考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1.79W

試題內容:

《土地問題決定中國古代政治走向》閲讀題及參考答案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在中國古代風起雲湧的政治變革浪潮中,土地問題總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古代政治變遷的歷史進程。

縱觀中國古代政治史,為君者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人民牢牢控制在手中,這就需要通過一系列制度的推行來實現。西周建立後推行分封制與井田制,使得王權和土地開始真正結合在一起。

與此相適應,中國古代的政治變革往往伴隨着以土地為核心的經濟變革。商末周初的政治變革在歷史上影響甚巨,其以“授民授疆土”為核心的封建體制便是最重要的代表。周初重器大盂鼎銘文中記載了周康王封賜給一位名盂的貴族土地、人民的情形,就是這一制度的生動寫照。作為配套制度而行的井田制在當時也舉足輕重。春秋中期以後,以井田制為基礎的經濟體制走向瓦解,新的土地關係與生產關係開始出現,引發了政治領域內的又一次重大變革。商鞅在秦國推行的變法,便抓住了土地這一關鍵問題,在地方行政和土地分配兩方面完成了新舊制度的更替。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的兩千多年間,以皇帝為主導的中央集權體制日益鞏固,土地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穩定。

西漢中期以後,聚斂了大量土地與財富的地方豪強嚴重危及了中央的統治。對此,大儒董仲舒曾建議通過“限民名田”來抑制土地兼併,但未被採納。自此以後,嚴重依賴地方豪強的中央政權無心解決土地兼併問題,最終形成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延續達數百年的門閥政治。中央對所轄區域內土地與行政權力的控制越來越弱,反過來又促使中央政權對土地關係、地方行政運行機制進行調節與整頓。於是,在隋唐北宋時期,中國歷史上又迎來了一次大規模的政治與土地變革。

隋朝建立,推行均田制。這些本應在打擊豪強大族勢力方面效果顯著的措施,在當時的情況下卻稍嫌操之過急,根基未穩的隋王朝也迅速覆亡。隨後崛起的李唐政權在土地分配方面延續並完善了均田制。使得唐朝開始走向強大;但自天寶之後,中央政權失去了對地方行政的主導權,出現了藩鎮割據、邊疆不守的'局面,以此走向消亡。此後,北宋政權所進行的改革仍然是以土地的控制與分配為中心,將地方權力大都收歸中央,改變了地方勢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的局面。

元明清三代,雖然最高統治者的民族身份不同,但他們採取的政策在本質上卻是一致的。與兩宋時期邊患屢興相比,元明清對邊疆的控制也明顯加強,而“攤丁入畝”等政策之所以能夠推行,依靠的正是國家對土地所有與分配體系的絕對控制。

中國古代政治變革與土地權力發展的關聯使我們認識到,土地與中央集權抑或君權的一體化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政治與經濟發展的高度統一,土地與君權的聯動機制也使中國古代的政治體制較為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與發展。而當土地與君權出現矛盾衝突時,往往會出現政治危機甚至政權更迭,這又促使掌權者不得不採取措施,以緩解矛盾衝突。

(選自劉偉《土地問題決定中國古代政治走向》,有改動)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土地在中國古代政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決定了中國古代政治變遷的歷史進程。

B.封建君王只要推行一些制度,將土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就能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C.商鞅抓住土地這個關鍵問題所推行的變法,使得中國土地制度保持了兩千多年的穩定。

D.隋朝統治者為打擊那些豪強大族勢力推行了均田制,可惜操之過急,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頭提出觀點,然後按朝代先後順序列舉了歷代重視土地問題的材料來進行論證。

B.文中所舉周康王封賜給一位名盂的貴族土地、人民的事例,證明中國古代的政治變革常伴隨着以土地為核心的經濟變革。

C.文章通過董仲舒建議未被採納的事例,證明了中央政權如果無法抵制土地兼併,對所轄區域的控制就會越來越弱。

D.結尾一段提出了掌權者在政治危機甚至政權更迭時,有必要採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觀點。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説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自西周建立至春秋中期這時段,井田制的地位可謂是舉足輕重,但後來隨着歷史的發展,井田制逐步消亡了。

B.西漢中期以後,中央政權依賴地方豪強,無心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為後來的門閥政治的形成提供了條件。

C.李唐政權因在初期延續並完善隋朝的均田制走向穩定和強大,也因均田制消極因素的影響走向了滅亡。

D.元明清三代除了都加強了對邊疆的控制外,採取的土地政策在本質上也是一致的,都對土地所有權與分配體系絕對控制。

試題答案:

1.D(A“決定了中國古代政治變遷的歷史進程”的説法過於絕對,原文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古代政治變遷的歷史進程”。B與原文不符,原文“為君者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百姓牢牢控制在手中”。C“土地制度保持了兩千多年的穩定”犯了推斷不當的錯誤。商鞅變法使得秦朝強大,並不是此後土地制度保持穩定的原因,保持穩定的原因應是此後的朝代中央集權體制日益鞏固)

2.D (“採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觀點”理解錯誤,應是採取措施緩解土地與中央集權或君權之間的矛盾)

3.C (原因分析不當。李唐政權的滅亡不是由於均田制消極因素的影響,而是中央政權失去了對地方行政的主導權,出現了藩鎮割據、邊疆不守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