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手心朝下的閲讀和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3.25W

這個老女人很怪。

手心朝下的閲讀和答案

她穿了紅色的舊款毛衣,她把毛衣當成外套來穿。她伸手攔住我,輕聲説:“給我一塊錢,我要坐車去看女兒。”找出十塊錢給她,她卻不接。她袖起手,為難地説:“我只要一塊錢。”我告訴她,身上沒帶一塊零錢。她馬上提醒我説:“你可以買包煙。”

她接錢的樣子很怪異。一隻手本來向上攤着,可是在接錢的瞬間突然翻轉,手心朝下,兩指如鉗。來不及多想,我等候的廠車已經駛過來。

幾天後在街上再一次遇見她。那時已是初夏,花草葳蕤,天氣悶熱,可是她仍然穿着厚厚的紅色毛衣,見了我,湊上前來,試探着説:“給我一塊錢,我要坐車去看女兒。”

原來她是一個騙子。這毫無疑問。她看我的目光是陌生和拘謹的,她已經不認識我了。那天我沒有理她,可是她還是從旁邊一位姑娘那裏要到一塊錢。她惶然地笑着,手心向下,拇指和食指飛快地捏走那枚硬幣。她沒有説謝謝,可是腰彎得很低,嘴巴幾乎吻中膝蓋。

一個月以後,在街心花園,我又一次見到她。她湊上來,盯着我的腳,説:“給我一塊錢……”

“您是要坐車去看女兒吧?”我的話中帶着譏誚。

她訥訥地笑着,説:“給我一塊錢……”

“那麼,您女兒在哪裏,我送你去。”我向她發起挑釁。

“不用,不用麻煩。”她緊張起來,“她在白石嶺,很遠呢……”

的確很遠。從這裏去白石嶺,需要大半天時間和十二塊錢。我厭惡地轉過頭去,不理她。她在我面前站了很久,終於極不情願地離開。她轉身的動作很慢,先是腳,再是腿,再是腰,再是肩膀,再是脖子,再是頭,最後才是目光。她讓我心生憐憫。儘管她是騙子,可她畢竟是一位老人。

她在很遠的地方討得一塊錢。她在接錢的時候,永遠手心朝下,永遠伸出兩根手指去捏。怯生生的`,卻迅速,目標直接。

與朋友談起此事,朋友大聲説:“她啊!”

“你知道她?”我好奇地問。

“只要在小城住一段時間,不想知道她都不行。”

“她只是説,給我一塊錢,她要去看……”

“你不用懷疑,她的確是去看她的女兒。”

“可是這裏離白石嶺很遠,一塊錢遠遠不夠。”

“所以當她想去看女兒的時候,就會在大街上呆很長時間,直到要夠往返路費。”

“可是她女兒……”

“她女兒以前和她一樣,靠乞討。不過她女兒會唱歌,一副好嗓子,唱一曲後,再收錢。她有個習慣,一個曲子每人只要一塊錢,多了不要。她還告訴她媽,接錢時,一定要手心朝下……可是那女人哪裏記得住?這麼多年的沿襲,不好改的……後來她女兒長大了些,終於有了份工作,是在白石嶺的採石場上班。砸亂石,也放炮。本以為上了班,母女倆再也不用沿街乞討了……”

“她女兒,還在那裏工作嗎?”

“她死了。”朋友説。

“死了?”我震驚。

“死了。上班沒幾天就死了。”朋友慢慢喝着水,“也活該她倒黴,那天剛好一個啞炮,隔一個晚上沒響。早晨她去看,竟轟一聲,地動山搖,後來就葬在後山。剩下她一個人了,她能幹什麼呢?想女兒想得受不了,就去白石嶺。每隔幾天,上街跟路人要錢。她只要一塊錢,她腦子裏只裝着一塊錢……可是很奇怪,她竟記住了女兒的話,手心永遠朝下……她以為這樣自己就不是乞丐啦?可是,她仍然在乞討……”

朋友談性正濃,我卻不再聽下去了,腦子裏只有老女人那永遠朝下的手心。

她仍然在乞討。永遠只要一塊錢,然後去看她永遠沉默的女兒。

只希望她在接錢的時候,那手心,永遠朝下……

通過小説,你認為作者從哪些角度向讀者傳遞了哪些思考?請結合作品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從“我”對老女人的態度的變化:呼籲人們要關心弱勢羣體,不要拋棄他們。從老女人記住女兒的囑咐:體現了人在苦難中也要保持做人的尊嚴。從朋友對“我”講述老女人時的口氣:呼籲人們對他人的不幸應該抱有更多的同情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