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村口那棵柳樹閲讀訓練及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2.51W

村口那棵柳樹

村口那棵柳樹閲讀訓練及答案

任蕭燁

在我生長的小村子的村北頭,有一棵長得十分茂盛的柳樹,也是一顆在人們眼裏可能再普通不過的柳樹,可它卻把根扎進了我的心裏。

柳樹長成在澇池邊,每年春天,她第一個披起嫩綠的長髮,向人們揮起温暖的手;夏天,她就像穿了碧玉的裙,婷婷玉立的偎依在池塘邊,任她的倒影把池水迷戀;秋天,大風呼呼而來,她彷彿用盡全力,扯開嗓子呼喊,把那些貪玩的孩子趕回家;冬天,一夜飛雪,她又打扮成冰清玉潔的新娘,站在朝陽的光波里楚楚動人。

柳樹旁邊有一座只有房項和四根柱子的小房子,房內有一口井,井上有轆轆,記得小時候,全村予的飲用水都由這口井負責供給,無論每天凌晨還是黃昏,總能昕到吱吱的絞水聲和鐵桶相互碰撞的聲音,大人們把水擔往地上一擱,坐在一起,一邊用孩子寫過的作業本撕成一綹一綹卷着土煙絲抽老旱煙,一邊沒東沒西的談論着。每每此時,我便和同伴們坐在大柳樹下,一邊欣賞着轆轆演奏的音樂,一邊用石子玩抓羊或者狼吃羊的遊戲,等待着爸爸媽媽把一桶桶甘冽清澈的水裝滿,然後屁顛屁顛地跟着回家。

每天中午放學後吃過飯,我都會牽着我家那頭耕地的老黃牛,和其它同伴一起,撲踏撲踏慢悠悠地往池塘而去。老黃牛和着大柳樹翠綠的葉子,把它那寬大的嘴伸進池塘裏,貪婪地把自己乾癟的肚子咕咚咕咚灌得圓鼓鼓的,然後滿足地抬起頭來,東張張西望望,看着歡快的孩子在草坡坡上翻跟頭。

可是,柳樹邊的熱鬧景象有一天終於改變了。我考上鎮裏的中學那年,我們村子在山溝底,蓋起了一排排整齊的'新房子,購置了抽水設備,砌了一個圓圓的大水池,壓上了水管子,用水泵把水抽到塬上的蓄水池裏,從此,人們不用再去井旁排隊了,慢慢的,那口井被人們逐漸淡忘了,直到有一天,因一個貪玩的孩子不小心掉下水井,大人們才慌忙將水井填埋,井口蓋上了厚重的石扳。從此,水井從人們的記憶裏徹底消矢了,只留下那個池塘和池塘邊的大柳樹成了一道風景。

如今,原來座落在大柳樹旁邊的人家,都陸陸續續地搬到塬面上去了,只有在每年夏收時,那些從山問小道上驢馱人擔的運送麥子的村民們,遠遠地就望着這棵在風中搖曳的大柳樹,鼓足勁一口氣到了樹下的平台上,就把肩上的麥子放下來,愜意的躲在柳樹的濃蔭裏,享受片刻夏日的清涼,讓微風把勞累拂去。

歲月流轉,我通過努力走出了村子,在外闖蕩已經十幾年了。可每次回家,總不由自主的要向那棵柳樹張望,彷彿從她身上可以尋找到童年的足跡,從她身上可以覓得一絲記憶的情愫來,從她身上可以聽到人們對生活的憧憬來,甚至從她的身上可以聞出曾經的村莊味道來。

儘管後來我到過許多地方,也見過很多很多的大樹,像崆峒山的櫟樹。華山的青松,長白山的白樺,還有那許許多多生長存各地的枝繁葉茂、高大挺拔的樹木以及那無邊無際、密密層層的林海,但讓我記憶最深的,還是村口那棵柳樹。

乘着夏季的綠色正濃,把她的倩影以及和她相依的池塘捕捉來,永住我的空間裏,讓那些記憶深處的畫面、文字還有那溝壑縱橫的山樑,以及長滿莊稼的梯田,也展示一下質樸而美麗的風采。

(文章來源於2012年12月“小説”,有修改)

1,請分析文章的第二段豐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4分)

2、第一段作者為什麼説“它卻把根扎進了我的心裏”?( 5分)

3.這篇散文怎樣體現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的(6分)

答案:

1.這段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作者賦予柳樹以人的生命和情感,(2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柳樹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中婀娜多姿、讓人喜愛的形態。(2分)

2.因為從那棵柳樹身上,作者“可以尋找到童年的足跡”,“可以覓得一絲記憶的情愫”,也“可以聽到人們對生活的憧憬”,甚至“可以聞出曾經的村莊味道”;(2分)那棵柳樹已經成了作者故土情結的載體,承載着作者對故鄉的深深的眷戀之情,使他時時想起故鄉及發生在村口柳樹旁邊的生活往事。(3分)

3.這篇散文寫了故鄉的井邊往事、池邊飲牛玩耍、村子蓋房封井、村民樹下憩涼等幾個似乎毫無關聯的生活片段,體現了散文的“形散”特點;(2分)而這些生活片段又通過村口的柳樹這一貫穿全文的線索把它們有機地組合成一個整體,(2分)共同表達作者眷戀故鄉的主題,很好地體現了散文的“神不散”的特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