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滴水之恩》閲讀附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2.91W

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滴水之恩》閲讀附答案,歡迎大家查看。

①紫紅色的天空漸漸變成暗黑,我孤單地走在村路上。

②為了尋找據説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字庫”古塔,我來到這個金黃菜花亦開亦敗的陌生鄉間。當我繞過好些小橋流水人家,再尋回先前下車的小街時,早已錯過了返程的班車。想起明早課堂上那十多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我踏上了30裏的歸途。

③雷聲從遠處沉沉地壓過來,閃電已在天邊耀眼地勾勒……

④我邊走邊期盼着能搭上順路的車。一輛卡車嘶吼着爬上山坡,然而司機絲毫不理會我極力揮舞的手臂,絕塵而去。

⑤雷聲越滾越近,大雨説不準什麼時候就會瓢潑而下。

⑥終於,一輛小拖車被我攔在了路中央。煙塵未散,我已衝到了駕駛室的窗下。看到司機的一瞬間,我便認出了他……

⑦幾個月前,我來到馬山小鎮見習,看見他頹廢地斜靠在土牆根下,衣衫不整,鬚髮蓬亂,無神地半合着眼。人們在他身邊竊議着,卻不願!多事,怕幫助這樣一個來路不明的人會給自己惹來意想不到的麻煩。雖然這個潦倒的人並沒有在面前放一隻乞討錢幣的碗,但我確信,他一定又渴又餓,於是我到幾步之外的茶水攤買了一杯水、一塊糕遞給他。他無神的眼並沒有因我的熱心而閃亮,他甚至都未抬眼看一看,便自顧自地吞食起來。“快散集了,要去哪裏,你也該去了。”我規勸了那個流浪漢一句,便走開了。

④眼前這個人雖然整潔而精神,我還是認出了他。我焦灼地問:“去馬山嗎?”他遲疑了一會兒,點了點頭。我連聲道謝,趕緊爬進了駕駛室。

⑨小拖車顛簸着,他燃着的煙頭,紅紅的亮點忽明忽滅。“你是馬山人?”他問。我搖搖頭:“不是,我在那兒見習。”他有點失望:“我倒曾遇到過一個馬山人呢,那真是個好人……”話題斷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⑩四周靜靜的,只有雨點叩窗的脆響。他忽然説:“説起來那次去馬山,怪難為情的。那時我賭輸了,輸得精光,被攆出來,沒臉回家,流落到馬山,有個人給我水喝,給我吃的,可惜我不認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謝謝她。”我試探道:“就因為那個人送你一點水、一點吃的嗎?”

11 他不屑地看了我一眼:“你不懂,我那時候心灰意冷。她勸我:‘快散集了,要去哪裏,你也該去了。’我聽了她的勸告,回家了。唉,我真的不知怎樣感謝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塊糕、一句話,我現在還不曉得會怎樣呢!”

12 他沒有認出我來。我心中有掩飾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會對他幫助那樣大。“我也很感謝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車,這會兒我還在山路上挨雨淋呢!”我決定不提看見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因為我不僅想維護他的尊嚴,還想讓他擁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樂和自豪。

13 他聽了果然高興:“其實你也不用謝我,要謝該謝那個給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後,我才曉得,人有時候是多麼需要旁人幫一把啊。”他深吸了一口煙,然後徐徐吐出。我用[來力地點點頭。

14 “馬山到了!”他剎住車。我道着謝,請他下來喝杯熱茶休息一會兒。他笑了笑,一邊倒車一邊説:“我還得趕回去運貨呢——本來,我的車是不到馬山的。再見!”雨滴在車身上,濺出了大朵大朵亮麗的水花……

15 人生就是這麼奇妙,當初的滴水之恩,在後來的生活中卻得到了別人的湧泉相報,舉手之勞,換來的是愛心的傳遞。

(本文有刪改)

1.選文第③段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有什麼作用?(4分)

答:

2.選文第⑦段在記敍順序上有什麼特點?本段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3分)

答:

3.選文第 14 段畫線句子有什麼含義?(4分)

雨滴在車身上,濺出了大朵大朵亮麗的水花……

答:

4.文中的“我”是個什麼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3分)

答:

5.聯繫全文,簡要分析結尾的妙處。

【參考答案】

1.景物描寫(或自然環境描寫),描寫了大雨來臨前遠處電閃雷鳴的情形,表現了“我”期盼能搭上順路車的急切心情,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2.這段運用了插敍,記敍了小拖車司機在馬山潦倒時“我“幫助並規勸他的事情,為下文他特意送“我”回馬山做鋪墊。

3.表面上描寫了雨滴薄在車身上的美麗的情景,實際上指“我”對小拖車司機小小的幫助,使他有了巨大的改變,也表達了“我”的欣喜之情,和對無私助人精神的讚美。

4.①善良,有愛心,樂於助人:為潦倒的他買水買糕,並勸他回家。②細心體貼,尊重他人:沒有言明“我”曾幫助過他,維護他的尊嚴,讓他擁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樂和自豪。

5.①點明他是雨夜專程送“我”的,更突出他的善良和愛心,使人物形象更鮮明。②突出受人滴水之恩,便湧泉相報、回饋社會的主題。③故事這樣結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更具藝術表現力。④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回味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