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當淺閲讀成為習慣閲讀答案參考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8.91K

海量信息的膨脹,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互聯網時代人們的閲讀方式發生很大變化,存在幾方面弊端:其一,閲讀變成了標題瀏覽式、內容跳躍式,呈現出淺顯化的特點;其二,一些人無論讀什麼書都喜歡速戰速決,無論讀哪類書,都是淺嘗輒止,不鑽研其內涵、不求甚解}其三,人們對一些所謂有用的功利性書籍趨之若鶩,對文化內涵頗深但實用價值不高的著作王之不理。

當淺閲讀成為習慣閲讀答案參考

白巖鬆指出:“走進新華書店,全是一些有用的書,考試類的、健康類的,還有工具書等等。這個社會都在倡導有用,但什麼叫有用呢,跟錢、權、名利有關,就有用?這種風氣只會導致社會大眾視野越來越狹窄,.心態越來越浮躁,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王蒙認為,如此閲讀報刊,人們看似無所不知、誇誇其談,事實上卻缺乏深入、系統的思考。他建議人們讀書時,不要只滿足於瀏覽,要學會沉下心來閲讀。不要只讀那些令自己感到舒服、快樂的書,還要適當讀些沉重、費勁的書.循序漸進。

還有專家指出,淺閲讀會使讀者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讀書模式中,不能汲取真正的營養.讀書一定要慢節奏、慢速度,因為只有在緩慢閲讀中,讀者才能從文字裏尋覓和感受到樂趣,才能培養人們深刻思考和探索的習慣。

如今手拿一部平板電腦,一邊喝咖啡一邊閲讀成為一道都市風景。對新一代讀者來説,上微博是繼社交網站之後最為流行的閲讀方式。140個字以內的獨特文體,使人們在上面發佈、分享、評論的內容被拆解成零碎、跳躍、簡單的文字。

張賀表示,微博往往是前一個熱點話題剛剛興起,就被接蝗而至的新話題所取代,網民的興趣點在頁面之問來回跳躍,思維不再連貫,思考不再深入,在追新逐異中使思想應有的深入、深刻、深度成為犧牲品。有人因此調侃,網絡使“知識分子”變成了“知道分子”。

莫言、王安憶等作家也對此表示不樂觀;互聯網、微博雖給人們提供了寫作速度的可能性,寫得很快,然後就會變得很粗糙……但現在還很難預料它將把大眾寫作引向何方。

對於現在流行的網絡詞典,許多人貪圖其閲讀的方便,放棄了大部頭的傳統工具書。上海辭書出版社社長彭衞國認為,網絡詞典只是提供了線索,不能保證知識的準確性。如果從事教學、研究等工作,這些網絡詞典顯然走靠不住的。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郝振省分析,價格便宜、獲取便利是讀者選擇數字閲讀的首要原因。讀者花同樣的錢,一本紙質書可以購買三本電子書。在便宜的誘惑面前,不少人遠離了內容豐富、深刻的紙質圖書。

張賀認為,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拿出大塊時間投入閲讀的確越來越難,社會的整體閲讀趨勢日益傾向於休閒娛樂,快餐讀物、圖片讀物因此大行其道,而嚴肅作品銷量江河日下。在這樣的時代潮流下,出版界如果完全迴避讀者的淺閲讀傾向,顯然難以生存,但一味迎合也絕非最佳選擇,而應在滿足的同時有所引導。

張賀還建議,如果能在流行讀物中增加思考的深度,提高其知識含金量,對讀者和出版界而言,才是雙贏之舉。只有這樣,讀者與出版界之間才能互相提升。

“這方面,我們不妨向國外出版界借鑑一二。比如,用神經學、認知心理學等最新成果反映人的成長的《社會動物》,研究人才培養規律的《異類》等國外社科作品,雖然是流行讀物,但視角新穎,知識新鮮,深入淺出,有益有趣,一樣登上暢銷書榜。”

張賀提醒,讀者對於互聯網的利弊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既要充分利用其快速、便捷、互動的優點,也要警惕其氾濫與淺薄。不能把淺閲讀當成閲讀的主流,忽視甚至放棄傳統閲讀;王蒙認為,出版業向傳媒看齊和蜕變,放棄文化傳承的偉大使命,這是文化的災難。面對互聯網的衝擊,出版的自救之道是在產品質量上和傳媒劃清界限,堅守自身的文化品格。

(2012《半月談》有刪節)

1.從原文看,下列不屬於淺閲讀方式弊端的一項是(3分) ( )

A.閲讀變成標題瀏覽式、內容跳躍式,呈現出淺顯化特徵。

B.人們喜歡速戰速決,不鑽研書的內涵,不求甚解,淺嘗輒止。

C.人們偏愛功利性書籍,對文化內涵頗深但實用價值不高的作品置之不理。

D.使社會大眾視野越來越狹窄,心態越來越浮躁,社會越來越危險。

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淺閲讀會使讀者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讀書模式中,不能汲取真正的營養。

B.要培養人們深刻思考和探索的習慣,讀書還是要提倡慢節奏,慢速度。

C.淺閲讀之所以盛行,根本原因是電子書價格便宜而又十分方便。

D.當人們興趣點來回跳躍,思維不再連貫,思考不再深入,“知識分子”往往會成為“知道分子”。

3.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海量信息膨脹,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互聯網時代人們的閲讀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

B.在網絡時代,出版界如果完全迴避讀者昀淺閲讀傾向則難以生存,但一味迎合也不是最佳選擇。

C.在流行讀物中增加思考的深度,提高其知識含金量,是讀者與出版界互相提升的許多辦法中的一種。

D.作為讀者既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快速便捷互動的優點,也要警惕它的泛濫與淺薄,不應放棄傳統的閲讀。

參考答案:

1.D【解析】“……社會越來越危險”不是閲讀方式的弊端,而是文中有關專家預測的實用主義風氣危害的一個信號,其餘可參見第一段。

2.C【解析】“價格便宜”與“十分方便”不是根本原因,只是首要原因。A.參見第四段,B.參見第四段,D.參見第六段。

3.C【解析】“互相提升的許多辦法中的一種”有誤。參第十一段,原文是“只有這樣,讀者與出版界之間才能互相提升”。“只有……才”,必要條件,舍此無他,別無選擇,“許多辦法”顯然與原文不合。A參第一段,B.參第十段,D.參第十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