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胡叟傳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3.18W

胡叟,字倫許,安定臨涇人也。世有冠冕,為西夏著姓。叟少聰敏,年十三,辨疑釋理,知名鄉國。其意之所悟,與成人交論,尠有屈焉。學不師受,友人勸之,叟曰:“先聖之言,精義入神者,其唯《易》乎?猶謂可思而過半。末世腐儒,粗別剛柔之位,寧有探賾①未兆者哉?就道之義,非在今矣。”及披讀羣籍,再閲於目,皆誦於口。好屬文,既善為典雅之詞,又工為鄙俗之句。以姚政將衰,遂入長安觀風化,隱匿名行,懼人見知。時京兆韋祖思,少閲典墳,多蔑時輩,知叟至,召而見之。祖思習常,待叟不足,叟聊與敍温涼,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當與君論天人之際,何遽而反乎?”叟對曰:“論天人者,其亡久矣。與君相知,何誇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賦韋、杜二族,一宿而成,時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載無違舊美敍中世有協時事而末及鄙黷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筆。世猶傳誦之,以為笑狎。

胡叟傳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叟孤飄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漢中。劉義隆樑、秦二州刺史馮翊吉翰,以叟才士,頗相禮接。授叟末佐,不稱其懷。未幾,翰遷益州,叟隨入蜀,多為豪俊所尚。時蜀沙門法成,鳩率僧旅,幾於千人,鑄丈六金像。劉義隆惡其聚眾,將加大辟。叟聞之,即赴丹陽,啟申其美,遂得免焉。復還於蜀。法成感之,遺其珍物,價直千餘匹。叟謂法成曰:“緯蕭何人,能棄明珠?吾為德請,財何為也?”一無所受。

(節選自《魏書·胡叟傳》)

【注】①探賾:探索深奧的道理。②鄙黷:輕賤侮慢。

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尠有屈焉 屈:屈辱 B、鳩率僧旅 鳩:聚合

C、將加大辟 大辟:死刑 D、遺其珍物 遺:贈送

A(“屈”應是“屈服”的意思,如“威武不能屈”。結合語境,並沒有“屈辱”的意思。)

【評析】這四個實詞,除了“鳩”比較陌生外,其他都是常見。“大辟”對有的考生來説也是陌生的,但在文言中算較常見,如方苞《獄中雜記》中有“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其中的“大辟”就是古代的一種死刑。文言實詞考查有一種規律,越陌生的詞語,其解釋往往列為正確項。“鳩”在現代漢語中有“鳩集”一詞,“鳩集”即“糾集”。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其唯《易》乎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B、拂衣而出 倚歌而和之

C、遂得免焉 風雨興焉

D、復還於蜀 且貳於楚也

B(B項“而”皆為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A項前者“其”表反詰語氣,相當於“難道”,後者“其”其實是與後半句“其遠而無所至極邪”中的“其”連用,表示選擇“是……還是”。C項“焉”,前者是代詞“這件事”,後者是兼詞“於此”。D項“於”,前者是介詞“到”,後者是介詞“對”。)

【評析】文言虛詞的考查,只要結合語境比較容易判斷。另要注意,對必修教材中出現的句子,一定要熟記、理解、領悟。

提議:A項的後半句子,應該選擇整個句子“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不能只取前一半,很容易造成別人誤解。

1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胡叟與友人的交談,顯示出他對經典的獨特見解,以及對當時那些缺乏真才實學的讀書人的不屑。

B、文章敍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見的過程,刻畫出他言辭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徵。

C、文章通過對胡叟為僧人解難一事的敍述,讚美胡叟敢為他人仗義執言但又不求回報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聰敏過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韋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19、D(“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韋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與原文“叟孤飄坎壈,未有仕路”不合。)

【評析】對文言內容的賞析,不僅要讀懂每段話的內容,還要整體理解全文。“得罪了京兆尹韋祖思”在文章的第一段,“仕途受阻,一生坎坷”的`內容在第二段,把二者內容串為因果關係,顯然風馬牛不相及。

20、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其 述 前 載 無 違 舊 美 敍 中 世 有 協 時 事 而 末 及 鄙 黷 人 皆 奇 其 才畏 其 筆

20、其述前載/無違舊美/敍中世/有協時事/而未及鄙黷/人皆奇其才/畏其筆

【評析】這段文言斷句,難度不大。只要抓住文言句式具有“對稱整齊”的這一特點,就能迎刃而解。“述前載”對應“敍中世”,“無違舊美”對應“有協時事”,“奇其才”對應“畏其筆”,理清這一關係,其他處斷句顯得很容易。

做文言斷句題,可以運用技巧幫助斷句,一般技巧有:①尋找句中反覆出現的名詞或代詞,可以確定其是主語或賓語;②尋找句中的虛詞,判斷這些虛詞是句首虛詞,句中虛詞,還是句末虛詞?③尋找“曰”“雲”等標誌,確定對話的始末;④尋找對稱(對偶)句式,判斷前後斷句。⑤尋找總分、分總的形式,依層次斷句。

21、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1)遂入長安觀風化,隱匿名行,懼人見知。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為德請,財何為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於是(他)來到長安觀察風俗民情,不露姓名,隱藏行蹤,害怕別人看見並認出。

(2)我為德行而請命,拿錢財幹什麼?

【評析】第①句主要是對實詞的翻譯,應注意“風化”、“隱匿”、“知”等的翻譯。第②句注意“請”的翻譯;並注意“財何為也”的句式,“何為”是“為何”的倒裝。但翻譯時以通順為準,如直譯後讀來不通順,可以改換,如“入”直譯為“進入”,“進入長安”不合習慣説法,可改為“來到長安”。

【參考譯文】

胡叟,字倫許,是安定臨涇人。家中歷代為官,是西夏著名大族。胡叟幼時聰慧,年方十三,善於辯答疑問解釋事理,聞名於鄉里,他所感悟的見解,與成人辯論,很少有屈服。學問上不接受師傅傳授,友人勸勉他,胡叟説:“先聖的言論,具有精義傳神的,難道只有《易》嗎?(我)還是認為值得思考的地方過半。(至於)末世迂腐的讀書人,略微轉變剛柔的地位,哪裏有探索深奧的道理沒有徵兆的呢?接近真理的精義,不一定在今世了。”等到他博覽羣書,再用眼睛精讀,都能在口中背誦出來。(胡叟)喜歡寫文章,既善於寫典雅的詞句,又精通通俗的詞句。因為姚政將衰,於是(他)來到長安觀察風俗民情,不露姓名,隱藏行蹤,害怕別人看見並認出。當時的京兆尹韋祖思,很少讀典章,蔑視當時的人,知道胡叟到此地,宣召他與他見面。祖思像尋常一樣,招待胡叟不周到。胡叟略微與祖思説了幾句天氣冷暖的話,就拂衣而出來了。祖思堅決挽留胡叟,説:“正想同你談論天人的時候,為什麼急匆匆地要回去呢?”胡叟回答説:“談論天人的人大概消亡很久了,同你互相瞭解,何必像這樣誇耀自己啊。”於是不落坐就離開了。到了主人家,為韋、杜二族作賦,一夜就寫完成,當時他年齡十八歲。他的文章記述前人的記載,不違背舊美,敍述中世之事,有調和當時的事,然而不涉及輕賤侮慢之詞。人們都以他的才華為奇,害怕他犀利的文筆。世人還傳誦他的文章,認為(他的文章)純屬玩笑不莊重。

胡叟孤身飄零困頓不得志,沒有做官入仕的路,於是進入漢中。劉義隆時樑、秦二州的刺史馮翊(yì)吉翰,認為胡叟是才士,對他相當地禮待。授予胡叟輔佐之職,不適合(胡叟)的志向。沒有多久,吉翰調往益州做官,胡叟隨他進入蜀地,多為豪俊所尊崇。當時蜀地的和尚法成,聚集帶領僧兵,(人數)差不多達到千人,鑄造丈六高的金像。劉義隆憎恨法成聚眾,將對他施加殺頭刑罰。胡叟聽到這件事,馬上趕赴丹陽,開口申訴法成的好事,於是法成得以免罪。又返回到蜀地。法成感激胡叟,贈送胡叟珍貴的物品,價值千餘匹綢。胡叟對法成説:“緯蕭是什麼人,能捨棄明珠?我為德行而請命,拿錢財幹什麼?”一點也不接受法成所贈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