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試題

語文試卷一

欄目: 試題 / 發佈於: / 人氣:2.75W

一、基礎知識

語文試卷一

下列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的。

選擇題:

1。 關於寫應用文説法有誤的是 ( )

A.寫信時,信紙第一行空兩格寫收信人的稱呼。

B.寫申請書,應該把申請的事情和理由寫具體、清楚。

C.寫申請書,正文後面不必寫祝頌語。

D.通知的標題,根據需要可寫為“通知”、“重要通知”、“緊急通知”或“關於×

××的通知”等。

2。 沒有錯別字的是 ( )

A.戳穿 伶仃 隨聲附合

B.凱旋 淵博 滿院狼籍

C.修葺 腹誹 逞強施威

D.肆虐 暑名 户樞不蠹

3。 加線字字義解釋有誤的是 ( )

A.零沽 (買) 油光可鑑 (觀察)

B.貴恙 (病) 泰然處之 (對待)

C.賦予 (給與) 不屑置辯 (爭論)

D.閒暇 (空閒) 無邊無垠 (邊際)

4。 根據句意,依次填空恰當的是 ( )

① 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 )。

② 母親那種( )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A.① 標誌 ② 寬裕

B.① 標本 ② 寬裕

C.① 標本 ② 寬厚

D.① 標誌 ② 寬厚

5。 加線的詞在本句中沒有反義詞的是 ( )

A.四家皆連絡有親,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B.我喜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

C.只見鄭屠挺在地上,口裏只有出的氣,沒了入的氣。

D.海水瘋狂地洶湧着,吞沒了遠進大小的島嶼。

6。 加線的詞在句中含褒義色彩的是 ( )

A.農民詩人孫萬福,那老當益狀的風度,給我的印象很深。

B.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

聰明瞭!

C.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

D.日本佔據了遼吉,南京政府束手無策。

7。 提取句子主幹有誤的是 ( )

A.這場雨不是今年的第一場雨。 主幹:雨不是雨

B.菜葉和垃圾填沒了這隻船和那隻船之間的空隙。主幹:菜葉和垃圾填沒空隙

C.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

量。主幹:趙州橋顯示智慧和力量

D.各處的米像潮水一樣湧出來。 主幹:米湧

8。 依次填空恰當的是 ( )

茶葉( )是中國人民的傳統飲料,( )是世界人民普遍喜愛的飲料之一,

( ),很早的時候茶葉就成為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了。

A.因為 所以 因此

B.不僅 也 因此

C.只要 就 所以

D.雖然 也 但是

9。 根據表達的需要,填空恰當的是 ( )

現在國內外風行快餐,它的特點就在一個“快”字。武漢鋼鐵公司開辦了快餐食堂,( )職工們非常讚賞地説:“這真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快節奏啊!”

A.用餐的時間被職工們極大地縮短了。

B.職工們用餐的時間能極大地縮短嗎?

C.使職工們用餐時間不能不極大地縮短。

D.使職工們用餐的時間極大地縮短了。

10。 句子、出處和作者搭配完全正確的是 ( )

句 子 出 處 作 者

A.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 白居易

B.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 <<菜園小記>> 吳伯蕭

美的圖畫。

C.“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 魯 迅

D.“老爺榮任到此,難道就沒抄一張本省的'護官符'

來不成?”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曹雪芹

11。 多義詞“鬆懈”的含義與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

A.自以為對革命有功,擺老資格,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做,工作隨便,學習鬆懈。

B.它是一種腐蝕劑,使團結渙散,關係鬆懈,工作消極,意見分歧。

C.為了搞好總複習,許多同學廢寢忘食,毫不鬆懈。

D.剛才出力搖船猶如賽龍船似的那股勁兒,現在在每個人的身體裏鬆懈下來了。

12。 沒有語病的是 ( )

A. 經過總結,我提高了學習效率和學習方法

B. 中國人民正在努力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C. 瓢潑大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

D. 人在長期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勞動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

13。 語序最順當的是 ( )

A. 經陽光的照耀,整整齊齊地排列着,常綠樹,現出可愛的亮綠色。

B. 整整齊齊地排列着,現出可愛的亮綠色,常綠樹,經陽光的照耀。

C. 常綠樹,整整齊齊地排列着,經陽光的'照耀,現出可愛的亮綠色。

D. 現出可愛的亮綠色,常綠樹,整整齊齊地排列着,經陽光的照耀。

14。 對修辭方法依次作出正確判斷的是 ( )

① 一棵新芽簡直就是一顆閃亮的珍珠。

② 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徵了北方的農民?

我用什麼辦法來報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於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於中國共產黨。

④ 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凱歌飛走了。

A.① 誇張 ② 反問 ③ 設問 ④ 比喻

B.① 比喻 ② 反問 ③ 設問 ④ 擬人

C.① 誇張 ② 設問 ③ 反問 ④ 比喻

D.① 比喻 ② 設問 ③ 反問 ④ 擬人

15。 在文學常識方面説法有誤的是 ( )

A.根據表達方式的側重點不同,散文分為敍事散文和抒情散文。《藤野先生》是

敍事散文。

B.詩歌是指同散文、小説、戲劇並列的一種文學體裁。

C.小説的故事情節通常包括故事的開端、高潮和結局。

D.根據題材所反映的時代不同,戲劇可分為歷史劇和現代劇。《白毛女》是現代劇。

16。 作品、作家和作家國籍搭配有誤的是 ( )

A.《變色龍》 伏契克 俄國

B.《最後一課》 都 德 法國

C.《皇帝的新裝》 安徒生 丹麥

D.《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法國

17。 對句子大意理解正確的是 ( )

A.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大意: 老人和小孩並且很快樂,語文試題《語 文 試 卷 一》。

B.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大意: 大大小小的監獄,雖不能一一察看,但一定按照實情處理。

C.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大意: 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D.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大意: 假使我不當這個差,那麼早就病了。

18。下面的句子與原文完全相同的是 ( )

A.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責攸之、煒、允之慢,以告先帝之靈。

B.吾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卧。

C.透過荔枝樹林,我望着遠遠的田野,地裏還有工作的農民,辛勤地分秧插秧。

D.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

19。 話説得比較得體的是 ( )

A.“請您來做報告,想必您會感到榮幸!”

B.“我很想參加你們的活動,可今晚實在沒功夫,太抱歉了!”

C.“宴會就要開始了,該來的怎麼還不來?大家彆着急,先等一等。”

D.“老大爺,您別這麼磨磨蹭蹭的,行不行?”

二、文言文閲讀。

下列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的。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份也。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

21。 第一段第一句,作者表達的主要意思是 ( )

A.表明自己出身低微。

B.表明自己自食其力。

C.表明自己不求功名。

D.表明自己只求活命。

22。 作者“遂許先帝以驅馳”的原因是 ( )

A.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

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

C.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D.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後值傾覆,受任於

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23。 第二段,作者指出“出師”的戰略目標是 ( )

A.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B.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C.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D.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份也。

三、記敍文閲讀。

下列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的。

每逢放假的時候,我們就更不願離開她。我還記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邊,看她收拾這樣那樣東西的情景。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裏,對你是多麼的依戀!至於暑假,對於一個喜歡他的老師的孩子來説,又是多麼漫長!記得在一個夏季的夜裏,席子鋪在當屋,旁邊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裏的什麼時辰,我忽然爬起來,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親喊住我:

“你要去幹什麼?”

“找蔡老師……”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麼?”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塊席子,我已經走出六七尺遠。母親把我拉回來,勸説了一會,我才睡熟了。我是多麼想念我的蔡老師啊!至今回想起來,我還覺得這是我記憶中的珍寶之一。一個孩子的純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啊!什麼時候,我能再見一見我的蔡老師呢?

24。 對文中加點句子變換人稱的作用分析恰當的是 ( )

A.直接對話,更加真實。

B.直接抒情,更加親切。

C.形式變換,更加活潑。

D.敍述自如,更加簡潔。

25。 對文中“默默地”所表達的感情分析正確的是 ( )

A.表達了“我”埋怨老師放假回家的心情。

B.表達了“我”關心自己喜愛的老師的心情。

C.表達了“我”對自己喜愛的老師依依惜別的深情。

D.表達了“我”想念自己喜愛的老師的感情。

26。 表達方式與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

A.記得在一個夏季的夜裏,席子鋪在當屋,旁邊燃着蚊香,我睡熟了。

B.看看那塊席子,我已經走出六七尺遠。

C.一個孩子的純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啊!

D.母親把我拉回來,勸説了一會,我才睡熟了。

27。 上文詳細敍述的事件是 ( )

A.夢中尋師。

B.思念之情。

C.師生惜別。

D.回憶往事。

四、議論文閲讀

受教育也是義務 馬少華

剛剛頒佈的《教育法》讓我們明確了:受教育也是義務──就像公民必須履行納税,應徵入伍的義務一樣,它不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自己與國家之間的事。

接受這樣一種觀念,我們就不難理解:在廣州,家長以任何原因中斷孩子上學,都要被罰款300—5000元,甚至追究刑事責任。這是今年年初廣東通過的在廣州市強制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地方立法。本報1月份報道此事時,大家聽着還很新鮮,《教育法》頒佈了,才感到廣東的這個地方立法,體現了《教育法》中“義務”的含義。

法律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範,它不僅賦予公民以權利,而且要求公民承擔義務。但<<教育法>>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卻是同一種行為──接受教育,即使他自願放棄受教育的權利,仍無“權”拒絕履行受教育這個義務。這裏面當然包括中小學生的父母或監護人依法使適齡兒童、少年接受並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責任。因為,所謂義務,就是依法必須承擔的責任。

但目前,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受不受教育得自己説了算。怎知,自以為可以“説了算”的事情,實際上關係着民族的命運。想一想一個文盲給社會造成的負擔與一個有知識的人為社會創造的價值的強烈反差,人們就會明白:受教育與否,的確不完全是自己意志和權利範圍之內的事。因此,宣傳<<教育法>>,推動<<教育法>>的實施,就意味着這樣一種啟蒙:人們必須在教育這個問題上重新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自己與國家的關係,自己與民族前途的關係。只有端正了認識 ,才能依法承擔義務。

(選自1995年4月1日<<中國青年報>>,文字有刪改。)

28。 本文的論點是[ ]。(將所選項的字母選入括號內)

A.廣東的地方立法,體現了《教育法》中“義務”的含義。

B.所謂義務,就是依法必須承擔的責任。

C.受教育也是義務。

D.只有端正了認識,才能擺正各種關係。 ( )

29。 加點句子採用的論證方法是( )。

判斷對錯:

30。 第二段中加點詞語“這樣一種觀念”指代的不是受教育也是義務。

( )

五、作文

題目: 我有這樣一個好_______

要求:1。 在題目的橫線上填寫一個自己要寫的人(例如:媽媽,老師,叔叔,夥伴,

鄰居等),構成自己的作文題目。

2。 寫一篇記敍文,在記敍的基礎上適當運用議論或抒情等表達方式。

3。 字數600─900。不足或超出部分,每50字扣1分。

參 考 答 案

1。 D 2。 C 3。 A 4。 C 5。 D 6。 A 7。 C 8。 B 9。 D

10。 C 11。 B 12。 D 13。 C 14。 B 15。 C 16。 A 17。 C 18。 D

19。 B 20。 A

二、21。 C 22。 B 23。 C

三、24。 B 25。 C 26。 C 27。 A

四、 28。 C 29。 對比論證法 30。 錯

五、略

Tags:語文 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