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石壕吏説課稿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7.64K

一.説教材:

石壕吏説課稿

《石壕吏》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最後一篇課文《杜甫詩三首》中的第三首。由於前面已學過了前兩首,對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風格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學習這篇《石壕吏》主要就是體會杜甫不同時期的作品風格。

全文語言凝練、質樸,內容集中,構思精巧。僅120字就寫出了作者投宿石壕村,遇官吏抓丁服役,老翁逾牆逃走,老婦出門應對並自請應役的經過。作者用大量篇幅記敍了老婦的致詞,從中體現戰亂給老婦一家帶來的不幸,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統治階級的憎惡。

二.説目標:

結合這個單元文言文教學的要求以及本課內容、思想、寫作上的特點,我將這節課的目標確定為:1、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聯想和想象的能力。2、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通過朗讀、質疑和闖關來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與作者情感(重點)。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方法是:在瞭解詩歌創作背景的`基礎上,反覆朗讀、質疑釋疑,由淺入深地理解詩歌的內容、主題,在走進詩中人物的內心後用短劇表演的形式達到對文本的深透理解,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關注現實、關注民生的人文意識。

三.説學法指導:

一是朗讀法。對於文言文來説,讀最為重要。因此,我在學法上採用了朗讀學習法,採用齊讀、自由讀,表演讀等方式,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尤其是重點句子,要反覆朗讀、吟誦,在此基礎上,通過想像與聯想,再現情節,把握內容,加深學生理解記憶和對人物性格的挖掘。這是突出學習重點“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二是利用合作與交流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互相質疑釋疑,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適當的時候點撥,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是利用闖關的形式,目的是引起學生的興趣:文言文教學往往枯燥無味,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創關的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參與率。

四、説學習過程:

預習指導:

印學案和分組

(目的:讓學生了解本堂課的思路,以助於老師授課。)

學習過程:

設計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敍事詩,反映的是安史之亂時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達了作者對民生疾苦的同情,對統治階級的憎惡,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為學習重點,通過“導入——闖關——總結——當堂達標”四個環節,由淺入深,通過多次多元的對話達到對文本的深透理解。

一、導入。由《智勇大沖關》導入。

(目的: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闖關過程

三、第一關——輕輕鬆鬆積累關

(目的:積累文學常識)

四、第二關——你追我趕朗讀關。

(目的:通過多形式的讀,引起與人物的共鳴,體察人物的內心情感,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

五、第三關——眾人划槳開大船

(目的:一是培養小組合作和知識整合能力,體會集體的力量,合作的快樂。二是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學生髮現一個問題並提出來,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能力,才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六、第四關——集思廣益賞析關

(目的:培養學生想像力、寫作能力、組織能力,加深學生理解記憶和對人物性格的挖掘。)

七、第五關——我要上春晚,你看行不行。

(目的:培養學生的分析想象力和綜合表達能力,深入挖掘人物形象,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習更生動。)

八、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目的:讓學生認識戰爭的殘酷,體會和平的幸福。)

九、當堂檢測:

(目的:檢測學習效果,誦讀經典名篇,提高語文素養。)

十、板書設計:

(目的:幫助學生理解人物形象,把握思想感情,體會作者寫作手法和巧構思)

十一、結束語: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 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説課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