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強化聽説訓練 提高語文素質--小學語文口語訓練實驗簡介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3.25W

   

強化聽説訓練 提高語文素質--小學語文口語訓練實驗簡介

太原市後小河小學 李曄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指出:在語言文字的訓練“聽、説、讀、寫四個字中間,‘説’字最基本,説的功夫差不多,聽、讀、寫三項就容易辦了”。葉老以精闢的語言闡明瞭口語訓練的重要性和學習語文的基本規律。美國口語專家羅斯的一份研究報告也表明,在語言交流活動中,聽説方面所佔比重很大,聽是獲得信息、攝取知識和發展智力的重要途徑,説是輸出信息,用口語表達形式表述自己所見所聞所想。由此看來,聽説是語言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提高聽説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

針對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對學生聽説能力的培養往往重視不夠的現狀,我校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切入點,提出了“強化口語訓練,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實驗課題。

實驗前,校領導組織實驗教師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為實驗假設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並吸取了外地值得借鑑的教改經驗。依據實驗方案,我在實驗前對學生口語水平進行了測試。備課時注意設計聽説訓練點,注重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初步取得了階段性實驗成果。

一、遵循原則進行聽説訓練

1.激勵性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培養興趣的途徑之一就是“激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是自尊心和上進心強。研究資料表明,對小學生的評價,表揚鼓勵多於批評指責,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習動機。初練口語表達,學生往往語無倫次。無論學生會説或不會説,教師都應多鼓勵。因為成功的滿足可以激發上進心和自尊心。

2.實踐性原則

唯物辯證法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兒童的實踐活動是兒童心理髮展的基礎和源泉。因此,在語言訓練中,除按照大綱要求和語文教材內容設計形式多樣的訓練外,儘可能有計劃地帶領學生接觸社會,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在社會生活實踐中指導學生多聽、多説,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説能力。

3.主體性原則

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聽説訓練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一定要避免只讓少數能説、會説的學生“表演”,而大多數學生成為“觀眾”的現象。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聽説訓練的實踐中。

4.反饋性原則

兒童心理學表明,當小學生活動的時候,同時也就把注意指向了學習的結果。因此,在聽説訓練中,教師對學生的口述要及時作出評價,同時引導學生互相補充聽説內容,這個過程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聽説能力。

5.循序漸進的原則

要根據小學生語文教學大綱規定的不同年級的要求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低年級學生要能聽明白別人説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養成認真聽説的'習慣;能説一段完整、連貫的話,口述一件簡單的事。中年級學生要達到能聽懂程度適合的講話和少年兒童廣播,理解內容;能清楚明白地口述一件事,討論問題能説清楚自己的意思。高年級學生要達到能聽懂別人的講話,理解主要內容,能口述見聞,能當眾作簡短的發言。

二、多種渠道進行聽説訓練

1.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如教學《西門豹》一課,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同時,我把事件線索簡要板書出來,引導學生根據複述提綱,聯想課文內容,想象西門豹智懲巫婆、官紳的情景,有感情地將這個過程講出來。

2.以興趣活動創設情境,強化口語表達訓練。

按照學期開始制定的實驗計劃,第月進行一次大型語文興趣活動,為強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搭建了鍛鍊、展示的舞台。舉行“朗讀大賽”、“小主持人大賽”、“祖國各地風景遊”、“新年話新意”等活動,同學們紛紛感到形式新穎,參與積極性高,在歡樂的氛圍中鍛鍊了口語表達能力。

3.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鞏固口語表達能力。

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關鍵是運用。於是,我以“走出教室,進入社會”為宗旨,帶領同學們參加校外演出,上電視台主持節目,佈置採訪話題(如:“每天看電視對少年兒童是有益還是有弊?”“雙休日你在幹什麼?”“説句心裏話”等)在學生當中展開採訪討論,活動課上把自己調查分析的情況彙報給大家。

4.鼓勵比賽競爭,激發口語表達的興趣。

我班每學期都要進行一次口語表達彙報“大比武”,孩子們好勝心強,參賽前必作精心準備,優秀節目雲集,正是互相交流的好時機。通過比賽,同學們會發現自己語言表達上的缺點,及時糾正。

5.日常生活中要養成正確的口語表達習慣。

平日師生接觸交談,教師不僅要注意語言的規範,用詞的準確,為學生做好示範,而且要及時發現學生口語表達的毛病,隨時糾正。

三、方法各異進行聽説訓練

1.激趣法

第八冊語文教材中,有一道聽説訓練題--説自己做過的某個小實驗的過程及實驗用具、材料、注意事項。為指導學生細緻觀察,條理敍述,我和學生一起做了一個實驗--“怎樣使小船游到盆中央”。實驗材料擺放在講桌上,我先請學生説説實驗前有什麼準備工作。(桌子上放着兩盆水,都不很滿,其中一盆水面上漂浮着一隻小船,此外,桌上還放着鹽、糖、麪粉少許)然後我又提出:“在不借助手、棍撥弄的情況下,有什麼辦法能使小船游到中央呢?”同學們思維很活躍,紛紛猜測分別放糖、鹽、麪粉試試,我請學生上台操作,別人觀察他的動作、實驗過程、結果,再連成幾句話把剛才的過程説下來。在放了糖等物以後,小船依然毫無反應時,有人建議:往盆子裏倒水試試。這次實驗過程、結果也請學生仔細看,看後説説。果然,小船在盆裏巡遊一圈後停留在水中央,我告訴學生這是水錶面有張力的緣故。有趣的實驗像磁石一樣吸引着孩子們的注意力,將自己親眼所見、親自參與的試驗表述出來,同學們興趣盎然。

2.看圖練説法

例如教學看圖學文《小足球賽》時,先指導學生整體看圖,弄清圖意,要求學生按一定順序把圖上內容説清楚,説具體。説話要求準確,用詞恰當,並説出自己聯想到的小足球賽緊張、精彩的場面。

3.聽辯、比較法

如教學《小珊迪》一課時,作者在結尾段用反問句的形式表達了自己對珊迪美好品質的讚美,我將原文的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分別朗讀兩種句式,讓學生聽後説一説兩種句式語氣有什麼不同,體會反問句有什麼好處。

4.讀寫結合法

説與寫,都是表情達意,不過兩者形式不同。在作文教學中説與寫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説促寫。如寫一件事時,指導學生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先説,然後教師評點優劣,再寫下來。

5.內容延伸法

在完成本課教學任務後,讓學生延伸內容,進行想象、口述。如《小猴子下山》--小猴子下山後見到媽媽會説些什麼呢?媽媽會怎麼説呢?《狼和小羊》--狼幾次找碴兒想吃小羊,最後終於露出兇相,向小羊撲去,結果怎樣呢?《荷花》--如果你也變成荷花,在微風吹拂下會怎樣呢?《揠苗助長》--如果第二年,農夫再種禾苗,他會怎麼做?這些問題的用意是讓學生在理解原文內容的基礎上,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使兒童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得到訓練。

通過實驗,我班多數同學不僅課堂上發言踴躍,口語表達流利、清晰、有條理,而且課外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許多同學參加省、市、區各級語言比賽、表演,屢屢獲獎。我班馮芳和劉文晶同學合演的小品《愛心》在市、區少年兒童語言大賽中均獲一等獎,並在太原電台錄音播出。孫潔同學三次作為特邀小主持人在太原文藝台主持兒童節目。劉文晶同學在《小號角》節目中播講故事《神筆馬良》。申旺同學參演電視《我想要朵小紅花》獲全國少兒類電視短劇一等獎。張驁同學參加“芳芳杯”故事大賽獲一等獎。實驗期間,獲獎者達16人次。學生在競賽中鍛鍊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檢驗了這段時間口語表達訓練的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99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