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拉薩的天空》説課資料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8.81K

説課是反思教師教學能力,提高教師教學元認知能力的重要環節。此次説課可歸為課前説課,是對教學設計實施以後可能出現的結果進行預測。希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拉薩的天空》説課資料

我説的課題是“拉薩的天空”,本課是蘇教版國標本(送審稿)第五冊的一篇閲讀課文。文章以清新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拉薩天空藍的特點。總課時安排為2課時,本課為第二課時,是一節精讀感悟課。

一、教學背景分析

1、學習需要

(1)學生起點分析

作為三年級的學生就語文學習已有了這樣的知識能力的儲備:在工具書的幫助下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學會了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等等。但不同的學生的學習起點不一樣,學習個性和風格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未知和神祕吸引人們去探索事物,而“拉薩”對於學生異是好奇嚮往的對象,由此學習關注程度值得期待。學生通過上網瀏覽、圖書閲讀蒐集有關的拉薩資料,在第一課時交流相關信息,瞭解到拉薩位於號稱“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拉薩因日照時間長而成為日光城;他們知道了布達拉宮是松贊干布始建,是舉行佛事慶典的場所,是拉薩、乃至整個西藏的象徵;等等。這一切説明他們已經對拉薩有了初步整體的認識,具備一定的心理接受度。

(2)學習目標分析

a、知識和能力目標:在音樂、圖片及相關説明的幫助下,學生對拉薩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認識。

b、過程和方法目標: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以同桌議讀的形式交流感受;在集體精讀、賞讀中積累語彙,獲得言語美感

c、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體驗與感悟中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起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2、教學任務

《語文課程標準》中這樣寫到: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各個學段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以利於他們積累、體驗、培養語感。所以語文課上最動聽的.聲音是琅琅書聲。作為寫景美文,只有讓學生以聲如文、讀中賞析,才能感悟情境。所以朗讀是本課的重點。拉薩對學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繪拉薩天空的詞語又是雋永深刻的。如何讓學生建立起感性認識,理解課文語言中的意藴和情感是本課的難點。

3、教學環境

從教室的選擇到師生關係以及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教師的教學心理狀態,都是教學環境的組成部分。其中師生關係是教學環境中的一種重要的軟環境,所以教師是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進入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學情境中。在現代化教育技術的輔助下,學生很快進入情境,有效地體驗與感悟。

二、教學策略分析

課前播放富有濃郁西藏風情的音樂,使學生潛移默化地進入情境。讓學生觀看一組電子幻燈片,並配以詩化的語言加以説明,引領他們去簡單瞭解有關拉薩的地理、歷史及文化背景,喚起他們學習的情趣。

揭題後便是教師範讀課文,希望以自身的情緒狀態能感染學生,讓學生頓覺“拉薩的天空真藍、真美”讓他們帶着這樣的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讓心靈與文字發生碰撞,並通過語言來抒發感受。

接下來學生先畫出有關描寫天空藍的句子,仔細閲讀後與同桌交流感受和想法。集體欣賞圖片,更好地理解課文描繪的意境,通過交流補充和朗讀感知語言,在讀中解疑,又在讀中獲得言語美感。這種美感包含在言語所指的內容上,即拉薩的天空本身就是美的;其次還包含在言語的形式上。具體表現為課文遣詞造句在風格上有質樸的美,“那裏的天空總是那麼湛藍、透亮,好象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貫穿全文;在節奏上有整齊對仗的美,如“有貼着山頂的白雲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淨;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明潔。”在手法上又用“布達拉宮的上空總是藍晶晶的,這湛藍的天空就是聖地的窗簾”勾勒出簡潔的美。

學生在反覆吟讀,解疑中,藉助形象發揮想象,把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學生口唸心誦,感受清新優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圖景,體悟作者的情感。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朗讀,期待學生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理解課文的語言,也悦納這種語言,課文語言藴涵的情感與學生的情感相通、共鳴。

最後欣賞一組不同時候的拉薩天空的圖片,讓學生得到完整的認識,自然而

然流露出“太美了,我要去那兒,我要珍惜保護她!”

三、結束語:

上這堂課有個美好的願望:在琅琅書聲中,學生用心靈去擁抱語言,不僅能體驗語言的節奏感、音韻感,還能感受和再現文章的情思美感。學生在思維與情感的強烈震顫中體驗美!

Tags:拉薩 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