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教育轉化學困生案例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8.53K

【案例】

教育轉化學困生案例

解除學生“心結”

在“骨幹教師課堂教學展示”的一次活動中,我借班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坐在最後一排的一名男生在我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或要求發言交流的時候,總是有意地埋下身子,縮緊脖子,低着頭,目光不敢和我對視。我知道,這是一種躲避的舉動。這樣的學生,對老師的提問有着一種恐懼的心理壓力,心裏有一個結——“我”如果不能正確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肯定會被老師批評,會被同學嘲笑。學生這種心理的形成,也肯定是在經常被老師批評中形成的。我決定來一次嘗試,嘗試幫他消除這個“心結’”。

當大屏幕上出示“把一袋2千克的糖果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人分得這袋糖果的,是千克時”,我把回答的“繡球”拋給了這名學生。在我的耐心等待中,他開口了:“每人分得這袋糖果的五分之一,就是五分之一千克。”剛一説完,就有好幾位學生急着舉起了小手,嘴上念着:“不對,不對。”

“全不對嗎?請同學們不要急着下定論。現在請同學們圍繞着他的答案認真思考討論一下,他的答案有沒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如果有錯,能不能幫他分析一下,錯在哪兒,為什麼錯了。他的錯,對我們有什麼啟發或警示嗎?”我順勢引導着課堂的方向。

學生討論後開始發言。

“他一半對,一半錯。第一個問題,他的回答對了,就第二個問題回答錯了。”

“第一個問題是要把2千克的`糖果看做單位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千克的糖果的五分之一,2千克的糖果的五分之一,就是五分之二千克。”

“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以前學的求每份數,只要用2除以5,結果用分數表示就是五分之二千克。”

“他的錯誤給我的啟發是,以後碰到這樣的題目,要先認真看看問題,想想是求的什麼。”

討論結束後,我説:“剛才這位同學不僅完整地回答問題,而且還答對了一半,更重要的是,他的回答給我們提供了一次討論的機會,使我們對這類問題的思考更全面、更深刻。你們説他是不是也應該得到表揚呢?”

“應該!”學生們異口同聲。“我們給他一次熱烈的掌聲表示感謝,希望他以後能更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大膽地發言回答問題,好不好?”

教室裏掌聲響起。他也端正了自己的坐勢,顯得那麼有神氣。

【解讀】

誘導出“學困生”的創造力量

“學困生”的轉化,需要策略的指引,智慧的點撥,藝術化的教育。

教育是一門藝術,對於數學教師來説,這一藝術不光體現在對數學知識本身的理解上,表現為一種高超的知識傳授技巧、教學技能,更應有“生命教育”的視角,讓“生命教育”理念落實於課堂,轉化為行動。

教師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尊重差異。應在關愛學生、轉化學困生這一方面多花一些精力,多想一些策略方法來激勵、喚醒和鼓舞這些“學困生”,讓他們享受到快樂,感受到成功。

在上面的數學教育教學案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學困生”和成績優秀的學生是一樣受到關注與尊重。“學困生”的轉化更多地還應指向於學生積極的心理變化,需要運用科學的教育心理學,改變學生的心理歷程。許多教師的“防差轉差”往往限於課後“開小灶”,只注重數學知識的練習、補習。而筆者側重於從心理的角度去思考、解決問題,注重學生心理的變化,給學生自信,給學生快樂,給學生成功,引發學生對教師的喜歡、對學科學習的興趣,從而實現對學生的激勵、鼓舞和喚醒。

教育心理效應中有一種“馬太效應”,在學校教育中普遍存在。公開課上,發言的總是優秀學生,“學困生”永遠是遺忘的角落。參加活動,進行評優,也只有那些所謂的優秀學生才有名份。“馬太效應”不僅會傷害“學困生”的積極性,還會在學生之間人為地製造等級、差距,不利於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預期效應”、“成就動機”、“霍桑效應”、“互悦機制”等教育心理效應,公平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將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每一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心態放平,公平地對待每一名學生,無論他們成績是否優秀,都應該尊重他們,儘量避免“馬太效應”的消極影響,不要親手製造“差生”。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説:“讓每一個孩子在學校裏抬起頭來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