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月光下的孫犁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3W

河北日報

去年7月,孫犁走完了他布衣布履的一生。一年之後,我和好友房樹民驅車趕往白洋澱去瞻仰建立在華北明珠上的孫犁紀念館。

孫犁生前曾受到過這方水土的養育,他的小説《荷花澱》又讓白

洋澱美麗的紅荷醉倒了無數讀者,使白洋澱的名字香飄世界。因而,在孫犁火化的當天,這兒的鄉親曾在黎明時分,搖船下水採摘了塘中的幾十朵紅荷,並即刻運往天津,擺放在孫犁的遺體周圍,讓孫犁最後一次感受到他熟悉的荷花香。記得當天,我面對這綻放出幽香的紅荷時,當真為之流下了激動的眼淚。在我的記憶裏,在眾多仙逝的作家中,只有孫犁能有這樣獨特的禮遇。不久,孫犁研究會的朋友告訴我,白洋澱的鄉親們正在水澱中最美麗的“荷花大觀園”為孫犁建造一座紀念館,到孫犁逝世一週年的時候,希望我能來這兒看一眼荷塘中的孫犁雕像。這次趕往白洋澱就是為這個夙願來的。

下了車,沒有住在陸地的賓館,一條白色的機動船載着我們穿過

層層綠葦織成的翠峯向萬頃碧波中駛去。不知道是否孫犁的文魂廕庇這片水鄉之故,年年少雨的白洋澱,今年不但雨水豐沛,冀中水庫還為白洋澱輸送了上億立方米的清水,白洋澱變得碧波浩渺,一望無垠。我凝望着平了堤岸的波光水影,不禁想起了詩人孫敬軒對孫犁文學主體的評説:“孫犁是雲化成的雨,雨織成的雲。”詩人之所以這樣詮釋,因為在孫犁的作品中,沒有大紅大紫和轟轟烈烈,筆鋒流露出的多是充滿人間的真情。他是月亮----不是太陽----他是雲和雨,不是熾熱灼人的火山。如此説來,孫犁此時是迴歸到他的母體中來了,是不是可以這樣説,這水天一色的白洋澱就是孫犁靈與肉的化身?

半個世紀之前的1936年,孫犁在水澱邊的同口小學任教時,曾放

舟於這片天然之水。到了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他又從延安回到冀中地區,由於他戀棧的這片水鄉,又多次來這兒深入生活。這兒的每一隻舟影,每一朵荷花都和他文學的神經有着“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繫,因而,儘管小説《荷花澱》誕生在黃土高原上的'延安,但小説之魂卻懷胎於這水天一色的鄉野。此時,孫犁又回到了這兒,如果他地下有知的話,一定會為此動容。

船到下榻的賓館已是黃昏時分,隔窗遙望,見滿地紅荷已然綻放,

荷塘盡頭,青堂瓦舍,就是剛落成的孫犁紀念館。在青堂瓦舍的最前端,有一尊拔地而起的銀色雕像,那就是孫犁。本來開館儀式要在第二天上午舉行,從青年時代就傾心於孫犁文字的我和樹民,似已無法化解內心的激動,扔下手中的揹包,就匆匆地奔向了“荷花大觀園”。久違了,白洋澱的紅荷;久違了,北國的這顆水上明珠!昔日,我們曾幾次來白洋澱神遊,在相當長的一段日子裏,白洋澱似乎已經死去了它的神韻,不僅綠葦枯黃,而且水淺到難以行舟的地步。有一年,我和樹民來這兒觀光,水澱裏乾涸到了大車輪子取代了船槳,我們坐在馬車上,穿過無水之塘。真是此一時彼一時,這煙波浩渺的華北明珠居然神氣地恢復了元氣,風采依然。一代文學大師魂歸白洋澱,這裏又增添了新的人文光彩。

通過紀念館,要穿過水中的紅荷之塘,那兒沒有路,只有一條百

餘米的水上浮橋,我們踩在上面左右搖晃起來,好在橋下有氣筒連環支撐,行走在上面,儘管有點兒心跳,但還是有驚無險。此時已是黃昏,歸巢的水鳥在空中啾啾而鳴,滿池紅荷吐出爽人心肺的幽香。目光穿過荷塘,眺望岸邊的孫犁塑像:荷是紅的,塑像是白的,水是清的,葦叢蓮葉綠如翡翠……眼前真是一道撩人的風景啊!身着中山裝的孫犁像生前那麼清淡閒雅地坐在塘邊,凝視着滿塘荷花,雕像高兩米五,底座高一米,底座由光潔的太行花崗巖鋪就,雕像則是來自四川的漢白玉塑成。其實,孫犁的故鄉並不在安新縣的白洋澱,但是這裏的人民出於敬重孫犁的人文精神,懷念他留在水澱中的行影,所以才有這樣大的工程。紀念館內的陳設力求避開世俗而傾向於高雅的格調,沒有時尚裝飾,按照孫犁生前淡雅的品性,展示與他相關的一生的文字和圖片。這與孫犁的人文精神相吻合,他來去匆匆,最忌那些“繡花枕頭----一肚子草”的外在點綴。這讓我和樹民格外動情。

走出紀念館,月亮已經高懸在天空一角,月光與漢白玉的孫犁雕

像交相輝映。我們在月下向孫犁彎腰鞠躬,並祝願老人靈魂永生。孫犁的一生就如同他面前的紅荷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他迴歸到了無邊無際的荷花之中,這是他生命的還原。如今,他已化作塘下之藕,由於他的強烈輻射,中國無數的文學花蕾綻開了絢麗的花朵,並結出碩大的果實。

回首孫犁雕像,已經與月光融為一體。孫犁,宛若中國文苑的一

輪明月,那是他人文精神的光輝在夜空中閃閃發光……

從維熙(北京)

Tags:孫犁 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