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四年級語文《古詩兩首》説課稿範文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5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古詩兩首》説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語文《古詩兩首》説課稿範文

《古詩兩首》説課稿1

教學要求:

1、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結合閲讀譯文弄清詩句的意思,感受詩歌的意境。

2、引導學生多誦讀,體味詩的意藴,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

3、收集一些自己能讀懂的古詩,增加語文積累。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簡介《涼州詞》。

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開元年間,隴右節度使郭知運蒐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並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生的地名為曲調名。後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

首句黃河遠上白雲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雲中流出來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後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

在這種環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於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繫。現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着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於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説何須怨,並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説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儲蓄,更有深意。

三、四兩句,明代的楊慎認為含有諷剌之意:此詩言恩澤不及於邊塞,所謂君門遠於萬里也。(《升庵詩話》)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

二、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1、從故事入手,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交代時代背景,便於學生理解。

2、啟發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3、有重點地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體會詩的意境。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己查找資料,自學古詩,並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2、通過小組討論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全班討論解決。

第二課時

學習《出塞》

1、讀課文,解題。

塞:關塞,邊塞。你怎麼理解題目?

簡介作者王昌齡,唐代著名的詩人。字少伯,很有才華,曾中進士,擅長七絕,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今天學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詩。

2、教師範讀課文。

3、交流自學體會。

4、提出問題,教師歸納,集體解決。

(1)秦時明月漢時關:(學生理解不了。教師提示講解)這一句應用了一種古修辭方法(互文),應當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也就是説,明月照在關塞上的景象,自秦漢一來,一直如此。

(2)萬里長征人未還;表面意思是,萬里遠征的人還沒有回來。實際上是説,戰亂終年不止,遠征的戰士還沒有返回家園。

(3)教師簡介龍城飛將胡馬陰山等詞語。以利於學生理解這兩句詩。

5、體會詩的意境。

(1)讀了這首詩你有什麼感受?(古代戰亂不斷髮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飛將軍重出,救百姓於水火;這首詩意境深遠,言少意多。)

(2)你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體會作者渴望出現英勇善戰,體恤士卒的將帥,鞏固邊防的心情。

7、佈置作業

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出塞》。

板書設計 :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以景抒情)

但使不叫 (聯想言志)

《古詩兩首》説課稿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

2、藉助註釋,讀詩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和朋友依依惜別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3、強化語感訓練,提高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準確理解詩意,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中情,讀出詩中情。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離上課還有幾分鐘,我們來玩個遊戲,輕鬆輕鬆。

聽説我們班的同學背了很多古詩,我們來玩個古詩對接的遊戲,好嗎?

我説上句,你接下句。看誰舉手最快,回答得最好: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和汪倫送我情。

3、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4、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二、導入

1、剛才我們搶答的是哪兩位詩人的詩呀?

(李白、孟浩然。)

2、李白、孟浩然不只都是唐代的大詩人,他們又是一對好朋友,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與他倆有關的一首古詩。大家齊讀。

3、詩的題目中有三個生字,給你1分鐘能記住嗎?趕快打開書本100頁。

記住了嗎?來,跟老師一起來寫。

hè鶴:注意左邊稍微寫窄一點。

mèng孟:上面的“子”比較長。

líng陵:左窄右寬,後鼻音。

三、讀題獲信息

1、一起來讀讀:

來,隨着我的手勢再讀一遍,注意節奏。你看,注意了節奏,讀得好聽多了。

2、讀了幾遍課題,你讀出了什麼信息?

3、説得真好,用你的朗讀告訴大家:

李白,在何處/送何人/去何地。

一幅多麼清晰的送別畫面。

同學們真會讀書,讀了幾遍詩題,就獲取了這麼多信息。

今天,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一起來欣賞這首古詩。

四、讀準確、讀流利

1、請同學們大聲地自由地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讀好了?請你讀給同桌聽聽,讓他説説你讀得怎樣。

3、誰願意讀給大家聽聽。還有想讀的嗎?

4、其他同學能讀好嗎?那我們一起來讀。

五、讀詩知畫面

1、有人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呢?請同學們藉助註釋,自身讀讀詩,邊讀邊想象,你似乎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2、把你想到的畫面説給同桌聽聽。

3、讀着讀着,你的腦海裏依次出現了哪些畫面?

(一生自由説。)

情況一:

(同學説前兩行或全部。)

1、説得真好。你能把西辭説得更清楚些嗎?

(生説。)

來,看看示意圖,你會説得更好。你再來説説。

你還想説。

孟浩然在西邊的黃鶴樓辭別了李白,然後乘着船,沿着長江順流而下,向東邊的揚州駛去。

2、你看,畫面動起來了。送別是在煙花三月的一天。

煙花三月是一幅怎樣美麗的畫面呢?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

(同學不時地説,使畫面説豐滿。)

(生想象不出:你看到了什麼景物?什麼顏色?什麼形狀?怎麼動的?)

真是一副美不勝收的江南春景!你的想象真豐富。

3、誰能完整地把這些畫面描繪一下。

4、説得真好!你能想着這些畫面,讀讀前兩行詩嗎?

5、繁花似錦的春天,正是詩人們遊山玩水、飲酒賦詩的好時候,而好朋友卻要離開我了。我們也一邊想着畫面,一邊讀讀這兩行詩。

情況二:

(同學説後兩行。)

1、你還想到了什麼畫面?

2、(説到“唯見、望”。)

望着滾滾東去的長江水,李白他會想些什麼呢?他似乎要把自身的一片情意託付給江水,陪送友人。人雖分,心相隨,多麼真摯的友情啊!

3、(説到“孤帆”。)

江面上真的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隻小船嗎?(不是)

(如答不出來:長江是當時的水上交通要道啊,每天來往的船隻絡繹不絕,李白久久遙望江面,難道真的只看到孟浩然乘坐的那隻船嗎?)

那為什麼説“孤”呢?

(孤獨寂寞的心情。)

哦,你把人物的內心活動也想象出來了,畫面也活了。

你還能加入什麼想象把畫面想得更活呢?

4、誰能完整地把這些畫面描繪一下。

5、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內心的想象,讓送別的畫面更加豐滿起來了。

那你能想着畫面,讀讀後兩行詩嗎?

6、我們也像他那樣,一邊想着畫面,一邊讀這兩行詩。

五、讀詩悟情感

1、是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情,我們想象着畫面,再讀整首詩,看看我們能感受到什麼?

情況一:

(我體會到了他們依依不捨的感情。)

那帶着你的體會,讀讀這首詩。老師給你配點音樂。

情況二:誰還有不同的體會。請你讀讀。

哦,你的朗讀展現了一個温情的送別局面。

情況三:你是想説還是想讀?

2、請同學們再讀讀整首詩,讀出你獨特的感受。

3、真摯的情誼成績了千古名篇。讓我們把它背下來吧。

(自由讀背。)

能背的同學站起來,我們一起背,(課件音樂)

多美的人間真情啊!

六、讀詩遷方法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通過“讀古詩、想畫面、體會情感”這種方法欣賞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現在,我們就用這種欣賞古詩的方法獨自欣賞《送元二使安西》。(課件)音樂。

2、來,先把它讀正確。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請同學們自由欣賞這首詩,藉助註釋,邊讀邊想象,你似乎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體會到怎樣的情感。

4、同桌交流交流。

5、誰想談談?

(生自由談。)

6、你想着畫面,帶着你的體會,讀一讀這首詩。

7、能不能試背一下:

不一樣的景,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送別裏卻藴涵着同樣的深情。

七、結束

1、時間過得真快,我們也要分別了。同學們,戴老師真捨不得你們哪!你們今天表示得太出色了,我想送一句詩給你們:

你們的確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在這離別之際,你們有什麼話想對我説嗎?用一句送別詩,或者自身想説的話都可以。

2、同學們,今天我們記住的不只是這優美的詩句,更難忘記的是人間美好的真情:

你能把這樣深情的送別詩改編成一個感人的小故事嗎?

出示課件:

作業:發揮你的想象,從兩首詩中任選一首,把它改編成一個感人的送別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