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陀螺》教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94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陀螺》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陀螺》教案

《陀螺》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玩中探索使陀螺轉起來的方法,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2、探究、發現各種形狀的紙片在快速轉動時的變化,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

重點:在玩中探索使陀螺轉起來的方法,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難點:探究、發現各種形狀的紙片在快速轉動時的變化,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紙片(上面鑽上小洞),火柴棒若干。

2、三種形狀的陀螺、彩筆。

活動過程:

一、做陀螺。

1、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許多圖形寶寶,看看都有誰?(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圖形寶寶都想轉起來,你們有什麼好辦法?

2、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讓圖形寶寶轉起來的各種方法。

3、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視指導。

4、交流:你的陀螺轉起來了嗎?你用的是什麼圖形?用什麼方法才能使陀螺轉起來?

5、請幾位用相同形狀陀螺的幼兒同時轉動,觀察:同樣是圓形的陀螺,為什麼有的能轉起來,有的不能轉?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6、教師小結:找到圓形寶寶的中心,插一根小棍,這樣才能使陀螺站穩,用手一擰,它就像陀螺一樣轉起來了。

二、玩陀螺。

1、幼兒再次嘗試,教師巡迴指導。

你能轉起來了嗎?現在你用了什麼方法?

2、這些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陀螺轉起來的時候是什麼形狀的?

3、幼兒玩陀螺,觀察各種形狀的陀螺在轉動時的變化。

4、小結:原來不管是圓形、三角形還是正方形的陀螺,只要轉起來了就都變成了漂亮的圓形。

5、出示三個有顏色的陀螺,請幼兒猜一猜:這三個陀螺轉動後顏色會有什麼變化?

三、活動延伸:

1、觀察陀螺轉動時顏色的變化:請幼兒給自己的陀螺塗上顏色,玩一玩,並觀察陀螺轉動後的顏色變化。

2、怎麼樣讓陀螺轉的久一點兒?

《陀螺》教案2

設計意圖: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鼓勵幼兒在玩中發現身邊的科學,並嘗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激發幼兒對探索的興趣,積累探索的方法。

在“轉動的陀螺”活動中,我們重視讓幼兒獲得直接的操作體驗,引導幼兒在比較和分析中發現影響陀螺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如,第一個環節是讓幼兒回憶、交流生活中的轉動,教師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生活經驗,發現轉動這一現象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引起幼兒對轉動這一現象的興趣,激發幼兒玩陀螺的願望。第二個環節是讓幼兒藉助教師提供的材料,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用比較的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操作和交流,調動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激活幼兒的思維,從而使他們發現影響陀螺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第三個環節是活動延伸,因為影響陀螺轉動的因素有許多,在這次活動中幼兒只可能發現其中的幾個因素。教師的提問能激發幼兒再探索的願望,拓展幼兒的思維。

目標:

1.對物體轉動變化感興趣,探索影響陀螺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

2.嘗試在探索和比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

準備:

1.直徑6釐米左右的紅色塑料圓片(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在塑料片的中心處打一個小洞,剛好適合牙籤通過。

2.直徑6釐米左右的黃色塑料圓片(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在塑料片的偏離中心處打一個小洞,剛好適合牙籤通過。

3.牙籤(數量為幼兒人數的2~3倍),棉籤,紙盒,吸管,記錄紙,筆。

4.打印漢字“轉動”。

過程:

一、回憶、交流生活中的轉動現象

1.出示漢字“轉動”,引出話題。

師:今天玩遊戲前我先考考大家,這兩個是什麼字?

師:看到“轉動”兩個字,讓你想到了什麼?生活中有哪些轉動的現象?這些轉動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2.教師總結要素,幫助幼兒梳理蒐集到的信息。

師:我們發現生活中有許多轉動現象,這些轉動有的會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比如電風扇、洗衣機、微波爐;有的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帶、錦江遊樂園大轉盤等。

3.承上啟下,引出任務。

師:今天我們來玩一玩會轉動的陀螺,不過今天的陀螺不是從商店裏買來的,而是要我們自己做的。

二、自主探索。發現影響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

(一)自由探索

1.教師介紹材料,交代任務。

師:這裏有許多牙籤,還有紅色和黃色的塑料片。請你嘗試用這兩片塑料片製作兩個陀螺,比一比自己製作的兩個陀螺在轉動的時候有什麼不一樣,想一想讓哪個陀螺參加轉動比賽。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發現黃色陀螺比較難轉,紅色陀螺比較容易轉。

3.交流、分享,教師引導幼兒發現牙籤在紅、黃陀螺上的位置不一樣。

師:你想用哪個陀螺參加轉動比賽?你們為什麼都選擇紅色的陀螺來參加比賽呢?

輔助性問題:

(1)紅色陀螺塑料片上的小洞洞在什麼位置?黃色陀螺塑料片上的小洞洞在什麼位置?

(2)牙籤插在塑料片的中心和插在塑料片的旁邊做出來的兩個陀螺在轉動時有什麼不一樣?

4.教師總結要素:原來陀螺的轉動和牙籤插在塑料片上的位置有關係。

(二)轉動比賽

1.師:大家都選擇了紅色的陀螺來參加比賽,現在請你找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誰做的陀螺轉得穩。

2.幼兒找同伴進行比賽,教師觀察指導,啟發幼兒思考:為什麼你的陀螺比他的陀螺轉得穩(或不穩)?

3.師:現在你們陀螺上的牙籤都插在塑料片的中心,為什麼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轉得穩,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轉得不穩呢?

(幫助幼兒發現有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籤的上方,有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籤的下方,大家在轉動陀螺時用力方法也不一樣。)

輔助性問題:

(1)看看比賽的兩個小朋友的陀螺有什麼不一樣?

(引導幼兒發現一個小朋友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籤中間,塑料片離桌面遠:一個小朋友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籤下方,離桌面近。)

[page_break]

(2)為什麼同樣一個陀螺有時轉得穩,有時轉得不穩呢?

4.教師總結要素:原來陀螺的轉動和塑料片在牙籤上的位置有關係,也和轉動的方法有關係。

延伸活動:

師:今天我們在做陀螺、玩陀螺時發現了這麼多關於陀螺轉動的祕密。這裏還有紙盒和吸管,它們能變成陀螺玩具嗎?有什麼辦法讓這些陀螺轉得更穩呢?我們可以到活動區去探索,相信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陀螺》教案3

活動目的:

1、對轉動變化感愛好,探索陀螺轉動變化的一些原因。

2、嘗試在探索和比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

活動準備:

各種外形的塑料片、牙籤、記錄紙、筆

一、出示漢字“轉動”,引發孩子產生聯想,從而感受生活中處處有轉動。

二、自主探索,發現轉動變化的一些原因。

1、出示兩個(軸心位置不同)陀螺,讓幼兒在玩玩和比較中找出自己喜歡的陀螺,説説自己的發現。

2、嘗試用其他操作材料做陀螺,玩陀螺,並把玩陀螺中的發現記錄下來。

(鼓勵發現陀螺轉動變化的另一些原因:陀螺的面再軸心上的位置變化、力度、大小、輕重)

三、活動延伸:

將各種材料的陀螺延伸到角落活動中,引起孩子再探索的願望。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陀螺》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玩陀螺的過程中,探索發現與陀螺旋轉有關的各種相關因素。

2.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慾望

二、活動準備

1、每張桌子上的筐內有小陀螺

2、幼兒人手一份:1號盒中形狀不同的小陀螺;2號盒中轉動盤不同的小陀螺;3號盒中軸不同的小陀螺。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師:小朋友,你們平時喜歡玩陀螺嗎?那你們誰的陀螺贏了?你的陀螺是怎樣贏得?

(二)操作探索1

1.①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各種各樣的陀螺,請你們一起來玩好嗎?先請小朋友玩1號盒中的小陀螺,我們再來比一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②幼兒玩陀螺,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比。③交流反饋。提問:你跟誰比了?陀螺成績如何?為什麼會比他的快(慢)呢?④驗證。你們再來比一比,看看到底為什麼?⑤師生共同: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與陀螺的形狀有關係。

2.①下面請小朋友再來玩2號盒中的小陀螺,比比誰的陀螺厲害。②教師巡迴指導 ③交流反饋。④驗證。⑤師生共同: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與陀螺的轉動盤有關。3.①下面請小朋友再來玩3號盒中的小陀螺,比比誰會贏。②教師巡迴指導 ③交流反饋。④驗證。⑤師生共同: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與陀螺的軸有關。

(三)操作探索2

1、下面老師請幾個小朋友從3號盒中拿出陀螺再來比一比。

2、你們看他們手中的陀螺都是一樣的形狀,轉動盤和軸也一樣,現在轉的時間一樣長了嗎?

3、幼兒比賽、驗證。

4、: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還與用力的大小、速度有關係。

(四)結束:進一步探索、設疑。小朋友,你們想想看,如果陀螺放在瓷磚上和放在地毯上,哪一個轉的時間長?這個問題老師把它留給你們自己去探索,好不好?

《陀螺》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釘、旋、兵”等12個生字,會寫“否、旋、況”等1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3、指導學生通過品讀抒情、議論的語句解讀文章主旨。

4、學習從情感、含義、修辭等方面賞析文章的語言。

5、使學生認識到玩具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作用,並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獲得獨到的感受。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通過品讀抒情、議論的語句解讀文章主旨。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從情感、含義、修辭等方面賞析文章的語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釘、旋、兵”等12個生字,會寫“否、旋、況”等1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玩具嗎?你們家裏還有什麼玩具?

玩具是我們喜歡的東西,許多人成年之後對玩具仍然情有獨鍾,久久不能忘懷,那麼玩具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玩具,而是演化為一段難忘的經歷,一段難以割捨的情感,一段縈繞於心的感悟。今天,高洪波老師的《陀螺》就是這樣一篇有着豐富內涵、充滿童真童趣的文章,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吧!(板書:陀螺)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同學,查字典等方式來解決;

2、學生自讀課文。在讀文過程中,勾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學生獨立閲讀,初步掃除語言障礙;再請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糾正讀音;最後點名分段閲讀課文,達到全班師生集體正音。)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

出示生字“釘、旋、兵、恨、帥、預、釁、徹、潰、譽、醜、豪”(課件出示2)

“帥、徹、醜”是翹舌音,“釁”是由“血”和“半”兩部分組成。

2、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否、旋、況、兵、敗、仍、尤、恨、帥、預、潰、品、醜、豪”(課件出示3)

指導書寫,並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旋、況、敗、仍、恨、帥、預、潰”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左窄右寬;“否”是上下結構的字,上面的“口”要小一些;“醜”下面的一橫要長一些。

四、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1、以小組為單位,練習把課文朗讀通順、流利。

2、個體質疑組內探討集體質疑

3、抽讀,評議。

4、感知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通過品讀抒情、議論的語句解讀文章主旨。

3、學習從情感、含義、修辭等方面賞析文章的語言。

4、使學生認識到玩具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作用,並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獲得獨到的感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1、聽寫字詞。

否則旋轉況且金兵一戰即敗仍然

尤其恨不得帥氣預料品道潰敗

醜小鴨自豪

(課件出示5)

集體訂正。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0課,齊讀課題。

二、研讀課文

(一)學習1—2自然段

1、陀螺又叫什麼?陀螺的構造是怎樣的?請你默讀第1、2自然段。(板書:冰尜兒)

2、自由讀、指名讀、體會讀。生説印象。

(二)學習3—5自然段

1、指名學生讀。

2、小夥伴們是怎樣玩陀螺的?在課文中畫出來。

(抽冰尜兒、賽陀螺)

3、第4自然段中哪一句是比喻句?把什麼比作什麼?

(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世界堆滿烏雲,快樂像過冬的燕子一般,飛到一個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這句話把快樂比作燕子。)

比喻句形象的寫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鬱悶心情。

(板書:鬱悶)

4、“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處於恍惚的狀態,老想象着那隻陀螺英武的風姿。”這句好説明了什麼?

(我對陀螺的痴迷程度已經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書:恍惚)

(三)學習6—11自然段

1、學生交流,討論,老師範讀,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誰的陀螺最棒?”

2、“尤其當我看到這枚“鴨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滾珠時,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馬上在馬路上一顯身手!”這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

(板書:興奮)

(四)學習12—13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討論,合作學習。

你是怎樣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

這句話深刻地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不能只根據外貌評估一個人的才能,品質和行為。

(板書:人的才能品質行為)

學生齊讀,學生討論。

三、拓展遷移

做小遊戲:選一名會玩溜溜球的同學上台表演。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他的動作過程,思考下列問題。

用幾個動詞描寫這位同學玩溜溜球的過程,精湛的技藝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在這位精彩的表演中,你從中發現了什麼道理?

四、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把剛才看到的玩溜溜球的過程、領悟到的道理用文字描述出來吧!

《陀螺》教學反思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成功的,現在把成功的幾方面總結如下:

1、始終將學生當作課堂的“主人”,以學生為主。在教授本課時,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分成幾個互助小組,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按照文章的結構美、內容美、語言美等方面欣賞文章。

2、運用了多種學習方法,品讀文章內容。文章的具體學習中,我運用了多種的學習方法,例如圈點勾畫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學生們的積極性高,學習效果非常好。

3、注重朗讀,在讀中感悟作者情感,體會作者內心的變化。我引導學生展開各種形式的朗讀,通過讀,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詞語和句子,通過對比,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心情變化,進而體會到陀螺帶給作者的快樂與自豪。

不足之處:

本課的不足之處是課前準備資料不足,應讓學生多查查有關陀螺的資料,瞭解陀螺這種遊戲的起始,課前應佈置讓學生玩一玩陀螺,感受玩陀螺的心情變化。

改進措施:

如果重上這節課的話,我會先佈置同學們查查有關陀螺的資料,讓學生們對陀螺有深刻的瞭解,讓學生們在課前玩一玩陀螺,説一説玩陀螺的心情,我也會查找一些有關陀螺的圖片,讓學生對陀螺有一個形象的認識,相信這樣的課堂,才會更加完美。

《陀螺》教案6

設計意圖

近實施主題《旋轉樂園》,幼兒們帶來了各式各樣的陀螺,隨着課後“一、二、三,go”響亮的聲音一落,一個個手中的陀螺也隨之飛落在地上,既快樂又興奮地轉起來,一雙雙明亮而活潑的雙眼齊刷刷地盯向了地面。最近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們三個一堆,五個一羣地蹲在一起比賽陀螺,陀螺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看到這個情景我很是莫名其妙,為何他們會如此精通地玩,一個個都是陀螺高手?為何他們會突然瞭解那麼多陀螺知識,什麼暴旋戰鬥陀螺、閃光音樂陀螺……一個個小問號縈繞在我的心頭,原來孩子們看過一部動畫片。既然孩子們對玩陀螺那麼感興趣,又有豐富的經驗。我想可以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掌握科學知識,激發孩子們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提高孩子們探究科學的能力。

教案目的.:

1、認識陀螺的外形特徵,知道陀螺的一些種類。

2、通過製作陀螺,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創造力。

3、探索製作陀螺奧祕。

教案准備:

1、各種陀螺。

2、牙籤、筆芯、火柴、吸管、各種厚薄不一的紙、蘿蔔、橡皮泥、長短不一的筷子、大小不一的蓋子、水彩筆等若干材料。

教案流程:

1、出示各種陀螺,激發幼兒興趣。

問:

(1)這是什麼?你們玩過嗎?你玩過什麼樣的陀螺?(擰的、木頭的、電池的、發條的等)

(2)你們發現這些陀螺什麼地方是一樣的?什麼地方不一樣?(如:花紋、材料、顏色不一樣,陀螺的下面都有一個尖尖的東西等)

(3)為什麼每個陀螺底部都是尖尖的?

(4)今天老師帶了一隻特別的陀螺,小朋友想不想看?(不平衡的陀螺)咦,它怎麼不轉呢?(請幼兒説出自己的見解,師將陀螺修好,讓幼兒明白中間棒是保持陀螺的平衡)

(5)裝飾陀螺:你們覺得這隻陀螺好看嗎?

(6)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材料,看一看有什麼?它可以做陀螺的什麼?

2、幼兒選材,製作陀螺,師巡迴指導,要求:先選材,再塗色,最後做中心棒。

3、幼兒自由玩。

問:你們玩的時候發現了什麼?(幼兒自由説)

4、師小結,將陀螺展示給客人老師看。

《陀螺》教案7

材料準備:

廢舊光盤、水彩筆、各種顏色的即時貼

製作方法:

用各種即時貼裝飾光盤,然後將粗細適中的水彩筆從光盤中小孔穿入,並固定住。

實驗操作:

讓幼兒用力擰轉陀螺,然後放手,讓陀螺旋轉,看誰的陀螺旋轉時間最長。

教師指導建議:

●指導幼兒分別用水彩筆的兩頭做支點,觀察旋轉速度和時間的不同。

●觀察陀螺旋轉速度不同時,光盤上即時貼顏色的變化。

●調整支點距離地面的距離,觀察陀螺旋轉時間長短的變化。

●指導幼兒用不同的力度旋轉陀螺,觀察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

拓展與替代:

◆可使用卡紙、火柴棒或其他材料製作陀螺。

◆用紅、黃、藍三種顏色中任意兩種顏色裝飾陀螺,進行三原色實驗。

◆讓幼兒在生活中玩各種各樣的陀螺。

科學小知識:

陀螺是中國古老的兒童玩具,是在地上轉的迴轉體。陀螺在旋轉的時候,不但圍繞它本身的軸線轉動,而且還圍繞一個垂直軸做錐形運動。要讓陀螺立起來,必須不斷地施加外力,一旦失去外力的幫助,陀螺很快就會倒下來,因為陀螺的支,佔、太小,無法支撐自身的重量。陀螺轉動的時間長短與支點距離地面的遠近、旋轉時的用力大小、支點與地面接觸面積和摩擦力有關。

教學反思

由於是學前班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接受能力已經比較強了,做這次的手工對他們來説並不難。所以,選材和教學時間的安排上我處理得比較恰當,在每一個步驟中讓先完成的幼兒重做和幫助別的幼兒,使整節課堂能維持課堂紀律和保證教學質量起到關鍵的作用。但因為並非每個幼兒的能力都是一樣的,因此,在本節課中我還巡視並幫助有困難的幼兒。然而這個過程中還存在了一些問題:第一,需要幫助的幼兒佔大多數,他們太依賴教師的幫忙。這時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去折。第二,因為時間的關係,指導到後面的學生時由原先的教方法讓他折變成了一邊説一邊幫他做。這樣這個幼兒就缺失了動手的機會,是不利於幼兒的自我動手能力發展的。今後再上手工課時我一定會注意這樣的問題,儘量妥善解決。

《陀螺》教案8

活動目標:

1.增強孩子們廢物利用的意識,知道許多東西都有再利用的價值,要善於觀察、研究。

2.教幼兒用空瓶子製作陀螺,鍛鍊使用剪刀、粘貼等方面的動手能力。

3.培養孩子們對美工活動的興趣、愛好。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5.願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餐洗淨空瓶(每人一個)、剪刀(每人一把)、即可貼(若干)、音樂磁帶《陀螺轉、轉、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老師製作的各種花式的陀螺,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教師:誰知道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玩具? 怎麼玩?它是用什麼製作的?

教師:請小朋友欣賞飛旋陀螺表演,並請大家都來嘗試。

教師小結:念兒歌《陀螺轉、轉、轉》,並教育幼兒多觀察、多研究,讓身邊更多的廢物能夠利用起來。

2.教師鼓勵幼兒説出陀螺製作的要領,同時總結並示範。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把它解開,看看究竟是怎麼做的?

教師:首先,把瓶子的中間部分剪開成均勻的長條。然後,按住瓶蓋和瓶底朝中間擠壓使其成"花瓣"形狀。最後,用即可貼裝飾、固定每個"花瓣"即可。教師邊講解邊示範。

教師小結:剪出的長條要均勻一致,為了方便可用鉛筆先在每個瓶子上畫好線;如果瓶子較硬,還可在老師的幫助下操作。

3.請幼兒設計並製作陀螺,教師巡迴指導。

對於不會做的小朋友,教師可以手把手地教,待幼兒掌握了技巧後再鼓勵他們完成餘下的工作。

在製作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幼兒不要把剪刀對着小朋友們。同時為了安全和方便小朋友們操作,教師也可事先把"長條"起點劃開一點小口。

帶領幼兒一起將瓶子擠壓成陀螺形狀,同時用即可貼粘貼、固定上漂亮的花紋。

4.幼兒嘗試玩自制的陀螺,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相互欣賞,進一步調整不合適的地方。

請幼兒一起開始,比比誰的陀螺轉動的時間長 ,看看誰的陀螺飛旋起來漂亮!

如果陀螺不轉或轉動不好,老師要帶領小朋友一起找原因,並幫助他把陀螺修好。

播放音樂,幼兒一起唱《陀螺轉、轉、轉》,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反思:

從欣賞繪畫作品入手,使幼兒在一定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誘發想象、循序漸進、大膽構思,從而發掘與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在活動中教師輕鬆導入,使兒童的畫面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小百科:

陀螺指的是繞一個支點高速轉動的剛體。陀螺是中國民間最早的娛樂工具之一,也作陀羅,閩南語稱作"幹樂",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河北吳橋地區被稱為bo。

《陀螺》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體會作者心情的變化,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過程與方法】

1.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2.抓住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刻畫人物的語言魅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反覆的朗讀中體會遊戲中藴含的道理。

2.讓學生體會作者對童年的眷戀,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豐富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經歷着的童年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隨着作者的敍述,在頭腦中想象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作者情感的變化,並在學習中提出問題。

難點

在品讀課文中,學習梳理問題,解決問題,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有關高洪波的錄像資料、圖片、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查閲高洪波的相關信息。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在自己體會比較深刻的地方作批註。

3.培養學生在學習課文時開動腦筋,積極思考。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瞭解課文內容,對自己理解深刻的句子作批註。

難點

培養學生在學習課文時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掌握詞語

本課中用了很多成語,把自己喜歡的成語抄寫下來。

二、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請你從中找出描寫戰鬥性強的詞讀一讀,讀這些詞語你有什麼感受?

2.簡介作者高洪波,看多媒體課件,從這些詞語中你能看出小作者有怎樣特點。

3.默讀課文,在自己體會比較深的地方作批註。

三、梳理文章的脈絡

根據提綱把文章分成下面幾部分。

1.陀螺的名字

2.陀螺製作方法

3.陀螺的玩法

4.“我”制陀螺

5.叔叔送“我”陀螺

6.陀螺給“我”帶來歡樂和自豪

7.明事理

四、抄寫本課的生字詞

抄寫本課的生字詞並識記。

板書設計:

陀螺

毫無怨言??重整旗鼓

不甘人後??好勝心強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抓住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

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抓住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

難點

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一、回顧上節內容,提出本節學習要點

二、賞析文章語言美

1.玩陀螺曾經由於什麼原因讓“我”感到懊惱?又是怎樣從懊惱變成了自豪?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隨機引導)

2.教師引導從關鍵語句來體會情感的變化。你能找到描寫從懊惱到自豪的這一情感變化的文字嗎?

(1)“為此不知捱了多少責罵,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個孩子無論如何是削不出高質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世界堆滿烏雲,快樂像過冬的燕子一般,飛到一個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把“快樂”比作“過冬的燕子”這一修辭手法)

(2)“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處於恍惚的狀態,老想象着那隻陀螺英武的風姿。”

(幸福得感覺有點不真實)

(3)“尤其當我看到這枚‘鴨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滾珠時,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馬上在馬路上一顯身手!”

(極度的興奮)

(4)“我的陀螺剛一露面,就招來了一頓嘲笑。”(突出陀螺的醜,不倫不類,士氣也大受挫折)

(5)“這真是個輝煌的時刻!我嚐到了勝利的滋味,品到了幸運的甜頭。無意中獲得的‘榮譽’,雖然小如微塵,對於好勝的孩子來説,也足以陶醉許久了——直到現在我還能興致勃勃地寫下這些文字,便是一種有力的證明吧!”

?3.你們能通過朗讀來體現我從懊惱到自豪的這一情感變化嗎?(指導有感情的朗讀文字,分別讀出懊惱、自豪的語氣。)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你怎麼理解??

5.小結:一個不起眼的小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憂傷與歡樂。與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無比精彩。

三、朗讀句子,學習寫作方法

教師總結寫作方法。

1.用成語進行描寫,生動。

2.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傳神。

3.注意刻畫人物的心情。

四、 談談文後的體會

讀課文最後一句話,你有什麼體會。這句話在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表面寫的是陀螺,更像是説誰呢?談對自己的啟示。

板書設計:

陀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不能只看外表

教學反思:

童年生活,因為無憂無慮而快樂,因為有了夢想而精彩,通過這篇課文,我們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種難言的親切感和温馨會久久地縈繞在我們心頭。在學習課文時,我引導學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並在閲讀中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詞句,體會詞句表達的感情,豐富語言積累;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明理。

《陀螺》教案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玩陀螺的過程中,探索發現與陀螺旋轉有關的各種相關因素。

2、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慾望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活動準備

1、每張桌子上的筐內有小陀螺

2、幼兒人手一份:1號盒中形狀不同的小陀螺;2號盒中轉動盤不同的小陀螺;3號盒中軸不同的小陀螺。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師:小朋友,你們平時喜歡玩陀螺嗎?那你們誰的陀螺贏了?你的陀螺是怎樣贏得?

(二)操作探索1

1.①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各種各樣的陀螺,請你們一起來玩好嗎?先請小朋友玩1號盒中的小陀螺,我們再來比一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②幼兒玩陀螺,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比。③交流反饋。提問:你跟誰比了?陀螺成績如何?為什麼會比他的快(慢)呢?④驗證。你們再來比一比,看看到底為什麼?⑤師生共同小結: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與陀螺的形狀有關係。

2.①下面請小朋友再來玩2號盒中的小陀螺,比比誰的陀螺厲害。②教師巡迴指導 ③交流反饋。④驗證。⑤師生共同小結: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與陀螺的轉動盤有關。3.①下面請小朋友再來玩3號盒中的小陀螺,比比誰會贏。②教師巡迴指導 ③交流反饋。④驗證。⑤師生共同小結: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與陀螺的軸有關。

(三)操作探索2

1、下面老師請幾個小朋友從3號盒中拿出陀螺再來比一比。

2、你們看他們手中的陀螺都是一樣的形狀,轉動盤和軸也一樣,現在轉的時間一樣長了嗎?

3、幼兒比賽、驗證。

4、小結: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還與用力的大小、速度有關係。

(四)結束:進一步探索、設疑。小朋友,你們想想看,如果陀螺放在瓷磚上和放在地毯上,哪一個轉的時間長?這個問題老師把它留給你們自己去探索,好不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整個環節、思路很清晰,老師課前的準備工作也很到位,選材從幼兒感興趣的陀螺着手,所以幼兒參與和互動情況較好。活動中老師以一個個的問題帶着幼兒去探究和觀察,讓幼兒在猜猜、試試、説説中探索和發現各種形狀的陀螺在快速轉動時都會呈現出圓形,使幼兒獲得更多有關轉動的感性經驗。然而教師的課堂隨機應變能力還有待加強,在幼兒介紹自己發現的時候,有錯誤的就要當場解決,加深幼兒的印象,不要拖到最後一起解決。

《陀螺》教案11

【活動前評析】

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鼓勵幼兒在玩中發現身邊的科學,並嘗試運用生活中常見的蘿蔔等農產品作為實驗材料,探索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激發幼兒對探索的興趣,積累探索的方法。

當我問到幼兒“你們想設計什麼樣的陀螺”時,發現很多幼兒的回答是“圓形”,的確,在幼兒的印象中,不管是電視裏看到的、還是平時自己買過的陀螺,形狀基本都是圓形的。所以我繼續追問幼兒“為什麼你們看到的都是圓形的陀螺呢?”“可不可以設計成其他的形狀呢?其他形狀的會轉動嗎?”……帶着這些問題,孩子們的操作慾望被大大的激發起來。

第一個環節是讓幼兒回憶、交流生活中的轉動,教師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生活經驗,發現轉動這一現象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引起幼兒對轉動這一現象的興趣,激發幼兒玩陀螺的願望。第二個環節是讓幼兒藉助教師提供的材料,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用比較的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操作和交流,調動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激活幼兒的思維,從而使他們發現影響陀螺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第三個環節是活動延伸,因為影響陀螺轉動的因素有許多,在這次活動中幼兒只可能發現其中的幾個因素。教師的提問能激發幼兒再探索的願望,拓展幼兒的思維。

【活動目標】

1.體驗陀螺轉動的樂趣。

2.用符號等方法記錄探索過程和自己的發現。

3.感知陀螺轉動的不同現象,掌握自主製作陀螺的方法。

【重難點分析】

重點:自主嘗試用材料做陀螺。

難點:探索發現怎樣讓製作的陀螺轉的快且時間長。

【活動過程設計】

一、導入

直接出示陀螺範例,啟發幼兒對“轉動現象”的聯想

師:説到“轉動”兩個字,讓你想到了什麼?你能用一個動作表示出來麼?生活中有哪些轉動的現象?這些轉動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1.出示陀螺,引出話題。

師:我們發現生活中有許多轉動現象,這些轉動有的會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比如電風扇、洗衣機、微波爐;有的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帶、遊樂園大轉盤等。

2.你們看這是什麼?“陀螺”“它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至今已有4千年的歷史了呢!我們的祖先真聰明、真棒啊!”你們知道陀螺怎樣玩嗎?是不是要轉動?你見過的陀螺是什麼樣子的?

二、展開:自主探索,製作會轉動的陀螺。

1.提供幼兒製作陀螺的材料,鼓勵幼兒嘗試製作。

指導語: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特殊材料,請你嘗試做一個陀螺(製作過程中注意使用工具材料的安全),並想辦法讓它轉動起來,怎樣做才能讓你做的陀螺轉起來?

注意觀察陀螺的軸應該在什麼位置?並把它記錄下來。

2.幼兒自主嘗試製作陀螺,教師巡視,引導幼兒做好記錄。

3.幼兒轉動自己製作的陀螺。

4.提問:你是怎樣做的,你發現了什麼?(重點引導幼兒發現棉籤應插在圓形蘿蔔切片的中心點,陀螺才轉的穩)

三、動手試驗,自主探索。

再次製作不同形狀的陀螺,在觀察、比較中發現不同的現象並記錄、交流。

怎樣做才能讓你的陀螺轉的更穩?陀螺的軸應該在什麼位置?你們動手試驗吧!一定要做好觀察記錄!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把棉籤插在中心位置的陀螺比較容易轉。

3.交流、分享,教師引導幼兒發現牙籤在陀螺上的位置一樣。

師:

輔助性問題:

(1)圓形蘿蔔陀螺片上的小洞洞在什麼位置?三角形陀螺片上的小洞洞在什麼位置?

(2)牙籤插在蘿蔔片的中心和插在蘿蔔片的旁邊做出來的兩個陀螺在轉動時有什麼不一樣?

4.教師總結要素:原來陀螺的轉動和牙籤插在蘿蔔片上的位置有關係。

3.玩陀螺

師: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玩陀螺,玩陀螺前老師要提幾個問題。

(1)陀螺轉動時,從上方看是什麼樣子的?

(2)陀螺快速旋轉後表面顏色發生了什麼變化?

(3)陀螺快速旋轉後它的外形發生了什麼變化?

(4)在玻璃板、木板、毛巾上面,哪一種轉的更快,時間更長一些?我們可以猜測一下,馬上得到驗證。

我們大家一齊帶着問題去玩陀螺,老師還在桌子上準備了毛巾、玻璃板、木板,你再上面轉一轉陀螺,觀察一下在什麼上面轉的時間更長,速度更快。準備!玩陀螺的時候要注意觀察。

4.教師總結要素,幫助幼兒梳理蒐集到的信息。

(1)接觸面不同,旋轉速度不同。

在玻璃板上轉的時間更長,更快,更穩。陀螺接觸的材料不同,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所以轉動速度也不同。

(2)陀螺快速旋轉後表面顏色發生了變化。

(3)陀螺旋轉後,原本稜角分明的外形看上去呈圓形。

5.承上啟下,引出任務。

師:我們玩過了會轉動的陀螺,也知道了關於陀螺的一些知識。你們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好的)。你想用什麼材料製作陀螺?(紙板、塑料片、木頭、鐵片、橡皮泥、瓶蓋、)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製作一支簡易的陀螺,並讓它轉動起來。

(二)轉動比賽,發現問題

問題:怎樣轉的快,並且轉的時間長。用水彩筆在蘿蔔片邊緣上畫一個紅色圓點,作為記號。

1.師:大家都選擇了形狀一樣的陀螺來參加比賽,現在請你找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誰做的陀螺轉得穩。

2.幼兒找同伴進行比賽,教師觀察指導,啟發幼兒思考:為什麼你的陀螺比他的陀螺轉得穩(或不穩)?

3.師:現在你們陀螺上的棉籤都插在蘿蔔片的中心,為什麼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轉得穩,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轉得不穩呢?

(幫助幼兒發現有的陀螺的蘿蔔片插在牙籤的上方,有的陀螺的蘿蔔片插在牙籤的下方,大家在轉動陀螺時用力方法也不一樣。)

輔助性問題:

(1)看看比賽的兩個小朋友的陀螺有什麼不一樣?

(引導幼兒發現一個小朋友的陀螺的蘿蔔片插在牙籤中間,塑料片離桌面遠:一個小朋友的陀螺的蘿蔔片插在牙籤下方,離桌面近。)

(2)為什麼同樣一個陀螺有時轉得穩,有時轉得不穩呢?

4.教師總結要素:原來陀螺的轉動和蘿蔔片在牙籤上的位置有關係,也和轉動的方法有關係。

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在做陀螺、玩陀螺時發現了這麼多關於陀螺轉動的祕密。這裏還有水彩筆和彩色紙片,我們給陀螺畫上彩色之後,轉動起來有什麼變化嗎?有什麼辦法讓這些陀螺轉得更穩呢?我們可以到活動區去探索,相信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活動反思:

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索慾望,使他們體驗探索和發現的樂趣,瞭解知識產生的過程和科學探究的方法,《大家一起玩陀螺》這一大班科學活動,孩子們一直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中是因為整個活動自然流暢,層次分明,適合大班幼兒的水平,又具有一定挑戰性,它激發了幼兒探索新事物的興趣和熱情,孩子們一直表現出的強烈好奇心和求知慾。

《陀螺》教案12

一、目標

1、觀察陀螺旋轉時色彩的變化,引導幼兒探索陀螺的製作方法。

2、通過製作其它形狀的陀螺,讓幼兒從中體會力與平衡之間的關係。

二、準備

1、彩色陀螺或幼兒自帶各式陀螺。

2、豐富的操作材料:牙籤、各種形狀的紙片、鉛筆、剪刀、水彩筆若干。

三、過程

(一)玩彩色陀螺

1、幼兒自由玩陀螺,觀察陀螺轉動時色彩的變化。

2、引導幼兒觀察陀螺是怎樣轉的?轉動時色彩的變化?

3、集中交流,請幼兒説説自己的發現。

(二)探索製作方法

1、師生共同討論陀螺的做法,鼓勵幼兒不怕失敗。

2、討論;你會準備做一個什麼形狀的陀螺?怎麼做?

3、幼兒第一次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4、在幼兒製作過程中,教師不要給予幫助,引導幼兒試着玩一玩自己做好的陀螺。

5、共同解決留下來的問題。討論:為什麼有的幼兒製作的陀螺不會轉動?説説你遇到了什麼困難,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

6、通過討論幫助幼兒解決製作過程中的重、難點。

(三)再次設計製作彩色陀螺

1、幼兒第二次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2、啟發幼兒運用七種顏色大膽裝飾,畫出不同圖案。

3、要求塗色均勻、鮮豔。

4、再次玩一玩自己做好的玩具。

(四)陀螺旋轉比賽

1、幼兒操作自己的陀螺進行比賽。

2、啟發幼兒思考:怎麼有的陀螺轉的時間長,有的時間短呢?還有的陀螺不是圓的為什麼也能轉動呢?為什麼靜止時能看到七色,轉動時看不見?

3、交流自己的發現,探索陀螺力與平衡的關係。

四、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有機會到科學區繼續探索。

2、幼兒已經做好的陀螺放在區角中,進一步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力與平衡之間的關係。

《陀螺》教案1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仔細觀察的習慣和探索科學奧妙的興趣。

2、引導幼兒在《轉轉玩玩》中觀察陀螺旋轉時的圖案與色彩的變化。(包括陀螺轉動的速度、顏色、形狀、大小等)

3、探索陀螺原地穩定旋轉時技巧,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

(1)自制抽動陀螺。

(2)購買玩具陀螺。

(3)捻動的陀螺

(4)實物投影儀

2、學具:

(1)不同類型的陀螺若干個。

(2)製作材料: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及各種色彩的卡紙若干、瓶蓋、廢紙卡等。

活動過程

一、玩玩轉轉,讓陀螺轉起來。

1、教師表演,抽動陀螺、捻動陀螺,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教師提問:這是什麼玩具?(陀螺)。請問小朋友還見過什麼樣的陀螺,提醒幼兒思考與現在玩的不同的一些陀螺玩具。

2、讓幼兒自由轉動,並進行觀察。

(1)教師提出問題,幼兒分組進行探索、觀察,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

(2)怎樣才能使陀螺穩穩的上時間的轉動呢?教師可採取讓每個幼兒拿一個陀螺,來轉一轉,玩一玩。從中找出問題的答案。

(3)幼兒玩轉陀螺,教師巡迴觀察並指導。

(4)討論交流:你是怎樣讓陀螺轉起來的,請表演給大家看。(個別幼兒幼兒表演時動作不規範或轉動效果較差,這種情況教師要給個別指導。如:教師示範,要把陀螺捏緊,穩穩的用力一捻,陀螺就會轉動起來。

3、幼兒自由結伴,進行轉動陀螺的比賽,(相同的陀螺為一組,找出比較認真的幼兒來為本組當評委,進行比賽。)

4、討論,為什麼有的陀螺轉動時間長,有的轉動時間短。

5、教師演示上弦的陀螺,幼兒觀察並發表各自的見解:上一下弦 陀螺一轉就停,上幾下弦陀螺就轉個不停。

小結:拿穩放平陀螺,平穩用力不能偏,陀螺才能轉穩。陀螺旋轉時間的長短與用力氣大小有關係。用力大,轉的時間久長;相反,有力小,轉的時間就相對短些。

二、轉轉看看、陀螺變變。通過這一活動,讓幼兒來觀察不同顏色的陀螺旋轉後,顏色與圖案的變化。

1、幼兒自由結伴轉動陀螺。

(1)提問:陀螺旋轉之前與旋轉之後有什麼變化?

(2)幼兒進行交流,討論在旋轉前和旋轉後有什麼變化?談談自己的發現。(轉動後陀螺的顏色與圖案有什麼變化。

2、教師引導幼兒通過實物投影儀,觀察陀螺旋轉起來後,顏色在視覺上的變化。

小結:由於陀螺轉動很快,看上去,五彩的陀螺各種顏色有些混合色,小塊的顏色變成了圓形。

三、做做玩玩,觀察不同形狀的陀螺旋轉後,形狀在視覺上的變化。

1、組織幼兒製作不同形狀的陀螺。

(1)選擇適合的材料(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邊長2釐米的卡紙,火柴棒等。

2、幼兒自己製作,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找準插孔,將火柴棒磷頭朝下安裝。引導幼兒進行裝飾陀螺。

3、轉轉看看,讓幼兒發現陀螺形狀在視覺上的變化。

(1)幼兒自由自由轉動陀螺。

(2)提問:陀螺旋轉後看上去有什麼變化?

(3)幼兒自行討論交流。(略)

4、教師引導幼兒通過實物投影儀,來觀察不同形狀的陀螺轉起來後,形狀在視覺上的變化。並引導幼兒概括:由於陀螺轉動的非常快,所以,無論是什麼形狀,轉動起來後我們看上去都是圓形的。

活動延伸

幼兒玩自制陀螺,進一步感知陀螺的各種變化。

活動反思

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索慾望,使他們體驗探索和發現的樂趣,瞭解知識產生的過程和科學探究的方法,《有趣的陀螺》這一大班科學活動,孩子們一直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中是因為整個活動自然流暢,層次分明,適合大班幼兒的水平,又具有一定挑戰性,它激發了幼兒探索新事物的興趣和熱情,孩子們一直表現出的強烈好奇心和求知慾。

《陀螺》教案14

活動目標:

1、觀察陀螺旋轉時色彩的變化。

2、探索學習彩色陀螺的製作方法。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彩色陀螺。

2、 火柴棒、大頭針、較硬的圓形紙。

3、 在科學區提供陀螺供幼兒探索、遊戲。

活動過程:

1、 欣賞彩色陀螺。

——師幼共同觀察陀螺玩具,引導幼兒發現陀螺的圖案和色彩。

——幼兒分組玩陀螺,感受陀螺旋轉時色彩的變化。

2、 討論製作方法。

——討論:有趣的陀螺怎麼做呢?

——師幼共同總結制作步驟。

3、 設計製作。

——啟發幼兒運用七種顏色大膽地進行裝飾,畫出各種不同的圖案。

——要求幼兒塗色均勻、鮮豔。

4、 陀螺旋轉比賽。

——幼兒轉動陀螺,啟發幼兒思考:為什麼靜止時能看到七彩色,一轉動就看不見了呢?

——引導幼兒比較不同的陀螺旋轉時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啟發幼兒思考方形陀螺會不會轉,鼓勵幼兒有機會到科學區中繼續探索。

活動反思:

陀螺玩具貌似普通,顏色不算漂亮,外表沒有電動玩具有吸引力。可是他憑什麼能流傳至今呢?一直是小朋友心愛的夥伴。到底陀螺玩具藏着什麼祕密,讓孩子們越玩越留戀?我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不停地變換角度實踐與思考,挖掘着陀螺玩具豐富的內涵。我們也一同分享着我們共同擁有的快樂與幸福。當我第一次出示陀螺,孩子們不以為然,我請他們説説第一眼看見陀螺的感覺。“很小、普通、平凡、不漂亮”是陀螺的代名詞。“對,普通的陀螺也有他的用途。就是……”我捏緊了陀螺的把柄,用力一轉,放手,陀螺自己一個人在桌子上旋轉起來,轉呀轉呀,速度減慢,最後停了下來。<快思老師.出處>“陀螺有什麼用?”“能轉起來。”“陀螺旋轉的祕密有很多,需要小朋友仔細看。這回,看誰的眼睛跟孫悟空一樣?”孩子們的情緒逐漸高漲,此刻興致勃勃地觀看起來。我請了幾個小朋友來玩陀螺,陀螺在小朋友的手中千變萬化。有的轉速較快,有的轉速較慢,快速飛轉的片刻就摔倒在地,慢性子的不急不慢忽忽悠悠的,彷彿玩的心滿意足才罷手……小朋友的心情也隨着陀螺的變化而變化着,平靜的引子,跌宕起伏的高潮,餘猶未盡的曲終人和……“老師,陀螺轉起來沒有顏色了?”“老師,陀螺有的轉的快有的轉的慢?”“老師,XX轉的時間很長,XX轉的時間很短。”你們發現了這麼多的祕密,想想這究竟為什麼呢?自己討論商量,能否找到答案?於是孩子們小鳥蜜蜂似的喳喳喳喳起來。

此刻,孩子們都成了研究專家,有的拿着陀螺轉呀轉,有的邊商量邊玩……望着這一切,我感觸頗深:別小瞧一件普通的東西,往往深藏着許許多多的可貴之處。

《陀螺》教案15

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玩陀螺的過程中,探索發現與陀螺旋轉有關的各種相關因素。

2、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慾望。

3、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商量表達表現的形式,大膽表演。

4、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每張桌子上有三個小籮筐內裝陀螺,幼兒人手一份:1號筐中為形狀不同的小陀螺,2號筐中為轉動盤不同的小陀螺,3號筐中為軸不同的小陀螺。

活動過程:

1、導入:小朋友,你們平時喜歡玩陀螺嗎?那你們誰的陀螺贏了?你的陀螺是怎樣贏的?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各種各樣的陀螺,請大家一起來玩玩。

2、操作探索活動。

活動一:

⑴先請小朋友玩紅筐裏的陀螺,我們來比一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

⑵幼兒玩陀螺,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比。

⑶交流反饋。體温:你跟誰比了?成績如何?為什麼會比他的快(慢)呢?

⑷驗證。我們再來比一比,看看到底為什麼?

⑸師生共同小結: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與陀螺形狀有關係。

活動二:

⑴下面請小朋友玩綠筐中的小陀螺,比比誰的陀螺厲害。

⑵教師巡迴指導。

⑶交流反饋。

⑷驗證。

⑸師生共同小結:陀螺旋轉的時間與陀螺的轉動盤有關。

活動三:

⑴再請小朋友從黃筐中拿出陀螺來比一比。

⑵你們看他們手中的陀螺都是一樣的形狀,轉動盤和軸也一樣,現在轉的時間一樣長了嗎?

⑶幼兒比賽、驗證。

⑷小結: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還與用力的大小、速度有關係。

3、結束:進一步探索、設疑。

小朋友,你們想想看,如果陀螺放在瓷磚上和放在地毯上,哪一個轉的時間長?這個問題老師把它留給你們自己去探索,好不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整個環節、思路很清晰,老師課前的準備工作也很到位,選材從幼兒感興趣的陀螺着手,所以幼兒參與和互動情況較好。活動中老師以一個個的問題帶着幼兒去探究和觀察,讓幼兒在猜猜、試試、説説中探索和發現各種形狀的陀螺在快速轉動時都會呈現出圓形,使幼兒獲得更多有關轉動的感性經驗。然而教師的課堂隨機應變能力還有待加強,在幼兒介紹自己發現的時候,有錯誤的就要當場解決,加深幼兒的印象,不要拖到最後一起解決。

Tags:陀螺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