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全面發展 慎獨教育很重要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79W

 訪民建中央副主席朱相遠     2002-12-12     記者 孫獻韜 

全面發展 慎獨教育很重要

 

朱相遠,1937年生於江蘇省濱海縣,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接受了21年不間斷的學校教育:小學6年、中學6年,1956年考入北大生物系6年制本科專業,1962年考入哲學系讀研究生,3年後畢業。 

記者:十六大報告中提出:要在全社會提倡“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您怎樣理解? 

朱相遠:我認為這個表述非常好,完全符合“以德治國”的思想。但要做到這些,我想還要強調“個人品德”,這是前三“德”的基礎。道德屬於自律範疇,離開個人品德,就談不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 

記者:您所説的個人品德,是不是指個人修養? 

朱相遠:可以這麼説吧,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品德更多地體現出一個人對自己行為的約束能力,尤其是獨處時的約束能力。不久前一位心理學教授做了一個試驗:事先在禮堂內隱藏幾部錄音機,然後老師領着100多名中學生進來坐下,禮堂裏十分安靜。當所有的老師藉故離開後,禮堂裏馬上沸騰起來。十分鐘之後,老師們返回禮堂,拿出錄音機,將剛剛錄下的內容放出來,所有的人、包括全體學生都大吃一驚:錄音機裏充斥着不堪入耳的髒話、粗話!這些醜陋的語言就出自眼前這些孩子們的小嘴!這個例子不是説孩子品德有多壞,但至少説明孩子們缺乏基本的自我約束能力。 

記者:這不能怪孩子,只能説明學校教育還存在着缺陷。 

朱相遠:我們的學校教育存在兩面性:孩子們在學校的時候,老師過分強調集體、紀律、服從;一出校門,每個孩子都成了掌上明珠,父母和爺爺奶奶都順着孩子,生怕違背了孩子的天性。這麼一來,孩子的性格中就有了兩面性:在老師面前,又聽話又勤快;一回到家裏,又嬌氣又霸道。學校教育中另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是“教”的色彩太重,雖然這幾年有所改進,可學生對老師還是過於依賴,喜歡看大人的臉色行事,缺乏自主意識。你看電視節目裏的那些孩子,一説話就捏着個嗓子嗲聲嗲氣,一跳舞就歪着個腦袋晃來晃去。我的兩個小外孫女都在美國長大,6、7歲的年齡就有了很強的自主意識,你必須把她當作成人來尊重,她也把你當成平等的夥伴,從不因為自己是晚輩,而裝出一副可愛的樣子。 

記者:每次看到電視裏的孩子歪着頭跳舞我就起雞皮疙瘩,這種做作絕非孩子的天性。如何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坦率、真誠、表裏如一的人呢? 

朱相遠:慎獨。要教育我們的孩子懂得“慎獨”的含義,並努力做到。《禮記中庸》中説: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説,不要以為別人不知道就可以隨心所欲,不要以為事情很小就可以為所欲為,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要謹慎行事,堅持原則。一旦孩子懂得了“慎獨”的含義並努力去做,那麼老師走開之後,就不會當着同伴破口大罵,因為他完全清楚,無論老師在與不在,罵人都是不對的.;他在面對電視鏡頭時,就不會搖頭晃腦、嗲聲嗲氣,因為他平時就表裏如一,所以在關鍵場合會很自信,相信自己説的這句話很動人,唱的這首歌很好聽,跳的這個舞也很好看,不需要刻意拿捏着來討好觀眾。 

記者:看來“慎獨”教育對孩子的成長確實很重要,但有一個問題:如果孩子做不到“慎獨”,好像也沒什麼懲戒措施。 

朱相遠:“慎獨”思想是儒家提出來的,但儒家不是宗教,如果你做不到“慎獨”,孔老夫子也拿你沒辦法。我們的老校長蔡元培講過一句話:“唯有美育可以代替宗教”。從教育學角度來看,蔡先生很早就認識到,美育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個人修養,約束個人行為,進而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 

我特別注意到,黨的十五大確定的教育方針是“德、智、體全面發展”,十六大報告中的表述則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不要小看這一個字的變化,這是第一次把“美育”作為黨的教育方針正式提出,對此我特別受鼓舞。很早我就建議,有條件的家庭應該給孩子提供美學教育,音樂、戲曲、繪畫、舞蹈、文學,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條件任選一種,不需要花很多錢,就可以讓孩子認識到韻律之美、色彩之美、形體之美、語言之美,進而形成一種超越個人經驗和知識水平的“審美感覺”。有了這種“美感”,他就會覺得髒話、粗話太難聽,搖頭晃腦太難看

 

Tags:教育 慎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