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蓮文化欣賞主題班會課 主題班會稿(九年級)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3.01W

主題班會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受到特定目標下的感化與教育,其形式多種多樣。受陶行知“解放空間,把孩子從文化鳥籠裏解放出來,飛進大自然、大社會去尋覓豐富的食糧” (陶行知《民主教育》)教育思想的啟發,筆者經常將學生們帶出課堂,帶進大自然中去完成一些特別的主題班會。

我國的蓮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來的文人墨客,寓託了蓮太多的“志”。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屈原以自身的行為演繹了蓮的高潔品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纖塵不染的蓮映出了李白的超脱出世、傲然人間;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道出蓮的君子風範;“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樂府民歌中借蓮表達了採蓮女內心無限的婉約……

為了激發學生對蓮文化的興趣,體味我國蓮文化的魅力,筆者設計了一堂以蓮文化欣賞為主題的班會課,帶着全班學生在盛夏的某天到學校的泮湖邊賞蓮。

泮湖是我們學校面積近20畝的內湖,湖邊垂柳依依,湖面碧波盪漾,水下魚兒倏來忽去,更有靠北岸的一大片荷林,荷葉青翠欲滴,粒粒紅花點綴其間,在囂喧的城市中是極難覓的一處風景。同學們歡呼雀躍,齊聚荷邊。天光雲影,心曠神怡;荷香葉息,沁人心脾;觸手可及的亭亭蓮葉,比起朱自清筆下月光籠罩的荷更清晰可感,比起周敦頤筆下不可褻玩的蓮,更親切動人。

筆者分以下幾個程序來完成這次野外文化薰陶。

前奏:從廣度上讓學生領略中國古文化中蓮的意象或形象特徵。在賞荷之前我搜集選擇了近三十首(篇)有關詠蓮的詩詞歌賦文,如南朝梁吳均的《採蓮》、蕭衍的《夏歌》,唐朝王昌齡的《採蓮曲》、李白的《折荷有贈》《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杜甫的《狂夫》《為農》,宋朝周邦彥的《蘇幕遮》、李清照的《一剪梅》、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小池》、歐陽修的《採桑子》等等印發給大家記誦,每人選取自己喜歡的,抓住名句熟背幾首(段),並告知有一個詩詞朗誦比賽。

序曲:到泮湖後,全班高聲齊誦《愛蓮説》,以此把學生的神思集中起來,激活蓮在同學們心目中作為君子的文化形象。誦聲激盪湖面,驚起荷林內棲息的野鴨,或撲愣愣飛起,或匆匆划水而去,頗有“驚起一灘鷗鷺”的美妙意境,甚至有讓人高歌“四處野鴨和菱藕”的衝動!接着,大家七嘴八舌話美點,提示大家調動各種感官,去看、去摸、去聞、去聽、去聯想,自由暢談這一池蓮美在何處;再按周氏所繪去欣賞碧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丰姿,加深領會周敦頤託物言志的.藝術手法。

高潮:將全班隨機分成兩大組進行比賽。

首先是比賽詠蓮的名句背誦接龍,A組背完B組接,5秒內接不上的,背誦權自動轉給對方,最後看哪方背出的多。同學們開始吟誦的多是耳熟能詳的詩句,越到後來越難(具體詩句略),此時那些積累得多的大顯身手了,讓許多人發出了“書到用時方恨少”由衷感慨。

接下來是現場觀察作文比賽。這要求既有細緻觀察的能力,又要有豐厚的語言積累,還要才思敏捷。摘錄幾段(注:破折號後為筆者點評):

柯若嫻:“一縷縷火熱的陽光透過層層白雲,鋪灑在碧綠的荷葉上,又自荷葉傾泄入水中,泛起圈圈光暈,盪漾在平靜的湖面。粉色的荷花花瓣如同嬰兒嬌嫩的肌膚,吹彈可破。一旁伸展的荷葉便像温柔的母親守護着的心愛的寶寶。”--荷池日光幾與荷塘月色異曲同工!紅蓮幻成寶寶的肌膚,奇特而極富童心。

曹文強:“一陣微風拂過,湖面皺起漣漪,荷花與荷葉也隨風輕輕搖動,彷彿一對對親密的戀人在翩翩起舞。他們跳得如痴如醉,紅的耀眼,綠的婉約,那是世間的絕配!”--紅男綠女,擬人精妙。

朱潤梅:“荷葉很大很密,甚至想躺上去享受一番清涼。我想如果不慎失足,該不會掉到水裏去吧。”--想入非非,倒不虛無。

石恆蕾:“荷花就像是每個人兒童時期幼小稚嫩的心裏的那份小小的夢想,也許你會將它遺忘而產生新的夢想,但是它仍然存在過,哪怕只佔了你心裏的某個角落,夢想的種子總會慢慢發芽。”

“也許你鋒芒畢露,一路遙遙領先,但開得快,逝去也快;也許你普普通通,哪怕只是萬花中不起眼的一朵,但沒有人可以阻止你的盛開,沒有人可以否定你的存在;也許你大器晚成,速度比其他人要慢許多,但是你終究是開了,開得更美麗更吸引人。之後便都會結出果實,有大有小,有飽滿有虛癟,那都是努力的結果。也許每個人都想不凡,但最後終歸於平凡。與其如此,還不如從平凡出發,得到屬於自己最本質的東西。”--由花及人,哲理頗深!

尾聲:評選優勝者,頒發榮譽證書。(略)

無疑,學生是很鍾情這樣的活動的,有個學生就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在泮湖邊背課文,學古詩,吟詩作對,那叫一個快活呀!”

(此文曾發表於《現化教育》(2009,8)

 

孔祥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