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高考文言文應試應注意什麼?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01W

浙江省義烏市大成中學:王新偉 郵編:322002

高考文言文應試應注意什麼?

2001年高考又將臨近,從以往高考語文卷<一>(語言基礎知識、文言文閲讀、科技文閲讀)得分情況分析來看,文言文條塊的得分率是最低的,針對往屆考生在高考文言應試中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缺陷和不足,筆者特作以下幾點提示,以引起2001屆考生的注意:

一、 要掌握正確的文言應試閲讀方法。

眾所周知,由於考試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具有不準藉助任何工具書,只能獨立解題的特殊性。高考也是如此,因此不少學生心理上比較緊張,拿到文言文材料,常常是讀完一篇就去選擇答案。其實這種作法是很不正確的,作為文言應試的閲讀應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初讀全文

指的是集中心思穩住神,瀏覽或跳讀一遍。大概明瞭什麼時間、什麼人、什麼事、前因後果、誰説什麼話,能懂六七成即可。往屆有些考生在讀文言語段時,對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沒讀懂就心急火燎,在個別語句上糾纏,非要字字句句弄個水落石出不可,結果反而難以明其大意。應該説,學生當中這種情況存在還是非常普遍的,其實你應該明白,高考作為選拔性的考試,它所選的文言語段一定不會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大可不必因此而緊張。

第二步:細讀題目

在這一步驟當中,須一一落實要求答題的字、詞、句、段在材料中的對應位置,一般來説,運用所學的知識,較易題可以在這一步基本完成。(充分利用所給選項,運用比較法、排除法根據是非準偏,選出正確項)同時這一步中特別要強調的是利用好幾道題目,如實詞解釋,句子翻譯,分析概括題等,因為在它們身上,你可以獲得大量文段理解的信息。尤其是最後那道題,此題信息量非常大,雖然其中肯定有一項或幾項不符題意,但錯誤的也往往只是些小問題。因此通過看最後一題,你對文意的把握必將會在第一步的基礎上有個很大的提高。

第三步:重讀全文

這一步是從更高的層次上認知全文。大致相當於精讀研讀的水平;既加深了對文意的理解,又能對前兩步出現的偏誤作糾正,因此是一個深入兼複核的過程 。通過這一步閲讀之後解答一些綜合性比較強的題目也就駕輕就熟了。

應該説文言應試的三步閲讀法是經過許多學子高考實戰檢驗而總結出來的一條科學有效的應試方法,複習當中學生須加以掌握和運用。這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切記!!

二、文言詞句的解釋要善於藉助和聯繫。

學生應試時應保持良好心態,在解決個別難點和正確把握文意、準確翻譯文句時,不必因一時想不起來而緊張,要善於藉助字形分析、鄰里相推以及題目中的信息,來正確判定實、虛詞詞義和用法。如許多學生對2001年北京內蒙安徽春季高考試卷文言語段中“袖空牒竊印”中的“牒”字不理解,而實際上“牒”字是形聲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為“片”,本義就是“木片”,眾所周知,古代發明紙張之前人們都把字寫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為“文件、文書”之義,因此凡是以“片”為形旁的字如“版”“牌”“牘”“ ”等都有“文件、文書”的`意思。學生如果能有從字形去分析判斷的意識,問題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另外,高考文言知識的考查不會脱離課本知識另起爐灶,所以考生要善於知識遷移,聯繫語境,聯繫課本,聯繫已有知識尤其是常用詞的常用義項和常見虛詞的一般用法來推出新知。當然在進行藉助和聯繫的操作的同時,還應有排除干擾的意識,例如古今異義的干擾,防止望文生義,以今釋古等。

三、 要建立整體的解題審讀觀。

考生在進行選答時,要建立整體的解題審讀觀,題幹選項、材料(文段)、尾註三者不可偏廢。

(一) 要注意題幹、選項的分析;從以往高考來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題時光注意選項而不注意題幹,丟分往往丟在不注意審題幹上,例如問的是“全都直接表現某某人熱愛國家、不畏強敵的言行的一組是哪項”,有些考生往往不是忽略了“直接”就是忽略了“言行”這樣的重要詞語,造成所答非所問;或者由於平時同類型的訓練多了,造成一種心理定勢,當出現“間接表現了”或“反襯出”之類要求時,也往往“視若不見”,不能進行正確地答題,搞得非常被動。

(二) 要注意對材料的理解;我們主張考生解題時最好有一種隨時觀照材料(文段)的習慣,能把選擇項放回到材料當中去檢驗或辨析正誤;這樣有利於提高答題的正確率。避免因主觀隨意或粗心大意而導致的失分。

(三) 要重視審讀尾註;一般來説,高考文言文段下面都有一些附加的註釋(尾註);這部分註釋必須要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視,並能在解題中加以運用。事實上,試卷既然把這些東西注出來了,就肯定是有用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它們都是一些命題者認為超出考綱規定的中學生閲讀能力範圍的內容,所以考生如果不加以很好地利用,肯定會對翻譯和文意的理解形成障礙。1997年高考有關“張釋之”和“辛毗”的註釋就非常能説明這個問題;更有意思的是,某些年份高考更有題目答案就在尾註中的情況出現。如1987年中有關“叩矢去金”的註釋等。所以考生在應試時須有審讀尾註的習慣。

四、要了解文言押軸題的干擾項設置類型。 

高考文言文閲讀的最後一道題是考查學生全面把握閲讀材料內容與主旨的“壓軸題”。也可説是文言文中最難的一道題了,從往年高考情況看,此題得分率偏低,區分度較大。其實要解這類題,除了平日加強訓練這個方法之外,我們還必須瞭解考題的特點,做到“知己知彼”。此類題錯誤選項的構擬常常是在大體正確的內容概括中設置一二處不正確的表述來干擾答題者,因此,找到干擾因素並將其排除是找到正確答案的有效途徑。統計發現,此類題的干擾項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

1、 張冠李戴,正誤參半

如:1999年高考最後一題中D項把兩件事説成了一件事:前者為災荒謝絕善意;後者則説蘇瓊在任徐州行台左丞時的事情。再有,如1998年卷的最後一題A項説“皇上當即接受他的意見”,但原文卻是“章再上”而後“乃止”…… 此類干擾項的特點就是迷惑性非常強,選擇項中出現的人物和事件均在文中有體現,如果不細心的話,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正確的。

2、 以偏蓋全

也就是説對內容,中心的概括片面。如1996年最後一題的A、B、D三項都是略寫,只起陪襯作用,用來概括文意,均屬以偏蓋全。這也就要求了考生對文章必須應有一個全面的瞭解。

3、 對事件妄加推斷,誇大事實

此種類型的干擾項就是把本沒關聯的事件用看似很正常的手段聯繫在一起,這類錯誤的設置往往很巧妙,一定要多加留心。如1997年高考文言文閲讀最後一題C項:“狄仁傑在諫勸時,十分講究語言藝術,他稱讚高宗有如堯舜,而堯舜又是以寬厚仁愛為本的君主,這就使高宗十分為難,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諫勸。”而事實上有關狄仁傑“十分講究語言藝術” 以及堯舜等“寬厚仁愛為本”的內容原文根本沒涉及到過。又如2001年北京春季高考文言文最後一題D項勸太宗不要姑息長孫無忌的説法也如此類。

正是因為試題干擾項的這種設置,考生在分析概括時要注意:1、應該尊重原文,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文中作者身上隨意拔高或貶低作者的觀點。2、如果作者的觀點態度不夠明顯或分散在文章各處,應當仔細閲讀並進行綜合概括,概括時不可誇大事實或片面地對觀點態度加以評價。

應該説,以上四點均是針對一些往屆考生在高考文言應試時表現出來的缺漏和不足而採取的補措,相信會對你的文言文備考和應試有所幫助。

200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