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威尼斯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3.16W

                四、威  尼  斯

威尼斯 教案教學設計

                   朱自清

一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抓住記遊對象特徵,按立足點轉換寫景的方法,描寫有詳有略。

   2、學習自然、清新、生動的語言。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抓住威尼斯城的特點“水上城市”、“文化藝術之城”,按遊蹤來敍寫的。

   2、難點: 語言的運用。(1) 比喻 (2)疊字疊詞 (3)詞語的移用。

三、教學時數:

    兩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 一 課 時

解題:

    本文是一篇遊記,介紹了意大利名城威尼斯的綺麗風光和文化藝術。1931年 8月到1932年 7月,朱自清留學英國倫敦,並漫遊歐洲大陸,途中記下見聞,於1934年集輯成《歐遊雜記》、《倫敦雜記》出版。介紹了羅馬、巴黎、柏林、威尼斯等名城的文化古蹟,自然風光和民間習俗,給讀者增加不少關於歐洲的自然和社會歷史知識。

作者簡介:

    朱自清,字佩弦。既是我國有名的詩人、散文家,又是著名的學者和民主戰士。著作有二十七種,近兩百萬字,大都收入《朱自清文集》。

詞語補釋:

    花團錦簇: 形容象花聚集成團,象錦聚集成堆。

    水天相接: 水和天連在一起了。本文形容雨下得很大,分不清天和雨。

    別緻: 新奇,跟尋常不同。

課文分析:

    一、作者以遊人漫遊路線為經,以風景、古蹟的描寫為緯來構思本文。

    作者的行綜: 出了火車站→在聖馬克方場的鐘樓上看→在聖馬克方場走走→瞻仰聖馬克堂→觀賞公爺府→晚上在聖馬克方場的河邊上僱舟去聽夜曲→從聖馬克方場向西北去至聖羅珂堂賞畫→從聖馬克方場沿河直向東去,參觀一所公園內的國際藝術展覽會。

    縱觀全文,作者抓住威尼斯的特點: “水上城市”、“文化藝術之城”來敍寫。

    河網之城: 從平視角度(地面觀察點)來介紹威尼斯“河網之城”的特點。“威尼斯是一個別致的地方”是全段中心句,下面緊扣“別緻”二字具體描述。第二句寫外地遊客剛剛到威尼斯的新鮮感覺: 這裏沒有汽車,來往得靠大小船隻。三、水上城市? 四、五句連用幾個比喻句寫威尼斯水網密佈,水上交通發達的特點。六、七、八句從人們生活習慣落筆,再寫水城特點。

    海中的城: 從俯瞰角度(高處觀察點)介紹威尼斯是一羣在意大利半島東北角上的小島,在團花簇錦似的綠波里盪漾,那裏水天一色,天空潔淨,風光確實“明媚”,令人心曠神怡。

    文化藝術之城:

    先寫最足以表現威尼斯文化藝術之城特點的某個局部聖馬克方場一帶,

去欣賞威尼斯的名勝古蹟,再以聖馬克方場為中心,以空間轉移為順序,很有條理地一一巡視方場周圍最有價值的建築古蹟: 方場“東邊居中”是聖馬克教堂;聖馬克教堂的“右首”是鐘樓;再向右是“新衙門”;教堂左首是“老衙門”;緊接着聖馬克教堂;直伸向運河去的是公爺府。然後,帶我們欣賞方場近處的聖馬克教堂、公爺府的建築藝術和運河上的夜曲,再帶我們到離方場較遠的地方: 方場西北的聖羅珂教堂、佛拉利教堂、方場東邊的公園,去欣賞美術作品。

    緊扣“文化藝術之城”這個中心,從威尼斯許多值得一寫的`事物中,只選擇了公爺府、聖羅珂教堂、佛拉利教堂和公園幾個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來寫,並抓住它們各自的特點寫出它們的文化價值。

    聖馬克教堂: 抓住建築藝術來寫。教堂建築時間的久遠,外形的莊嚴華妙,內部的偉麗森嚴,與周圍建築物的分佈和搭配的巧妙,附帶寫十八世紀意大利卡那來陀一派畫家取材方場的很多。又從另一角度説明了聖馬克教堂建築藝術的價值。這些充分顯示了威尼斯建築藝術的成就和文化的發達。

    公爺府以古老建築聞名於世,時間很久遠。抓住三層樓建築巧妙的外部結構和豔而雅的顏色來寫。下兩層拱門有疏密對比的變化;最上層一根 柱子也沒有,與下兩層有虛實對比的變化;牆面上的花紋,有豔而雅對比的變化;而整所房子好象在水裏一樣: 下兩層是玲瓏的架子,上一層才是房子;精巧的結構,加上豔而雅的顏色,令人有惝恍迷離之感,這就十分生動、具體地寫出了與聖馬克教堂截然不同的另一種建築特色。公爺府的太息橋,拜倫在詩中曾寫到它,這增加了公爺府的文化價值。

    威尼斯的夜曲很著名,而運河上有唱夜曲的。因此寫運河時,就主要寫這裏的音樂藝術,先介紹夜曲的性質是“一種抒情的曲子”,接着寫唱夜曲的船隻,唱夜曲的形式,夜曲的曲詞,夜曲的節奏和唱夜曲的藝人收錢的情景。文章層次井然,繪聲繪色,生動真切。

    聖羅珂教堂和佛拉利教堂裏珍藏着許多美術名作,它比教堂本身的藝術重要得多,所以就不寫教堂建築,而只寫美術作品。寫了四位古代和近代的幾幅代表作品,但已能很好地説明它的突出的風格、藝術成就和這兩座教堂的價值了。

    公園,也從文化藝術這個角度寫,不寫風景、遊人,卻説每兩年在這裏舉行一次的國際藝術展覽會。並介紹了正在舉行的十八屆國際藝術展覽會,作者從十三個國家的展品中選出意大利和蘇聯的作品,對照着加以説明。

    最後還寫了威尼斯的種種工藝品: 玻璃器皿、刻花皮件、大理石小雕像等,也是緊扣“文化藝術之城”這個中心的。

    就全篇總的説來,威尼斯水上城市的特色和運河上聽夜曲以兩個部分寫得比較詳細;教堂建築和教堂裏的美術珍品則寫得簡略一些;至於國際藝術展覽會和威尼斯的工藝品就寫得更加簡略了。

                            第 二 課 時

二、本文語言樸素、清新、自然、洗練。

    或用口語、或用比喻、或用疊字疊詞,各得其宜,各盡其妙。

   1、用口語。

    “它哪兒都去……哪兒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

    “威尼斯並非沒有橋: 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

    “‘剛朵拉’的買賣也似乎並不壞。”

     (以上例句在第一自然段)

    “教堂左右那兩溜兒樓房”

     (以上例句在第四自然段)

    “出於名手的還有味。”

     (全文最後一句)

    使用了現代漢語的詞彙,自然親切,沒有一般描寫風景那麼多華麗的詞藻,使人有清新洗練之感。

    在描寫威尼斯“海中的城”的特點時,只用了“乾乾淨淨”、“清清楚楚”“透明”、“温和”這幾個很普通的字眼來分別描寫天空,形容日光。

    在評價第十八屆國際藝術展覽會上意大利的作品時,象平常談天一樣,用一兩句樸素、簡練的話將它們的主要特點如實地概括出來: “未來立體派的圖畫雕刻,都可以看到,還有別的許多新奇的作品,説不出路數。”來説明意大利的作品在形式方面的特點;用“顏色大概鮮明,教人眼睛發亮”,來説明意大利的作品在運用色彩方面的運用特點;用“作風老老實實,並不像牛犄角里尋找新奇的玩意兒”,來説明蘇聯作品在形式方面的特點。

    讀者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的真實面貌,一點也不感到吃力。

    2、善於比喻也是本文特點之一。

    課文所用比喻貼切、形象有感情,能引起讀者聯想。

    壯美   第四自然段描寫聖馬克堂: 把聖馬克堂比作“方場的主人”( 突出它在方場中的地位 ),接着又頗有風趣地説: “好象我們戲裏大將出場,後面一對比杆旗子總是偏着取勢。”(教堂與鐘樓配置關係)使人對教堂氣度有更深刻的印象。

    嬌美  第五自然段寫公爺府,用“少女”來比喻牆面上紅白相間的鮮明色彩。(含蓄而富有情趣,寫威尼斯人高超的着色技藝。) 

    第一自然段,將大運河比作“反寫的S ”和“大街”,將小河道比作“小衚衕”,將輪船比作“公共汽車”,三個比喻,互相吻合,十分巧妙,十分風趣。

    第二自然段,鐘樓鳥瞰,説威尼斯城“團花簇錦似的”。

    第六自然段,描摹運河中挨次排着唱夜曲船的兩側的“剛朵拉”在微波里蕩着“象是兩隻翅膀”。這些比喻都用得形象、生動。

   3、用疊字疊詞。

    第二自然段,用疊詞“乾乾淨淨”來形容威尼斯的天空,使人對威尼斯空氣清新、藍天澄澈明淨有了具體印象。

    第八自然段,描述國際展覽會上蘇俄作品的作風時,疊詞“老老實實”則寄寓作者對這種樸實無華的藝術風格的讚美之情。

    第六自然段兩處疊字運用,一是描摹舟中紅綠燈球的搖擺,用了“微微”傳神寫出搖曳生姿的燈球,也寫出了河面上吹拂着輕輕的風。用“釅釅”説歌喉,則是着意渲染歌聲的醇厚,餘韻不絕。

    可見,這些疊字疊詞的選用形象生動地描摹了事物的性質、狀態,或含蓄藴藉地抒發了作者的感情,讀起來又琅琅上口,增強了文章在表情達意方面的形象性和音樂性。

   4、注意: 有的地方還帶有文言成分。如“莊嚴華妙,兼而有之”、“拜倫詩中曾詠此”、“痛快之至”、“以典雅風華勝”、“惝恍迷離之感”等,運用也很自然。

   5、詞語的移用。

    臨時改變搭配關係,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

    好處: 讓人容易理解,給人強烈的印象,語言顯得新鮮別緻。

作業:

[思考和練習]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第五題。

(四川省資中縣第一中學語文組  温鈞   整理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