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大班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教學反思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58W

這個故事中胡蘿蔔先生的鬍子貫穿着故事的一根線,一根沾有果醬的鬍子越長越長,故事也跟着這跟鬍子慢慢地進展着。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大班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教學反思

大班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教學反思1

很喜歡給孩子們上校本閲讀課。每週兩次的校本閲讀課,我都是和孩子們一起讀繪本故事。校本閲讀課實際上就是繪本閲讀課,是孩子們最期待的課,是孩子們最投入的課,也是孩子們最放鬆的課。繪本,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們,影響着孩子們。繪本,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説理,卻能啟發孩子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大笑。

週四上午,孩子們先進行了數學和語文期中檢測,連續用腦後,我想他們肯定很累,於是決定給他們上一堂輕鬆有趣的校本閲讀課。

我打開電腦,找到課件《胡蘿蔔先生的鬍子》,翻開第一頁,一個頭戴紅帽子,身穿花格子睡衣,正用梳子梳着鬍子的可愛的老爺爺出現在屏幕上。一時間,全班孩子精神大振,開始期待着,猜想着故事的內容。

我先讓孩子們説説從封面上獲取了什麼信息,指導孩子讀封面的方法。接着讓孩子們猜猜主人公胡蘿蔔先生是個什麼樣的人,楊鋭滔説胡蘿蔔先生肯定很喜歡自己的鬍子,因為他正在梳理自己的鬍子,這是鋭滔仔細觀察後得出的`結論,我馬上表揚他觀察能力強;于思琪説胡蘿蔔先生可能非常喜歡小朋友。我又讓孩子們看圖描繪一下胡蘿蔔先生的鬍子,陳博哲説胡蘿蔔先生的鬍子非常多;趙文韜説胡蘿蔔先生的鬍子像切得又細又長的胡蘿蔔絲,孩子聯想恰當,竟然用上了比喻句,我立馬錶揚他回答精彩。

“胡蘿蔔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呢,下面我們一起走入這個有趣的故事就會知道的。”我一邊把畫面展示給孩子們看,一邊投入地講述故事,不時用誇張的動作、神態輔助語言來呈現故事,力求使每個孩子都融入故事中。當我看見五十九個孩子一齊將目光投注到我的身上或是屏幕上時,我感覺到了孩子們對繪本閲讀的痴迷和沉醉。當我用極其誇張的聲音講到胡蘿蔔先生吃了果醬,鬍子變得特別長時,教室裏發出一片嘻籲聲。孩子們的眼睛裏閃爍着生動的光芒,臉上顯露出驚訝的表情。

講到胡蘿蔔先生把長鬍子送給小女孩做風箏線時,我把楊鋭滔請到了台上,讓他和我一起來演演這一幕。孩子很大方地表演着,很默契地配合着,彷彿經過了排練一般,全班同學都睜大眼睛欣賞着我們的表演,有的同學也跟着手舞足蹈地做着剪鬍子的樣子……

接着講胡蘿蔔先生把長鬍子送給鳥媽媽做曬尿布的繩子,孩子們都被這有趣的情節吸引住了,我叫了宋崇銘和李佳皓表演這一場景。兩個孩子的即興表演能力挺強的,台詞都是自己臨時編的,精彩的表演把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

好不容易讓興奮的孩子靜下來,我繼續講故事。我繪聲繪色地講着,孩子們一直保持着極濃厚的興趣傾聽我的講述。講完故事,我讓孩子們説説胡蘿蔔先生把自己的鬍子送給別人後心情怎樣,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道:“高興、開心!”我意味深長地對孩子們説:“其實幫助別人就是一種分享,分享自己的知識,分享自己的能力,分享自己擁有的一切。胡蘿蔔先生用自己心愛的鬍子去幫助別人,讓別人快樂的同時,他自己也分享到了別人的快樂!希望同學們以後也像胡蘿蔔先生一樣幫助他人,讓別人得到快樂的同時也快樂自己!”孩子們若有所思地望着我。我想:好的繪本不僅文圖兼美,而且藴含着深刻的思想內涵,難怪深得孩子們的喜愛。

最後,我讓孩子們發揮想像,胡蘿蔔先生的鬍子還幫助了哪些人。孩子們的發言非常踴躍:葉明宇説胡蘿蔔先生的鬍子被交警叔叔綁上鈎子去鈎下水道里的鑰匙;高子彧説胡蘿蔔先生的鬍子成了串項鍊的繩子;曹心凌説小女孩用胡蘿蔔先生的鬍子做鞋帶;李雲禕説警察用胡蘿蔔先生的鬍子綁住了小偷;左佑説他用胡蘿蔔先生的鬍子做了包裝禮品盒的帶子……

一節課,孩子們興致勃勃,頗有收穫,我也上得輕鬆、興味盎然。課後認真反思,如果給點時間讓孩子們自主選擇胡蘿蔔先生幫助別人的一個場景,和同桌合作表演,然後叫幾組同學上台表演,能培養了更多孩子的即興表演能力和合作參與意識,效果會更好。另外,回家可佈置孩子們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家長聽,並續寫一段胡蘿蔔先生幫助他人的故事,這樣,利用繪本引導寫話,培養孩子的想像能力和寫話能力,那更是一舉多得了。

總之,繪本運用言簡意賅的文字與精緻生動的圖畫講述故事,講授知識,啟迪心靈,對孩子們有着一股不可抗拒的魔力。繪本閲讀是是語文課堂的拓展和延伸,也是語文教學的有益補充。我會盡力上好每一堂繪本閲讀課。我深信,繪本閲讀是一把開啟孩子自主閲讀大門的鑰匙,我一定要把這片鑰匙送到每個孩子的手中!

大班胡蘿蔔先生的長鬍子教學反思2

成功之處: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目標是一邊讀故事,一邊預測下文,學會基本的預測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緊緊圍繞這一教學目標,通過題目、插圖、上文、結合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進行預測,續寫結尾,續寫和預測不是隨意猜測,而是合理的,有依據的。有了這些引導,學生的預測大膽奇特而又不跑偏,基本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總之,這節課有清晰的目標意識,教學目標單一,一課一得。

在教學中,通過隨文識字,巧妙自然的進行了本課5個生字的學習,沒有貪多,沒有超標,讀得也比較充分。

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進行預測時,沒有清晰的模式意識。比如:小男孩剪鬍子做風箏線一段,應總結:小男孩説的話+小男孩的動作,為下段鳥太太一段的預測做鋪墊和扶手。

另外,在處理這一教學環節時,挖的不夠深,缺少語文味。如果這樣處理會更好:小男孩確定足夠牢固,就剪了一段用來放風箏,風箏會怎樣呢?

風箏越飛越高,飄到城市上空,它看到——。

風箏越飛越高,飄到大海上空,它看到——。

風箏越飛越高,飄到碧綠的草原,它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