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關於《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教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39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教案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詞,掌握“脊樑、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耐人尋味”等詞語。

2、根據重點段落來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3、從“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瞭解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初步感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課文的優美語言。

教學重點:

從“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瞭解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境界。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季羨林與小作者的對話內容。

一、開門見山,直入課題。

出示季羨林簡介。

師:今年已經九十八歲高齡了,從1935年起,曾經留學德國十年,被德國這個愛花的民族,被德國人與眾不同的養花深深感動。1985年他又一次來到德國,勾起了他的回憶,寫下一篇精美的短文(齊讀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題目中有一個地方很有意思(反義詞),注意讀好,一齊再讀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隨着季老的介紹去欣賞德國獨特的民族風情。

二、初讀課文,把握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課文,注意把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完後想想,圍繞着花,每一個自然段寫了什麼。

2、出示兩個新詞。

wǎn

莞爾一笑

抽讀。

師:“莞爾一笑”是怎樣的笑?

chà yān

奼紫嫣紅

抽讀。

師:“嫣”寫的時候哪兒要特別注意?在生字表邊上寫一寫。

再齊讀一遍。

3、交流:説説圍繞着花,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

4、師:我們已經看到了全文的脈絡,接下來,請同學們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我們可以試着根據重點段落來歸納課文主要內容。課文四個自然段,二、三自然段是重點。誰來把兩個自然段的意思連起來説説本文的主要內容?

三、研讀課文,領略風情。

1、師:文中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話就説到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的,找出來。

出示: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裏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師:這句話講了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第二層是“自己又看別人的花”。這兩層意思是並列的,所以中間用了分號隔開。

2、瀏覽課文,文中哪些語句具體在寫“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哪些語句具體在寫“自己又看別人的花”,分別找出來。

A、交流:“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出示:家家户户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裏,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裏只能看到花的脊樑。

(1)師:自由讀讀這段話,怎麼就能看出德國人養花是給別人看的?

①“花朵都朝外開”

②“在屋子裏只能看到花的脊樑”

師:在這兒“花的脊樑”是什麼?

師:假如你就是屋子的主人,你為什麼要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户的外面,讓花都朝外開?

這時,你只能看到花的脊樑,你的心情怎樣?

師:德國人養花真是與眾不同,非常奇特呀!(板書:奇特。)齊讀。

B、交流:“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出示: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自己再讀讀這段文字,從哪些地方,讓你看到了美麗的景色,讓你陶醉其中?

交流

預設一:“花團錦簇、奼紫嫣紅”

“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感情朗讀(注意:任何、家家户户、都、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等詞)

齊讀。

預設二:花的海洋、應接不暇。

“花的海洋”

師:你是怎樣理解“花的海洋”?

②“應接不暇”

師:什麼是“應接不暇”?

有感情朗讀

C、(看圖)師:同學們,我們一起走在這樣的街上,抬頭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我們看了左邊又想看(右邊),看了樓上又想看(樓下),看了近處又想看(遠處),看了這條街,還想看(那條街)。

你彷彿還看到了什麼?還想到了什麼?想象説話

交流

師:這裏的鮮花如此美麗,如此壯觀,讓人應接不暇呀,我們欣賞到了德國奇麗的景色。(板書:奇麗)

④寫一寫:假如你就是一名遊客,你想對花的主人説些什麼呢?

寫後先讀給同桌聽,再全班交流:

3、師:美麗的大街,花香醉人,心曠神怡,這樣的奇麗景色離不開人們崇高的思想境界,這種境界就是課文中説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師:聯繫上文説説“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是什麼嗎?

投影出示:我為人人——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人人為我——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師:我為人人——我把花種在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我看到什麼?

人人為我——我走在街上,“自己又看別人的花”,我又看到什麼?

師:是啊,這多麼有意思呀!所以作者説——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出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師:你讀懂這句話了嗎?“頗耐人尋味”是什麼意思?

你覺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一種境界有什麼讓我們“頗耐人尋味”呢?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師:我為人人,這是在奉獻美;人人為我,這是在收穫美。原來在奇麗的景色背後,竟隱藏着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呀!

師:這種耐人尋味的境界過了四五十年了都沒有改變。1985年,季老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了……(引讀)“我走在街上,抬頭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開滿了鮮花”。

師:當主人問他德國有什麼變化沒有時,他説……(引讀)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

師:“美麗”指什麼?

師:鮮花是美麗的,在季老眼裏,“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也是美麗的

再次齊讀,出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師:你們有沒有注意到,老師把這八個字的順序調換了一下,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

思辨,交流。

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其實包含了我們對人處事的態度。“我為人人”,表面上看,似乎是別人受益,但其實最終受益的是自己。就像課文中,如果人們不把鮮花種在窗外,那我們又怎能欣賞到如此奇麗的景色呢?

《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教學反思

名家名篇,短小而精悍,博大而精深。名篇課文的教學,歷來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解讀過多過細,小學生難以接受;草率了事,又有褻瀆之嫌。近日教學季羨林先生的文章《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感受頗多。

季羨林先生的散文淳樸恬澹,於天然本色中見“繁定絢麗之美”,總在不經意間,“創造出令人難記忘、發人興思的藝術境界”。他的文章意藴豐富而深遠,大氣磅礴,意味雋永。《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這篇短文選自《再返哥廷根》,文章講述了季老先生在闊別哥廷根三十五年後,重返哥廷根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感。

《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是一篇五百字的美文,篇幅不長,卻包容了一個相當廣闊的世界:德國的人情風俗,作者的求學經歷,德國人獨特的養花方式,以及奇花共賞的奇情異景,再加上作者獨特而精深的思想感悟,創造出一個浪漫温馨的美好世界。走進文本,就彷彿走入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一個花的世界,一個美的世界,一個充滿温情的世界,一個意藴深遠、耐人尋味的世界。季羨林先生從德國人獨特的養花方式中,領悟到一種至高無上的人生境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是一篇十分經典的美文,語言樸素而洗練,含蓄而藴籍,既有娓娓動聽的故事,又有色彩瑰麗的描寫,既有淡遠幽芳的抒情,又有恰如其分的議論,既充滿着異國他鄉的奇情異彩,又滲透着作為一箇中國人的感悟與思考,令人耳目一新,發人深省。

在文章的結構上,季先生首先從人類愛美的天性寫起,從宇宙間堪為美之典範的鮮花,寫到德國這個愛花的民族。大氣磅礴,自然曉暢,浮想聯翩,而又結構綿密,緊扣主線。接下來,季先生帶我們來到一個奇異的國度——德國,把我們引入德國的普通民居中,把德國人奇特的養花方式展示給我們看,“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裏只能看到花的脊樑。”的確,從德國居民的家中看,只能看到花朵的背影,滿窗的綠色,凌亂的花枝,很難看到鮮花的爛漫。從中國人的視角來看,這麼做似乎不可思議,因為我們習慣了孤芳自賞,習慣了關起門來欣賞自己的花。但是,隨着鏡頭逐漸伸展,季先生帶我們來到大街上,抬頭仰望的時候,眼前的景象豁然開朗,“家家户户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怦然心動,在這片花的海洋中,人們不禁感慨萬端,很自然地體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最後,作者又回到故事中,用總結和回味的語言,再次讓讀着陷入深深的思考。

在教學這篇文章之前,我揣摩再三,總覺得難以入手。文章的語言之美,意藴之豐富,讓我不敢輕易觸及,唯恐褻瀆了這道美麗的風景。

思考再三,我還是決定在教學時儘量少講,把課堂的時空讓給學生,啟發學生自讀自悟,充分感受語言的美,想像文中的情境之美,進而感悟作者的微言大義。

首先是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初步領略文章大意,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文本的慾望。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去查找資料,各組交流資料。一是有關德國民俗風情的資料,對德意志這個“奇特的民族”有初步的感性認識,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二是查閲作者季羨林先生的資料,瞭解季先生在德國留學的歷史,進而瞭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微妙心理。

接下來,組織學生通讀全篇,理清文章思路,明確文章中心,找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個中心句,藉以概括全文,把握全篇。然後,再由中心句展開,讓學生瀏覽課文,思考作者是通過哪些內容具體表達這一中心的,並找出文中精彩的詞語和句子,交流欣賞。重點理解“莞兒一笑”、“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應接不暇”,等詞語,感受文章的語言之美。這是對文章中心的展開,由點再回到面,藉以對文章進行細緻的揣摩和研究。學生在個體研讀的基礎上,再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加深對課文的認識。

重點感受和理解“看花”一段。教師朗讀,學生想像。想像鮮花的美麗,體驗美好的情感,加深學生的感悟。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深入領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境界。最後,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寫下自己的閲讀感悟。小組交流評改,再全班展示。

下課後,總覺得意猶未盡。短短一節課,很難把文章的全部魅力展示給學生,由於朗讀指導不到位,滲透在字裏行間中的美,藴含在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始終沒有能夠讓學生更加充分地去領略。名篇的教學總是帶着缺憾。也許,缺憾也是一種美。畢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去感受和想像。

就我個人而言,在教學方法上許多地方值得商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學優勢,也許大家集思廣益,才能真正把名篇教學做得更好。

Tags: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