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金色的腳印》説課稿(精選4篇)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9.23K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金色的腳印》説課稿(精選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色的腳印》説課稿(精選4篇)

《金色的腳印》説課稿1

【説教材】

一、對教材的理解

《金色的腳印》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一個人與動物之間的傳奇故事:小男孩兒正太郎家的傭人從山裏捉來一隻小狐狸,兩隻老狐狸想盡辦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着生命危險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顧小狐狸。正太郎十分同情它們,就偷偷給老狐狸餵食。因此建立了親密信任的關係。後來,小狐狸被送給鄰居,正太郎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懸崖,兩隻老狐狸救護了嚴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後,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裏,狐狸一家終於團聚並回到了樹林中。

拿到教材後,我先從學生的理解角度閲讀了這篇課文,弄清了課文是以時間為序,敍述了事情的全過程。理清了文章的脈絡,課文1~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4~18自然段是事件的經過;19~21自然段是事件的結果,重點在第二部分。而且感受到動物之間的濃濃親情,倍受感動。

然後,我又從教學這篇課文的角度來閲讀,進一步分析了作者的寫作方法和特點,作者以生動細膩,充滿感情的筆觸娓娓道來,讚美了人與動物之間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係,讀來感人至深。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定

通過分析教材,依據課程標準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另外還分析了這一課的德育滲透點和美育滲透點。

1、教學目標:

⑴ 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本課故事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麼。

⑵ 通過閲讀及細節描寫的欣賞讓學生體會狐狸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睦相處。

2、教學重點:瞭解故事的內容及意義。

3、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通過這個故事認識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4、德育滲透點:

⑴ 透過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間的不可割捨的親情,進而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激發學生回報父母的情感。

⑵ 透過“我”的做法,體會到“我”的善良,從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5、美育滲透點:

感受文中人與動物間的和諧及“我”的善良,受到人性美的陶冶。

【析學生】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閲讀能力,而且這個班的學生也比較活躍,因此可以嘗試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實現教學目標。教學時,以學生自學為主,採用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形式逐步深入。

【説過程】

在分析了教材和學生情況以後,為了體現略讀課文的特點,這節課的教學我始終以學生自學、討論交流貫穿全課。為實現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把主要教學過程設計為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三個教學環節。

一、第一回合: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因為學生已經對課文進行了預習,對課文的大體意思有一定的瞭解,上課時只需讓學生快速地、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想這樣三個問題:

1、課文重點寫了哪幾個角色?

2、老狐狸為救小狐狸都做了哪些事,正太郎做了哪些事?

3、當正太郎失足受傷時,老狐狸是怎麼做的?思考和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基本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線索。

這樣做既訓練了學生速讀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邊讀邊想的閲讀習慣。同時還節省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

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完成以下板書:

小狐狸 餵奶 要回

咬木 樁放歸樹林

老狐狸 餵食

正太郎 搭救

讓學生板書主要是實現“學生能做的,老師不要去做”這一教學目的,不搶佔學生的練習機會。同時,也是充分利用學生的智能強項,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成功。

這一回合的小結,是讓學生根據板書簡要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起因、經過、結果怎樣?這樣能使學生對整篇課文有一個整體把握。

二、第二回合:自主探究,討論交流

在對整篇課文有一個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和討論課文內容。而且告訴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樣一個思維觀點。讓學生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善於提出問題的習慣。然後激發和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再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類,而且把問題又反饋給學生,讓學生分組討論這些有價值的問題。在課堂上,我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概括成四個較有深度的問題:

1、老狐狸為什麼要冒着生命危險去救小狐狸?

2、正太郎為什麼能和狐狸建立親密關係,並能得到狐狸的救助?

3、課文為什麼以“金色的腳印”為題目?

4、課文哪些地方給你感受最深,有何感受?

讓學生提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討論時學生積極性較高,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分組討論,也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分組討論後,各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討論成果,培養了表達能力,也實現資源共享。在交流過程中,播放相應的多媒體課件,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有利於學生理解課文,感悟文字背後的.深層次的情感。如在討論“老狐狸為什麼要冒着生命危險去救小狐狸”時,我播放了《獅子王》的一個片斷,讓學生感悟到:動物之間也像人類一樣有着不可割捨的親情,尤其是作為父母的老狐狸對自己的孩子小狐狸非常關心和愛護。動物如此,何況人呼?

通過學生的探討、教師的點拔,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體會到:大自然是人和動物的共同家園,人們要和動物和睦相處,這個世界才更加美麗!這一回合,通過自主探究,突出了教學的重點;通過合作交流,利用多媒體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三、第三回合:讀寫結合,昇華主題

以上兩個回合基本上實現了教學目標,但到此還不夠,因為語文教學不僅要搞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要不失時機地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這是一篇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故事類文章,可以嘗試讓學生續寫或續説故事。因此,我設計了第三回合,先用幻燈出示反映狐狸這幸福一家的圖片,然後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智能強項,以《相親相愛的狐狸一家》為題,説一説、寫一寫、畫一畫。

通過這一回合,使學生在理解基礎上,練習了表達能力,而且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同一個事物。使教學的主題得到昇華。

【説效果】

從整體上看,這節課實現了教學目標,尤其是課後,同學們把自己寫的或畫的作品拿給我看了以後,我覺得他們對課文的理解非常透徹,充分地體現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覺得不足的是剛上課時課堂氣氛沒能及時調動起來。

《金色的腳印》説課稿2

【説教材】

一、對教材的理解

《金色的腳印》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一個人與動物之間的傳奇故事:小男孩兒正太郎家的傭人從山裏捉來一隻小狐狸,兩隻老狐狸想盡辦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着生命危險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顧小狐狸。正太郎十分同情它們,就偷偷給老狐狸餵食。因此建立了親密信任的關係。後來,小狐狸被送給鄰居,正太郎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懸崖,兩隻老狐狸救護了嚴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後,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裏,狐狸一家終於團聚並回到了樹林中。

從學生的理解角度閲讀了這篇課文,我們可以看到課文是以時間為序,敍述了事情的全過程。課文1—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傭人從山裏捉來一隻小狐狸;4—18自然段是事件的經過:兩隻老狐狸餵奶,救小狐狸;正太郎給老狐狸餵食。他們之間建立了親密信任的關係。正太郎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懸崖,兩隻老狐狸救正太郎。19—21自然段是事件的結果: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裏,狐狸一家終於團聚並回到了樹林中。重點在第二部分。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定

這篇課文安排在十一冊第七組課文的最後一篇。這組課文的的閲讀提示中對本單元的學習提出了這麼幾個要求:

1、繼續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

2、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

3、揣摩作者怎麼把這麼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在對照單元學習目標及課文內容後,我大致為課文定下了這樣的目標:

1.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本課故事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麼。

2)通過閲讀及細節描寫的欣賞讓學生體會狐狸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睦相處。

3)繼續練習用快速閲讀的方法來閲讀課文。

2.教學重點:瞭解故事的內容及意義,體會動物與動物之間,人與動物之間的那咱温情。

3.教學難點:認識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在教學設計時我充分考慮了教學重點難點,利用學生的已知和生活經驗,從學生的讀書感受出發,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並捕捉學生情感思想上的變化,使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

【析學生】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閲讀能力,雖然打算借班上課,我想還是可以嘗試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實現教學目標。教學時,以學生自學為主,採用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形式逐步深入。這也是略讀課文所要求的。

【設計思路】

倡導自主、自讀、自悟式的閲讀,提倡教師在個性化閲讀中的引導,強化朗讀在閲讀課堂中的作用。強化學生的體驗,能做到披文入境。通過啟發點撥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替代式自讀感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討論交流、深入探究。

【説過程】

在分析了教材和學生情況以後,為了體現略讀課文的特點,這節課的教學我始終以學生自學、討論交流貫穿全課。為實現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把主要教學過程設計為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幾個教學環節。

一、讀題改題:

跳讀課文,找主要人物,改課題。讓學生通過這一次快速閲讀過程,不但繼續訓練快速閲讀,掌握快速閲讀的一定的辦法——默讀或者是跳讀,並且完成對課文的整體的認識,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

二、初讀概括:

用所選的二個角色聯繫課文內容説話。課文很長,別説六年級的學生,就是我們也覺得一下子難於把握課文的主線?抓重點角色讀,縮小了範圍,學生閲讀有了目標,同時全班交流照顧到了文本的整體。在交流之後,在板書的幫助下,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就降低了難度。

三、再讀體悟:

初讀後有了整體的感覺後,再深入地細讀,瞭解課文各個角色給我們的感覺。學生初讀的感受肯定不完全一樣,怎麼樣讓大家不同的感受都得到照顧得到尊重,同時又能夠抓住課文內容的,我的做法是獨立個性的基礎上的合作。每個人的觀點是有不同的,但是大多數人的感覺會趨同。這就是“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只會有復仇的王子而不是別羅密歐的道理。讓大家第二次讀,為人物前加上一個詞。説明理由。就是讓大家的個性閲讀能充分體現出來。同桌交流和全班交流加詞為的是讓大家的不同體驗得到相互啟發得到碰撞。

四、替讀感受:

課文中對於動物也有感情及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的理解,沒有作者那樣的深刻的生活體驗,一般來説是無法有多少深刻的感受的。這就要我們想辦法讓學生與文本,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交流,與作者的思想產生共鳴。閲讀的過程理論也告訴我們,這正是文本對讀者產生影響的原因。把自己當成作品中的人,是閲讀文本之所以感動的原因之一,正是基於這樣的想法,我設計了:選擇角色以角色的視角來讀課文。看看角色“我”都做了些什麼。説説“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情感。在這樣安排之後,學生對於動物之間也有感情已經不言而明瞭。安排小組交流,聽眾也要説説你聽到的感受。是從一個人,從學生自身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家動物或者正太郎與動物。把課本的閲讀與學生已經有的閲讀經驗、生活經驗聯繫起來。説一句最想對課文裏一個角色的話。

五、聚集腳印:

突破難點,理解作者的態度。在感受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和平共處、和諧美好的關係時,只有用讀才能讓學生悟到,而不用點得很清楚。所以我安排了:分角色説心情,分心情反覆讀。這樣一個環節。再通過“分角色分別或相聚感言”這樣一個補白的訓練。

六、拓展延伸:

送禮其實就是拓展延伸,新課標的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就是語文學習的開放性。送禮就是要把學生的目光從課內引向課外,讓學生有興趣主動閲讀更多的文學作品。

《金色的腳印》説課稿3

一、説教材

《金色的腳印》是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一個人與動物之間的傳奇故事:小男孩兒正太郎家的傭人從山裏捉來一隻小狐狸,兩隻老狐狸想盡辦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着生命危險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顧小狐狸。正太郎十分同情它們,就偷偷給老狐狸餵食。因此建立了親密信任的關係。

後來,小狐狸被送給安田先生,正太郎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懸崖,兩隻老狐狸救護了嚴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後,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裏,狐狸一家終於團聚並回到了樹林中。體現了老狐狸愛子情深,展現了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深情,歌頌了愛的力量。同時課文也讚美了人與動物之間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係。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根據本單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結合人教版教材特點和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我從以下三個維度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文中詞語。用比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通過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與態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狐狸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動物要和睦相處。

教學重點:

瞭解故事的內容及意義,明白動物也有親情,也有偉大的愛。體會狐狸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這個故事認識人與動物的關係,知道人應該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説教法學法

教法: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説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學。”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需教學生會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本文主線清晰,敍事生動,感情充沛,很適合感情朗讀。因此,在教學中緊緊抓住“老狐狸救小狐狸”、“正太郎放回小狐狸”和“老狐狸感恩救正太郎!”這些片段,以讀為主,運用“教——扶——放”的方法,通過“朗讀——理解——朗讀”這種手段學習本課。

學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通過“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學習方式,讀、思、議、寫結合,抓住重點詞句的反覆朗讀,對重點內容進行感悟,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情實感,並從中領悟到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突破教學重難點。

三、説教學過程

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和對學生情況的瞭解,本節課我設計了富有特色的四個教學環節: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自主探究,討論交流(四)課外延伸,昇華主題。

第一個環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在這個環節,我讓學生通過以往的學習、生活經驗,來談對狐狸的認識,接着讓學生用詞、句談對本文中狐狸的印象,學生談話時積極性就會很高。我是這樣設置導語的:“同學們,在以往的文學作品以及你的生活經驗中,狐狸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呢?通過對24課的預習,你對狐狸又有什麼新的看法?請用一兩個詞或一句話説一説。是什麼讓同學們對狐狸的印象發生了那麼大的變化?我們一起學習課文《金色的腳印》。”

(這樣的談話導入,拉近了師生的距離,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個環節,我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彙報:課文涉及到的角色——小狐狸、老狐狸、正太郎。(指導學生板書 )接着讓學生看着板書,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同桌互相説説故事的大意。(出示“故事內容”圖片)

接下來,讓學生根據“閲讀提示”,快速閲讀課文,思考:

①老狐狸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麼?

②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出示圖片)交流讀後的感受。

(讓學生板書主要是實現“學生能做的,老師不要去做”這一教學目的,不搶佔學生的練習機會。同時,也是充分利用學生的智能強項,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成功。讓學生從課文中快速、較全面地獲取有效信息,體驗文中表達的情感。教師參與其中,瞭解學生的學習動向。)

第三個環節:自主探究,討論交流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用心用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小組內自讀自研,交流讀自己感動的地方,再説説感動的原因。並説出該怎樣去讀。教師相機重點指導朗讀、感悟。比如:指導朗讀感悟“老狐狸為了救小狐狸所做的一切事的一些片段”和’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關係發生的變化的相關片段”——出示圖片。(相機引導學生板書關鍵詞“調虎離山、餵奶、做窩、咬木樁”和 “投送食物、要回、送回、救”)

(這個環節的設置,主要是讓學生在品讀、感受文中精彩片段時體會動物之間濃濃的親情。感受愛的偉大。知道人應該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接下來,我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進行探討,理解課文的結尾為什麼要這樣寫?課文為什麼以“金色的腳印”為題?(出示2張圖片)(“金色的腳印”表面意思是陽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腳印。深層次看,“金色”一般用來形容那些十分珍貴、有意義或值得紀念的東西,在這裏指狐狸一家得到人們的關心而團聚,又開始了它們美好的生活;這腳印,不僅包含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以及它們對人類的友善,也包含着人類對其他生命的珍重與愛護。)最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結,使學生的感情得到昇華:

(動物是可愛的,友好的,更是有感情的。當人類施惠與它們時,它們會全力報答人類對它們的愛護和尊重。當動物對人類流露感情時,一點也不亞於人類對人類流露的感情,而這份感情更讓人感動和珍惜。(出示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4張圖片)

(這樣設置,可以拓寬學習領域,昇華學生的情感,再次喚醒學生博大的愛心和生態意識。)

第四個環節:課外延伸,昇華主題

這個環節中,我設置了:

1、欣賞小詩:《我喜歡你,狐狸》。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人類與動物的純真感情。(出示圖片)

2、課外練筆:寫一個你與小動物之間最能體現真情的片段。(出示圖片)

(這樣設置,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練習了表達能力,而且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同一個事物,使“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教學主題再次得到昇華。)

《金色的腳印》説課稿4

一、教學內容説明

《金色的腳印》是人教版第十冊第三組的一篇課文。文章以生動細膩,充滿感情的筆觸描寫了一個人與動物的傳奇故事,讚美了人與動物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係,也展示了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讀來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使學生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動物的共同家園,人要和動物和諧相處,這個世界才更加美麗的道理。

學生很喜愛這類的文章,而且學習過不少類似的課文,在這一點上,課文和學生的生活貼近。但是體會狐狸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人應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諧相處的深刻道理恰恰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在教學設計時我充分考慮了教學重點難點,利用學生的已知和生活經驗,從學生的讀書感受出發,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

二、教學設計思路和特點

改變傳統的學習模式,倡導自主、自讀、自悟的個性化閲讀,進行閲讀能力訓練。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閲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閲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閲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和選擇性。教師則是學生閲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在閲讀實踐中,我力求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實現個性化的閲讀教學。

本課有七個教學步驟:

第一:導入新課。

我引用了一句話開頭,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出問題。然後出示狐狸的圖片並簡介狐狸,引出學生對狐狸故事的回憶。

第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這一環節裏我肯定學生的學習能力,以“三自”為主線,實踐課標理念,努力實現三維目標的統一與落實。

“三自”:即“自主閲讀”、“自主測試”和“自主評價”。本環節的學習活動,主要由這三個板塊構成。

⑴先説説“自主閲讀”。《金色的腳印》篇幅較長,大約有1550字左右。作為自讀課文,在以前,我常用的教學方式多是以設計“獨立思考題”和“指導學法”為主。但是這次,我在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大膽摒棄,勇於創新,果斷地以“自主默讀”為主線進行。

默讀,是一項不可忽視的語文能力,在信息時代,這項能力至關重要,它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外閲讀中攝取大量的知識。我們平時都對學生進行過不同程度的默讀訓練,但是,作為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我們的訓練必須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那麼,怎樣指導學生的 “自主默讀”呢?我向學生提出了“四不”默讀要求,即“不出聲”、“不動脣”、“不指讀”、“不回讀”。這些要求是符合課標精神的,熟練地掌握這些要求,學生將終生受用無窮。

⑵“自主測試”包括自主閲讀時間測試和默讀效果測試。在閲讀(默讀)中,我設計了一個“自主測試時間”的活動:教師宣佈計時開始,學生開始默讀,教師觀察,在全班第一個學生扣書(表示已經讀完)抬頭時,教師開始點擊課件,課件上連續出現所計時間(每10秒一次)及等級。每個學生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讀完本文的總體等級,即自己的默讀速度,得出自己屬於那一個等級。當然,“一目十行”的默讀不等於“走馬觀花”。為了對學生進行深入的引導,我還設計了一個“默讀效果自主測試”活動。這套測試題共有10道,題目略有坡度。

題目如下:

1、讀出下列詞語(男傭 倉房 哆嗦 拽住 踱來踱去)

2、課文寫了幾隻狐狸?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3、你能寫出文中那個小男孩的名字嗎?

4、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什麼?

5、老狐狸叼着雞走向狗,它想幹什麼?

6、老狐狸為小狐狸做了哪些事?

7、小男孩為什麼會掉進懸崖下的雪地裏?

8、小南孩失足時,狐狸是怎麼做的?

9、最終小男孩是怎麼對待狐狸一家的?

10、小男孩是個怎樣的孩子?

(3)自主評價:

即自主閲讀速度評價加自主閲讀效果評價等於自己的綜合閲讀能力。

三、精讀體會,深入探究

初讀課文之後,我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帶着問題去精讀課文。複習讀寫例話《閲讀要有自己的見解》,鼓勵學生通過閲讀提出自己的見解。這裏強調“學習方法自由”、“學習內容自由”,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這個環節設計我注重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溝通。並讓他們通過自主的交流、彙報、朗讀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閲讀實踐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從而體現“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在這個環節裏我還設計了“難點解析”利用課件展示突破難點。

四、感受

用人類的情感去感受狐狸一家的親情。

這裏我設計了一個思考題:(課件展示)

老狐狸為營救小狐狸做了哪些努力?

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

學生紛紛找到自己最感動的地方談自己的感受,比如,冒着生命危險給營救小狐狸;為陪伴小狐狸,蝸居在地板下等等,教師再充滿激情地提升:這種陪伴,這種照顧難道和我們呢人類不是一樣嗎?是啊,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有這樣感人至深的親情,動物是可愛的、友好的、更是有感情的,而這份感情更讓人感動和珍惜。下面讓我們用人類的語言去表達狐狸一家的心聲吧。

五、表達

用人類的語言去表達狐狸一家的心聲(課件:傷感音樂)

孩子們沉浸在狐狸一家的親情中,老師放上一段略帶傷感的音樂,用包含激情的語言激發學生心中湧動的情感:當我們讀着課文的時候,一處處令人感動的情景浮現在眼前,句子中包含着多少狐狸的心聲啊!小狐狸不能言,老狐狸也不能言,但我們能言,讓我們用人類的語言替它們説一説心中的話吧!

此環節的設計,能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既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六、總結

(是啊,三隻狐狸,一個小男孩,一顆愛心構成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之間充滿了愛,只有這樣,才能給它們,也給我們自己一個良好的,自由的生活空間,但願這顆愛心永駐人間!)

老師的總結引出學生的表達慾望,最後我讓學生用一句話來總結自己的內心感受,從而將課文和資料進行有機的整合,既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又再次引發學生大膽説話的慾望。

(最後,請同學們用一句話來總結自己的內心感受。)

學生總結。

七、知識拓展

1、續寫故事《相親相愛的狐狸一家》。

2、自由彙報。

3、收集關於狐狸的成語

總之我力求做到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和諧統一,堅持以“自主”為主線,讓學生充分的自主,在自主中感知,在自主中有所感悟,在自主中培養語感,在自主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