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讓作文教學閃耀人文之光(網友來稿)

欄目: 教學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1.98W

甘肅省莊浪縣第一中學 王志斌

讓作文教學閃耀人文之光(網友來稿)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然而由於種種原因,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發揮,主要的弊病是忽視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和人文精神的發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是語文教學的目的之一。寫作作為高度綜合的語文活動,它不僅體現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顯示了學生內在的精神和獨特的個性差異,它折射出寫作者的人生態度、價值取向、審美情趣、個性特徵。因此,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我們注重在作文教學中培養人文精神,從細微之處關愛每一位學生的成長,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思想發展實現雙贏。

一、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

人們常説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猶如一個萬花筒,一個對生活有着真切關注和思考的靈魂,其文章一定閃爍着睿智的光芒。許多學生的作文過多地把視線鎖定在學校家庭的狹小空間內。一個真正有民族責任感的中學生,應該和時代的心跳連在一起:為農村解決不了温飽的農民而憂心忡忡,為山區失學兒童潸然淚下,為社會道德淪落而焦慮不安,為信仰危機而振臂呼號。對人的終極關懷,對人的價值、命運、權利的思考是為文的要義,失去了這些,我們的作文就少了幾分動人心絃的力量。

首先,引導學生關注熱點焦點,關注時事動態。我們的生活瞬息萬變,每一個變化點就是生活的原汁原味,它透露着社會進程的焦灼和艱難,折射着世態百相的曲直方圓。如最近神舟六號發射成功,我們立即讓學生以此為話題在日記中盡情抒發自己的激動之情,讚美之情,從而進一步瞭解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現狀,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更加發奮學習,報效祖國。其次,引導學生評論大眾話題,引發人文思考。教學中,經常引入一些熱門話題,讓學生評論思考,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如:“清華大學劉海洋向棕熊潑硫酸”一事,我曾將這一熱點引入課堂,要求學生思考討論:學歷和道德水平成比例嗎?德育和智育哪一個更重要?一個合格的人應該是怎樣的?討論中激發了學生對社會進程中“危”的深層思考。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把“憂患意識”“危機意識”融入自己的作文中,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潛移默化中就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含量。

二、閲讀名著名篇,吸納人文精華。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文學寶庫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這些名著名篇中融入了人間真情,沉澱了歷史精華,是人文教育的極好教材。

首先指導學生誦讀古典詩詞,體會詩人憂國憂民,追求自由,樂觀豁達的人生哲理與人文精神,使學生在誦讀中受到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教化,不斷提升自我品位。其次,在閲讀中品味人文精神。在教讀馮友蘭先生的《人生的境界》一文時,要求學生補寫出有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和事,即為中心論點補充論據。如: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魯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在課外練筆或日記中,學生陶冶了情操,昇華了思想,感悟了人文精神之美。

除了語文教材外,我校編輯了校本教材,選文洋溢着時代氣息,散發着生活芬芳,體現了人文關懷。學生在閲讀中拓寬了知識面,豐富了文化底藴,提高了文學素養。

“腹有詩書氣自華”,語文教師有責任把學生培養成讀書人,好讀書,讀好書,會讀書,指導學生在經典名著中汲取營養,師生共同擁有屬於自我的精神樂園,在文學的永久魅力中構築永恆的精神家園。

三、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察人文精神。

通過語文實踐活動,學生從中體察社會,體察生活,豐富人文情懷,提高對自身的認識,從而促進自身的發展。為了不讓學生在作文時陷入“無病呻吟”的誤區,我們舉行了不同形式的作文實踐活動,即通過學生實踐來進行寫作訓練,給學生以寫作的大舞台和空間。我們的實踐作文正是讓學生高度張揚個性--思想的個性、情感的個性、體驗的個性、語言的個性,在實踐活動中用心觀察、用心感受,體味、感悟細微之處的真善美。如組織志願者到社區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到風景名勝古蹟去覽勝、寫生,這些活動的開展,既滿足了學生的活動需求,開闊了眼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之新奇,又掌握了第一手寫作素材,增加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從而學會用人文關懷的心態對待一切。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每一次活動,就是一次生活的投入,一次視野的擴展,一種情感的體驗,一段思想的磨礪,一次道德的自我完善。

四、在作文評語中體現人文關懷。

作文評語是師生間聯繫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是師生間多方面的反饋途徑,是評價機制最具體的表現。教師的評語風格也是學生了解你的窗口,學生喜歡有修養大度的教師,這樣能體現人人平等的原則。一般來説,學生喜歡帶有人情味的評語,即商量的語氣,關愛的語氣,幽默的語氣,睿智的語氣,而不喜歡冷麪孔,教訓人的、武斷的、生硬的語調。當學生喜歡了教師的評語後,評語的作用就不僅僅是修改作文本身了,更重要的是增強了教師的親和力,由“親其師”進而“信其道”了。

如班上一位學生名叫蒲武軍,因其書寫字跡非常潦草,我則批為:“請武軍同學把字寫得‘文’一點,文武兼備不是更好嗎?”又如班上一位學生名叫薛飛,是一位體育考生,平時怕寫作文,我用他的名子諧音“學飛”的特點,則批為:“只要學着飛,終有一天會飛上藍天的!”教師人性化、人文化的評語讓學生有如坐春風之感。對於未成年的學生來説,關懷鼓勵的力量是強大的。它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使學生感到老師時刻都在身邊,在温暖着自己。濃濃的師生情讓學生更愛作文,這就是人文關懷的效果。

教師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要勤於學習,善於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人文知識及專業知識,時時把培養人文素養作為語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標來追求。只有這樣,才能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人文精神教育。

一位曾獲諾貝爾物理獎的科學家説:“科學可以打開天堂之門,也可以打開地獄之門,究竟打開哪一扇門,則取決於人的人文素質”。人文精神的培養是一個長遠的課題,它要求作文教學必須從應試的舞台中切實解放出來,多角度,多渠道地開拓作文教學的局面,引導學生去走近“人文”,真正撐起語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大旗。

注重人文關懷,注重以生為本。讓我們以愛心造就愛心,以寬容培養寬容,以成功呼喚成功,使作文教學閃耀着人文之光。

作者郵箱: